第85章 誤打誤撞,無法運用的科技
南天門試射!鷹醬,請站起來說話 作者:深淺之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淩晨四點,承影實驗室材料區。
覃老院士和五名材料組成員守在不同位置上。
有人在對幾種不同性質材料進行複合實驗。
有人數位板上寫滿了意義不明的算式。
有人討論著各種條件下,材料強度進一步提升的可能性。
然而。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整個材料組對仿生肌肉碳纖維的強度提升辦法依舊一籌莫展。
“不行,這材料熔點太低。”覃振國看著高溫反應爐裏燒成焦炭的原料,微微歎了一口氣。
強度想要提升,就得降低仿生肌肉纖維材料的內部孔隙率,同時降低內部裂紋的數量和長度,使材料內部結構均質化。
通常來說,複合材料的粘結力對材料強度提升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可問題在於,仿生肌肉纖維需要保持一定的彈性和延展性。
硬度與這兩者的性質本身就是一個相悖的概念。
更何況對仿生肌肉纖維來說,需要考慮的核心點往往是其力學受力和彈性形變恢複預製等問題。
隻要材料特性發生任何一丁點兒變化,整個肌肉組織的聚合方案與加工工藝就得重新設計。
這根本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
覃振國甚至感覺。
哪怕全球材料領域大牛齊聚,也不可能在短短兩天時間內,給仿生肌肉纖維安排一次技術革新。
唯一慶幸的事,也許是陸楓開發出的人工智能程序。
在天河二號超算的性能支持下,早就度過了初期學習階段,成為了南天門計劃必不可少的小助手。
覃振國迴到座位後,拿出草稿紙演算起來。
一行行龍飛鳳舞的算式被他快速寫下。
之前失敗的實驗經曆讓覃振國明白。
仿生肌肉纖維想要提升強度,在剛性和硬度上去研究絕對是行不通的。
隻能從折疊方向入手。
縮小橫截麵直徑。
提高碳原子密度。
考慮結構穩定性……
覃振國死馬當活馬醫,沒有考慮儀器精度等係列問題,隻是根據推算結果來調整配比。
結合材料組這段時間以來的各項實驗數據,和自己對材料的敏銳度,覃振國全神貫注,記下了各項原料和注意事項。
雖然腦子已經不是很清晰,但依舊推算出了一套全新配方出來。
兩小時後,時間逼近六點。
哪怕這時候,材料組六人依舊無人離開。
覃振國終於做完這一切,將草稿放到數位板上,打開了電腦桌麵上的人工智能“紫薇終端”。
“紫薇,掃描材料,幫我把這款碳矽複合材料模擬出來。”
“好的,覃振國院士。”
奶聲奶氣的女童音在房間內響起。
道道光線匯聚,通過實驗室內布置的光學儀器,在覃振國身側交織形成一道一米四左右的小女孩身影。
她穿著一身量身定製的白色研究員大褂,精致立體的五官搭配上黑色公主頭型,看起來尤其可愛。
全身上下沒有一絲馬賽克畫質,清晰到與真人無異,連每根發絲都一覽無遺。
這景象雖然不是第一次見,覃振國依舊忍不住暗暗咂舌。
我滴個乖乖!
若不是女孩眼神中沒有任何情緒,發尾還在閃著微弱熒光,說這是真人他都信。
這女孩便是人工智能紫薇的外在顯化。
在陸楓的設計中,為紫薇搭載了幼年、成年兩個階段。
紫薇會根據自己的資料儲備狀況,自行決定自己的外觀階段。
很明顯,人工智能紫薇,判定自己處於前者,於是投射出了這樣一副形象。
她的程序主體,自然是搭載在羊城天河二號超算當中。
不過,浪浪山基地可以通過終端程序,來與她建立鏈接。
其餘幾人也不是經常使用紫薇辦公,當即將視線投射過來。
隻見紫薇有模有樣地撐在數控台前,像是真的在查看草稿內容似的。
小孩模樣卻一本正經的樣子,那畫麵顯得異常滑稽。
從事非晶材料研究的兔科院汪遠院士見狀,當即停止了與另一人的交談,徑直走到覃振國身側。
“老覃,咋又用紫薇偷懶啊?”
“這能叫偷懶?這叫合理使用工具!”覃振國一副天經地義的表情,“再說了,我這是在幫小陸測試紫薇的性能,一舉多得。”
汪遠啐了一聲,“誰不知道你覃振國年過六旬還沒抱上孫子,我看你是瞧見人工智能長得乖巧,故意叫人出來過過眼癮吧?”
“你放屁!”覃振國當即起身,就要和汪遠理論一番。
實驗室幾人都在笑著看戲,沒有阻攔的意思。
所有人都知道,兩人不過是借著這個玩笑話,來衝淡研究無進展的煩悶感罷了。
然而出乎眾人意料的,一旁的紫薇忽然傳來動靜。
她的眼球中湧過一串串數據,在兩人對話間隙便完成了掃描工作。
隨後麵向覃振國,平靜說道:
“抱歉,覃振國院士,您的字跡過於潦草,紫薇無法識別,建議采用電子錄入。”
覃振國麵色一滯,汪遠和其餘幾人很不給麵子地笑了出來。
“字跡潦草!”
“哈哈哈哈哈!”
“你老覃也有今天啊!”
……
人工智能紫薇的迴複,給覃振國造成了多少暴擊,也許隻有本人才知道。
這場插曲過後,材料組六人盯著半空中模擬出的新型材料微微發怔。
“這個,不可能實現吧?”有人率先搖頭。
“等等,別急著否定!”另一人持著反對態度,“我總覺得,這個好像有搞頭!”
畫麵上,一根根薄如銀絲,卻排列緊密的細線編織成一道麻花狀線圈。
它們的徑向尺寸隻有納米量級,軸向尺寸則為微米量級,整條管道兩端皆有封口。
從外觀上看,整個圓管是由六邊形排列的碳原子構成的數層同軸管道,每層間距固定在0.34nm左右,圓管直徑則為10nm。
汪遠緊緊盯著這款模型,掃了眼光幕上的數據,幾個關鍵詞落在眼底,不由得屏住了唿吸。
“碳基納米管。”
“連接結構完美。”
“超導體。”
“高彈性。”
“高硬度。”
“輕重量。”
覃振國愣愣地看著上麵的數據,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老覃,你厲害。”汪遠吸了口氣,自歎不如。
這種材料完美滿足承影工程所需。
可唯一的問則是……納米材料,目前無法生產。
覃老院士和五名材料組成員守在不同位置上。
有人在對幾種不同性質材料進行複合實驗。
有人數位板上寫滿了意義不明的算式。
有人討論著各種條件下,材料強度進一步提升的可能性。
然而。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整個材料組對仿生肌肉碳纖維的強度提升辦法依舊一籌莫展。
“不行,這材料熔點太低。”覃振國看著高溫反應爐裏燒成焦炭的原料,微微歎了一口氣。
強度想要提升,就得降低仿生肌肉纖維材料的內部孔隙率,同時降低內部裂紋的數量和長度,使材料內部結構均質化。
通常來說,複合材料的粘結力對材料強度提升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可問題在於,仿生肌肉纖維需要保持一定的彈性和延展性。
硬度與這兩者的性質本身就是一個相悖的概念。
更何況對仿生肌肉纖維來說,需要考慮的核心點往往是其力學受力和彈性形變恢複預製等問題。
隻要材料特性發生任何一丁點兒變化,整個肌肉組織的聚合方案與加工工藝就得重新設計。
這根本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
覃振國甚至感覺。
哪怕全球材料領域大牛齊聚,也不可能在短短兩天時間內,給仿生肌肉纖維安排一次技術革新。
唯一慶幸的事,也許是陸楓開發出的人工智能程序。
在天河二號超算的性能支持下,早就度過了初期學習階段,成為了南天門計劃必不可少的小助手。
覃振國迴到座位後,拿出草稿紙演算起來。
一行行龍飛鳳舞的算式被他快速寫下。
之前失敗的實驗經曆讓覃振國明白。
仿生肌肉纖維想要提升強度,在剛性和硬度上去研究絕對是行不通的。
隻能從折疊方向入手。
縮小橫截麵直徑。
提高碳原子密度。
考慮結構穩定性……
覃振國死馬當活馬醫,沒有考慮儀器精度等係列問題,隻是根據推算結果來調整配比。
結合材料組這段時間以來的各項實驗數據,和自己對材料的敏銳度,覃振國全神貫注,記下了各項原料和注意事項。
雖然腦子已經不是很清晰,但依舊推算出了一套全新配方出來。
兩小時後,時間逼近六點。
哪怕這時候,材料組六人依舊無人離開。
覃振國終於做完這一切,將草稿放到數位板上,打開了電腦桌麵上的人工智能“紫薇終端”。
“紫薇,掃描材料,幫我把這款碳矽複合材料模擬出來。”
“好的,覃振國院士。”
奶聲奶氣的女童音在房間內響起。
道道光線匯聚,通過實驗室內布置的光學儀器,在覃振國身側交織形成一道一米四左右的小女孩身影。
她穿著一身量身定製的白色研究員大褂,精致立體的五官搭配上黑色公主頭型,看起來尤其可愛。
全身上下沒有一絲馬賽克畫質,清晰到與真人無異,連每根發絲都一覽無遺。
這景象雖然不是第一次見,覃振國依舊忍不住暗暗咂舌。
我滴個乖乖!
若不是女孩眼神中沒有任何情緒,發尾還在閃著微弱熒光,說這是真人他都信。
這女孩便是人工智能紫薇的外在顯化。
在陸楓的設計中,為紫薇搭載了幼年、成年兩個階段。
紫薇會根據自己的資料儲備狀況,自行決定自己的外觀階段。
很明顯,人工智能紫薇,判定自己處於前者,於是投射出了這樣一副形象。
她的程序主體,自然是搭載在羊城天河二號超算當中。
不過,浪浪山基地可以通過終端程序,來與她建立鏈接。
其餘幾人也不是經常使用紫薇辦公,當即將視線投射過來。
隻見紫薇有模有樣地撐在數控台前,像是真的在查看草稿內容似的。
小孩模樣卻一本正經的樣子,那畫麵顯得異常滑稽。
從事非晶材料研究的兔科院汪遠院士見狀,當即停止了與另一人的交談,徑直走到覃振國身側。
“老覃,咋又用紫薇偷懶啊?”
“這能叫偷懶?這叫合理使用工具!”覃振國一副天經地義的表情,“再說了,我這是在幫小陸測試紫薇的性能,一舉多得。”
汪遠啐了一聲,“誰不知道你覃振國年過六旬還沒抱上孫子,我看你是瞧見人工智能長得乖巧,故意叫人出來過過眼癮吧?”
“你放屁!”覃振國當即起身,就要和汪遠理論一番。
實驗室幾人都在笑著看戲,沒有阻攔的意思。
所有人都知道,兩人不過是借著這個玩笑話,來衝淡研究無進展的煩悶感罷了。
然而出乎眾人意料的,一旁的紫薇忽然傳來動靜。
她的眼球中湧過一串串數據,在兩人對話間隙便完成了掃描工作。
隨後麵向覃振國,平靜說道:
“抱歉,覃振國院士,您的字跡過於潦草,紫薇無法識別,建議采用電子錄入。”
覃振國麵色一滯,汪遠和其餘幾人很不給麵子地笑了出來。
“字跡潦草!”
“哈哈哈哈哈!”
“你老覃也有今天啊!”
……
人工智能紫薇的迴複,給覃振國造成了多少暴擊,也許隻有本人才知道。
這場插曲過後,材料組六人盯著半空中模擬出的新型材料微微發怔。
“這個,不可能實現吧?”有人率先搖頭。
“等等,別急著否定!”另一人持著反對態度,“我總覺得,這個好像有搞頭!”
畫麵上,一根根薄如銀絲,卻排列緊密的細線編織成一道麻花狀線圈。
它們的徑向尺寸隻有納米量級,軸向尺寸則為微米量級,整條管道兩端皆有封口。
從外觀上看,整個圓管是由六邊形排列的碳原子構成的數層同軸管道,每層間距固定在0.34nm左右,圓管直徑則為10nm。
汪遠緊緊盯著這款模型,掃了眼光幕上的數據,幾個關鍵詞落在眼底,不由得屏住了唿吸。
“碳基納米管。”
“連接結構完美。”
“超導體。”
“高彈性。”
“高硬度。”
“輕重量。”
覃振國愣愣地看著上麵的數據,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老覃,你厲害。”汪遠吸了口氣,自歎不如。
這種材料完美滿足承影工程所需。
可唯一的問則是……納米材料,目前無法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