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這小子,不會又裝起來了吧?
南天門試射!鷹醬,請站起來說話 作者:深淺之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上京,浪浪山實驗基地。
當浮空車即將上線的消息,在外界傳得滿天飛的時候。
秘密進行的南天門計劃,卻出現了一些變故。
一百五十八名兔子科研界各領域大牛們,按照計劃內容,被分配到了不同的工程中。
部分技術職能具備不可替代性,因此有些人不得不身兼數職。
曾經研發出j-20、運-20的黃從南、陳高明兩位院士,以及在隱身塗料方麵頗有建樹的覃振國院士便是這類人。
在陸楓牽頭下,三人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工期最短的承影工程當中。
南天門計劃自開展以來,實驗基地南部片區的空置區域,便被指定為計劃選址。
各工程按照工程名修建了專屬實驗室。
與基地原來的“老破小”實驗室不同。
整項計劃的所有實驗室,都是按照全金屬的風格設計。
銀白色與海藍色是整個計劃的主色調。
貫穿牆麵的鏤空板層和幾何學外觀下,使得每間實驗室都透露著一股獨特美感。
而牆體與地麵上穿梭流動的藍色幻光,終於給其賦予了一抹科幻色彩。
此時此刻。
承影工程二十七名項目組成員,加上南天門計劃總工程師吳偉華、總技術顧問陸楓,便一同守在承影實驗室中。
承影實驗室占地麵積極大,約莫有整個體育場館的大小。
按照工程內容又細分為數個區域。
中心區。
動力區。
材料區。
係統區。
裝備區。
加工區……
其中,係統區和裝備區這兩個區域由於涉及麵較廣,各自占據實驗室百分之十五麵積。
中心區則是配備了專門的實驗隔離室,麵積達到了整個承影實驗室的三成還多。
多數情況下,項目成員都是在各自區域內忙碌的。
不過今天顯然有些不同。
動力區,眾人齊聚一堂。
透過實驗窗上的倒影,能夠清晰看到一張張凝重的臉。
實驗窗後,一台半米高的環形柱狀裝置懸浮在半空,霍爾效應下誕生的藍色光環在裝置底部靜靜擴散。
裝置上麵則連接著一塊紋路密布的金屬塊,金屬塊間的各種連接零件肉眼可見。
那裝置便是為承影無人戰術機甲,專門設計的離子推進器。
此時正在進行的,則是推進靜默狀態下,極限功率的測試。
俗稱隻點火。
“引擎功率上調五個百分點。”陸楓緩緩下令。
黃從南身旁一人在控製台上操作了一下。
隻見光環亮度上漲了幾分,推進器與承載金屬塊抖動了一下,便再無其他反應。
符合靜默狀態的表現。
一切看起來十分正常。
“繼續上調百分之一。”
那人又在將功率上調一點。
而上調完的一瞬間,實驗窗後的裝置再次抖了抖。
這次並沒有恢複平靜,而是持續晃動。
在場眾人瞳孔不由得一縮。
出問題了!
陸楓瞅了眼實時輸出功率。
堪堪到達百分之四十一,遠沒有到達推進器的設計極限。
在承影工程的設計標準中。
靜默狀態下的負荷輸出,要求推進器與負載都要保持穩定狀態。
可以抖一下,但不能一直抖。
如今一半不到的功率便出現了這種問題,設計方案顯然是不合格的。
這就和開車一樣。
某次你開車把油門踩到底,結果你的座駕在瘋狂顫抖,會是怎樣一種場麵。
陸楓微微歎氣。
為了取得更準確的結果,還是下達了指令。
“繼續吧,每五秒上調一次。”
操作控製台的那人手心見汗,遲遲沒有動作。
這把一旁臉色本就不太好的黃從南急得不行。
在承影工程項目組中,他便是動力組的負責人。
原型機本來都已經通過驗收,首批機甲更是已經上了實驗室生產線。
等最終調試完成,就能讓兔子量產了。
結果動力裝置方麵卻出現問題,說是關鍵時候掉鏈子也不為過。
“老何,你真是急死個人,起開,我來!”
黃從南終於沒忍住,一把拉開操作員老何,自己親自調控。
輸出功率逐漸上漲。
四十二。
四十三。
四十四……
實驗窗後。
隨著尾部吐出的藍光拉長,推進器與掛載金屬塊抖動幅度越來越誇張。
功率過半的那一刻,金屬塊“嘭”得炸開,滿地碎塊!
隻留下一台完好無損的推進裝置,孤零零地懸在半空。
眾人心間一顫,雖然早有預料,但依舊忍不住歎息起來。
“哎。”
“可惜了……”
“偏偏是在這種時候……”
盡管眾人沒有責備的意思,但黃從南依舊有些沮喪。
陸楓心中也有些挫敗。
成品都弄出來了,結果來上這麽一出,是個人都會不舒服。
不過,陸楓不是那種容易被打擊的人。
科研本來就不會一帆風順。
比起這些一路走來全靠自己的大牛們,陸楓覺得自己已經非常幸運了。
有黑科技係統在身,幾乎沒遇到過什麽技術瓶頸。
就算有,也知道該從哪個方麵去搜點新技術出來。
眾人看著實驗窗後的場景,個個愁眉苦臉。
“推進器單獨做功是沒問題的,比衝也達到了理論值,可怎麽搭載了部件之後就不行了?”
“是啊,構裝塊也是按照機甲模型理念設計的,結果百分之五十功率就炸了,這要是放機甲上,那還了得?”
“可問題出在哪兒?推進器?還是說機甲的內部構造?腦殼疼。”
“……”
構裝塊便是測試過程中掛載的金屬塊。
相較於眾人的一籌莫展,陸楓卻有不一樣的認知。
推進器的技術藍本來自於係統。
整個機甲的核心材料碳金,同樣出自係統。
兩者都通過了實際測試,並沒有任何問題。
陸楓瞅著依然懸停在半空的推進器,眼裏閃過幾分思索。
如果這些都不是問題,那麽答案隻剩下一個。
他的目光鎖定在構裝塊的各個連接部分。
那裏有著幾股擰在一起的柔性材料,此時已經炸成了好幾節。
仿生肌肉碳纖維。
這是整個機甲作用在傳動部分的外骨骼。
也是機甲材料中唯一一個源自係統之外,不是碳金材料的地方。
在眾人不解的神情中,陸楓調整著實驗監控鏡頭記錄下的畫麵。
他分別截取了爆炸發生時,數十處連接處,肌肉纖維結構變化的畫麵。
結果不出所料,爆炸的源頭果然在此。
反複慢速播放後,眾人也看明白了。
“好家夥,老覃,原來是你拉胯了!”
黃從南紅著脖子找到材料組負責人覃振國,那模樣像是要和他來一場真人pk。
覃振國也沒想到會是這樣一個結果,老臉一紅。
可他有什麽辦法?
現在的碳纖維硬度已經是軍用鋼的五倍,兼顧了肌肉的彈性和延展性。
輕薄。
柔軟。
耐用。
毫不誇張的說,這款仿生肌肉碳纖維已經是世界頂尖水準!
可還是扛不住離子推進器的動力。
這他找誰說理去?
“難,太難了。”覃振國微微歎氣,“碳纖維的材料強度是我能想到的極限了。”
突然想到了什麽,覃振國向陸楓投入希翼的眼神。
“小陸,材料你有什麽好的建議嗎?”
想到碳金這種強悍材料也出自陸楓之手,眾人頓時有了主心骨一般,紛紛看向陸楓。
連總工程師吳偉華也不例外。
“小陸,你怎麽看?”
陸楓這會兒正在係統框中用著搜索功能。
琳琅滿目的設計方案出現在腦海中。
剛想迴話,卻留意到在場各界大牛的期待表情。
心中猛然一緊,臉上卻不動聲色。
“各位,要是我也沒辦法,是不是隻能降低推進器的功率指標了?”
吳偉華想都沒想就拒絕了,“那不行,遇到點兒困難就放棄,從來不是我們的作風。”
覃振國更是直言,“哪怕是延遲觀禮,我去給老秦和紅牆那位道歉,拚了這條老命,我也得給你造個配得上推進器的材料出來!”
在場眾人都被覃振國一席話刺激到了。
打了雞血一般,紛紛叫囂著要氪命,兩天內定要把材料問題攻克!
陸楓嘴角微揚,沒有做出任何表示。
隻有黃從南從他嘴角的弧度中,嗅到了一絲怪異。
這小子,不會又裝起來了吧?
當浮空車即將上線的消息,在外界傳得滿天飛的時候。
秘密進行的南天門計劃,卻出現了一些變故。
一百五十八名兔子科研界各領域大牛們,按照計劃內容,被分配到了不同的工程中。
部分技術職能具備不可替代性,因此有些人不得不身兼數職。
曾經研發出j-20、運-20的黃從南、陳高明兩位院士,以及在隱身塗料方麵頗有建樹的覃振國院士便是這類人。
在陸楓牽頭下,三人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工期最短的承影工程當中。
南天門計劃自開展以來,實驗基地南部片區的空置區域,便被指定為計劃選址。
各工程按照工程名修建了專屬實驗室。
與基地原來的“老破小”實驗室不同。
整項計劃的所有實驗室,都是按照全金屬的風格設計。
銀白色與海藍色是整個計劃的主色調。
貫穿牆麵的鏤空板層和幾何學外觀下,使得每間實驗室都透露著一股獨特美感。
而牆體與地麵上穿梭流動的藍色幻光,終於給其賦予了一抹科幻色彩。
此時此刻。
承影工程二十七名項目組成員,加上南天門計劃總工程師吳偉華、總技術顧問陸楓,便一同守在承影實驗室中。
承影實驗室占地麵積極大,約莫有整個體育場館的大小。
按照工程內容又細分為數個區域。
中心區。
動力區。
材料區。
係統區。
裝備區。
加工區……
其中,係統區和裝備區這兩個區域由於涉及麵較廣,各自占據實驗室百分之十五麵積。
中心區則是配備了專門的實驗隔離室,麵積達到了整個承影實驗室的三成還多。
多數情況下,項目成員都是在各自區域內忙碌的。
不過今天顯然有些不同。
動力區,眾人齊聚一堂。
透過實驗窗上的倒影,能夠清晰看到一張張凝重的臉。
實驗窗後,一台半米高的環形柱狀裝置懸浮在半空,霍爾效應下誕生的藍色光環在裝置底部靜靜擴散。
裝置上麵則連接著一塊紋路密布的金屬塊,金屬塊間的各種連接零件肉眼可見。
那裝置便是為承影無人戰術機甲,專門設計的離子推進器。
此時正在進行的,則是推進靜默狀態下,極限功率的測試。
俗稱隻點火。
“引擎功率上調五個百分點。”陸楓緩緩下令。
黃從南身旁一人在控製台上操作了一下。
隻見光環亮度上漲了幾分,推進器與承載金屬塊抖動了一下,便再無其他反應。
符合靜默狀態的表現。
一切看起來十分正常。
“繼續上調百分之一。”
那人又在將功率上調一點。
而上調完的一瞬間,實驗窗後的裝置再次抖了抖。
這次並沒有恢複平靜,而是持續晃動。
在場眾人瞳孔不由得一縮。
出問題了!
陸楓瞅了眼實時輸出功率。
堪堪到達百分之四十一,遠沒有到達推進器的設計極限。
在承影工程的設計標準中。
靜默狀態下的負荷輸出,要求推進器與負載都要保持穩定狀態。
可以抖一下,但不能一直抖。
如今一半不到的功率便出現了這種問題,設計方案顯然是不合格的。
這就和開車一樣。
某次你開車把油門踩到底,結果你的座駕在瘋狂顫抖,會是怎樣一種場麵。
陸楓微微歎氣。
為了取得更準確的結果,還是下達了指令。
“繼續吧,每五秒上調一次。”
操作控製台的那人手心見汗,遲遲沒有動作。
這把一旁臉色本就不太好的黃從南急得不行。
在承影工程項目組中,他便是動力組的負責人。
原型機本來都已經通過驗收,首批機甲更是已經上了實驗室生產線。
等最終調試完成,就能讓兔子量產了。
結果動力裝置方麵卻出現問題,說是關鍵時候掉鏈子也不為過。
“老何,你真是急死個人,起開,我來!”
黃從南終於沒忍住,一把拉開操作員老何,自己親自調控。
輸出功率逐漸上漲。
四十二。
四十三。
四十四……
實驗窗後。
隨著尾部吐出的藍光拉長,推進器與掛載金屬塊抖動幅度越來越誇張。
功率過半的那一刻,金屬塊“嘭”得炸開,滿地碎塊!
隻留下一台完好無損的推進裝置,孤零零地懸在半空。
眾人心間一顫,雖然早有預料,但依舊忍不住歎息起來。
“哎。”
“可惜了……”
“偏偏是在這種時候……”
盡管眾人沒有責備的意思,但黃從南依舊有些沮喪。
陸楓心中也有些挫敗。
成品都弄出來了,結果來上這麽一出,是個人都會不舒服。
不過,陸楓不是那種容易被打擊的人。
科研本來就不會一帆風順。
比起這些一路走來全靠自己的大牛們,陸楓覺得自己已經非常幸運了。
有黑科技係統在身,幾乎沒遇到過什麽技術瓶頸。
就算有,也知道該從哪個方麵去搜點新技術出來。
眾人看著實驗窗後的場景,個個愁眉苦臉。
“推進器單獨做功是沒問題的,比衝也達到了理論值,可怎麽搭載了部件之後就不行了?”
“是啊,構裝塊也是按照機甲模型理念設計的,結果百分之五十功率就炸了,這要是放機甲上,那還了得?”
“可問題出在哪兒?推進器?還是說機甲的內部構造?腦殼疼。”
“……”
構裝塊便是測試過程中掛載的金屬塊。
相較於眾人的一籌莫展,陸楓卻有不一樣的認知。
推進器的技術藍本來自於係統。
整個機甲的核心材料碳金,同樣出自係統。
兩者都通過了實際測試,並沒有任何問題。
陸楓瞅著依然懸停在半空的推進器,眼裏閃過幾分思索。
如果這些都不是問題,那麽答案隻剩下一個。
他的目光鎖定在構裝塊的各個連接部分。
那裏有著幾股擰在一起的柔性材料,此時已經炸成了好幾節。
仿生肌肉碳纖維。
這是整個機甲作用在傳動部分的外骨骼。
也是機甲材料中唯一一個源自係統之外,不是碳金材料的地方。
在眾人不解的神情中,陸楓調整著實驗監控鏡頭記錄下的畫麵。
他分別截取了爆炸發生時,數十處連接處,肌肉纖維結構變化的畫麵。
結果不出所料,爆炸的源頭果然在此。
反複慢速播放後,眾人也看明白了。
“好家夥,老覃,原來是你拉胯了!”
黃從南紅著脖子找到材料組負責人覃振國,那模樣像是要和他來一場真人pk。
覃振國也沒想到會是這樣一個結果,老臉一紅。
可他有什麽辦法?
現在的碳纖維硬度已經是軍用鋼的五倍,兼顧了肌肉的彈性和延展性。
輕薄。
柔軟。
耐用。
毫不誇張的說,這款仿生肌肉碳纖維已經是世界頂尖水準!
可還是扛不住離子推進器的動力。
這他找誰說理去?
“難,太難了。”覃振國微微歎氣,“碳纖維的材料強度是我能想到的極限了。”
突然想到了什麽,覃振國向陸楓投入希翼的眼神。
“小陸,材料你有什麽好的建議嗎?”
想到碳金這種強悍材料也出自陸楓之手,眾人頓時有了主心骨一般,紛紛看向陸楓。
連總工程師吳偉華也不例外。
“小陸,你怎麽看?”
陸楓這會兒正在係統框中用著搜索功能。
琳琅滿目的設計方案出現在腦海中。
剛想迴話,卻留意到在場各界大牛的期待表情。
心中猛然一緊,臉上卻不動聲色。
“各位,要是我也沒辦法,是不是隻能降低推進器的功率指標了?”
吳偉華想都沒想就拒絕了,“那不行,遇到點兒困難就放棄,從來不是我們的作風。”
覃振國更是直言,“哪怕是延遲觀禮,我去給老秦和紅牆那位道歉,拚了這條老命,我也得給你造個配得上推進器的材料出來!”
在場眾人都被覃振國一席話刺激到了。
打了雞血一般,紛紛叫囂著要氪命,兩天內定要把材料問題攻克!
陸楓嘴角微揚,沒有做出任何表示。
隻有黃從南從他嘴角的弧度中,嗅到了一絲怪異。
這小子,不會又裝起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