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重用
重生晚唐,從節度使之子開始 作者:逆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殿下聽說過在下的名字?”
見齊慎眼珠一轉不轉地盯著自己,李振怔了怔,忍不住開口詢問。
齊慎聞言,笑著迴道:“先生懷珠韞玉、才略過人,你的名字,孤自然有所耳聞。”
“唿……豈敢豈敢,殿下過譽了。”
李振聽了這話,緩緩鬆了口氣,忙合袖自謙道。
齊慎爵封郡王、地擁三鎮,權勢如此之高,對方原本以為,自己就這樣貿然前來投奔,恐怕不會被輕易接納。
如今聽到齊慎不但聽過自己的名字,似乎還對自己很是欣賞,李振頓時有了信心,主動開口道:
“不瞞殿下,李振仕途坎坷、半生漂泊,當年在長安屢試不第,後來托人四處打點,總算投入了神策軍,積功做到金吾衛將軍。誰知後來逆賊黃巢入京,打得數萬神策軍作鳥獸散,在下也跟著丟了官位,不得已,隻得一路流落到了汴州。”
“遙想當年,在下的曾祖父昭義節度使李抱真,統領千軍萬馬替朝廷擊敗逆臣朱滔,立下赫赫戰功,誰知到了我李興緒這一輩,卻落魄到這般田地。”
李振說到這裏,臉上滿是悲戚之色,頓了頓,接著道:
“其實在下這次路過汴州之前,便聽說了殿下的許多事跡,知道殿下這一年多來,破黃巢、收華州、封郡王,入宣武,在長安約束甲兵,嗬護百姓,嘖嘖……這些都是古之王者才有的風度啊!”
“李振自幼飽讀經史,熟知兵法,又曾投身於行武,自詡胸中的才華抱負,不輸當世任何才子!隻要殿下肯給李振一個機會,重用李振,李振對天發誓,他日定會輔佐殿下,成就一番驚天偉業!”
對方說到這裏,“騰”地站起身來,目光灼灼地盯著齊慎,滿臉熱切道。
齊慎抬頭望著他,沉默了片刻,臉上漾起和煦的笑容,點頭道:“興緒,孤等的正是你這樣的賢才!”
“也許冥冥中自有安排,孤的麾下,正缺一名行軍司馬,原本不知道該由誰來擔此重任,你卻忽然來到汴州,這豈不是天意如此麽?”
“殿下的意思,是打算任命在下為行軍司馬?”李振聞言,愣了一愣。
對於晚唐的藩鎮而言,行軍司馬這個官職,地位可一點都不輕。除了不如節度使、節度副使尊貴之外,甚至能和都知兵馬使平起平坐。
這李振從京都一路流落到汴州,本想著能到宣武軍這裏,做個普通幕僚就行了,做夢也不會想到,齊慎居然會對自己如此賞識。
“沒錯,孤決定讓你擔任宣武軍的行軍司馬。”齊慎笑了笑,點頭道。
“可是……”聽到齊慎不像在開玩笑,李振這時反而有些顧慮起來,“在下畢竟今日才來到宣武軍,殿下一來就如此重用在下,不怕其他幕僚心生不滿嗎?”
這李振哪裏知道,齊慎的手下其實壓根就沒幾個幕僚。
“興緒此言差矣。”齊慎搖頭道:“當年蕭何向漢高祖推薦韓信,漢高祖不也一樣,一來就直接拜對方做了大將軍麽?先生既有大才,孤自當委以重任,何必考慮他人的看法!”
“李振多謝……多謝殿下抬舉。”
李振聽到這裏,心中深受感動,鼻頭隱隱發酸,忙哽咽著道:“士為知己者死,殿下如此厚恩,李振今後隻有效仿諸葛武侯,為殿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才能報答您了!”
效仿諸葛亮?
齊慎摸了摸鼻子,心中哭笑不得,那豈不是詛咒本王生個兒子像阿鬥一樣嗎。
…
齊慎知道李振是個人才,所以一來就讓對方擔任了自己的行軍司馬。
事實證明,這個決定是正確的。
接下來的一個月,受到齊慎重用的李振,很快便理清了齊家軍內部的各種關係,知曉了齊慎手頭的兵力分布、軍隊素質,隨後立刻開始替他籌劃起了整軍和練兵的計劃。
“殿下,這段時間以來,卑職在殿下軍中任職,發現一件非常重大的隱患,事關生死存亡,希望殿下一定要重視。”
這日清晨,齊慎正在節度使官衙後院書齋,處理日常事務,李振忽然急匆匆地走了進來,合袖向他行了一禮道。
“什麽隱患,先生請講。”
見李振說得如此嚴重,齊慎忙放下手中的筆墨,讓人給對方端來椅子和茶水。
李振接過茶湯喝了一口,自顧自地喘了幾口氣,隨後語氣鄭重道:“主公,敢問目前為止,您的手中總共有多少兵馬?”
齊慎粗略地盤算了一下,有些不確定道:“應該十五六萬是有的。”
“啟稟主公,這些日子,卑職派人到感化軍和泰寧軍替您統計過,一共是十七萬六千八百八十八人。”
李振放下茶湯,接著問道:“那主公您可知道,汴州城裏如今有多少兵馬?”
齊慎點頭道:“這個孤知道,孤帶進來的兵馬還有兩萬,加上原來宣武軍的一萬牙軍,總共是三萬兵馬。”
齊慎的八萬大軍,前段日子封賞功臣的時候,已經被張居言、王彥章、劉知俊等人帶走了六萬,如今城內還剩下兩萬士兵,分別由張歸霸的弟弟,左廂兵馬使張歸厚和右廂兵馬使張歸弁統領。
說起來,左右廂兵馬使的職位原本是劉行仙和寇裔的,隻不過兩人的職位已經被齊慎剝奪了,如今正在家中賦閑。
見李振無緣無故突然問自己這些,齊慎想了想,反問對方道:“先生是不是認為兩萬兵馬太少了,不足以壓製城內的牙軍,害怕牙軍會造孤的反?”
“城內的兵馬確實太少,但在下的憂慮,並不僅僅如此……”
李振點了點頭,隨後又搖頭道:“主公既然不拿李振當外人,那麽李振有什麽想法,自然也不能瞞著主公。”
“嗯,有什麽話,先生直言無妨。”
“敢問主公,您認為作為一個藩鎮的節度使,應該采取什麽手段,才能讓手下的將領臣服於自己,不敢隨意起兵造反?”
見齊慎眼珠一轉不轉地盯著自己,李振怔了怔,忍不住開口詢問。
齊慎聞言,笑著迴道:“先生懷珠韞玉、才略過人,你的名字,孤自然有所耳聞。”
“唿……豈敢豈敢,殿下過譽了。”
李振聽了這話,緩緩鬆了口氣,忙合袖自謙道。
齊慎爵封郡王、地擁三鎮,權勢如此之高,對方原本以為,自己就這樣貿然前來投奔,恐怕不會被輕易接納。
如今聽到齊慎不但聽過自己的名字,似乎還對自己很是欣賞,李振頓時有了信心,主動開口道:
“不瞞殿下,李振仕途坎坷、半生漂泊,當年在長安屢試不第,後來托人四處打點,總算投入了神策軍,積功做到金吾衛將軍。誰知後來逆賊黃巢入京,打得數萬神策軍作鳥獸散,在下也跟著丟了官位,不得已,隻得一路流落到了汴州。”
“遙想當年,在下的曾祖父昭義節度使李抱真,統領千軍萬馬替朝廷擊敗逆臣朱滔,立下赫赫戰功,誰知到了我李興緒這一輩,卻落魄到這般田地。”
李振說到這裏,臉上滿是悲戚之色,頓了頓,接著道:
“其實在下這次路過汴州之前,便聽說了殿下的許多事跡,知道殿下這一年多來,破黃巢、收華州、封郡王,入宣武,在長安約束甲兵,嗬護百姓,嘖嘖……這些都是古之王者才有的風度啊!”
“李振自幼飽讀經史,熟知兵法,又曾投身於行武,自詡胸中的才華抱負,不輸當世任何才子!隻要殿下肯給李振一個機會,重用李振,李振對天發誓,他日定會輔佐殿下,成就一番驚天偉業!”
對方說到這裏,“騰”地站起身來,目光灼灼地盯著齊慎,滿臉熱切道。
齊慎抬頭望著他,沉默了片刻,臉上漾起和煦的笑容,點頭道:“興緒,孤等的正是你這樣的賢才!”
“也許冥冥中自有安排,孤的麾下,正缺一名行軍司馬,原本不知道該由誰來擔此重任,你卻忽然來到汴州,這豈不是天意如此麽?”
“殿下的意思,是打算任命在下為行軍司馬?”李振聞言,愣了一愣。
對於晚唐的藩鎮而言,行軍司馬這個官職,地位可一點都不輕。除了不如節度使、節度副使尊貴之外,甚至能和都知兵馬使平起平坐。
這李振從京都一路流落到汴州,本想著能到宣武軍這裏,做個普通幕僚就行了,做夢也不會想到,齊慎居然會對自己如此賞識。
“沒錯,孤決定讓你擔任宣武軍的行軍司馬。”齊慎笑了笑,點頭道。
“可是……”聽到齊慎不像在開玩笑,李振這時反而有些顧慮起來,“在下畢竟今日才來到宣武軍,殿下一來就如此重用在下,不怕其他幕僚心生不滿嗎?”
這李振哪裏知道,齊慎的手下其實壓根就沒幾個幕僚。
“興緒此言差矣。”齊慎搖頭道:“當年蕭何向漢高祖推薦韓信,漢高祖不也一樣,一來就直接拜對方做了大將軍麽?先生既有大才,孤自當委以重任,何必考慮他人的看法!”
“李振多謝……多謝殿下抬舉。”
李振聽到這裏,心中深受感動,鼻頭隱隱發酸,忙哽咽著道:“士為知己者死,殿下如此厚恩,李振今後隻有效仿諸葛武侯,為殿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才能報答您了!”
效仿諸葛亮?
齊慎摸了摸鼻子,心中哭笑不得,那豈不是詛咒本王生個兒子像阿鬥一樣嗎。
…
齊慎知道李振是個人才,所以一來就讓對方擔任了自己的行軍司馬。
事實證明,這個決定是正確的。
接下來的一個月,受到齊慎重用的李振,很快便理清了齊家軍內部的各種關係,知曉了齊慎手頭的兵力分布、軍隊素質,隨後立刻開始替他籌劃起了整軍和練兵的計劃。
“殿下,這段時間以來,卑職在殿下軍中任職,發現一件非常重大的隱患,事關生死存亡,希望殿下一定要重視。”
這日清晨,齊慎正在節度使官衙後院書齋,處理日常事務,李振忽然急匆匆地走了進來,合袖向他行了一禮道。
“什麽隱患,先生請講。”
見李振說得如此嚴重,齊慎忙放下手中的筆墨,讓人給對方端來椅子和茶水。
李振接過茶湯喝了一口,自顧自地喘了幾口氣,隨後語氣鄭重道:“主公,敢問目前為止,您的手中總共有多少兵馬?”
齊慎粗略地盤算了一下,有些不確定道:“應該十五六萬是有的。”
“啟稟主公,這些日子,卑職派人到感化軍和泰寧軍替您統計過,一共是十七萬六千八百八十八人。”
李振放下茶湯,接著問道:“那主公您可知道,汴州城裏如今有多少兵馬?”
齊慎點頭道:“這個孤知道,孤帶進來的兵馬還有兩萬,加上原來宣武軍的一萬牙軍,總共是三萬兵馬。”
齊慎的八萬大軍,前段日子封賞功臣的時候,已經被張居言、王彥章、劉知俊等人帶走了六萬,如今城內還剩下兩萬士兵,分別由張歸霸的弟弟,左廂兵馬使張歸厚和右廂兵馬使張歸弁統領。
說起來,左右廂兵馬使的職位原本是劉行仙和寇裔的,隻不過兩人的職位已經被齊慎剝奪了,如今正在家中賦閑。
見李振無緣無故突然問自己這些,齊慎想了想,反問對方道:“先生是不是認為兩萬兵馬太少了,不足以壓製城內的牙軍,害怕牙軍會造孤的反?”
“城內的兵馬確實太少,但在下的憂慮,並不僅僅如此……”
李振點了點頭,隨後又搖頭道:“主公既然不拿李振當外人,那麽李振有什麽想法,自然也不能瞞著主公。”
“嗯,有什麽話,先生直言無妨。”
“敢問主公,您認為作為一個藩鎮的節度使,應該采取什麽手段,才能讓手下的將領臣服於自己,不敢隨意起兵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