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太子薑乾之死
大夏第一神探:楚紅樓傳奇 作者:巧果奶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楚紅樓和柳司空走進神捕門,發現院中隻有稀稀拉拉的幾人,不過好在崔鐵手仍在門中。
“崔老大,神捕門新招的那些捕快呢,難道都被你大發出去查案啦?”
他笑著望向崔鐵手,以兩人現在的交情,已經很少有不能直說的話。
崔鐵手正在忙,突然見二人前來,立刻是喜出望外。
不過聽了楚紅樓的話之後,臉上不由露出古怪的神色,語氣中帶著幾分調侃,“你那位名動天下的弟弟來西都啦!好大的排場,引得城內無數人前去觀看,我怕出亂子,就讓這裏的捕快都去幫忙維持秩序。”
雖然早就知道楚孤城會來西都,但此時聽說他真正到來,楚紅樓心中有一種莫名的感覺。
從旁人的口中得知,這位弟弟一直在模仿自己的路,讓他不勝唏噓。
尤其是碧玉樓的那一次見麵,也看出了這位便宜弟弟對自己這個兄長還是感情很深,令他頗為感動。
實際算起來,二人怕是已經有六七年不曾有真正意義上的會麵,畢竟五年前在碧玉樓的那一次,隻是自己單方麵的看到了他。
有人說“近鄉情更怯”,而自己對這位弟弟,似乎也有這種感覺,有一種不知該如何麵對的感覺。
崔鐵手當然不知道楚紅樓內心的想法,不過還是打斷了他的沉思,“楚老弟這次來,是否查到了什麽新的線索?”
楚紅樓這才迴過神來,笑道:“昨夜我與老柳去了景山墓地,倒是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崔鐵手一愣,顯然不明白他們為何要去那兒,麵帶疑惑的問:“不知楚老弟發現了什麽趣事?”
楚紅樓道:“我和老柳發現,原來太子薑乾的墓隻是一座衣冠塚,墓室內隻有一具空棺材,我想這件事,崔老大應該能告訴我原因。”
崔鐵手又是一愣,雖然他不知道,楚紅樓為何突然對太子薑乾的事情這麽感興趣,但微一沉吟,還是將自己知道的說了出來。
楚紅樓猜的沒錯,對於薑乾的事情,崔鐵手確實還是知道不少。
原來當日楚紅樓進宮見了天元帝之後,尤其是在他勸告之下,當然就起了遷都的念頭。
隻是當時的形勢還未到絕境,城內的王公大族都不願遷都,天元帝也隻能暫時放棄這個想法,直到半年之後,安路山的大軍一路長驅直下,連敗朝廷的數十萬大軍,這時所有人才意識到情況已經不對,即便是天元帝自己不說,也已經有許多人提出遷都之事。
天元帝早就有遷都之意,已經提前讓崔鐵手等人入了西都,此時見有人勸說遷都,立刻就趁勢答應,不過此時城內尚有百萬的平民,若是皇帝自己跑了,留下京都讓安路山肆意劫掠,顯然會讓天元帝名聲大損。
當時國舅陽釗就提議,皇帝以巡視名義入西都,留下太子守衛京都,這樣既能避免不必要的恐慌,也能讓天元帝體麵的離開京都。
如此體貼上意的建議,天元帝自然是一口答應。
就當時的局勢來說,誰都知道,太子留守京都,肯定是守不住的,安路山屯兵渭水,數日便可入京畿重地,他那時兵鋒正盛,根本不可力敵。
太子的留守,不過是替天元帝保留那最後一片遮羞布而已,當然,也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給城裏的世家大族逃離京都,爭取到更多的時間。
也因為這個原因,當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太子確實是有必要留守京都的,即便是薑乾本人極為不願意,在聖旨壓迫和民意沸騰之下,也不得不硬著頭皮接下了這個重任。
與太子一起留守京都的,還有號稱三十萬的大軍,不過大家都明白,這看似龐大的大軍,其實根本就不堪一擊,城內真正的幾萬黑甲精騎已經隨天元帝一起離開。
剩下的隻有那些早已多年沒有打過仗,已經腐敗不堪的禁軍,其餘大部分則是臨時拚湊起來的雜牌軍,這些從未見過戰場的新兵,又沒有經過真正規範的訓練,人數雖多,實際卻根本沒有什麽戰力可言。
好在這看似龐大的軍隊,從一定程度上還是嚇住了安路山,讓他沒有第一時間突破渭水,直取京都,而且改成了穩打穩紮的戰術,采用了逐步推進的蠶食戰法。
太子薑乾也憑借手中這支烏合之眾,頂住了安路山三個月的時間,這麽長的時間,不僅讓城內的貴族有充裕的時間撤離,也讓百姓們有了活命的時間。
等安路山攻陷京都之後,才發現自己攻下的幾乎是一座空城。
這或許也是他為何會大怒,火燒京都的重要原因。
城破之後,太子薑乾戰死,屍體雖被人搶迴,但據說當時已經是身中數十箭,甚至頭部也被投石擊中,麵目全非,要不是身上穿的太子戰甲,幾乎不能辨認。
薑乾死後,當時的百姓還是頗為感恩,知道是他以自己之死,幫助城中百萬人的撤離爭取了時間,因此大家都強烈要求,將太子的遺體帶迴西都安葬。
對於眾人的意見,天元帝自然也不會吝嗇,當下就命人將太子遺體運迴西都。
可惜天公不作美,運送太子遺體的船隻在渡河之時,恰逢天降暴雨,那船竟然就翻在了漢水之中,當時水位高漲,又是大雨傾盆,即便是水性再厲害的人,也無法下河去撈迴遺體,隻能任其流入那洶湧的漢水之中。
事後天元帝怕此事引起百姓不滿,因此也沒有公諸天下,依舊正常的給太子下葬,隻是普通人根本不知道,那景山墓地埋葬的,其實隻是太子的一座衣冠塚。
崔鐵手終於將整件事的前因後果講完。
若不是楚紅樓已經發現景山墓地的情況,以崔鐵手的性格,絕不會輕易說出此事。
畢竟這是皇室的秘密,知道這件事情的人本沒有幾個,整個事情的過程,都是由影衛在操作,即便是朝廷大員,也幾乎無人知曉。
“崔老大,神捕門新招的那些捕快呢,難道都被你大發出去查案啦?”
他笑著望向崔鐵手,以兩人現在的交情,已經很少有不能直說的話。
崔鐵手正在忙,突然見二人前來,立刻是喜出望外。
不過聽了楚紅樓的話之後,臉上不由露出古怪的神色,語氣中帶著幾分調侃,“你那位名動天下的弟弟來西都啦!好大的排場,引得城內無數人前去觀看,我怕出亂子,就讓這裏的捕快都去幫忙維持秩序。”
雖然早就知道楚孤城會來西都,但此時聽說他真正到來,楚紅樓心中有一種莫名的感覺。
從旁人的口中得知,這位弟弟一直在模仿自己的路,讓他不勝唏噓。
尤其是碧玉樓的那一次見麵,也看出了這位便宜弟弟對自己這個兄長還是感情很深,令他頗為感動。
實際算起來,二人怕是已經有六七年不曾有真正意義上的會麵,畢竟五年前在碧玉樓的那一次,隻是自己單方麵的看到了他。
有人說“近鄉情更怯”,而自己對這位弟弟,似乎也有這種感覺,有一種不知該如何麵對的感覺。
崔鐵手當然不知道楚紅樓內心的想法,不過還是打斷了他的沉思,“楚老弟這次來,是否查到了什麽新的線索?”
楚紅樓這才迴過神來,笑道:“昨夜我與老柳去了景山墓地,倒是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崔鐵手一愣,顯然不明白他們為何要去那兒,麵帶疑惑的問:“不知楚老弟發現了什麽趣事?”
楚紅樓道:“我和老柳發現,原來太子薑乾的墓隻是一座衣冠塚,墓室內隻有一具空棺材,我想這件事,崔老大應該能告訴我原因。”
崔鐵手又是一愣,雖然他不知道,楚紅樓為何突然對太子薑乾的事情這麽感興趣,但微一沉吟,還是將自己知道的說了出來。
楚紅樓猜的沒錯,對於薑乾的事情,崔鐵手確實還是知道不少。
原來當日楚紅樓進宮見了天元帝之後,尤其是在他勸告之下,當然就起了遷都的念頭。
隻是當時的形勢還未到絕境,城內的王公大族都不願遷都,天元帝也隻能暫時放棄這個想法,直到半年之後,安路山的大軍一路長驅直下,連敗朝廷的數十萬大軍,這時所有人才意識到情況已經不對,即便是天元帝自己不說,也已經有許多人提出遷都之事。
天元帝早就有遷都之意,已經提前讓崔鐵手等人入了西都,此時見有人勸說遷都,立刻就趁勢答應,不過此時城內尚有百萬的平民,若是皇帝自己跑了,留下京都讓安路山肆意劫掠,顯然會讓天元帝名聲大損。
當時國舅陽釗就提議,皇帝以巡視名義入西都,留下太子守衛京都,這樣既能避免不必要的恐慌,也能讓天元帝體麵的離開京都。
如此體貼上意的建議,天元帝自然是一口答應。
就當時的局勢來說,誰都知道,太子留守京都,肯定是守不住的,安路山屯兵渭水,數日便可入京畿重地,他那時兵鋒正盛,根本不可力敵。
太子的留守,不過是替天元帝保留那最後一片遮羞布而已,當然,也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給城裏的世家大族逃離京都,爭取到更多的時間。
也因為這個原因,當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太子確實是有必要留守京都的,即便是薑乾本人極為不願意,在聖旨壓迫和民意沸騰之下,也不得不硬著頭皮接下了這個重任。
與太子一起留守京都的,還有號稱三十萬的大軍,不過大家都明白,這看似龐大的大軍,其實根本就不堪一擊,城內真正的幾萬黑甲精騎已經隨天元帝一起離開。
剩下的隻有那些早已多年沒有打過仗,已經腐敗不堪的禁軍,其餘大部分則是臨時拚湊起來的雜牌軍,這些從未見過戰場的新兵,又沒有經過真正規範的訓練,人數雖多,實際卻根本沒有什麽戰力可言。
好在這看似龐大的軍隊,從一定程度上還是嚇住了安路山,讓他沒有第一時間突破渭水,直取京都,而且改成了穩打穩紮的戰術,采用了逐步推進的蠶食戰法。
太子薑乾也憑借手中這支烏合之眾,頂住了安路山三個月的時間,這麽長的時間,不僅讓城內的貴族有充裕的時間撤離,也讓百姓們有了活命的時間。
等安路山攻陷京都之後,才發現自己攻下的幾乎是一座空城。
這或許也是他為何會大怒,火燒京都的重要原因。
城破之後,太子薑乾戰死,屍體雖被人搶迴,但據說當時已經是身中數十箭,甚至頭部也被投石擊中,麵目全非,要不是身上穿的太子戰甲,幾乎不能辨認。
薑乾死後,當時的百姓還是頗為感恩,知道是他以自己之死,幫助城中百萬人的撤離爭取了時間,因此大家都強烈要求,將太子的遺體帶迴西都安葬。
對於眾人的意見,天元帝自然也不會吝嗇,當下就命人將太子遺體運迴西都。
可惜天公不作美,運送太子遺體的船隻在渡河之時,恰逢天降暴雨,那船竟然就翻在了漢水之中,當時水位高漲,又是大雨傾盆,即便是水性再厲害的人,也無法下河去撈迴遺體,隻能任其流入那洶湧的漢水之中。
事後天元帝怕此事引起百姓不滿,因此也沒有公諸天下,依舊正常的給太子下葬,隻是普通人根本不知道,那景山墓地埋葬的,其實隻是太子的一座衣冠塚。
崔鐵手終於將整件事的前因後果講完。
若不是楚紅樓已經發現景山墓地的情況,以崔鐵手的性格,絕不會輕易說出此事。
畢竟這是皇室的秘密,知道這件事情的人本沒有幾個,整個事情的過程,都是由影衛在操作,即便是朝廷大員,也幾乎無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