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通判肅然喝問道:「張良俊!方淵渟及其證人王文棟、春柳、從芝、妙竹等人所供述是否屬實?」
張良俊在門口聽見方泓墨與衙役對話,曉得他認識裏麵的參軍,隻怕再胡言狡辯要多吃苦頭挨板子,隻得老老實實點頭:「俱都屬實。」
劉通判便對他命令道:「你把所發生之事詳細說來!」
張良俊不敢隱瞞,從頭到尾將事情講了一遍。坐在一旁的主簿把他所供記錄下來,連著筆拿到他麵前。張良俊接過筆,簽字畫押,隻是手抖,字跡也是扭的。
主簿把張良俊的供狀交上公案。
劉通判接過來看了一遍,確認無誤後,便揚聲宣布道:「今人犯張良俊,收受賄賂,借醫師之名,誣陷賢良,雖終未導致死傷殘等後果,卻損人名譽,敗壞醫德。另,其明知方家兒媳趙氏婦人因撲跌所致小產,卻開出謬誤藥方,導致趙氏婦人血崩不止,雖未死傷,卻病重昏迷,限保三十日,再行複審。觀其後果,三十日內若未惡化而死,則按毆傷論刑。」
因趙采嫣此時病情並未穩定,難以準確量刑,所以要等一段時日,若三十日內病情反複,不幸去世,就要按致死罪名論刑,若是漸漸痊愈,便按致傷來論刑。
劉通判宣布完後又問:「堂下可有異議?」
他停了一會兒,見眾人皆答並無異議,便拍了一下驚堂木:「退堂吧!」
衙役過來,給張良俊戴上手枷,帶下去關入牢房。
方泓墨與王老大夫退出公堂,向他行禮表示謝意:「今日還要多謝王大夫,特意過來作證超品藥師。」
王老大夫捋須嗬嗬地笑:「方公子不必多禮,此人是醫者中的無恥敗類,老夫出言佐證,就是要讓他以後再也無法行醫,免得他再為害百姓,敗壞醫師同行名聲。」
方泓墨又想起昨日傍晚那名勇救孩童的乞丐,便向王老大夫問起:「昨日在下離去後,又著人送來一名傷者,請問他傷情如何?是否留在了醫館內?」。
「哦!那人正留在醫館裏,他傷勢並不算太嚴重,隻是臂骨有些折裂,正骨後靜養一段時日就能痊愈如初。此前暈倒,恐怕還是饑餓所致的可能更多一些呢!」
方泓墨聽了不由笑道:「多謝老大夫不嫌麻煩收留治療,此人雖出身貧賤,乞討為生,卻能舍身救人,實在難得。若是後續醫治、食宿所費不足,王大夫盡管著人來說一聲便是。」
「哎,方公子說哪裏話。」王老大夫緩緩搖頭道,「方公子既信任老夫,托老夫代為收留照料,老夫自當盡力而為。何況聽說此人義舉之後,老夫也極為欽佩,哪怕不收半文,也要將他治好。隻是……」
方泓墨疑惑地望著老大夫:「隻是如何?」
「此人是名胡人,言語溝通不便啊,老夫說話他似懂非懂,他要說話,老夫就如墜雲霧。治病療傷還在其次,言語交流才是最令老夫頭疼之事啊!」
「王大夫知道他是哪裏人嗎?大食國還是波斯人?」
方泓墨對此隻是略感訝異,在淮京城有不少波斯、大食而來的胡人,亦有從倭國、新羅、安南、琉球等國而來的人,光在淮京城外置辦田產的異國人就有上千戶之多,隻是多為商人或使者、僧侶,不知這胡人為何會淪為乞丐的。
王老大夫搖頭道:「老夫可分辨不出。方公子若是有空,等下便和老夫一起迴醫館看看。」
「在下也不通胡人語言,即使今日過去,恐怕也是和王大夫一樣,如墜雲霧裏。且等在下找到通曉胡人語言之人,再去不遲。」
說話間,就見謝齊修朝他們走了過來。
他聽說方泓墨的訟案審理完畢已退堂,便過來相送,一路走一路與他聊:「淵渟,十五那日你可會去參賽?」
方泓墨推說道:「我已多日不加練習,恐怕生疏,若是連累你們輸了比賽就不好了。」
謝齊修搖頭:「從今日開始練也不遲,又不是本來不會要練到會,你的蹴鞠之技本就嫻熟,也沒停多久,前兩個月你不還來踢過麽?承廣一直念叨非拉你去不可,他沒上你家找你麽?」
方泓墨笑道:「瞿兄自然來過,年前就來過好幾次,隻不過當時正逢年底,是鋪子裏最忙的時候,他來找了幾次都沒能碰上我。」再來就是昨日在街上偶遇他與子毅的那次,隻不過當時的自己急於歸家,根本沒心思去考慮這些玩樂競技之事,就先推脫了。
說了幾句,三人已經走到門外,忽聽有人痛哭失聲,都不禁轉頭去看,就見一名婦人牽著孩童哭泣,兩人都披麻戴孝,另有幾人跟在後麵,男女都有,大多皆帶哀色,其中一人推著一架板車,上麵放著具蓋著麻布的屍體。
其中一名短衣黑褲,紮著褲腿,外罩皮襖,身形彪悍的漢子大步上前,走到立於門口東側的登聞鼓前,拾起鼓槌在空中拋了半圈,再捏緊了用力敲擊鼓麵,大聲喊冤。
然而這漢子雖然口中喊冤,卻舉止輕浮,臉上神情毫無悲痛怨憤或義憤填膺之情,隻有輕蔑不恭之色,根本不似有冤之人。
見到此人,方泓墨不覺凝眉,眸色亦陰沉下來,迴頭輕聲問:「齊修兄,你可識得此擊鼓鳴冤之人?」
謝齊修瞧了眼那擊鼓喊冤的漢子,眸中浮起鄙薄之色,語帶不屑口氣道:「此人是個訟棍,整日遊手好閑混跡街頭,專找家裏出事,甚至出了人命的,巧言令色蠱惑他們打官司,不僅代寫狀紙,還代訴公堂,以此牟利。」
他不解地轉頭看向方泓墨:「淵渟見過此人?」
這一瞬間,方泓墨舒展眉宇,斂去眸中陰沉之色,搖頭淡然道:「不曾見過,隻是瞧他神情舉止,看似不像告狀苦主的親人,擊鼓時的動作卻又十分嫻熟,不由生出疑惑來。」
謝齊修讚道:「淵渟果然心細如發,修自愧不如。」
「哪裏,實在不敢當此讚譽,小弟隻是恰好注意到了而已。齊修兄才是真正心細如發之人啊。」
謝齊修聞言謙虛了幾句,與他們辭別。
方泓墨請王老大夫先上車,自己卻不立即跟上,站在車旁,低聲囑咐方元與另兩名小廝:「你們三人在這附近散開,留心剛才那擊鼓鳴冤的漢子,若他出來,你們就悄悄跟著他,看他都去哪裏廝混,做些什麽事,見過什麽人。最好能知道他住在哪裏。」
方元與另兩名小廝點頭領命,方泓墨又想起一事,叮囑他們要小心謹慎,此人心狠手辣,隻可遠遠跟著,若是萬一被他察覺,就不要再跟,迴家稟報就是。
方元惴惴不安地答應了,緊張之餘又有些小激動,與另兩個小廝各自散開。
他眼尖地發現一塊好地方,在京兆府大門斜對麵的牆根處有塊青石,正好曬得到日光,又方便看著大門口進出的人,便手疾眼快地搶在另一名小廝之前往青石上麵一蹲,得意地享受著冬日暖洋洋的日頭,假裝是在等自家主人辦完事從衙門裏出來。
方泓墨見他一付小人得誌的模樣,不由笑著搖頭,上車先送王老大夫迴醫館,再迴方府。
張良俊在門口聽見方泓墨與衙役對話,曉得他認識裏麵的參軍,隻怕再胡言狡辯要多吃苦頭挨板子,隻得老老實實點頭:「俱都屬實。」
劉通判便對他命令道:「你把所發生之事詳細說來!」
張良俊不敢隱瞞,從頭到尾將事情講了一遍。坐在一旁的主簿把他所供記錄下來,連著筆拿到他麵前。張良俊接過筆,簽字畫押,隻是手抖,字跡也是扭的。
主簿把張良俊的供狀交上公案。
劉通判接過來看了一遍,確認無誤後,便揚聲宣布道:「今人犯張良俊,收受賄賂,借醫師之名,誣陷賢良,雖終未導致死傷殘等後果,卻損人名譽,敗壞醫德。另,其明知方家兒媳趙氏婦人因撲跌所致小產,卻開出謬誤藥方,導致趙氏婦人血崩不止,雖未死傷,卻病重昏迷,限保三十日,再行複審。觀其後果,三十日內若未惡化而死,則按毆傷論刑。」
因趙采嫣此時病情並未穩定,難以準確量刑,所以要等一段時日,若三十日內病情反複,不幸去世,就要按致死罪名論刑,若是漸漸痊愈,便按致傷來論刑。
劉通判宣布完後又問:「堂下可有異議?」
他停了一會兒,見眾人皆答並無異議,便拍了一下驚堂木:「退堂吧!」
衙役過來,給張良俊戴上手枷,帶下去關入牢房。
方泓墨與王老大夫退出公堂,向他行禮表示謝意:「今日還要多謝王大夫,特意過來作證超品藥師。」
王老大夫捋須嗬嗬地笑:「方公子不必多禮,此人是醫者中的無恥敗類,老夫出言佐證,就是要讓他以後再也無法行醫,免得他再為害百姓,敗壞醫師同行名聲。」
方泓墨又想起昨日傍晚那名勇救孩童的乞丐,便向王老大夫問起:「昨日在下離去後,又著人送來一名傷者,請問他傷情如何?是否留在了醫館內?」。
「哦!那人正留在醫館裏,他傷勢並不算太嚴重,隻是臂骨有些折裂,正骨後靜養一段時日就能痊愈如初。此前暈倒,恐怕還是饑餓所致的可能更多一些呢!」
方泓墨聽了不由笑道:「多謝老大夫不嫌麻煩收留治療,此人雖出身貧賤,乞討為生,卻能舍身救人,實在難得。若是後續醫治、食宿所費不足,王大夫盡管著人來說一聲便是。」
「哎,方公子說哪裏話。」王老大夫緩緩搖頭道,「方公子既信任老夫,托老夫代為收留照料,老夫自當盡力而為。何況聽說此人義舉之後,老夫也極為欽佩,哪怕不收半文,也要將他治好。隻是……」
方泓墨疑惑地望著老大夫:「隻是如何?」
「此人是名胡人,言語溝通不便啊,老夫說話他似懂非懂,他要說話,老夫就如墜雲霧。治病療傷還在其次,言語交流才是最令老夫頭疼之事啊!」
「王大夫知道他是哪裏人嗎?大食國還是波斯人?」
方泓墨對此隻是略感訝異,在淮京城有不少波斯、大食而來的胡人,亦有從倭國、新羅、安南、琉球等國而來的人,光在淮京城外置辦田產的異國人就有上千戶之多,隻是多為商人或使者、僧侶,不知這胡人為何會淪為乞丐的。
王老大夫搖頭道:「老夫可分辨不出。方公子若是有空,等下便和老夫一起迴醫館看看。」
「在下也不通胡人語言,即使今日過去,恐怕也是和王大夫一樣,如墜雲霧裏。且等在下找到通曉胡人語言之人,再去不遲。」
說話間,就見謝齊修朝他們走了過來。
他聽說方泓墨的訟案審理完畢已退堂,便過來相送,一路走一路與他聊:「淵渟,十五那日你可會去參賽?」
方泓墨推說道:「我已多日不加練習,恐怕生疏,若是連累你們輸了比賽就不好了。」
謝齊修搖頭:「從今日開始練也不遲,又不是本來不會要練到會,你的蹴鞠之技本就嫻熟,也沒停多久,前兩個月你不還來踢過麽?承廣一直念叨非拉你去不可,他沒上你家找你麽?」
方泓墨笑道:「瞿兄自然來過,年前就來過好幾次,隻不過當時正逢年底,是鋪子裏最忙的時候,他來找了幾次都沒能碰上我。」再來就是昨日在街上偶遇他與子毅的那次,隻不過當時的自己急於歸家,根本沒心思去考慮這些玩樂競技之事,就先推脫了。
說了幾句,三人已經走到門外,忽聽有人痛哭失聲,都不禁轉頭去看,就見一名婦人牽著孩童哭泣,兩人都披麻戴孝,另有幾人跟在後麵,男女都有,大多皆帶哀色,其中一人推著一架板車,上麵放著具蓋著麻布的屍體。
其中一名短衣黑褲,紮著褲腿,外罩皮襖,身形彪悍的漢子大步上前,走到立於門口東側的登聞鼓前,拾起鼓槌在空中拋了半圈,再捏緊了用力敲擊鼓麵,大聲喊冤。
然而這漢子雖然口中喊冤,卻舉止輕浮,臉上神情毫無悲痛怨憤或義憤填膺之情,隻有輕蔑不恭之色,根本不似有冤之人。
見到此人,方泓墨不覺凝眉,眸色亦陰沉下來,迴頭輕聲問:「齊修兄,你可識得此擊鼓鳴冤之人?」
謝齊修瞧了眼那擊鼓喊冤的漢子,眸中浮起鄙薄之色,語帶不屑口氣道:「此人是個訟棍,整日遊手好閑混跡街頭,專找家裏出事,甚至出了人命的,巧言令色蠱惑他們打官司,不僅代寫狀紙,還代訴公堂,以此牟利。」
他不解地轉頭看向方泓墨:「淵渟見過此人?」
這一瞬間,方泓墨舒展眉宇,斂去眸中陰沉之色,搖頭淡然道:「不曾見過,隻是瞧他神情舉止,看似不像告狀苦主的親人,擊鼓時的動作卻又十分嫻熟,不由生出疑惑來。」
謝齊修讚道:「淵渟果然心細如發,修自愧不如。」
「哪裏,實在不敢當此讚譽,小弟隻是恰好注意到了而已。齊修兄才是真正心細如發之人啊。」
謝齊修聞言謙虛了幾句,與他們辭別。
方泓墨請王老大夫先上車,自己卻不立即跟上,站在車旁,低聲囑咐方元與另兩名小廝:「你們三人在這附近散開,留心剛才那擊鼓鳴冤的漢子,若他出來,你們就悄悄跟著他,看他都去哪裏廝混,做些什麽事,見過什麽人。最好能知道他住在哪裏。」
方元與另兩名小廝點頭領命,方泓墨又想起一事,叮囑他們要小心謹慎,此人心狠手辣,隻可遠遠跟著,若是萬一被他察覺,就不要再跟,迴家稟報就是。
方元惴惴不安地答應了,緊張之餘又有些小激動,與另兩個小廝各自散開。
他眼尖地發現一塊好地方,在京兆府大門斜對麵的牆根處有塊青石,正好曬得到日光,又方便看著大門口進出的人,便手疾眼快地搶在另一名小廝之前往青石上麵一蹲,得意地享受著冬日暖洋洋的日頭,假裝是在等自家主人辦完事從衙門裏出來。
方泓墨見他一付小人得誌的模樣,不由笑著搖頭,上車先送王老大夫迴醫館,再迴方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