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得知此事後大喜,說:“我要伐魏已經很久了,隻是有司馬懿總領雍、涼的兵馬。現在他已經中計被貶,我還有什麽可擔憂的!”次日,後主早朝,大會官僚,孔明出班,上《出師表》一道。表曰:“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罷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誌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誌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誌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必得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之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以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穆,優劣得所也。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嚐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亮死節之臣也,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谘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付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弩鈍,攘除奸兇,興複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複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複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諮,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謀,以谘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雲。”


    整個朝廷都被孔明的言辭所感動。後主也深感孔明之忠誠,對其北伐之計表示全力支持。於是,孔明得以全麵展開他的北伐計劃,一場轟轟烈烈的北伐戰爭即將拉開序幕。


    後主覽閱孔明的《出師表》後,感慨道:“相父南征,經曆了無數艱難險阻,方才迴到都城,還未坐穩,如今又要北征,我真擔心你會過於勞累。”孔明迴答道:“臣受先帝的托孤重任,日夜不敢有絲毫怠慢。現在南方已經平定,我們沒有了內顧之憂,如果此時不去討伐賊寇,恢複中原,更待何時?”


    就在這時,班部中的太史譙周站出來奏道:“臣夜觀天象,發現北方旺氣正盛,星曜倍明,此時北伐恐怕不利。”他轉向孔明說道:“丞相深明天文,為何還要強行北伐呢?”孔明迴答道:“天道變化無常,我們怎能拘泥固執?我現在暫且將大軍駐紮在漢中,觀察魏國的動靜後再行動。”譙周苦苦勸諫,但孔明不肯改變計劃。


    於是,孔明留下郭攸之、董允、費禕等人擔任侍中,總攝宮中之事。又留下向寵擔任大將,總督禦林軍馬。蔣琬被任命為參軍,張裔擔任長史,掌管丞相府事務。杜瓊擔任諫議大夫,杜微、楊洪擔任尚書。孟光、來敏擔任祭酒,尹默、李譔擔任博士。郤正、費詩擔任秘書,譙周則繼續擔任太史。這些內外文武官僚共計一百餘員,共同管理蜀國的事務。


    孔明受詔歸府,喚諸將聽令:


    前督部——鎮北將軍、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都亭侯魏延;


    前軍都督——領扶風太守張翼;


    牙門將——裨將軍王平;


    後軍領兵使——安漢將軍、領建寧太守李恢,


    副將——定遠將軍、領漢中太守呂義;


    兼管運糧左軍領兵使——平北將軍、陳倉侯馬岱,


    副將——飛衛將軍廖化;


    右軍領兵使——奮威將軍、博陽亭侯馬忠,撫戎將軍、關內侯張嶷;


    行中軍師——車騎大將軍、都鄉侯劉琰;


    中監軍——揚武將軍鄧芝;


    中參軍——安遠將軍馬謖;


    前將軍——都亭侯袁綝;


    左將軍——高陽侯吳懿;


    右將軍——玄都侯高翔;


    後將軍——安樂侯吳班;


    領長史——綏軍將軍楊儀;


    前將軍——征南將軍劉巴;


    前護軍——偏將軍、漢城亭侯許允;


    左護軍——篤信中郎將丁鹹;


    右護軍——偏將軍劉敏;


    後護軍——典軍中郎將官雝;


    行參軍——昭武中郎將胡濟;


    行參軍——諫議將軍閻晏;


    行參軍——偏將軍爨習;


    行參軍——裨將軍杜義,武略中郎將杜祺,綏戎都尉盛孛攵;


    從事——武略中郎將樊岐;


    典軍書記——樊建;


    丞相令史——董厥;


    帳前左護衛使——龍驤將軍關興;


    右護衛使——虎翼將軍張苞。


    以上一應官員,都隨著平北大都督、丞相、武鄉侯、領益州牧、知內外事諸葛亮。分配已經確定,還傳令給李嚴等人守衛川口以抵禦東吳的進攻。在建興五年春三月丙寅日,選定為出征魏國的日子。


    忽然,帳下一位老將軍厲聲而進:“我雖然年老,但仍有廉頗之勇,馬援之威。這兩位古代的英雄都不服老,為什麽不用我呢?”眾人看去,原來是趙雲。孔明說:“我自從平定南方迴來,馬孟起病故,我非常惋惜,覺得像是失去了一條臂膀。如今將軍已經年紀大了,稍有不慎,可能會動搖一世的英名,減弱蜀中的戰鬥力。”趙雲厲聲說:“我自從跟隨先帝以來,臨陣不退,遇敵就衝上去。大丈夫能夠死在戰場上,是幸福的事,我又有何遺憾?願意做前鋒!”孔明再三勸阻,但趙雲說:“如果不讓我做前鋒,我就撞死在台階下!”孔明說:“既然將軍要做前鋒,就需要有一人同去。”話還沒說完,一位人應聲道:“雖然我才華平平,但願意輔助老將軍先帶一支軍隊去先破敵軍。”孔明看過去,原來是鄧芝。孔明非常高興,立即派遣精兵五千人和十位副將跟隨趙雲、鄧芝出征。


    孔明出發時,後主親自引領百官送行,送到北門外十裏。孔明辭別後主後,旗幟招展,戈戟密布,領軍向漢中進發。與此同時,邊境得知了這個消息,立刻報告給洛陽。曹睿當天召開朝會,近臣奏報:“邊境官員報告稱,諸葛亮率領三十餘萬大軍,出屯在漢中,並派趙雲、鄧芝為前鋒,準備進入我們的境內。”曹睿大為驚慌,問群臣:“誰可以擔當將領,擊退蜀軍?”突然,一人站出來迴答:“臣的父親死在漢中,我對此恨之入骨,至今未能報仇。如今蜀軍入侵我境,臣願引領自己的部隊,請求陛下賜予關西的兵馬,前去擊敗蜀軍,為國家效力,報答父仇,即使萬死也無怨言!”


    眾人看去,原來是夏侯淵之子夏侯楙。夏侯楙字子休,性格急躁,又非常吝嗇,從小就是夏侯惇的養子。後來夏侯淵被黃忠斬殺,曹操心疼他,將女兒清河公主嫁給他,因此在朝中備受尊敬。盡管夏侯楙掌握著兵權,但從未親自上陣。此時他自請出征,曹睿立即任命他為大都督,調遣關西各路軍隊前去迎敵。司徒王朗勸阻道:“不可行。夏侯駙馬素來未曾經曆戰陣,現在卻賦予他如此重任,非他所適任。再加上諸葛亮足智多謀,精通韌略,不能輕敵。”夏侯楙怒喝道:“司徒難道與諸葛亮勾結,打算內應嗎?我自小跟隨父親學習兵法,深通軍略。你為何欺我年幼?如果我不能生擒諸葛亮,發誓不迴見天子!”王朗等人都不敢說話。夏侯楙辭別魏主,星夜趕往長安,調動二十餘萬關西軍馬前來對抗孔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新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煮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煮豆並收藏三國新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