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流逝。


    鴻鈞道祖聚集諸聖到紫霄宮定下封神之劫,時間過去了一個多元會,商王朝來到帝乙時期。


    天地間因劫難而凝聚的煞氣與殺機愈發強烈。


    岐山以東,大商核心疆域的西部,有一嬰兒誕生時,驚現飛熊異象,其父母為之取名‘薑尚’。


    大商都城朝哥東部,有一隻豹妖修煉到地仙境界後化形,此豹妖周身黴運,與誰接觸誰便倒黴,他為自己取名為‘申公豹’。


    如果說薑尚是為執掌封神榜,敕封天庭神位而生,那麽申公豹便是因為元始天尊與通天教主皆令門下弟子深居簡出,輕易不要離開道場,企圖減少門下弟子遭劫的概率應劫而生,薑尚與申公豹都各有使命。


    薑尚與申公豹都極為向往仙道,渴望習得正宗仙道之法。


    天地間最正宗的仙道之法,首推元始天尊的闡教,以及通天教主的截教。


    闡教得益於山門位於昆侖山上,而昆侖山不僅誕生了三清,還有西王母等大能,公認為天地間第一神山,加上元始天尊是通天教主的兄長,以及天地間多有傳聞,闡教寶物多資源多。


    雖然闡教要求嚴格,但洪荒生靈想要拜師,大都首選闡教,拜不得闡教道統,才會去嚐試其他道統。


    漫長歲月以來,想要到昆侖山拜元始天尊為師的生靈無數,若是每一個生靈都能上得昆侖山,那麽原始天尊豈不是得被煩死。


    因此元始天尊曾親自布下禁製,自動檢測其中根腳福緣深厚,資質超群,且與闡教有緣的生靈。


    有緣者便上得昆侖山,無緣者就算在昆侖山腳下徘徊一輩子也找不到上山之路。


    薑尚誕生時驚現飛熊之相,乃是天定的執掌封神榜,敕封天庭神位者,無論他先上哪個道統拜師,都必是與那個道統有緣者。


    薑尚與申公豹在昆侖山腳下相遇,這個時候申公豹已經在昆侖山腳下徘徊數百年,但卻始終上不得昆侖山。


    兩人還沒有出現對比的時候,顯得頗為投緣。


    然而,當看到昆侖山門輕易便為薑尚顯化,自己之前卻苦尋數百年無功,申公豹心裏便生出了嫉妒。


    一名童子駕祥雲而下,來引薑尚上山,


    看到童子絲毫不理會自己,隻自顧的準備領薑尚上山拜師,申公豹立刻就急了,連忙想要跟上,可他剛上前幾步,就被一道屏障反彈了迴來,跌坐在地上,顯得很是狼狽。


    “仙童,為何這修為比我低下得多的薑尚能上山拜見聖人,我卻不行?”申公豹不服的問道。


    童子輕蔑一笑道:“你一個豹妖,渾身都是妖氣,福緣淺薄,資質低下,豈有資格上山拜見聖人?”


    說罷,不再理會申公豹,而隻引薑尚上山。


    薑尚被童子引著上山之後,原本顯化的昆侖山門又憑空消失在了申公豹眼前,申公豹氣得想要破口大罵,不過臨到嘴邊,意識到這裏乃昆侖山腳下,聖人眼皮子底下,敢說出任何對聖人不敬的話,怕是會被聖人感應到,屆時聖人一怒之下隨便降下一道神雷就能把他劈得形神俱滅,便立刻捂嘴禁言。


    不甘的從昆侖山腳下離開,走到千萬裏之外,申公豹才不忿道:“我申公豹雖為豹妖,但也是聰明絕頂之輩,資質哪裏差了?都說想拜入闡教不易,如今算是見識到了。”


    “不過那人族薑尚,修為又低又木訥,明顯資質比我申公豹差多了,憑什麽那薑尚卻又能入得山門?我不服!”


    如果說薑尚也沒能入得昆侖山門,上去拜見聖人,修習聖人道法的話,那麽申公豹不會有這麽強烈的不甘與怨念,可偏偏薑尚當著申公豹的麵上了昆侖山,而申公豹反而上不得,還被童子嘲諷,申公豹心裏自然不平衡。


    此刻,申公豹不僅對薑尚有怨念,對闡教也生出了些怨念。


    另一方麵,薑尚在童子的引領下,不僅上了昆侖山,順利見到了元始天尊,還幸運的直接拜了元始天尊為師,成為闡教二代弟子。


    雖說薑尚其實資質很差,修煉玉清道法的速度很慢,但他在闡教之中的輩分卻與南極仙翁和十二金仙等同,就算是已經成就準聖的楊戩來到昆侖山,都要稱唿薑尚一聲‘師叔’。


    時間流逝,天地間的煞氣與殺機持續凝聚。


    西岐,大商西伯侯姬昌喜得長子伯邑考,伯邑考出生時,有周天星光降臨,異象不小。


    不過數年,西伯侯姬昌又喜得次子姬發,姬發出生時更是有滿屋紫光,且有九爪金龍虛影,異象雖然沒有出現在府外,但卻比伯邑考當時更加驚人。


    西伯侯姬昌修有八卦演算之術,算出兩個兒子不凡之中又參雜著強烈危機,大驚之下,嚴令封鎖兩個兒子出世時的異象,萬不可讓任何流言傳到商朝朝歌。


    然而,商朝要控製四方侯國,西伯侯乃諸侯四長之一,西岐自然安插有商朝密探。


    姬發出生時的異象隻限於屋內,比較隱秘,所以沒有什麽流言。


    但當初伯邑考出生的時候,滿天星光降臨,卻是整個西岐都看到了,想根本不可能隱瞞,消息早就傳去了朝歌,西伯侯姬昌自己其實也知道,之所以還下來,隻是他在給自己一個心理安慰罷了。


    商王帝乙在位時間並不長。


    僅僅數千年便逝世,王位傳到了帝辛手中。


    帝辛生來聰慧,資質超群,剛繼位時頗有大誌,他看到商朝自武丁之後,便一直走在下坡路,他對於其父帝乙對四方諸侯懷柔的政策非常不滿,因此對外頻繁用兵,東南西北四夷,以及八百鎮諸侯,但有不臣,不敬,立刻便會麵臨商朝大軍的討伐,連年用兵下來,大商國勢似有扭轉,有在帝辛手裏重迴了鼎盛的勢頭。


    帝辛對此頗為振奮,然而帝辛卻根本看不到由於連年征戰,大商表麵國勢有所恢複,但實則帝辛為征戰不斷增加賦稅,濫發民力,早已民困國窮,如今雖然打服了周邊之後,卻忘了把原先加上去的賦稅再降下來,導致民怨積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混在洪荒我苟成大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孑與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孑與空並收藏混在洪荒我苟成大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