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彌勒佛和玉鼎真人浪費了兩個名額,雲霄仙子順利在功德助力下斬出一屍,突破到了準聖境界。
雲霄仙子的順利突破,讓通天教主大為欣慰,同時也給了更後麵的無當聖母、趙公明莫大信心。
舜帝時代,經過之前三皇三帝的治理,人族各方麵都處於鼎盛,無論律法、曆法,舜帝都沒有多少還能改革的地方。
於是,舜帝隻能將目光放在人族日常生活上麵,農具、陶器,屋舍的建設,樂器、舞蹈等等。
有前麵三皇三帝留下來的底子,加上舜帝自己的治理,人族在舜帝時期,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
人族盛世,不僅僅是人口的盛世,肉體的盛世,還有精神娛樂層麵的盛世,舜帝便是主要維持人族平穩,減少動蕩,以及精神娛樂層麵的發展。
要說人族三皇五帝之中,前期最輕鬆最舒服的一定是舜帝。
以未來的唐朝為例,舜帝時期的人族,就像是大唐走到了開元盛世時期。
……
盛世自然不可能一直持續,這不符合天道,因此盛世一段時間後,便必有危機出現。
當舜帝治理人族近一個元會,即將功德圓滿之時,洪荒各地突然暴雨連連,以前一年隻下數次的暴雨,變成了每月必有數日暴雨,雨量比以前正常時期,多了十倍。
連連暴雨之下,洪荒各地江河泛濫,致使洪荒大地到處都是洪水,尤以東勝神州洪水最為嚴重。
而東勝神州是人族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大半人族人口都在東勝神州區域。
一時之間無數普通人族被洪水淹死,最為可怕的是,洪水淹沒了無數良田,導致糧食產量銳減,餓死的人族數量比被洪水淹死的人族數量更多。
如不能迅速將水患治理下去,人族人口必將迎來一次長時間的持續減少。
舜帝在位近一個元會,人族在他的治理下迎來前所未有的盛世,如今他即將功德圓滿,人族卻遭遇這等危機。
如何治理水患,已成為擺在舜帝麵前的重中之重。
舜帝親自到各地查看水情,然而舜帝自己卻根本不會治理水患,主要是誰都沒有這樣的經驗。
那麽便需要找到一個能治理水患的賢才,針對此,舜帝向整個人族發布了求賢令。
東勝神州中部,有一位賢才名叫‘鯀’,乃軒轅黃帝血脈。
鯀經過一段時間的構思,想出了一套治理水患的方法,他上呈舜帝,直言隻要能采用他的方法治理,定能將水患平息下去。
舜帝看過鯀關於治理水患的設想後,將鯀召到都城商議,最後認為鯀的設想可以一試。
既然這個治理水患的設想是鯀提出來的,那麽自然由鯀來領導治理水患,於是舜帝任命鯀為專司治理水患的官員,可以調配人族資源,全權負責治理水患。
鯀幹勁十足,亦信心十足,他帶領人族從都城一帶開始治理,先將洪水引到低窪之出,然後高築土壩,沒多久都城一帶的水患便被平息了大半。
見到此法有效,鯀便帶領人族繼續到各處以此法治理水患。
漸漸的,各處水患越來越少,似乎鯀的治水方法就要成功了。
然而,將洪水引到低窪處,主要靠圍堵來讓洪水不在耕種區,居住區肆虐,隻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方法,洪水依然滯留在大地上。
隨著又是一場連綿暴雨襲來,水患再次發生,而且原本被鯀圍堵的洪水,也因土壩在暴雨之中被接連衝毀,融合為一股更加猛烈的洪水肆虐,簡直比鯀治理之前還要兇猛數倍。
導致難以計數的人族死於水患之中,整個洪荒大地,一片哀鴻。
“此皆鯀治理不利之罪也!”
舜帝大怒,下令將鯀擒拿到都城斬首,以平民憤。
鯀被帶去都城斬首前,與妻兒告別,他對剛剛三歲的兒子禹說道:“為父治理水患不利,不僅沒能將水患平息,反而讓水患更加兇猛數倍,導致無數人族死於水患之中,為父死不足惜。”
“吾兒生來聰慧,又有聖人門下收為弟子,當在為父死後,承為父之誌,繼續設法治理水患,有為父失敗的教訓,吾兒當謹記堵不如疏。”
鯀雖被斬首,但水患還是要繼續找人治理,舜帝隻得尋找其他能解決水患的賢才。
然而,十數年時間過去,舜帝始終無法找到能將水患治理下去的人才。
話說禹和其母在鯀被帶去都城斬首後,非常悲傷。
禹是孝子,他不敢埋怨下令斬首父親的舜帝,隻得秉承父親之誌,思考如何治理水患。
十數年時間,禹長大了,且經過十數年的思考,加上當初父親鯀治理水患失敗的經驗,他心中已經隱約有了另外一個治理水患的方法。
不過,由於父親鯀失敗了一次,不僅沒能將水患平息,還導致水患更甚,坑害了無數人族,所以禹雖想到了另外一個治理水患的方法,但卻不敢直接去都城向舜帝稟明,隻是先在自己居住一帶嚐試。
初時,因為當初鯀失敗的緣故,周圍人族都不相信做為鯀兒子的禹能治理水患,不願意幫助禹。
禹也清楚的知道,如果沒有實際成果,無法說服眾人,他便不浪費時間去求人幫助,隻自己一心嚐試治理水患。
功夫不負有心人,禹緊守父親鯀被帶去都城斬首前,留下的‘堵不如疏’四字要點,一個人前後花了數年時間,成功將所居住一帶的水患平息了下去。
看到禹竟然真的治水成功了,周圍人族無不震驚,同時也相信了禹是能夠將水患治理下去的賢才。
一時之間,禹名聲大噪,願意追隨禹,幫助禹一同治理水患的人族越來越多。
禹帶著願意相信他的人,前往其他地方治理水患,隨著禹所過之處,水患盡息,禹的名聲越來越大,很快傳到了都城。
正為如何水患頭疼的舜帝先是大喜,但得知禹竟然是當初被他下令押來都城斬首的鯀之子時,他又不由麵露難色。
不過治理水患為重,舜帝一心為人族考慮,隻為難了一會,便打消顧慮將禹招來都城商議。
雲霄仙子的順利突破,讓通天教主大為欣慰,同時也給了更後麵的無當聖母、趙公明莫大信心。
舜帝時代,經過之前三皇三帝的治理,人族各方麵都處於鼎盛,無論律法、曆法,舜帝都沒有多少還能改革的地方。
於是,舜帝隻能將目光放在人族日常生活上麵,農具、陶器,屋舍的建設,樂器、舞蹈等等。
有前麵三皇三帝留下來的底子,加上舜帝自己的治理,人族在舜帝時期,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
人族盛世,不僅僅是人口的盛世,肉體的盛世,還有精神娛樂層麵的盛世,舜帝便是主要維持人族平穩,減少動蕩,以及精神娛樂層麵的發展。
要說人族三皇五帝之中,前期最輕鬆最舒服的一定是舜帝。
以未來的唐朝為例,舜帝時期的人族,就像是大唐走到了開元盛世時期。
……
盛世自然不可能一直持續,這不符合天道,因此盛世一段時間後,便必有危機出現。
當舜帝治理人族近一個元會,即將功德圓滿之時,洪荒各地突然暴雨連連,以前一年隻下數次的暴雨,變成了每月必有數日暴雨,雨量比以前正常時期,多了十倍。
連連暴雨之下,洪荒各地江河泛濫,致使洪荒大地到處都是洪水,尤以東勝神州洪水最為嚴重。
而東勝神州是人族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大半人族人口都在東勝神州區域。
一時之間無數普通人族被洪水淹死,最為可怕的是,洪水淹沒了無數良田,導致糧食產量銳減,餓死的人族數量比被洪水淹死的人族數量更多。
如不能迅速將水患治理下去,人族人口必將迎來一次長時間的持續減少。
舜帝在位近一個元會,人族在他的治理下迎來前所未有的盛世,如今他即將功德圓滿,人族卻遭遇這等危機。
如何治理水患,已成為擺在舜帝麵前的重中之重。
舜帝親自到各地查看水情,然而舜帝自己卻根本不會治理水患,主要是誰都沒有這樣的經驗。
那麽便需要找到一個能治理水患的賢才,針對此,舜帝向整個人族發布了求賢令。
東勝神州中部,有一位賢才名叫‘鯀’,乃軒轅黃帝血脈。
鯀經過一段時間的構思,想出了一套治理水患的方法,他上呈舜帝,直言隻要能采用他的方法治理,定能將水患平息下去。
舜帝看過鯀關於治理水患的設想後,將鯀召到都城商議,最後認為鯀的設想可以一試。
既然這個治理水患的設想是鯀提出來的,那麽自然由鯀來領導治理水患,於是舜帝任命鯀為專司治理水患的官員,可以調配人族資源,全權負責治理水患。
鯀幹勁十足,亦信心十足,他帶領人族從都城一帶開始治理,先將洪水引到低窪之出,然後高築土壩,沒多久都城一帶的水患便被平息了大半。
見到此法有效,鯀便帶領人族繼續到各處以此法治理水患。
漸漸的,各處水患越來越少,似乎鯀的治水方法就要成功了。
然而,將洪水引到低窪處,主要靠圍堵來讓洪水不在耕種區,居住區肆虐,隻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方法,洪水依然滯留在大地上。
隨著又是一場連綿暴雨襲來,水患再次發生,而且原本被鯀圍堵的洪水,也因土壩在暴雨之中被接連衝毀,融合為一股更加猛烈的洪水肆虐,簡直比鯀治理之前還要兇猛數倍。
導致難以計數的人族死於水患之中,整個洪荒大地,一片哀鴻。
“此皆鯀治理不利之罪也!”
舜帝大怒,下令將鯀擒拿到都城斬首,以平民憤。
鯀被帶去都城斬首前,與妻兒告別,他對剛剛三歲的兒子禹說道:“為父治理水患不利,不僅沒能將水患平息,反而讓水患更加兇猛數倍,導致無數人族死於水患之中,為父死不足惜。”
“吾兒生來聰慧,又有聖人門下收為弟子,當在為父死後,承為父之誌,繼續設法治理水患,有為父失敗的教訓,吾兒當謹記堵不如疏。”
鯀雖被斬首,但水患還是要繼續找人治理,舜帝隻得尋找其他能解決水患的賢才。
然而,十數年時間過去,舜帝始終無法找到能將水患治理下去的人才。
話說禹和其母在鯀被帶去都城斬首後,非常悲傷。
禹是孝子,他不敢埋怨下令斬首父親的舜帝,隻得秉承父親之誌,思考如何治理水患。
十數年時間,禹長大了,且經過十數年的思考,加上當初父親鯀治理水患失敗的經驗,他心中已經隱約有了另外一個治理水患的方法。
不過,由於父親鯀失敗了一次,不僅沒能將水患平息,還導致水患更甚,坑害了無數人族,所以禹雖想到了另外一個治理水患的方法,但卻不敢直接去都城向舜帝稟明,隻是先在自己居住一帶嚐試。
初時,因為當初鯀失敗的緣故,周圍人族都不相信做為鯀兒子的禹能治理水患,不願意幫助禹。
禹也清楚的知道,如果沒有實際成果,無法說服眾人,他便不浪費時間去求人幫助,隻自己一心嚐試治理水患。
功夫不負有心人,禹緊守父親鯀被帶去都城斬首前,留下的‘堵不如疏’四字要點,一個人前後花了數年時間,成功將所居住一帶的水患平息了下去。
看到禹竟然真的治水成功了,周圍人族無不震驚,同時也相信了禹是能夠將水患治理下去的賢才。
一時之間,禹名聲大噪,願意追隨禹,幫助禹一同治理水患的人族越來越多。
禹帶著願意相信他的人,前往其他地方治理水患,隨著禹所過之處,水患盡息,禹的名聲越來越大,很快傳到了都城。
正為如何水患頭疼的舜帝先是大喜,但得知禹竟然是當初被他下令押來都城斬首的鯀之子時,他又不由麵露難色。
不過治理水患為重,舜帝一心為人族考慮,隻為難了一會,便打消顧慮將禹招來都城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