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河鮮
重生八零:我在鄉下當媒婆的日常 作者:梔子花開十裏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素娥看著她愁眉不展的樣子,伸手捏了捏她的臉頰,柔聲笑道:“放寬心吧,我們家的小管家婆,咱家還有錢!”
上一世,二女兒出嫁前家裏的家務活兒都是她負責,一大家子的活兒從小忙到晚;嫁了人,婆婆、嫂子和姑子都不好相處,丈夫也是個萬事不管的,過得十分不順心。
厄運專挑苦命人。
這還沒完,生的一對兒女,女兒是戀愛腦,17歲跟著野男人跑了,後麵沒錢,帶著個兒子迴家啃老;兒子是個混混,跟人打架進去關了幾年,出來後被社會淘汰,40歲還在打光棍。
她穿越之前,才60歲的趙鳳蘭,和84歲的林素娥看起來差不多大。
都說懂事的孩子沒人疼,上輩子自己虧欠她太多,這一輩子,一定要好好補償這個女兒。
趙鳳蘭呆呆地看著她。
下一瞬,臉頰爆紅。
“媽……”
怎麽突然這樣捏她的臉,好羞人,好不自在……
林素娥拿出了雪花膏:“這是給你買的,喜歡不?”
趙鳳蘭再次愣住。
禮、禮物,給我的?
林素娥挑眉:“咋不說話,難道是不喜歡?那你和媽說,喜歡什麽,下次……”
趙鳳蘭脫口而出:“喜歡。”
林素娥:“嗯?”
趙鳳蘭接了過去,珍惜的拿在手裏,紅著眼:“謝謝媽,我很喜歡。”
見此,她心裏一酸,眼圈泛熱,故作自然笑道:“喜歡就好。”
很快,轉移話題:“我還買了些油鹽醬醋糖香料,你都拿去廚房放著吧。”
趙鳳蘭猛地看了一眼背簍,卻沒再多說什麽:“哦,好。”
林素娥把桃酥、雞蛋糕、兩雙解放鞋和剩下的那盒雪花膏放進了自己的屋子裏。
不是小氣,是以前的習慣就是這樣。
她重生了,也不好貿然改變,大喇喇把好吃的放在堂屋,讓孩子們自己拿。
放好。
走出去,趙鳳蘭已經把板油洗好了,正在切它。
林素娥:“要我幫忙不?”
趙鳳蘭搖頭:“不用,我一個人就行了,媽,你才迴來,休息一會兒。”
林素娥也沒有強求:“那行,你慢慢熬,我出去逛逛。”
趙鳳蘭笑著點頭:“好的,媽,你去逛吧。”
廚房。
趙鳳蘭目送她背影離去,摸了摸上衣口袋裏的雪花膏,嘴角露出了幸福滿足的笑容。
另一邊。
趙鳳蘭往田邊走。
村裏主要種植的農作物分為兩種:油菜和水稻。
油菜已經進入成熟期,水稻進入抽穗期,這幾日,大隊忙著給水稻增肥,趙振仁身為壯勞力,每天要幹足足10個小時,折合成10個工分。
一年下來分的錢,100不到。
“三婆。”x6
一群小崽子迎麵走過來。
林素娥對著一個剃光了頭,隻在額頭留了一縷頭發的小男孩兒說:“三毛,你桶裏提的啥?”
“黃鱔。”
“泥鰍兒~”
“螺螄。”
“魚。”
“還有小龍瞎。”
幾個孩子七嘴八舌的搶答。
林素娥伸頭看了看,豁,真不少!
黃鱔又大又肥,在桶裏不停地翻滾,把泥鰍兒、稻花魚和小龍瞎攪得天翻地覆。
“你們抓迴去吃哇?”
三毛搖頭:“不好吃,我們打算辦家家酒。”
不好吃?
亂說。
這些野生河鮮,幾十年後是花錢也買不來的好東西,動輒幾十上百一斤。
轉念一想。
她又反應過來,現在鄉下條件一般,吃油緊張,這些河鮮都要下重油、重香料才好吃,清湯寡水咋會好吃?
“三毛,三婆給你們一人一塊桃酥,你把這桶裏的東西給三婆,要不要得?”
三毛雙眼一亮,毫不猶豫點頭:“要得。”
其他5個小孩兒也跟著點頭。
“跟我迴去。”
林素娥像個雞媽媽,身後跟著6個小雞崽,排成一溜往前走,看上去有幾分滑稽。
迴了屋。
先讓6個小家夥洗了手。
這年頭,鄉下人沒這麽講究,但是林素娥是重生的,知道病從口入的道理,見不得吃東西前不洗手。
她挨個發了一塊桃酥:“好了,去耍吧。”
6個人哄笑著離開。
“媽,你這是想吃河鮮了?哪裏用得著三毛他們,讓大哥、老三他們……唔……”一塊桃酥塞進她的嘴裏,一碰就碎了,趙鳳蘭立馬用嘴咬住,生怕她掉了。
林素娥笑眯眯:“好吃不?”
她理解,二女兒這是窮日子過慣了,一時間接受不了,沒關係,再過一段時間,她自然而然就習慣了。
另一邊。
趙鳳蘭吃著酥香的桃酥,一時也忘了心疼。
林素娥也拿了一塊,一邊吃一邊點頭,暗道:“幾十年後網上那些人說得沒錯,現在的吃的都是真材實料,比後世那些各種添加劑的好吃多了。”
母女安靜的吃完。
趙鳳蘭繼續去熬豬油。
她則開始分揀河鮮,黃鱔和泥鰍加起來差不多3斤,放一塊兒,待會兒做幹煸;螺螄最多,起碼有個5斤,洗幹淨加點兒油,用水養著,明天炒來吃;稻花魚,也就是鯉魚,魚肉香嫩清香,做個豆腐魚湯;小龍瞎,當地的叫法,也就是後世爆火的小龍蝦,可惜,就6隻,還不夠塞牙縫,和螺螄一起養著,晚上再去水溝裏抓點兒,湊個幾斤,明天炒來吃。
揀好,河鮮的死法也都安排好了。
看了眼天色,差不多6點鍾了,該準備晚飯了。
鄉下人晚飯吃得晚,一般是7點左右。
臨近夏天,晝長夜短,也不怕天黑看不見;冬天晝短夜長,自然會早點兒吃飯。
走進廚房。
正好,豬油也熬好了。
3個小的也迴來了,一窩蜂湊到廚房裏,眼巴巴看著酥脆的豬油渣。
“姐,你太厲害了。”
“媽,好香哦。”
“哇,這麽多豬油渣?”
林素娥和趙鳳蘭對視一笑。
她挨個喂了一個油渣,大孩子也沒忘,看著二女兒羞紅的臉,微微笑道:“拿1斤黃豆,去換2塊豆腐迴來做菜。”
“好的,媽。”
趙鳳蘭點頭就走。
林素娥開始吆(趕)人:“不要圍在這裏,堂屋桌子上有桃酥,一人一塊,不準多吃了。”
“哇!”x3
廚房留她一個人。
林素娥開始處理食材,菜譜想好了:幹煸黃鱔泥鰍、豆腐魚、和豬油渣炒蓮花白。
上一世,二女兒出嫁前家裏的家務活兒都是她負責,一大家子的活兒從小忙到晚;嫁了人,婆婆、嫂子和姑子都不好相處,丈夫也是個萬事不管的,過得十分不順心。
厄運專挑苦命人。
這還沒完,生的一對兒女,女兒是戀愛腦,17歲跟著野男人跑了,後麵沒錢,帶著個兒子迴家啃老;兒子是個混混,跟人打架進去關了幾年,出來後被社會淘汰,40歲還在打光棍。
她穿越之前,才60歲的趙鳳蘭,和84歲的林素娥看起來差不多大。
都說懂事的孩子沒人疼,上輩子自己虧欠她太多,這一輩子,一定要好好補償這個女兒。
趙鳳蘭呆呆地看著她。
下一瞬,臉頰爆紅。
“媽……”
怎麽突然這樣捏她的臉,好羞人,好不自在……
林素娥拿出了雪花膏:“這是給你買的,喜歡不?”
趙鳳蘭再次愣住。
禮、禮物,給我的?
林素娥挑眉:“咋不說話,難道是不喜歡?那你和媽說,喜歡什麽,下次……”
趙鳳蘭脫口而出:“喜歡。”
林素娥:“嗯?”
趙鳳蘭接了過去,珍惜的拿在手裏,紅著眼:“謝謝媽,我很喜歡。”
見此,她心裏一酸,眼圈泛熱,故作自然笑道:“喜歡就好。”
很快,轉移話題:“我還買了些油鹽醬醋糖香料,你都拿去廚房放著吧。”
趙鳳蘭猛地看了一眼背簍,卻沒再多說什麽:“哦,好。”
林素娥把桃酥、雞蛋糕、兩雙解放鞋和剩下的那盒雪花膏放進了自己的屋子裏。
不是小氣,是以前的習慣就是這樣。
她重生了,也不好貿然改變,大喇喇把好吃的放在堂屋,讓孩子們自己拿。
放好。
走出去,趙鳳蘭已經把板油洗好了,正在切它。
林素娥:“要我幫忙不?”
趙鳳蘭搖頭:“不用,我一個人就行了,媽,你才迴來,休息一會兒。”
林素娥也沒有強求:“那行,你慢慢熬,我出去逛逛。”
趙鳳蘭笑著點頭:“好的,媽,你去逛吧。”
廚房。
趙鳳蘭目送她背影離去,摸了摸上衣口袋裏的雪花膏,嘴角露出了幸福滿足的笑容。
另一邊。
趙鳳蘭往田邊走。
村裏主要種植的農作物分為兩種:油菜和水稻。
油菜已經進入成熟期,水稻進入抽穗期,這幾日,大隊忙著給水稻增肥,趙振仁身為壯勞力,每天要幹足足10個小時,折合成10個工分。
一年下來分的錢,100不到。
“三婆。”x6
一群小崽子迎麵走過來。
林素娥對著一個剃光了頭,隻在額頭留了一縷頭發的小男孩兒說:“三毛,你桶裏提的啥?”
“黃鱔。”
“泥鰍兒~”
“螺螄。”
“魚。”
“還有小龍瞎。”
幾個孩子七嘴八舌的搶答。
林素娥伸頭看了看,豁,真不少!
黃鱔又大又肥,在桶裏不停地翻滾,把泥鰍兒、稻花魚和小龍瞎攪得天翻地覆。
“你們抓迴去吃哇?”
三毛搖頭:“不好吃,我們打算辦家家酒。”
不好吃?
亂說。
這些野生河鮮,幾十年後是花錢也買不來的好東西,動輒幾十上百一斤。
轉念一想。
她又反應過來,現在鄉下條件一般,吃油緊張,這些河鮮都要下重油、重香料才好吃,清湯寡水咋會好吃?
“三毛,三婆給你們一人一塊桃酥,你把這桶裏的東西給三婆,要不要得?”
三毛雙眼一亮,毫不猶豫點頭:“要得。”
其他5個小孩兒也跟著點頭。
“跟我迴去。”
林素娥像個雞媽媽,身後跟著6個小雞崽,排成一溜往前走,看上去有幾分滑稽。
迴了屋。
先讓6個小家夥洗了手。
這年頭,鄉下人沒這麽講究,但是林素娥是重生的,知道病從口入的道理,見不得吃東西前不洗手。
她挨個發了一塊桃酥:“好了,去耍吧。”
6個人哄笑著離開。
“媽,你這是想吃河鮮了?哪裏用得著三毛他們,讓大哥、老三他們……唔……”一塊桃酥塞進她的嘴裏,一碰就碎了,趙鳳蘭立馬用嘴咬住,生怕她掉了。
林素娥笑眯眯:“好吃不?”
她理解,二女兒這是窮日子過慣了,一時間接受不了,沒關係,再過一段時間,她自然而然就習慣了。
另一邊。
趙鳳蘭吃著酥香的桃酥,一時也忘了心疼。
林素娥也拿了一塊,一邊吃一邊點頭,暗道:“幾十年後網上那些人說得沒錯,現在的吃的都是真材實料,比後世那些各種添加劑的好吃多了。”
母女安靜的吃完。
趙鳳蘭繼續去熬豬油。
她則開始分揀河鮮,黃鱔和泥鰍加起來差不多3斤,放一塊兒,待會兒做幹煸;螺螄最多,起碼有個5斤,洗幹淨加點兒油,用水養著,明天炒來吃;稻花魚,也就是鯉魚,魚肉香嫩清香,做個豆腐魚湯;小龍瞎,當地的叫法,也就是後世爆火的小龍蝦,可惜,就6隻,還不夠塞牙縫,和螺螄一起養著,晚上再去水溝裏抓點兒,湊個幾斤,明天炒來吃。
揀好,河鮮的死法也都安排好了。
看了眼天色,差不多6點鍾了,該準備晚飯了。
鄉下人晚飯吃得晚,一般是7點左右。
臨近夏天,晝長夜短,也不怕天黑看不見;冬天晝短夜長,自然會早點兒吃飯。
走進廚房。
正好,豬油也熬好了。
3個小的也迴來了,一窩蜂湊到廚房裏,眼巴巴看著酥脆的豬油渣。
“姐,你太厲害了。”
“媽,好香哦。”
“哇,這麽多豬油渣?”
林素娥和趙鳳蘭對視一笑。
她挨個喂了一個油渣,大孩子也沒忘,看著二女兒羞紅的臉,微微笑道:“拿1斤黃豆,去換2塊豆腐迴來做菜。”
“好的,媽。”
趙鳳蘭點頭就走。
林素娥開始吆(趕)人:“不要圍在這裏,堂屋桌子上有桃酥,一人一塊,不準多吃了。”
“哇!”x3
廚房留她一個人。
林素娥開始處理食材,菜譜想好了:幹煸黃鱔泥鰍、豆腐魚、和豬油渣炒蓮花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