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的這個“兒臣”還有另外一種意思。


    那就是臣服。


    與上一個意思截然不同的臣服。


    意思就是趙桓願意稱臣,恢複之前,讓太上皇趙佶重新執政。


    趙佶看著趙桓,眼神越發深邃。


    一時之間,他竟然有些看不懂自己這個兒子了。


    一句話,兩個極端的意思。


    趙佶不論怎麽想都有風險。


    萬一趙桓是第一個意思,他錯當成第二個,那就是在激化父子矛盾。


    而且若是他真的當真了,做出什麽舉動,那這就是活脫脫的把柄遞到了趙桓手上,讓他來對付自己。


    可若趙桓是第二個意思,他當成第一個,那豈不是錯失良機?


    趙佶仔細盯著趙桓的臉,企圖從趙桓的神色上分析出端倪來。


    趙桓臉上掛著淡淡的笑臉,讓人看不出喜怒,既看不出疏離試探之意,又看不出真誠坦蕩之感。


    趙佶心中微冷,他當初選擇趙桓上位,除了對趙桓不寵愛,想要讓他背鍋之外,就是覺得趙桓並不如鄆王那般聰慧,容易被他拿捏。


    沒想到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趙桓這個兒子竟然有這麽大的變化。


    別說拿捏了,趙佶甚至都感覺自己連趙桓的心思都看不透。


    這種脫離自己掌控的感覺,讓趙佶心中很不舒服。


    不過,如今情況不明,他不好發作。


    趙桓說道:“父皇,您一路而來也辛苦了,兒臣已經命人在宮中設下家宴了,為您接風洗塵。”


    “本來父皇為國祈福歸來,兒臣應當大設宴席恭迎父皇,奈何如今國庫緊張,連將士們的軍餉都發不出來,所以不能為父皇大操大辦,隻能設下家宴,還請父皇恕罪。”


    趙桓這話一出,輪到趙佶臉色僵硬了。


    家宴就家宴,說什麽國庫空虛?


    說什麽將士們軍餉都發不出來?


    這話是什麽意思?


    這是在暗指什麽?


    趙佶深深的看著趙桓,心中思索著,難道趙桓果真要和他爭權不成?


    若隻是爭權倒也罷了,趙佶也不是一定不能放權。


    可隻怕趙桓不僅是想要爭權啊!


    趙佶最擔心的還是趙桓把控財政,不給他銀子花,束縛他的愛好。


    權利什麽的,趙佶倒也不是太過在意,能有人背鍋,替他處理政事,讓他安心享樂,於他來說也並非壞事。


    隻是“權利”二字向來無法分割,沒有權就沒有利。


    沒有利,他還怎麽去享樂?


    趙佶想的是什麽呢?


    他想的還是大權在他這裏,無人能夠束縛他,可以讓他盡情享樂,而瑣事交給趙桓處理,能讓他有時間出去玩。


    直白來說,那就是皇位可以趙桓坐,但趙桓一定要對他畢恭畢敬,。


    無關輕重的瑣碎小事趙桓自己處理,而大事一定要詢問他的意見。


    並且在和他意見相左的時候,恭敬的按照他的意思執行。


    也就是,趙佶想要的是趙桓做他的傀儡,為他處理麻煩。


    似乎大多數父母都有這般心態,想要從各個方麵嚴格管控自己的子女。


    希望兒女事無巨細都能聽自己的,但是又要獨立,能掙錢,能不給自己帶來麻煩,而且還要主動為自己解決麻煩。


    這種心態,放在普通百姓之家,尚且能過,可放在一國之君身上,那豈不是要亂套了?


    況且,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尋常百姓之家,便是如此也要鬧出矛盾,更別提皇家了。


    趙桓顯然是不願意做誰的提線木偶。


    他胸有城府,豈能甘願為奴?


    再說了,這幾個月的皇帝,趙桓也不是白做的。


    享受過權力巔峰的人,又豈能放下尊嚴做別人的傀儡?


    趙佶臉色變了又變,旋即露出慈愛之色,說道:“父子之間說什麽恕罪不恕罪,這般言語豈不是生分了你我父子之情?”


    “家宴正好,如今國戰尚未結束,為父又剛剛迴京,此時不宜奢華大擺宴席,你安排的很好。”


    “朕離京五月有餘,最想念的莫過於吾兒與你幾位兄弟姐妹,沒得諸臣在場,我們自家人說話也更加方便些。”


    都是演技派,趙佶也演得好似真的一樣。


    內心氣得不行,表麵還要保持笑臉。


    趙佶覺得趙桓此舉就是在故意給他下馬威,這是在故意打壓他的威望。


    分明就是不用心,甚至就沒有一絲真心,還扯出這麽多的理由。


    “對了,之前吾兒出詔,誅殺六賊,為父知道你剛剛登基,需要穩固民心,以殺人立威,也是萬般無奈之舉。”


    趙佶沉聲說道:“如今六位大臣已經被你誅殺三位,蔡京在京的兒子也都已經被誅,便到此為止吧!”


    “當年太祖皇帝登基以後,曾立下誓言,凡我皇族,一不殺士大夫,二不殺進言之官。”


    “雖說吾兒如今違抗了太祖之令,但那也是事急從權,情有可原。”


    “然,如今危機解除,便不可再繼續違背太祖誓言了。”


    趙佶這話,又是溫和勸說,又是搬出來太祖皇帝做脅迫,就是想要讓趙桓自食其言,放過六賊剩下的三個。


    一旦趙桓真的這麽做了,那對於他的威信是很大的打擊。


    誅殺六賊的詔書早就出了,百姓也都拍手叫好紛紛慶賀。


    本來六個隻殺了三個,百姓們就有點失望。


    現在他們正翹首以盼等著召喚誅殺更可惡的蔡京和童貫。


    好不容易等到這兩個惡賊迴京,若是趙桓不殺了,可想而知百姓會有多失望,會怎麽看趙桓這個說得出卻做不到的皇帝。


    百姓本來也沒有期待過什麽,是趙桓自己給出了承諾。


    所以百姓天天盼望著,期待著。


    若是結果等來了食言,那他們還能繼續相信趙桓嗎?


    當初對趙桓的誇獎有多高,心裏失望之後,就能對他的罵聲有多深。


    百姓可不管那麽多,他們隻知道趙桓是皇帝,是整個大宋天下最有權力的人。


    他們不相信皇帝想要殺三個奸賊,還能殺不了。


    他們隻會認為這是趙桓對蔡京和童貫三人的包庇,是趙桓這個皇帝不願意殺這三個奸賊了。


    趙桓心中氣憤不已,這才剛迴來,還沒進汴梁城的大門就開始給他下套了。


    用不用這般著急?


    他不信,自己這個活爹不知道讓他放過三賊,會對他有什麽影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康之恥?天命神棍為大宋續國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壹貳玖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壹貳玖零並收藏靖康之恥?天命神棍為大宋續國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