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孫權淒苦,建業將危
三國:炮灰劉封逆襲之路 作者:滿地是菠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孫權如此說,虞翻大驚失色:“大王,你要投靠曹操?”
孫權臉色有些淒苦,他歎了一口氣:“孤也隻是有這樣一個想法,現如今也不知如何做才是對的。”
虞翻怕孫權一時糊塗,趕緊說道:“倘若吳王答應曹操,曹操定會派兵,可能會擋住劉封。然而請神容易送神難,敵退了,曹操大軍卻駐於江東不走,到時又當如何?”
孫權沉思搖頭:“那也好過被砍了頭顱,祭於劉備墓前啊!孤聽聞,劉備的靈前已經放置了呂蒙與陸遜的頭顱,如今就剩孤的腦袋啦。”
虞翻沉默。
的確,再怎麽示好劉封,也不敢保證那劉封真會放下仇恨,放過吳王。
劉備和劉封父子如此情深義重,是整個江東都始料未及的。
但示好曹操,卻真有可能躲過一劫。
但話又說迴來!
你示好劉封,萬一劉封真的同意了,那江東便躲過一劫。
你還是江東之主。
可示好曹操,無論抵不抵過劉封,江東必如當年的徐州。
至於自己的命運如何,那就要看看人家曹操的臉色了。
孫權想到這,又有點想哭。
自己受父兄基業,殺黃祖,屠夏口,戰赤壁,收南郡,換江夏,得長沙桂陽,又穩占六縣之地,雖不如季漢發展迅速,但也穩紮穩打,國府充盈,百姓安居,形勢一片大好。
再看看現在。
竟然需要送子方能求生。
他低頭又看了看自己的兒子:“再等等吧。”
虞翻知道孫權的為難,他想了想,給孫權提出這樣一個建議:
“吳王,我們一防劉封前來複仇,二防曹操背盟攻打我江東,臣建議,集合六郡之兵保衛建業,建業在,東吳便在。”
孫權歎了一口氣:“可六郡能有多少兵馬?”
虞翻想了想:“六七萬,如果把民夫鄉勇都算上,臣估計,堪堪可到十萬。”
孫權想了想:“那劉封所借此機掠奪我江東其他郡縣又當如何?”
虞翻說道:“若是如此,建業可保也!”
斷臂求生,如彼時劉封放棄交州。
孫權沉思著來迴踱了幾步,他點點頭,又看著虞翻:“虞先生,孤已無人可用,孤……孤有何不情之請!”
“大王請直說,臣定舍生忘死,肝腦塗地。”
“孤想讓你做孤的第五任兵馬大都督,你看可否?”
沒錯,在孫權眼裏,虞翻文武雙全,於江東甚有威望,陸遜亡後,他是最適合的大都督人選。
“此事不可!萬萬不可啊!”虞翻跪倒相拜,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虞先生!”
孫權上前扶起他,無比懇切道:“當初孤輕信呂蒙之言,輕下荊州,致與季漢中仇。又妄信陸遜,以為他是周公瑾那樣的年輕英豪,能幫孤擋住劉封的大軍。結果此人亦是趙括之輩,致孤的二十萬大軍毀於一旦。孤現在明白了,這世間能有幾個周公瑾?若想保江東無恙,孤還需得依靠你們這些老臣啊!”
虞翻跪下拱手道:“如今江東生死存亡之關鍵時刻,臣為救江東定不遺餘力,然臣才華不濟,恐當不得此大任也!”
孫權抓著他的手,眼中閃爍著淚花:“虞先生若也拒絕,孤真不知還能依靠誰也!”
說著,以袍袖擦拭眼淚,難過得無可救藥。
虞翻見孫權這個樣子,也是心疼。
迴想當初他為王朗部將時,被王朗所輕,後被孫策拜求,對其誠心邀請,視為知己。
孫策臨死前,請其輔佐孫權。
結果,好好的一個江東,最後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虞翻拱手道:“大王,非臣不願承此大任,然而,在咱們江東,還有一人比臣更適合這大都督之位。”
孫權問道:“你說何人?”
虞翻拱手下拜:“乃諸葛子瑜也!”
孫權一怔,他仔細想了想。
或許當今這個局麵,江東真就沒有比諸葛瑾更適合大都督之位的人了。
……
而此時此刻,小雨蒙蒙,劉封身穿蓑衣,頭戴鬥笠,正在建業城外的一條小河垂釣。
他的麵前就是建業城大門!
城外雖也稱城鎮,有鄉村戶舍,農田牧場,但繁榮成都遠不及城內,河邊垂釣者倒有很多。
不多時,淩統和兩個白毦侍衛來到劉封的身旁,也坐下來支起了魚竿。
淩統看著遠處的浮漂,說道:
“陛下,建業城分外郭內郭和皇城,外郭城高壁堅,易守難攻,共有八處城門。除了咱們麵前的東,往南幾裏還有七個大小城門,都在圖中……”
淩統說著,將一個手繪地圖遞給劉封。
劉封接過來,打開看了看。
淩統說道:“現在的建業城已比我當初離開時堅固多了,那時建業連個像樣的城牆都沒有。”
劉封仔細看了看地圖,點點頭:“外郭城外都住著哪些人?”
“都是普通百姓,窮人居多,盤查比較嚴格,不太容易進入。”
“那內郭情況如何?”
“內郭亦有高牆壁壘,但不比外郭堅固。外郭城內住著的則都是官商富民,士族子弟,郭內有很多商鋪街道戶舍酒樓,繁榮程度,堪比當年咱們治下的江夏了。”
“內郭呢?”
“內郭有三千羽林軍駐防,是孫權王城行宮所在地,同時,還用來軟禁重要人物,囤積糧草,同樣易守難攻。”
“他們的水源何在?”
“取秦淮河之水流入皇城。”
劉封點點頭,此時建業不比長安,沒有大量糧草和軍卒運進運,硬攻城門肯定損失慘重也未必能奪得下來。
當利用性價比更好的法子?
“對了,糧食收了多少?”
“兩萬斛,已經引起了東吳的注意。”
劉封點點頭:“大將軍那邊可有消息傳來?”
淩統搖搖頭:“還未有信使前來。”
有時候,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劉封點點頭:“從明日起,開始施粥放糧,救濟百姓。”
“喏!”
“迴去準備吧!朕也該迴去了。”
劉封收起魚竿,迴到莊園中,他換上了一身相對老成的衣服,又用筆墨在左眼下點了一顆“黑痣。”
幾日後,果然有人來拜訪,他年紀輕輕,一表人才。
一問得知,乃全柔之子全琮是也。
孫權臉色有些淒苦,他歎了一口氣:“孤也隻是有這樣一個想法,現如今也不知如何做才是對的。”
虞翻怕孫權一時糊塗,趕緊說道:“倘若吳王答應曹操,曹操定會派兵,可能會擋住劉封。然而請神容易送神難,敵退了,曹操大軍卻駐於江東不走,到時又當如何?”
孫權沉思搖頭:“那也好過被砍了頭顱,祭於劉備墓前啊!孤聽聞,劉備的靈前已經放置了呂蒙與陸遜的頭顱,如今就剩孤的腦袋啦。”
虞翻沉默。
的確,再怎麽示好劉封,也不敢保證那劉封真會放下仇恨,放過吳王。
劉備和劉封父子如此情深義重,是整個江東都始料未及的。
但示好曹操,卻真有可能躲過一劫。
但話又說迴來!
你示好劉封,萬一劉封真的同意了,那江東便躲過一劫。
你還是江東之主。
可示好曹操,無論抵不抵過劉封,江東必如當年的徐州。
至於自己的命運如何,那就要看看人家曹操的臉色了。
孫權想到這,又有點想哭。
自己受父兄基業,殺黃祖,屠夏口,戰赤壁,收南郡,換江夏,得長沙桂陽,又穩占六縣之地,雖不如季漢發展迅速,但也穩紮穩打,國府充盈,百姓安居,形勢一片大好。
再看看現在。
竟然需要送子方能求生。
他低頭又看了看自己的兒子:“再等等吧。”
虞翻知道孫權的為難,他想了想,給孫權提出這樣一個建議:
“吳王,我們一防劉封前來複仇,二防曹操背盟攻打我江東,臣建議,集合六郡之兵保衛建業,建業在,東吳便在。”
孫權歎了一口氣:“可六郡能有多少兵馬?”
虞翻想了想:“六七萬,如果把民夫鄉勇都算上,臣估計,堪堪可到十萬。”
孫權想了想:“那劉封所借此機掠奪我江東其他郡縣又當如何?”
虞翻說道:“若是如此,建業可保也!”
斷臂求生,如彼時劉封放棄交州。
孫權沉思著來迴踱了幾步,他點點頭,又看著虞翻:“虞先生,孤已無人可用,孤……孤有何不情之請!”
“大王請直說,臣定舍生忘死,肝腦塗地。”
“孤想讓你做孤的第五任兵馬大都督,你看可否?”
沒錯,在孫權眼裏,虞翻文武雙全,於江東甚有威望,陸遜亡後,他是最適合的大都督人選。
“此事不可!萬萬不可啊!”虞翻跪倒相拜,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虞先生!”
孫權上前扶起他,無比懇切道:“當初孤輕信呂蒙之言,輕下荊州,致與季漢中仇。又妄信陸遜,以為他是周公瑾那樣的年輕英豪,能幫孤擋住劉封的大軍。結果此人亦是趙括之輩,致孤的二十萬大軍毀於一旦。孤現在明白了,這世間能有幾個周公瑾?若想保江東無恙,孤還需得依靠你們這些老臣啊!”
虞翻跪下拱手道:“如今江東生死存亡之關鍵時刻,臣為救江東定不遺餘力,然臣才華不濟,恐當不得此大任也!”
孫權抓著他的手,眼中閃爍著淚花:“虞先生若也拒絕,孤真不知還能依靠誰也!”
說著,以袍袖擦拭眼淚,難過得無可救藥。
虞翻見孫權這個樣子,也是心疼。
迴想當初他為王朗部將時,被王朗所輕,後被孫策拜求,對其誠心邀請,視為知己。
孫策臨死前,請其輔佐孫權。
結果,好好的一個江東,最後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虞翻拱手道:“大王,非臣不願承此大任,然而,在咱們江東,還有一人比臣更適合這大都督之位。”
孫權問道:“你說何人?”
虞翻拱手下拜:“乃諸葛子瑜也!”
孫權一怔,他仔細想了想。
或許當今這個局麵,江東真就沒有比諸葛瑾更適合大都督之位的人了。
……
而此時此刻,小雨蒙蒙,劉封身穿蓑衣,頭戴鬥笠,正在建業城外的一條小河垂釣。
他的麵前就是建業城大門!
城外雖也稱城鎮,有鄉村戶舍,農田牧場,但繁榮成都遠不及城內,河邊垂釣者倒有很多。
不多時,淩統和兩個白毦侍衛來到劉封的身旁,也坐下來支起了魚竿。
淩統看著遠處的浮漂,說道:
“陛下,建業城分外郭內郭和皇城,外郭城高壁堅,易守難攻,共有八處城門。除了咱們麵前的東,往南幾裏還有七個大小城門,都在圖中……”
淩統說著,將一個手繪地圖遞給劉封。
劉封接過來,打開看了看。
淩統說道:“現在的建業城已比我當初離開時堅固多了,那時建業連個像樣的城牆都沒有。”
劉封仔細看了看地圖,點點頭:“外郭城外都住著哪些人?”
“都是普通百姓,窮人居多,盤查比較嚴格,不太容易進入。”
“那內郭情況如何?”
“內郭亦有高牆壁壘,但不比外郭堅固。外郭城內住著的則都是官商富民,士族子弟,郭內有很多商鋪街道戶舍酒樓,繁榮程度,堪比當年咱們治下的江夏了。”
“內郭呢?”
“內郭有三千羽林軍駐防,是孫權王城行宮所在地,同時,還用來軟禁重要人物,囤積糧草,同樣易守難攻。”
“他們的水源何在?”
“取秦淮河之水流入皇城。”
劉封點點頭,此時建業不比長安,沒有大量糧草和軍卒運進運,硬攻城門肯定損失慘重也未必能奪得下來。
當利用性價比更好的法子?
“對了,糧食收了多少?”
“兩萬斛,已經引起了東吳的注意。”
劉封點點頭:“大將軍那邊可有消息傳來?”
淩統搖搖頭:“還未有信使前來。”
有時候,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劉封點點頭:“從明日起,開始施粥放糧,救濟百姓。”
“喏!”
“迴去準備吧!朕也該迴去了。”
劉封收起魚竿,迴到莊園中,他換上了一身相對老成的衣服,又用筆墨在左眼下點了一顆“黑痣。”
幾日後,果然有人來拜訪,他年紀輕輕,一表人才。
一問得知,乃全柔之子全琮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