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隨泰不華登上城牆。


    泰不華看著剛修繕的城牆,有些激動,說:“這段城牆曾幾經兵戈,破毀不堪,諸位看看,現在如何呀?”


    “堅若磐石……如勇士屹立……”隨從紛紛讚譽。


    “此番修乃繕,萬戶府經曆所操辦,”泰不華說,“經曆功不可沒呀。”


    “哪裏哪裏。”經曆說,“都元帥為城牆修繕日夜操勞,嘔心瀝血,下官豈敢貪功。”


    “經曆,這段城牆你最熟悉,”泰不華說,“你給諸位介紹介紹吧。”


    “下官遵命!”經曆手指左邊說,“那裏建有敵台,能洞察數裏之外的敵情。(又指向右邊)這裏是戰棚、窩鋪、守城將士可在此休整。”


    眾人點頭。


    “諸位請看,”經曆指著一處炮台說,“那裏還增建了炮台。”


    眾人來到炮台前。泰不華手撫烏黑的火炮口,說:“若賊寇再來侵擾,定讓他嚐嚐這火炮的滋味。”


    隨從紛紛誇讚:“有此城牆庇護,那方寇還有何懼哉!”


    劉基順著城牆的垛口往下望去,不禁皺了一下眉頭。


    深夜,雷電交加,大雨滂沱。劉基久久難以入眠,他起身來到桌案前,點亮了燈,翻開了桌案上的書,卻怎麽也看不下去。他不時抬頭看一眼窗外的大雨。


    葉安走了進來,問:“老爺,你還沒睡?”


    “嗯。”劉基說,“心中忐忑,難以成眠。”


    葉安望望窗外,一道閃電,大雨如注。葉安問:“老爺,你是不是擔心這雨會造成水災,讓百姓遭難呀?”


    劉基搖了搖頭:“這雨雖大,但還不足以成災。”


    “那你擔心什麽呀?”葉安不解,他略一思索,說,“哦,老爺是不是擔心方寇趁機來襲?”


    “今夜風大浪急,方寇斷不敢泛海來襲。”劉基說。


    “這些都不是……”葉安真的有點糊塗了,問,“老爺,那你到底憂慮什麽呀?”


    “老你我也說不清,”劉基說,“隻是……隻是……老爺我有不吉之預感。”


    “老爺,小的知道你料事如神。”葉安說,“老爺既然能料出不吉之事,也一定會有應對之策。天這麽晚了,還是睡吧。”


    “葉安呀葉安,你……”劉基點了一下葉安的腦門,笑了笑說,“嗯,好,先睡覺。”


    劉基迴到床邊,葉安幫劉基寬衣。忽然,地麵猛地一顫。


    “不好!”劉基驚恐地說。


    “老爺,這……這是怎麽了?”葉安瞪大驚恐的眼睛,問,“地顫得這麽厲害,莫非是地震了?”


    “哪有什麽地震。”劉基說,“是城牆塌了。”


    “城牆塌了……”葉安很疑惑,“城牆不是剛竣工嗎?”


    “是啊,正是剛竣工,裏邊才有蹊蹺。”劉基說,“葉安,備雨具,去城牆。”


    “老爺……”葉安指著窗外,說,“這麽大的雨……老爺你要去城牆?”


    “休再多言,”劉基說,“葉安,快去備雨具,去城牆!”


    “是,老爺。”


    葉安身披蓑衣,提著燈籠,在前邊引路。劉基撐著油紙傘,在後邊跟隨。二人蹚著泥水,穿過黑暗幽深的街巷,登上了城牆。泰不華及侍從已站在坍塌的城牆前,都元帥府及溫州路的官員也陸續來到城牆上。在一陣陣閃電的映照下,坍塌的城牆仿佛一道長長的撕裂的傷口。地下是散亂的磚石,更多的是一堆堆爛泥裹著些葦荻。


    泰不華很是憤怒,他指著前眼這段坍塌的城牆,說:“白花花的銀子呀,換來的是這一堆堆爛泥!”


    眾官員在一旁議論紛紛:城池修建也敢兒戲……如此偽劣,必有貪腐……要嚴懲禍首……


    泰不華慢慢迴頭,喊道:“萬戶府經曆——”


    經曆哆哆嗦嗦地跪下,答應道:“下官在。”


    泰不華指著坍塌的城牆質問:“說,這是為何?”


    “我……我……”


    經曆突然翻過城牆的垛口,縱身跳了下去。一道閃電劃過,可以隻見經曆的屍體躺在一堆散亂的磚石上,鮮血濺滿了身旁的石料。


    泰不華厲聲喊道:“百戶!”


    百戶上前一步,答道:“百戶在。”


    “速去查抄經曆府!”泰不華命令。


    “遵命。”


    泰不華痛苦地閉上眼睛。


    經曆府宅。百戶帶著軍士手持火把衝了進來。


    “搜,仔細地搜,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百戶高喊。


    軍士進到屋內翻箱倒櫃,百戶站在廳堂正中,經曆家眷哆哆嗦嗦地縮在廳堂的一角。不一會兒,軍士們手捧著搜出的賬冊來到百戶麵前說:“啟稟大人,這是從書房搜出的賬冊。”


    百戶打開賬冊,翻看了看,厲聲說:“帶走,統統帶走。”


    軍士押著經曆家眷,帶著賬冊及贓物離開經曆府。


    杭州城,左丞府。江浙行省左丞孛羅帖木兒正在燈下賞玩一件古董,管家走了進來,輕聲說:“老爺,令甥晁畢達求見。”


    “晁畢達……”孛羅帖木兒放下手中的古董,心裏琢磨:這小子,不在溫州好好地營商,跑杭州來幹什麽?


    管家在旁邊輕聲問:“老爺,你是見還是不見?”


    孛羅帖木兒想了片刻說:“讓他進來吧。”


    “是,老爺。”


    片刻,客家引晁畢達走進書房。


    晁畢達深施一禮,說:“拜見舅父——”


    “畢達,何時到的?”孛羅帖木兒問。


    “剛到,就來拜見舅父。”晁畢達堆著笑臉說。


    “哦?”孛羅帖木兒說,“不在溫州好好經營你的生意,跑杭州來幹什麽?”


    “不是想舅父了麽。”晁畢達諂笑著說,一邊又左右看了看。


    孛羅帖木兒會意,擺了擺手。管家退了出去。


    晁畢達靠近孛羅帖木兒,悄聲說:“最近又為舅父收了件東西,特意送來。”


    “哦?”孛羅帖木兒說,“你會如此孝順?”


    “舅父先看看東西。”晁畢達從身上取出一卷軸,說,“這是王右軍(注:王羲之,東晉書法家,曾任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的手卷。”


    孛羅帖木兒接過手卷,慢慢展開觀賞,一邊觀賞一邊稱讚:“嗯,不錯,不錯。”


    “舅父喜歡就好”晁畢達說。


    孛羅帖木兒又把手卷卷起,看著晁畢達問:“送此重禮給舅父,又有何事呀?”


    晁畢達笑著說:“沒事,沒事,就是孝敬舅父。”


    “真的沒事?”孛羅帖木兒問,“沒事你就退下吧,舅父不有一樁公事要處理。”


    “有……有點小事……”晁畢達眼珠轉了轉說,“還需麻煩一下舅父。”


    “我就知道,你小子不會專為孝敬,跑來一趟。”孛羅帖木兒說,“何事,說。”


    “就是……”晁畢達吞吞吐吐地說,“就是……我承攬的溫州城牆修繕一事。”


    “溫州城牆怎麽了?”孛羅帖木兒問,“修了這麽久還未竣工?”


    “竣工了,竣工了。”晁畢達說,“就是一場大雨,城牆……又……又倒了。”


    “什麽,城牆剛修好就倒了?”孛羅帖木兒滿臉驚愕,他指著晁畢達,“你……你看你辦的都是什麽事!這事舅父幫不了你。”


    “怎能不幫呢,舅父。”晁畢達狡黠地說,“舅父,當初我承攬時……你也知道這事,是不是?嘿嘿。”


    “嗯……”孛羅帖木兒露出一絲兇狠的目光,說:“知道又怎樣……”


    “舅父別誤會,”晁畢達急忙說,“我隻是……想在舅父這躲幾天,風聲一過我就迴去。”


    孛羅帖木兒思索一下,問:“背後的事做的如何,可留有什麽破綻?”


    “放心吧,舅父,沒留下任何破綻。”晁畢達說,“幾個作頭我早就安排手下給除了,主辦的經曆也畏罪自殺了。”


    “嗯,好吧。”孛羅帖木兒說,“你就在我府上暫避幾日。”


    剛修的城牆就遇雨倒塌,承攬工程的晁畢達連夜逃脫。泰不華心中很是窩火,他來到都元帥府正廳,端坐於書案後,都元帥府及溫州路各官員列坐兩邊。軍士抬著“靖邊安民”匾額進來,抬到泰不華書案前。


    眾官員看到匾額,私下小聲議論:這不是溫州百姓送的那塊匾嗎……是呀,前兩天剛掛到都元帥府門上的……怎麽摘了……


    泰不華看了看眾官員,高聲說:“諸位都熟悉這塊匾吧?這是浙東的百姓送給都元帥府的。”


    眾官員點頭。


    “今天本官讓軍士把它摘了,這匾掛在府門前我感到是莫大的羞辱。”泰不華說,“‘靖邊安民’,剛修的城牆就轟然倒塌,還何談保境安民!城外匪患未平,城內卻有人偷偷將手伸向了城防,人人都說方賊可恨,可這貪墨之行比方賊更可恨!我該如何向浙東的百姓交代?”


    眾官員肅然。


    “這個案子本官要親自查辦,不論這隻手根底有多深,本官定要斬斷他,決不能讓他毀我城池。”泰不華話語很是激動,“我泰不華想要這塊‘靖邊安民’匾,但我想要的是掛在百姓心上的那塊,而不是掛在我府門前的這塊。”


    劉基等幾們官員讚許地點頭。


    “來人!”泰不華厲聲喊。


    “在!”軍士齊聲迴答。


    “把此匾抬到府門外,給我砸了。”泰不華命令。


    “是!”軍士們抬匾,走出都元帥府,外邊傳一陣陣砸匾的聲音。


    眾官員麵麵相覷。


    都元帥府門前,圍著一圈百姓,正在看軍士砸匾。


    一名商人走過來問:“這匾不是剛掛上去的嗎,怎麽砸了?”


    百戶向百姓大聲說:“都元帥說,城牆倒了,他愧對百姓,愧對‘靖邊安民’這4個字,讓把這匾砸了。”


    眾百姓議論紛紛:泰大人這是在自責呀……是呀,毀城的也太可恨了……可不是嗎,百姓交的可是白花花的銀子,變成一堆爛泥了……


    都元帥府內,氣氛有些凝滯。


    泰不華舒了一口氣,說:“方寇血洗樂清縣,襲擾平陽州,近日又幾番窺視我溫州城,關於剿寇,諸位有何高見?”


    浙東道宣慰司同知夏銘璋上前一步,說:“下官以為,應該邀浙南、福建水師合力圍剿。”


    溫州路總管府總管呂世忠,瞥了夏同知一眼,說,“浙南、福建也是自顧不暇,何談圍剿。”


    溫州路萬戶府萬戶薛兆謙站起身,說:“下官以為,方賊匿於海上,與之水戰,無巨艦無以製敵。需速速修造巨艦,艦上多置炮台、火器和弓弩。有此水師震懾,方寇豈敢作亂?”


    夏同知很是不服,說:“說的輕巧,如今各地府庫匱乏,餉銀尚且不足,何談修造巨艦!”


    眾官員也私下議論:是呀,是呀,沒有銀子,拿什麽修造。


    劉基聽著眾人議論,微笑不語。


    泰不華看到了劉基,喊:“劉都事——”


    劉基起身答道:“下官在。”


    “眾人各抒己見,你怎麽沉默不語呀?”泰不華說,“你已上任數日,想必對浙東戎事已有所了解,關於剿寇,你有何方略?”


    劉基說:“下官以為,浙東平寇須做好四件事。”


    “哪四件事?”泰不華問,“說說看。”


    劉基說:“第一是‘固城’。城固則民心固。我浙東各州縣城池,曆經戰亂各有不同程度的損毀,須盡快修繕。城不堅無以禦敵,民心就不穩。”


    “嗯,本官也這樣認為。”泰不華點頭說,“第二呢?”


    “第二是‘練民’。”劉基說,“如今賊寇四起,我浙東剿寇兵力嚴重不足。不如從百姓中挑選精壯者編入軍籍,加以訓練,為我所用,以補兵力之不足。同時鼓勵地方挖壕築寨,招募鄉勇,牽製賊寇。”


    薛萬戶起身上前,說:“下官以為此事不可行。我朝嚴禁漢人私下練勇,若按劉都事所議行事,此律令豈不由我浙東先廢?”


    夏同知起身說:“下官以為可行,總比你那修造巨艦現實。”


    薛萬戶迴頭看夏同知說:“凡事須以法令,不合法令,豈可為之?”


    呂總管也說:“是呀,朝廷律令不可廢棄。”


    夏同知看著二人,說:“我浙東匪亂橫行,不應固守律令。”


    眾官員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泰不華目光掃視了一下,眾人安靜下來。泰不華說:“我浙東情勢特殊,……容本官斟酌後,奏請朝廷。劉大人,接著說。”


    “是。”劉基說,“第三是‘招撫’。方寇人馬雖眾,有不少是被其裹挾的百姓,他們本不願落草為寇。下官以為進剿之前,應先對此類人等予以招撫,這樣就可未戰先瓦解其軍。”


    眾官員紛紛點頭:此略可行。


    “第四為‘岸剿’。”劉基說,“方寇習於水戰,入海進剿恐難收效,不如誘其上岸,於陸上剿滅之。”


    眾官員又紛紛議論:此略雖好,隻是如何誘敵……是呀,方賊甚是狡詐,豈肯輕易就範……


    “劉大人之言甚合本官意,”泰不華說,“此‘四略’可逐一實行。劉大人,倒塌的城牆須盡快修複,此事就交付與你。”


    “下官領命。”劉基答道。


    “城池是我禦敵所依靠,工期不可久拖,我限你兩月之內修繕完畢,如何?”泰不華問。


    “何須兩月,一月之內下官定能修複完畢。”劉基說。


    “一月之內修複完畢?”泰不華有些不相信,說,“府內不可戲言!”


    眾官員也議論紛紛:一月怎能完成……廢墟要清理,河道要疏通,不然材料運不進呀……是呀,舊土已不可用,要取外邊新土運進……再加上砌牆,夯築,這哪一項沒個十天半月也完不了呀……


    薛萬戶轉向呂總管,低聲說:“新官上任,不知天高地厚。”


    呂總管笑道:“他這是自討苦吃!”


    二人相視而笑。


    劉基迴頭看了看薛萬戶和呂總管,怒道:“下官並非戲言,願立軍令狀!”


    泰不華說:“軍令狀就免了,按你所說,如期交工就是,逾期定當處罰。”


    “下官遵命。”劉基答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劉伯溫之宦海沉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泉之淙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泉之淙淙並收藏劉伯溫之宦海沉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