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戶所內,千戶赤盞暉獨自一人坐在桌前,悶悶地喝酒。桌上的菜肴一點未動。泰不華走了進來。
看見泰不華,赤盞千戶很是驚愕,連忙起身行禮:“參見都元帥。”
“哦,一人獨酌!”泰不華四下看了看,微微一笑,說:“有酒無朋,何來興致呀?”
赤盞千戶有些鬱悶地歎道:“唉!”
“坐,坐。”泰不華拉赤盞千戶坐下,說,“還在想樂清蒙難之事?”
“想起樂清城,下官就覺得無地自容。”赤盞千戶說,“那麽多百姓慘死在方寇屠刀之下,無數的房屋化作灰燼……”
“你不要過於自責,我知道你已經盡力了。”泰不華說。
“可是……”赤盞千戶仍難以釋懷。
“我理解你內心的苦楚,”泰不華說,“樂清慘象我想想都為之肝腸俱裂,何況你親眼目睹呢!”
“下官若是早到一步,”赤盞千戶自責道,“樂清城就不會……”
“樂清瀕臨大海,方賊易於得手。浙東這麽長的海岸線,難免顧此失彼呀!”泰不華他說。
赤盞千戶感慨地說:“唉!自樂清被圍,蘇希濂夜不成寐,部署城防,安撫百姓……可謂殫精竭慮!城破之時,屬下曾找來布衣,讓他喬裝出城,他斷然拒絕,最後以身殉城……”
“蘇希濂忠烈,我已奏請朝廷予以旌表。”泰不華說,“城中百姓現在如何?”
“已作安撫。”赤盞千戶說。
“現在不是哀痛之時,你還須振作。”泰不華說,“水師組建如何了?”
“已經組建完畢,正在加緊操練。”赤盞千戶說。
“嗯,水師操練純熟,方能水陸夾攻,不再受賊寇所製。”泰不華看看麵前的酒,問赤盞千戶,“怎麽不喝了?來我陪你喝。”
“好,喝。”
二人端起酒碗,一飲而盡。
書房內,劉基正在燈下伏案寫書稿。夫人陳氏匆匆忙忙進來。
“老爺,不好了!”陳氏慌慌張張地說。
劉基停下筆,問:“何事驚慌?”
“晴兒……晴兒……”陳氏結結巴巴地說。
“晴兒怎麽了?”劉基問。
“晴兒……她不見了!”陳氏說。
“什麽?晴兒不見了?”劉基手一顫抖,墨汁濺汙了書稿,他放下筆。
“她該不會去尋仇人去了吧?”陳氏擔心地說。
“也難說……”劉基說,“喊葉安過來,快去找找!”
“好的。”
陳氏剛要出去喊葉安,葉安提著燈籠走了進來。
“老爺出什麽事了?”葉安問
“晴兒不見了,你喊幾個家丁各處找找。”劉基說
“是,老爺!”
村內,葉安提著燈籠,帶著家丁,四處尋找蘇晴兒。
“晴兒——”葉安邊找邊喊。
家丁也喊著“蘇小姐——蘇小姐——”找遍村內的每個角落。
書房內,劉基、夫人陳氏焦急地等待著。葉安走了進來。
“迴老爺,前院後院,村裏村外都找遍了,也沒見晴兒的影子。”葉安說。
“哦。”劉基沉思了一下,問,“她屋裏留下什麽東西沒有?”
“什麽也沒留下。”陳氏說。
“什麽也沒留下……”劉基的眉頭漸漸舒展,說,“葉安,你吩咐家丁迴去睡吧,哦,你也迴屋睡吧。夫人,你隨我去個地方。”
“去哪?”陳氏。
“別問了,跟我就是。”劉基說。
“老爺,我也陪你去吧。”葉安說。
“不用了,你迴去睡吧。”
劉基、陳氏離開了書房。葉安不解地望著他們離去的背景。
劉基與夫人陳氏來村外山腳下。一簾瀑布從山上飛流而下,皎潔的月光下,飛瀑仿佛飄動的銀紗。瀑布下麵是一潭碧水。在潭水前的一塊平地上,蘇晴兒正在舞劍。利劍飛舞,映著月光,寒光閃閃,仿佛縈繞在她周圍飄飛的白練。
劉基與夫人陳氏躲在一塊山石後觀看。陳氏欲上前,劉基衝她擺了擺手,說:“不要打擾她。”
劉基拉著夫人陳氏悄悄地返迴。
“老爺怎麽知道晴兒在這?”陳氏不解地問。
劉基笑笑說:“剛才你不是說她什麽也沒留下嗎?”
“是呀。”陳氏說。
“以晴兒的稟性,絕不會不辭而別。”劉基說,“喪父之痛讓她徹夜難眠,隻能以舞劍來宣泄。”
“噢。”陳氏似乎有點明白。
“這裏甚為清靜,晴兒平日就喜歡來此舞劍。”劉基說,“所以,我推測她應該在這兒。”
陳氏擔心地說:“母親早逝,現在又失去父親,這打擊太大了,這孩子能否承受得了呀?”
劉基迴頭望望蘇晴兒,說:“唉,就要看她自己了。”
泰不華表奏起複委用劉基,朝廷終於恩準。傳旨太監與兩個侍衛來劉基府宅。劉基及家人迎出,跪拜於院中。
傳旨太監慢慢展開聖旨,說:“劉伯溫聽旨。”
“劉基在。”
傳旨太監宣道:“皇帝聖旨:‘昔江浙行省儒學副提舉劉基,天資慧勇,輔以韜略,晦跡隱行,有為不仕。今擢為浙東元帥府都事,參與戎事,助剿賊寇。欽此。’”
劉基接過聖旨,叩拜:“劉基領旨,恭祝聖躬萬福!”
書房內,燭光搖曳。劉基靜坐在書案前,眉頭緊鎖。夫人陳氏走了進來。
“老爺,你赴任的行禮都準備好了。”陳氏說。
“哦。”劉基麵無表情。
“還有什麽要吩咐的?”陳氏問。
劉基心不在焉地說:“沒有了。”
陳氏看著劉基的表情,不解地問:“老爺,你又被起用,該高興才是呀,怎麽還愁眉不展呀?”
“唉,此次赴任正逢朝廷多事之秋,這仕途之兇險,你哪裏能知道?”劉基說。
“我雖不懂官場之事,但老爺宦海中幾番沉浮,我也略知為官之難。”陳氏有些黯然,“老爺既知前途兇險,何必還要前行?如今娘年事已高,璉兒和璟兒尚懵懂年幼,不如就守著這幾畝薄田,清靜度日。”
“我何嚐不想清靜度日……”劉基說,“唉,可天下不寧,這青田又能太平幾日?”
“叔父,叔母。”蘇晴兒敲門。
“是晴兒呀?進來吧。”陳氏說
蘇晴兒走了進來,臉上帶著喜悅。
“晴兒,何事這麽高興呀?”劉基問。
“明天叔父就要赴任了,能不高興嗎?”蘇晴兒說。
“叔父赴任,你高興什麽呀?”陳氏問。
“我要跟叔父一起去。”蘇晴兒說。
劉基和陳氏對視了一下,神秘地一笑。
“誰說要帶你去了?”劉基問。
“我……”蘇晴兒愣了一下,眼珠一轉,說,“我是這樣想的……叔父,你一定需要個人服侍不是。我會沏水、做飯、還可以牽馬、研墨……我什麽都能做。”
劉基一樂,說:“嗬嗬,這些葉安都會做。”
“叔母,叔母,你幫我勸勸叔父。”蘇晴兒搖著陳氏臂,不停地撒嬌。
陳氏偷樂,說:“我和你祖母都舍不得你走,璉兒還要你教他練劍,更離不開你。”
蘇晴兒著急了,說:“叔母,求求你!”
“好好好,我替你求求情。”陳氏衝劉基,說,“你就帶上晴兒吧。”
“好吧,看在你叔母麵上,就帶上你。”劉基說,“可你一定要聽話,凡事不可擅作主張,不然,叔父我讓葉安立刻把你送迴來。”
蘇晴兒說:“叔父放心,我一定聽話!”
“快去收拾一下行裝,早早休息,明天趕路。”劉基說。
“嗯。”蘇晴兒蹦蹦跳跳地離開。
“老爺為何要難為一下這孩子?”等蘇晴兒走遠了,陳氏問。
“你沒看到她目光中充滿殺氣?”劉基說,“如此報仇心切,若不讓她有所忌憚,日後必會闖禍誤事。”
“老爺考慮的周全。”陳氏說。
“你先陪孩子休息,我去娘那兒看看。”劉基說。
“嗯。”陳氏離開。
劉家祠堂內,香霧繚繞。祠堂內掛著劉氏先祖的畫像,正中有一神龕,神龕前置一供案,案上放著香爐,香爐前放著一把寶劍和一方端硯。劉基母親正跪在案前祈禱。劉基走了進來,燃上三炷香跪在母親身邊,祈禱,叩拜。
“兒呀,”劉基母親迴頭看一眼劉基,說:“蒙聖恩眷顧,重又得以起複委用,該高興才是,為何還滿麵愁容呀?”
“娘,你有所不知,”劉基說:“如今朝綱不振,官吏貪墨舞弊之風日盛,各地匪寇蜂起。方國珍作亂浙東,朝廷幾番進剿,都無果而終。我此次赴任是處於風口浪尖之上,前途未卜呀!”
“為娘還不糊塗,娘有何不知!”劉基母親麵帶慍色,說:“兒呀,你看看這上麵掛的列祖列宗,他們出仕,有誰先謀慮自家性命?”
劉基抬頭看著先祖的畫像,有些慚愧,低頭說:“娘,兒知錯了。”
“兒呀,我們劉家,遠祖崇武,近世修文,”劉基母親說,“哪一位先祖為官,念及的不是社稷蒼生?”
“娘……”
劉基母親慢慢站起身,捧起案上的寶劍,說:“這把寶劍是你八世先祖延慶公所佩,你先祖就是手持這把寶劍,征西夏,抗遼軍,馳騁沙場,為國紓難。今天娘把這把寶劍傳給你,望你也能用它建功樹勳。”
劉基接寶劍,叩拜:“兒謹記。”
劉基母親又捧起案上的那方端硯,說:“這方端硯是你曾祖父劉濠公所用,你看它樸質無華,未有任何紋飾,卻為你曾祖父所鍾愛,原因就是其寓有端直方正之意。這硯中之墨,曾寫過無數牽係社稷蒼生之章,從未書過一篇誇飾釣譽之文。今天娘也把它授與你,望你也用好這硯中之墨!”
劉基接過,再拜:“兒銘記於心!”
第二天,劉基辭別了家人,帶著蘇晴兒和葉安前往溫州赴任。劉基騎馬,蘇晴兒、葉安徒步跟隨。山道兩旁千峰競秀,溪水潺潺。蘇晴兒、葉安像放飛的小鳥,開心地說著、笑著,邊走邊瀏覽著兩旁秀美的山色。劉基本來心情有些沉鬱,漸漸地被兩個年青人感染了,也抬起頭,邊走邊飽覽春山的秀色。
“這的景色好美呀!”蘇晴兒有些陶醉地說。
“是呀,這裏景色著實令人陶醉。”劉基望著一側的秀峰說,“有多少文人到此窺穀忘返,望峰息心!”
“看,那兒有野花。”蘇晴兒指向一側山崖。
道旁的崖壁上,盛開著一叢叢野花,山道飄溢著野花的芬芳。蘇睛兒跑過去欲攀上去采摘,葉安也跑了過去。
“晴兒,我替你采吧。”葉安說。
“好,我要那叢開得最豔的。”蘇晴兒說。
葉安攀上山崖,采下野花,束成一束,跳下。送給蘇晴兒。
“給你,晴兒。”葉安說。
蘇晴兒接過,嗅了嗅,說:“好香呀!”
劉基迴頭看著他二人,笑了笑說:“快點趕路吧,不然要露宿山野了。”
“哎,來了。”蘇晴兒說。
蘇晴兒、葉安快跑幾步,跟上劉基。
進入溫州地界,山道更為狹窄,兩旁林木更加茂密。前邊是一片竹林,濃密的竹葉仿佛團團濃墨,天也陰暗了幾分。劉基、蘇晴兒、葉安3人正在趕路,忽然聽到兩邊的竹林裏窸窣作響。
劉基勒住韁繩,停下,仔細聽了聽,說:“有動靜,快躲起來!”
葉安扶劉基下馬,三人躲到一塊山石後麵。
一個人影從竹林裏閃出,踉踉蹌蹌地向前奔跑。嗖的一聲,一隻利箭飛出,射穿他的後背,他身子晃了晃,倒在地上。三個黑衣人手持利刃從竹林裏躥了出來,在他身上翻了一陣,像是翻到了一本書,黑衣人揣起書,又鑽進竹林裏。
“光天化日之下,竟敢行兇搶劫。”葉安要從山石後麵跳出來去追,被劉基攔住。
“等等。”劉基說,手按住葉安,等黑衣人的身影消失,劉基放開手說,“走,去看看!”
三人來到死者身前。劉基詳細查看了一番,陷入沉思。
“老爺,有什麽不對嗎?”葉安問。
劉基點點頭,迴身問葉安:“葉安,你看死者像個讀書人嗎?”
葉安看了看死者,說:“他手腳粗壯,不像讀書人。”
“既非讀書人,為何懷揣書卷來此荒山野嶺?”劉基像是自言自語,陷入深思。
“是有點蹊蹺。”蘇晴兒說。
“他像個商賈嗎?”劉基又問。
“商賈一身油膩奸滑之氣,”葉安說,“也不像商賈。”
“若是搶劫,多為謀財。因此,山賊所劫,多選商賈。”劉基說,“他既非商賈,為何還遭追殺?”
“我也覺得怪怪的。”蘇晴兒說,她思索了一下,眼睛一亮,說,“難道是因為那本書?”
劉基點點頭說:“應該是。黑衣人隻搶了那本書,沒再搜他身上的錢財。”
蘇晴兒疑惑不解,問:“為一本書而喪命,這會是什麽書呢?”
劉基微微一笑,說:“這個問題麽……就要勞煩你二人來破解了。”
“我二人?”蘇晴兒問。
“對。”劉基說,“我推猜,這些人絕非一般山賊。前方有一小鎮,估計他們也會在那裏歇宿,你二人要留心查訪。”
“嗯。”葉安、蘇晴兒同時答道。
天越來越暗了,三人繼續趕路。
看見泰不華,赤盞千戶很是驚愕,連忙起身行禮:“參見都元帥。”
“哦,一人獨酌!”泰不華四下看了看,微微一笑,說:“有酒無朋,何來興致呀?”
赤盞千戶有些鬱悶地歎道:“唉!”
“坐,坐。”泰不華拉赤盞千戶坐下,說,“還在想樂清蒙難之事?”
“想起樂清城,下官就覺得無地自容。”赤盞千戶說,“那麽多百姓慘死在方寇屠刀之下,無數的房屋化作灰燼……”
“你不要過於自責,我知道你已經盡力了。”泰不華說。
“可是……”赤盞千戶仍難以釋懷。
“我理解你內心的苦楚,”泰不華說,“樂清慘象我想想都為之肝腸俱裂,何況你親眼目睹呢!”
“下官若是早到一步,”赤盞千戶自責道,“樂清城就不會……”
“樂清瀕臨大海,方賊易於得手。浙東這麽長的海岸線,難免顧此失彼呀!”泰不華他說。
赤盞千戶感慨地說:“唉!自樂清被圍,蘇希濂夜不成寐,部署城防,安撫百姓……可謂殫精竭慮!城破之時,屬下曾找來布衣,讓他喬裝出城,他斷然拒絕,最後以身殉城……”
“蘇希濂忠烈,我已奏請朝廷予以旌表。”泰不華說,“城中百姓現在如何?”
“已作安撫。”赤盞千戶說。
“現在不是哀痛之時,你還須振作。”泰不華說,“水師組建如何了?”
“已經組建完畢,正在加緊操練。”赤盞千戶說。
“嗯,水師操練純熟,方能水陸夾攻,不再受賊寇所製。”泰不華看看麵前的酒,問赤盞千戶,“怎麽不喝了?來我陪你喝。”
“好,喝。”
二人端起酒碗,一飲而盡。
書房內,劉基正在燈下伏案寫書稿。夫人陳氏匆匆忙忙進來。
“老爺,不好了!”陳氏慌慌張張地說。
劉基停下筆,問:“何事驚慌?”
“晴兒……晴兒……”陳氏結結巴巴地說。
“晴兒怎麽了?”劉基問。
“晴兒……她不見了!”陳氏說。
“什麽?晴兒不見了?”劉基手一顫抖,墨汁濺汙了書稿,他放下筆。
“她該不會去尋仇人去了吧?”陳氏擔心地說。
“也難說……”劉基說,“喊葉安過來,快去找找!”
“好的。”
陳氏剛要出去喊葉安,葉安提著燈籠走了進來。
“老爺出什麽事了?”葉安問
“晴兒不見了,你喊幾個家丁各處找找。”劉基說
“是,老爺!”
村內,葉安提著燈籠,帶著家丁,四處尋找蘇晴兒。
“晴兒——”葉安邊找邊喊。
家丁也喊著“蘇小姐——蘇小姐——”找遍村內的每個角落。
書房內,劉基、夫人陳氏焦急地等待著。葉安走了進來。
“迴老爺,前院後院,村裏村外都找遍了,也沒見晴兒的影子。”葉安說。
“哦。”劉基沉思了一下,問,“她屋裏留下什麽東西沒有?”
“什麽也沒留下。”陳氏說。
“什麽也沒留下……”劉基的眉頭漸漸舒展,說,“葉安,你吩咐家丁迴去睡吧,哦,你也迴屋睡吧。夫人,你隨我去個地方。”
“去哪?”陳氏。
“別問了,跟我就是。”劉基說。
“老爺,我也陪你去吧。”葉安說。
“不用了,你迴去睡吧。”
劉基、陳氏離開了書房。葉安不解地望著他們離去的背景。
劉基與夫人陳氏來村外山腳下。一簾瀑布從山上飛流而下,皎潔的月光下,飛瀑仿佛飄動的銀紗。瀑布下麵是一潭碧水。在潭水前的一塊平地上,蘇晴兒正在舞劍。利劍飛舞,映著月光,寒光閃閃,仿佛縈繞在她周圍飄飛的白練。
劉基與夫人陳氏躲在一塊山石後觀看。陳氏欲上前,劉基衝她擺了擺手,說:“不要打擾她。”
劉基拉著夫人陳氏悄悄地返迴。
“老爺怎麽知道晴兒在這?”陳氏不解地問。
劉基笑笑說:“剛才你不是說她什麽也沒留下嗎?”
“是呀。”陳氏說。
“以晴兒的稟性,絕不會不辭而別。”劉基說,“喪父之痛讓她徹夜難眠,隻能以舞劍來宣泄。”
“噢。”陳氏似乎有點明白。
“這裏甚為清靜,晴兒平日就喜歡來此舞劍。”劉基說,“所以,我推測她應該在這兒。”
陳氏擔心地說:“母親早逝,現在又失去父親,這打擊太大了,這孩子能否承受得了呀?”
劉基迴頭望望蘇晴兒,說:“唉,就要看她自己了。”
泰不華表奏起複委用劉基,朝廷終於恩準。傳旨太監與兩個侍衛來劉基府宅。劉基及家人迎出,跪拜於院中。
傳旨太監慢慢展開聖旨,說:“劉伯溫聽旨。”
“劉基在。”
傳旨太監宣道:“皇帝聖旨:‘昔江浙行省儒學副提舉劉基,天資慧勇,輔以韜略,晦跡隱行,有為不仕。今擢為浙東元帥府都事,參與戎事,助剿賊寇。欽此。’”
劉基接過聖旨,叩拜:“劉基領旨,恭祝聖躬萬福!”
書房內,燭光搖曳。劉基靜坐在書案前,眉頭緊鎖。夫人陳氏走了進來。
“老爺,你赴任的行禮都準備好了。”陳氏說。
“哦。”劉基麵無表情。
“還有什麽要吩咐的?”陳氏問。
劉基心不在焉地說:“沒有了。”
陳氏看著劉基的表情,不解地問:“老爺,你又被起用,該高興才是呀,怎麽還愁眉不展呀?”
“唉,此次赴任正逢朝廷多事之秋,這仕途之兇險,你哪裏能知道?”劉基說。
“我雖不懂官場之事,但老爺宦海中幾番沉浮,我也略知為官之難。”陳氏有些黯然,“老爺既知前途兇險,何必還要前行?如今娘年事已高,璉兒和璟兒尚懵懂年幼,不如就守著這幾畝薄田,清靜度日。”
“我何嚐不想清靜度日……”劉基說,“唉,可天下不寧,這青田又能太平幾日?”
“叔父,叔母。”蘇晴兒敲門。
“是晴兒呀?進來吧。”陳氏說
蘇晴兒走了進來,臉上帶著喜悅。
“晴兒,何事這麽高興呀?”劉基問。
“明天叔父就要赴任了,能不高興嗎?”蘇晴兒說。
“叔父赴任,你高興什麽呀?”陳氏問。
“我要跟叔父一起去。”蘇晴兒說。
劉基和陳氏對視了一下,神秘地一笑。
“誰說要帶你去了?”劉基問。
“我……”蘇晴兒愣了一下,眼珠一轉,說,“我是這樣想的……叔父,你一定需要個人服侍不是。我會沏水、做飯、還可以牽馬、研墨……我什麽都能做。”
劉基一樂,說:“嗬嗬,這些葉安都會做。”
“叔母,叔母,你幫我勸勸叔父。”蘇晴兒搖著陳氏臂,不停地撒嬌。
陳氏偷樂,說:“我和你祖母都舍不得你走,璉兒還要你教他練劍,更離不開你。”
蘇晴兒著急了,說:“叔母,求求你!”
“好好好,我替你求求情。”陳氏衝劉基,說,“你就帶上晴兒吧。”
“好吧,看在你叔母麵上,就帶上你。”劉基說,“可你一定要聽話,凡事不可擅作主張,不然,叔父我讓葉安立刻把你送迴來。”
蘇晴兒說:“叔父放心,我一定聽話!”
“快去收拾一下行裝,早早休息,明天趕路。”劉基說。
“嗯。”蘇晴兒蹦蹦跳跳地離開。
“老爺為何要難為一下這孩子?”等蘇晴兒走遠了,陳氏問。
“你沒看到她目光中充滿殺氣?”劉基說,“如此報仇心切,若不讓她有所忌憚,日後必會闖禍誤事。”
“老爺考慮的周全。”陳氏說。
“你先陪孩子休息,我去娘那兒看看。”劉基說。
“嗯。”陳氏離開。
劉家祠堂內,香霧繚繞。祠堂內掛著劉氏先祖的畫像,正中有一神龕,神龕前置一供案,案上放著香爐,香爐前放著一把寶劍和一方端硯。劉基母親正跪在案前祈禱。劉基走了進來,燃上三炷香跪在母親身邊,祈禱,叩拜。
“兒呀,”劉基母親迴頭看一眼劉基,說:“蒙聖恩眷顧,重又得以起複委用,該高興才是,為何還滿麵愁容呀?”
“娘,你有所不知,”劉基說:“如今朝綱不振,官吏貪墨舞弊之風日盛,各地匪寇蜂起。方國珍作亂浙東,朝廷幾番進剿,都無果而終。我此次赴任是處於風口浪尖之上,前途未卜呀!”
“為娘還不糊塗,娘有何不知!”劉基母親麵帶慍色,說:“兒呀,你看看這上麵掛的列祖列宗,他們出仕,有誰先謀慮自家性命?”
劉基抬頭看著先祖的畫像,有些慚愧,低頭說:“娘,兒知錯了。”
“兒呀,我們劉家,遠祖崇武,近世修文,”劉基母親說,“哪一位先祖為官,念及的不是社稷蒼生?”
“娘……”
劉基母親慢慢站起身,捧起案上的寶劍,說:“這把寶劍是你八世先祖延慶公所佩,你先祖就是手持這把寶劍,征西夏,抗遼軍,馳騁沙場,為國紓難。今天娘把這把寶劍傳給你,望你也能用它建功樹勳。”
劉基接寶劍,叩拜:“兒謹記。”
劉基母親又捧起案上的那方端硯,說:“這方端硯是你曾祖父劉濠公所用,你看它樸質無華,未有任何紋飾,卻為你曾祖父所鍾愛,原因就是其寓有端直方正之意。這硯中之墨,曾寫過無數牽係社稷蒼生之章,從未書過一篇誇飾釣譽之文。今天娘也把它授與你,望你也用好這硯中之墨!”
劉基接過,再拜:“兒銘記於心!”
第二天,劉基辭別了家人,帶著蘇晴兒和葉安前往溫州赴任。劉基騎馬,蘇晴兒、葉安徒步跟隨。山道兩旁千峰競秀,溪水潺潺。蘇晴兒、葉安像放飛的小鳥,開心地說著、笑著,邊走邊瀏覽著兩旁秀美的山色。劉基本來心情有些沉鬱,漸漸地被兩個年青人感染了,也抬起頭,邊走邊飽覽春山的秀色。
“這的景色好美呀!”蘇晴兒有些陶醉地說。
“是呀,這裏景色著實令人陶醉。”劉基望著一側的秀峰說,“有多少文人到此窺穀忘返,望峰息心!”
“看,那兒有野花。”蘇晴兒指向一側山崖。
道旁的崖壁上,盛開著一叢叢野花,山道飄溢著野花的芬芳。蘇睛兒跑過去欲攀上去采摘,葉安也跑了過去。
“晴兒,我替你采吧。”葉安說。
“好,我要那叢開得最豔的。”蘇晴兒說。
葉安攀上山崖,采下野花,束成一束,跳下。送給蘇晴兒。
“給你,晴兒。”葉安說。
蘇晴兒接過,嗅了嗅,說:“好香呀!”
劉基迴頭看著他二人,笑了笑說:“快點趕路吧,不然要露宿山野了。”
“哎,來了。”蘇晴兒說。
蘇晴兒、葉安快跑幾步,跟上劉基。
進入溫州地界,山道更為狹窄,兩旁林木更加茂密。前邊是一片竹林,濃密的竹葉仿佛團團濃墨,天也陰暗了幾分。劉基、蘇晴兒、葉安3人正在趕路,忽然聽到兩邊的竹林裏窸窣作響。
劉基勒住韁繩,停下,仔細聽了聽,說:“有動靜,快躲起來!”
葉安扶劉基下馬,三人躲到一塊山石後麵。
一個人影從竹林裏閃出,踉踉蹌蹌地向前奔跑。嗖的一聲,一隻利箭飛出,射穿他的後背,他身子晃了晃,倒在地上。三個黑衣人手持利刃從竹林裏躥了出來,在他身上翻了一陣,像是翻到了一本書,黑衣人揣起書,又鑽進竹林裏。
“光天化日之下,竟敢行兇搶劫。”葉安要從山石後麵跳出來去追,被劉基攔住。
“等等。”劉基說,手按住葉安,等黑衣人的身影消失,劉基放開手說,“走,去看看!”
三人來到死者身前。劉基詳細查看了一番,陷入沉思。
“老爺,有什麽不對嗎?”葉安問。
劉基點點頭,迴身問葉安:“葉安,你看死者像個讀書人嗎?”
葉安看了看死者,說:“他手腳粗壯,不像讀書人。”
“既非讀書人,為何懷揣書卷來此荒山野嶺?”劉基像是自言自語,陷入深思。
“是有點蹊蹺。”蘇晴兒說。
“他像個商賈嗎?”劉基又問。
“商賈一身油膩奸滑之氣,”葉安說,“也不像商賈。”
“若是搶劫,多為謀財。因此,山賊所劫,多選商賈。”劉基說,“他既非商賈,為何還遭追殺?”
“我也覺得怪怪的。”蘇晴兒說,她思索了一下,眼睛一亮,說,“難道是因為那本書?”
劉基點點頭說:“應該是。黑衣人隻搶了那本書,沒再搜他身上的錢財。”
蘇晴兒疑惑不解,問:“為一本書而喪命,這會是什麽書呢?”
劉基微微一笑,說:“這個問題麽……就要勞煩你二人來破解了。”
“我二人?”蘇晴兒問。
“對。”劉基說,“我推猜,這些人絕非一般山賊。前方有一小鎮,估計他們也會在那裏歇宿,你二人要留心查訪。”
“嗯。”葉安、蘇晴兒同時答道。
天越來越暗了,三人繼續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