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水寺占地規模極大,分佛殿,菩薩殿,護法殿,天王殿等等,其中坐鎮中央的大雄寶殿最為宏偉,光是上邊在月下也隱隱綻放金光的琉璃瓦,一片就得一兩銀子,可見家底之雄厚。
陸水陸水,光有寺廟沒有河流怎麽行。
為此,寺廟住持還專門從百裏之外一條大河開設分支流經此處,寬達十餘丈,這番大興土木,最終與榮昌鎮原有的無名小河交匯,如今也有了個名字,叫做野狐河,聽說這古怪名字還是那位坐鎮寺廟的大德高僧親口所取,小鎮百姓們自然不明白其中有何深意。
佛寺宏大,景象萬千,榮昌鎮裏邊一些個不差錢的朱門豪閥,每次為寺廟捐善功都是幾百兩起步,這才十幾年光景,陸水寺不光將最初修建寺廟的墊本補平,口袋裏的家底已經不知道翻了幾番了,就連碎葉城,或是走水路的商賈之流都有無數人到此瞻仰佛光。
榮昌鎮以前太小,小到擔任官職的老爺們都懶得管,到現在依舊沒有明麵上的夜禁一說。所以到了晚上,幾條偏僻街道早早關門歇業,唯獨主幹街道上依舊燈火如龍,好不熱鬧。
同樣,寺廟這邊也不差。
到此祈福還願的香客絡繹不絕,若是佳節時分,野狐河上邊還會有小小紙船點燃燭火,從寺廟這邊順流而下,星星點點串聯成片,為這蒼茫大地妝點出一幅盛世景象。
陸水寺的人數極少極少,按照香客的說法,寺廟裏隻有老僧與他弟子兩人,老僧雖說佛法無邊,待人接物卻極為和善,還兼任廟祝一職,幫人解簽與開悟更是一絕。至於他的弟子倒是很少露麵,一年到頭基本上都是在禪房苦誦經書。
因為人少,寺廟這邊很多事情都是香客自便,反正功德箱就擺在神台下邊,給不給你們自己看著辦。
柳相沿著一道石拱橋拾級而上,身旁有無數行人與之擦肩而過。
手中酒水到此也就徹底見了底兒,站在欄杆旁邊,麵朝幽幽河水,柳相隨手將酒壺丟入河中,落水的噗通聲在黑夜裏格外引人矚目。
有同樣身穿儒衫或大晚上手持折扇的讀書人側目望來,隨後對其嗤之以鼻,私底下說了幾句怪話,大體意思就是沒功德心,還穿儒衫真不知害臊之類的。
現在的小鎮已經不像兩百年前那樣,從這裏走出去的秀才沒有一百也有八十,其他沒能考上功名的就更多了。
這一點柳相的感受最為直接。
可以說他是眼睜睜看著小鎮從最開始零零散散,一星半點的文運逐漸增多,然後匯聚成運,最終越來越龐大。
而開創這文運先河的,就是米月。
對於他人的談論,柳相沒生氣,畢竟這點氣量他還是有的,轉過身,繼續前行。
前往陸水寺路上所能遇到跟著家人一塊出遊的大家閨秀有許多,所以這一路,在與這位無論是相貌還是氣度都一等一的儒衫擦肩而過時,他的腳邊老是出現掉落的香囊啊,手帕啊,簪子啊等等。
若是柳相轉頭望去,年輕女子便會猶抱琵琶半遮麵,眼含嬌羞,眉眼含黛,就說勞煩公子幫忙一二,要是答應撿起物件兒,她便會自報家門,芳齡幾許......
有了第一次經曆後,柳相再遇見都會稍稍挪動腳步,然後加快腳步,根本不給那些女子出口喊公子的機會。
這些還隻是臉皮薄的做法,更有甚者直接擋住柳相的去路,身後跟隨著扈從丫鬟,上來就直截了當的問公子何許人也,家住何方,可有婚配。
柳相對此是一個頭兩個大,這些女子感覺要比蕭祁,鄧茅之流還難對付,後者直接一巴掌打死便是,可要是對凡人女子動手,柳相還真就有點難為情了。
沒法子,長得太過英俊,也不全是好事兒。
所以經過此事之後,柳相直接施展如意神通,將他人所見的自己改為另外一副麵容,越人鬼退避越好,這樣走起路來才寬敞。
果然,此招一出,什麽煩心事兒都沒了,而且在他所過之處的五步之內,人人驚恐避讓。
其實柳相大可直接去往陸水寺的寶殿之內,反正都是一個念頭的事情,而他卻想看看這人間繁華。
畢竟心有所感和置身其中,完全是兩迴事情。
-------------------------------------
夜深人靜,已至醜時。
香客能再怎麽虔誠,這個點兒自家被窩怎麽都比這冷冷清清的佛殿來的溫暖。
關了門,老僧盤坐大雄寶殿中的蒲團上,麵朝大佛,虔誠冥想。
老僧法號明覺,說老其實也不算老,四五十左右的年紀,精神矍鑠,一襲袈裟,手持念珠,寶相莊嚴。
除他之外,還有個年輕僧人灰衣,恭恭敬敬跪坐在老僧身後,似聽師父傳道之言。
半炷香後,明覺老僧睜眼,語氣悠悠道:“耀台,《爛陀經》可曾研習完畢?”
法號耀台的年輕僧人答道:“佛語銘記心中,卻未能得其真意,還望師父解惑。”
“所謂佛性就是善的種子。佛向性中坐,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
明覺老僧微歎,接著問道:“智者不銳,慧者不傲,謀者不露,強者不暴。身做好事,言說好話,心存好念。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喜無聲,大愛無言。可曾做到?”
耀台點頭又搖頭:“唯一心存好念,言說好話,身行好事,其餘諸念,不曾與我。”
明覺老僧搖頭,“既然未能明悟,那麽且問你,什麽是‘我’?”
耀台道:“佛即是我,觀音即是我,我即是我。”
老僧撫掌大笑。
轉過身,明覺僧人麵對自己這個唯一的弟子笑道:“你可知為何為師從來不讓你參與凡俗事物?”
耀台沒有言語。
師父讓自己忘忽外事,心隻在經文中,老僧為他安排的道路,他又怎可能不明白呢?
一念心清靜,蓮花處處開。
一念通,則萬法通,修行之道亦是如此。
陸水陸水,光有寺廟沒有河流怎麽行。
為此,寺廟住持還專門從百裏之外一條大河開設分支流經此處,寬達十餘丈,這番大興土木,最終與榮昌鎮原有的無名小河交匯,如今也有了個名字,叫做野狐河,聽說這古怪名字還是那位坐鎮寺廟的大德高僧親口所取,小鎮百姓們自然不明白其中有何深意。
佛寺宏大,景象萬千,榮昌鎮裏邊一些個不差錢的朱門豪閥,每次為寺廟捐善功都是幾百兩起步,這才十幾年光景,陸水寺不光將最初修建寺廟的墊本補平,口袋裏的家底已經不知道翻了幾番了,就連碎葉城,或是走水路的商賈之流都有無數人到此瞻仰佛光。
榮昌鎮以前太小,小到擔任官職的老爺們都懶得管,到現在依舊沒有明麵上的夜禁一說。所以到了晚上,幾條偏僻街道早早關門歇業,唯獨主幹街道上依舊燈火如龍,好不熱鬧。
同樣,寺廟這邊也不差。
到此祈福還願的香客絡繹不絕,若是佳節時分,野狐河上邊還會有小小紙船點燃燭火,從寺廟這邊順流而下,星星點點串聯成片,為這蒼茫大地妝點出一幅盛世景象。
陸水寺的人數極少極少,按照香客的說法,寺廟裏隻有老僧與他弟子兩人,老僧雖說佛法無邊,待人接物卻極為和善,還兼任廟祝一職,幫人解簽與開悟更是一絕。至於他的弟子倒是很少露麵,一年到頭基本上都是在禪房苦誦經書。
因為人少,寺廟這邊很多事情都是香客自便,反正功德箱就擺在神台下邊,給不給你們自己看著辦。
柳相沿著一道石拱橋拾級而上,身旁有無數行人與之擦肩而過。
手中酒水到此也就徹底見了底兒,站在欄杆旁邊,麵朝幽幽河水,柳相隨手將酒壺丟入河中,落水的噗通聲在黑夜裏格外引人矚目。
有同樣身穿儒衫或大晚上手持折扇的讀書人側目望來,隨後對其嗤之以鼻,私底下說了幾句怪話,大體意思就是沒功德心,還穿儒衫真不知害臊之類的。
現在的小鎮已經不像兩百年前那樣,從這裏走出去的秀才沒有一百也有八十,其他沒能考上功名的就更多了。
這一點柳相的感受最為直接。
可以說他是眼睜睜看著小鎮從最開始零零散散,一星半點的文運逐漸增多,然後匯聚成運,最終越來越龐大。
而開創這文運先河的,就是米月。
對於他人的談論,柳相沒生氣,畢竟這點氣量他還是有的,轉過身,繼續前行。
前往陸水寺路上所能遇到跟著家人一塊出遊的大家閨秀有許多,所以這一路,在與這位無論是相貌還是氣度都一等一的儒衫擦肩而過時,他的腳邊老是出現掉落的香囊啊,手帕啊,簪子啊等等。
若是柳相轉頭望去,年輕女子便會猶抱琵琶半遮麵,眼含嬌羞,眉眼含黛,就說勞煩公子幫忙一二,要是答應撿起物件兒,她便會自報家門,芳齡幾許......
有了第一次經曆後,柳相再遇見都會稍稍挪動腳步,然後加快腳步,根本不給那些女子出口喊公子的機會。
這些還隻是臉皮薄的做法,更有甚者直接擋住柳相的去路,身後跟隨著扈從丫鬟,上來就直截了當的問公子何許人也,家住何方,可有婚配。
柳相對此是一個頭兩個大,這些女子感覺要比蕭祁,鄧茅之流還難對付,後者直接一巴掌打死便是,可要是對凡人女子動手,柳相還真就有點難為情了。
沒法子,長得太過英俊,也不全是好事兒。
所以經過此事之後,柳相直接施展如意神通,將他人所見的自己改為另外一副麵容,越人鬼退避越好,這樣走起路來才寬敞。
果然,此招一出,什麽煩心事兒都沒了,而且在他所過之處的五步之內,人人驚恐避讓。
其實柳相大可直接去往陸水寺的寶殿之內,反正都是一個念頭的事情,而他卻想看看這人間繁華。
畢竟心有所感和置身其中,完全是兩迴事情。
-------------------------------------
夜深人靜,已至醜時。
香客能再怎麽虔誠,這個點兒自家被窩怎麽都比這冷冷清清的佛殿來的溫暖。
關了門,老僧盤坐大雄寶殿中的蒲團上,麵朝大佛,虔誠冥想。
老僧法號明覺,說老其實也不算老,四五十左右的年紀,精神矍鑠,一襲袈裟,手持念珠,寶相莊嚴。
除他之外,還有個年輕僧人灰衣,恭恭敬敬跪坐在老僧身後,似聽師父傳道之言。
半炷香後,明覺老僧睜眼,語氣悠悠道:“耀台,《爛陀經》可曾研習完畢?”
法號耀台的年輕僧人答道:“佛語銘記心中,卻未能得其真意,還望師父解惑。”
“所謂佛性就是善的種子。佛向性中坐,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
明覺老僧微歎,接著問道:“智者不銳,慧者不傲,謀者不露,強者不暴。身做好事,言說好話,心存好念。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喜無聲,大愛無言。可曾做到?”
耀台點頭又搖頭:“唯一心存好念,言說好話,身行好事,其餘諸念,不曾與我。”
明覺老僧搖頭,“既然未能明悟,那麽且問你,什麽是‘我’?”
耀台道:“佛即是我,觀音即是我,我即是我。”
老僧撫掌大笑。
轉過身,明覺僧人麵對自己這個唯一的弟子笑道:“你可知為何為師從來不讓你參與凡俗事物?”
耀台沒有言語。
師父讓自己忘忽外事,心隻在經文中,老僧為他安排的道路,他又怎可能不明白呢?
一念心清靜,蓮花處處開。
一念通,則萬法通,修行之道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