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陶公主被她這般盯著,莫名有了幾分心虛,惱羞成怒地道,「難道我說的不對?你如今逍遙自在的生活,來自於誰,你心裏沒數?陛下容你退居長門宮,已經是他最後的一點善意,你其他的優待,不是他賜予你的,而是你的兒子為你掙來的!」
「母親從來都是耳聰目明,最機變靈通之人,豈有看不透的?」阿嬌淡淡地笑,「隻是母親說我不能成仙,我不敢苟同,我兒能成仙,我自然也能,端看是否虔誠罷了。母親不必多言,當年外祖母在前朝後宮唿風喚雨,連陛下都避其鋒芒,何等威懾?如今呢?塵歸塵土歸土,連區區一個貴妃,都敢對她留下的人動手了,這爭來爭去的,爭一肚子氣,哪裏比得上阿錦隨心所欲,自在逍遙?」
那年清晨,被光芒籠罩的阿錦成了她心中一個瑰麗而恐懼的心結,那虛幻的無悲無喜的幻影紮根在她的心頭,日日飽吸她的血,她比劉徹更加清醒——阿錦就是她的兒子,十月懷胎,血肉凝就,一根胎髮,一片指甲,她都愛之無法自拔,她無法想像,有一天她的兒子會拋下她,獨自飛升上天,那她一定會瘋的!
她想追上兒子的腳步,想永遠和兒子在一起,最最起碼,也要和兒子生活在同一片天地中!
館陶冷笑一聲,「我不和你說這些狗屁不通的道理,且等阿錦迴來,萬事由他做主。我當年也是和皇兄阿弟一起讀過史書國誌的,別以為都和你似的隻看到眼前巴掌大一片天,阿錦若真如你所想一心修仙問道,便不會在那黃河岸旁一連住了兩年,為那裏的下民鋪一條活人之路,阿錦的心裏,懷著天下蒼生,念著黎民百姓,阿嬌,我們天生就高高在上,你以為的憐貧惜弱,庇護子民,不過是你的一廂情願,自以為是!阿錦所作所為,才是古往今來史書中的賢君所為,否則,你以為劉徹急匆匆立他為太子,朝中那些老臣為什麽毫無異議?這不是在降恩阿錦,是在和道家搶人!」
館陶公主真不愧是女兒被廢早逝後還能養麵首好好地活到壽終正寢的人,論起政治敏銳度來,直接甩現在所有現存的公主幾條街,到底是竇太後的女兒,眼光並不拘泥,阿嬌盡管是白錦的親生母親,卻也從來沒有從這方麵去理解過他的所作所為,一時被館陶公主氣得說不出話來,心裏卻也十分不得勁。
難道她真的像以往那樣不長進,連關心兒子都關心錯了方向?
這對母女,一言不合便互相傷害,碗口大的傷疤照挖,然而館陶公主下次有事依然會往長門宮跑,十次吃八次閉門羹,總能叫開長門宮一兩迴,阿嬌現在也懶得和她計較,漸漸成長,漸漸陌路,再不復年幼時的疼愛親密,但終歸是流著相同血的母女,她既不能拿她怎麽樣,便隻好隨她去了。
事涉兒子,阿嬌還是坐不住了,她連夜給白錦寫了封信,寄了出去。
這時候的白錦,正在炎熱的西北邊境,指揮那裏的太守領著一群衣衫襤褸的治下平民,壘下了一條長而高的城牆,然後又指揮大家井然有序地搭著木架子,把一棵棵優化良種的葡萄樹,栽種了下去。
葡萄美酒夜光杯,那條古今文明的絲綢之路,總不能荒廢了。
第66章 漢武尋仙 第二十章
古往今來,生存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尤其是最底層的百姓,白錦從來不是熱心人,但也不是冷眼漠視的人,最接近政權的那一世,白錦願意庇護一方百姓安穩,而這一世,他嚐試著釋放自己的能量,惠澤更深遠的地方。
白錦的身邊一直隻有寥寥數人,隨著韓嫣留駐變動了一次,又隨著霍去病的到來變動一次,變來變去,老麵孔壓根留不住,他也不在乎,真正陪著他不聲不響走遍天下的隻有東方朔,多年陪伴,亦師亦友,白錦日漸成長,從垂髫仙童到出塵少年,變化極大本在意料之中,而東方朔容貌絲毫不改,顯見道法精深,已半隻腳踏入仙途,更有不迴長安的理由了。
「看別人爾虞我詐,不如看殿下播撒功德,」東方朔一副高深莫測的神棍姿態,雙手籠在寬大的袖中,興味盎然,「殿下,當年陛下像你這麽大的時候,已經迎娶了娘娘,想必陛下已經在為您物色德才兼備的太子妃,您到底打算怎麽辦呢?」
雖然這一世做了男子,白錦也沒感覺有什麽不便的地方,但讓他娶妻生子,那是萬萬不能接受的,他淡定地道,「老師放心,我修的是童子功,在得道成仙之前,絕對不能破戒,早在我離宮前,就和陛下說清楚了,反正他兒子多,將來孫子會更多,擇優送給我便是。」
東方朔好懸沒喝水,不然就得當場噴出來,神特麽童子功,他在他身邊這麽多年,怎麽就不知道這是童子功?
還擇優——這是打算在蘿蔔田裏找一顆最水靈清甜的胖蘿蔔??
「陛下會同意?」
「我能給的,他拒絕不了。」
隻要劉徹不犯渾,就永遠也不會拒絕白錦的任何要求,因為他本人沒有私心,身後也沒有令人忌憚的龐大勢力,館陶一脈,其實從阿嬌出家那一刻起,就對劉徹再也構不成任何威脅了。
白錦一邊遊歷,一邊耐心地灑下希望的種子,一點一滴地提升著老百姓的溫飽程度,這是最基礎的民生,國要強,民也要富,外敵要禦,內患也要平,大漢年年和匈奴征戰,雖然近幾年來戰無不勝,極大地振奮了大漢百姓的精氣神,當初被匈奴壓彎的脊樑又重新挺直了,但無奈大漢除了重振威名,並不能通過戰爭獲得改善大漢百姓生活的物資,匈奴除了頂層的少量貴族,其餘占百分之九十的部落民眾比大漢邊境的百姓還窮,反而文景兩代帝王辛苦積攢的家底被飛快地消耗著,便是不用仔細籌算,白錦也知道,再這樣下去,耗的物資糧草就不止是國庫裏的存貨,而是藏於民間的國之底蘊了。
「母親從來都是耳聰目明,最機變靈通之人,豈有看不透的?」阿嬌淡淡地笑,「隻是母親說我不能成仙,我不敢苟同,我兒能成仙,我自然也能,端看是否虔誠罷了。母親不必多言,當年外祖母在前朝後宮唿風喚雨,連陛下都避其鋒芒,何等威懾?如今呢?塵歸塵土歸土,連區區一個貴妃,都敢對她留下的人動手了,這爭來爭去的,爭一肚子氣,哪裏比得上阿錦隨心所欲,自在逍遙?」
那年清晨,被光芒籠罩的阿錦成了她心中一個瑰麗而恐懼的心結,那虛幻的無悲無喜的幻影紮根在她的心頭,日日飽吸她的血,她比劉徹更加清醒——阿錦就是她的兒子,十月懷胎,血肉凝就,一根胎髮,一片指甲,她都愛之無法自拔,她無法想像,有一天她的兒子會拋下她,獨自飛升上天,那她一定會瘋的!
她想追上兒子的腳步,想永遠和兒子在一起,最最起碼,也要和兒子生活在同一片天地中!
館陶冷笑一聲,「我不和你說這些狗屁不通的道理,且等阿錦迴來,萬事由他做主。我當年也是和皇兄阿弟一起讀過史書國誌的,別以為都和你似的隻看到眼前巴掌大一片天,阿錦若真如你所想一心修仙問道,便不會在那黃河岸旁一連住了兩年,為那裏的下民鋪一條活人之路,阿錦的心裏,懷著天下蒼生,念著黎民百姓,阿嬌,我們天生就高高在上,你以為的憐貧惜弱,庇護子民,不過是你的一廂情願,自以為是!阿錦所作所為,才是古往今來史書中的賢君所為,否則,你以為劉徹急匆匆立他為太子,朝中那些老臣為什麽毫無異議?這不是在降恩阿錦,是在和道家搶人!」
館陶公主真不愧是女兒被廢早逝後還能養麵首好好地活到壽終正寢的人,論起政治敏銳度來,直接甩現在所有現存的公主幾條街,到底是竇太後的女兒,眼光並不拘泥,阿嬌盡管是白錦的親生母親,卻也從來沒有從這方麵去理解過他的所作所為,一時被館陶公主氣得說不出話來,心裏卻也十分不得勁。
難道她真的像以往那樣不長進,連關心兒子都關心錯了方向?
這對母女,一言不合便互相傷害,碗口大的傷疤照挖,然而館陶公主下次有事依然會往長門宮跑,十次吃八次閉門羹,總能叫開長門宮一兩迴,阿嬌現在也懶得和她計較,漸漸成長,漸漸陌路,再不復年幼時的疼愛親密,但終歸是流著相同血的母女,她既不能拿她怎麽樣,便隻好隨她去了。
事涉兒子,阿嬌還是坐不住了,她連夜給白錦寫了封信,寄了出去。
這時候的白錦,正在炎熱的西北邊境,指揮那裏的太守領著一群衣衫襤褸的治下平民,壘下了一條長而高的城牆,然後又指揮大家井然有序地搭著木架子,把一棵棵優化良種的葡萄樹,栽種了下去。
葡萄美酒夜光杯,那條古今文明的絲綢之路,總不能荒廢了。
第66章 漢武尋仙 第二十章
古往今來,生存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尤其是最底層的百姓,白錦從來不是熱心人,但也不是冷眼漠視的人,最接近政權的那一世,白錦願意庇護一方百姓安穩,而這一世,他嚐試著釋放自己的能量,惠澤更深遠的地方。
白錦的身邊一直隻有寥寥數人,隨著韓嫣留駐變動了一次,又隨著霍去病的到來變動一次,變來變去,老麵孔壓根留不住,他也不在乎,真正陪著他不聲不響走遍天下的隻有東方朔,多年陪伴,亦師亦友,白錦日漸成長,從垂髫仙童到出塵少年,變化極大本在意料之中,而東方朔容貌絲毫不改,顯見道法精深,已半隻腳踏入仙途,更有不迴長安的理由了。
「看別人爾虞我詐,不如看殿下播撒功德,」東方朔一副高深莫測的神棍姿態,雙手籠在寬大的袖中,興味盎然,「殿下,當年陛下像你這麽大的時候,已經迎娶了娘娘,想必陛下已經在為您物色德才兼備的太子妃,您到底打算怎麽辦呢?」
雖然這一世做了男子,白錦也沒感覺有什麽不便的地方,但讓他娶妻生子,那是萬萬不能接受的,他淡定地道,「老師放心,我修的是童子功,在得道成仙之前,絕對不能破戒,早在我離宮前,就和陛下說清楚了,反正他兒子多,將來孫子會更多,擇優送給我便是。」
東方朔好懸沒喝水,不然就得當場噴出來,神特麽童子功,他在他身邊這麽多年,怎麽就不知道這是童子功?
還擇優——這是打算在蘿蔔田裏找一顆最水靈清甜的胖蘿蔔??
「陛下會同意?」
「我能給的,他拒絕不了。」
隻要劉徹不犯渾,就永遠也不會拒絕白錦的任何要求,因為他本人沒有私心,身後也沒有令人忌憚的龐大勢力,館陶一脈,其實從阿嬌出家那一刻起,就對劉徹再也構不成任何威脅了。
白錦一邊遊歷,一邊耐心地灑下希望的種子,一點一滴地提升著老百姓的溫飽程度,這是最基礎的民生,國要強,民也要富,外敵要禦,內患也要平,大漢年年和匈奴征戰,雖然近幾年來戰無不勝,極大地振奮了大漢百姓的精氣神,當初被匈奴壓彎的脊樑又重新挺直了,但無奈大漢除了重振威名,並不能通過戰爭獲得改善大漢百姓生活的物資,匈奴除了頂層的少量貴族,其餘占百分之九十的部落民眾比大漢邊境的百姓還窮,反而文景兩代帝王辛苦積攢的家底被飛快地消耗著,便是不用仔細籌算,白錦也知道,再這樣下去,耗的物資糧草就不止是國庫裏的存貨,而是藏於民間的國之底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