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嬸子!什麽時候開飯哪。」
「這就好,王爺王妃收拾收拾上桌吧。我們也還等著拿主子的歲錢呢。」
正廳圓桌熱氣騰騰的滿是菜餚,香氣在引人速速下筷。大節下不拘虛禮且人多才熱鬧,好說歹說讓秦氏恆夭等人一起落了座。滿上酒盞,江可芙先舉杯敬了在座:「來!願在座歲歲平安萬事順利,今年糟心的來年半點不沾。盛京第一個年,也多謝諸位操勞準備,滿滿當當的就算過去了。來年我們都步步升高。」
語閉一飲而盡,在座反應過來趕緊迴敬,一人一句吉祥話加上酒的驅使,本有些拘謹的眾人都漸漸放開,飯桌上熱鬧起來。
說笑的說笑,猜拳的猜拳,想起初到盛京那晚,適時的喊了聲酒要少喝還要守歲,江可芙挪過酒盞和李辭手邊的碰了碰。
「喏,還沒單獨敬你呢。不過該說的都說了,你說祝你點兒什麽好?」
正幫她挑魚刺,餘光瞥過江可芙手裏酒盞高過他的幾寸,不覺好笑:「挑好聽的你說就是,怎麽還占人便宜呢。」
「那就奇了,江兄不是你叫的?是不是認我當大哥?欸這人,耍賴不是?」
話是如此,但想是並非有意,李辭若不指她便不曾注意,所以嘴上說著,酒盞卻放平了。鄭重其事的又碰了一下。
「那就平安順遂,平安順遂。」
都是吉祥話討彩頭,張口就來。但「平安」這個詞的意義本身就不一樣。來世一遭總有風浪,沒人會奢求萬事順意也沒人當真,但出口的「平安」,一定都是真誠的。
碰杯時江可芙這般希望,聽到這句話的李辭希望,天涯共此時的無數人也希望。平安喜樂,不止今朝。
--------------------
作者有話要說:有個問題困擾我很久了。一直想解決苦於沒有頭緒。很尷尬,就是……
昱王府的管家,我之前到底有沒有起名字?…
之前就困擾過翻前麵的章節因時間跨度大加上破記性一直找不到,但不影響就放下了。但今天想到這兒,一想怎麽也跟小江小李同甘共苦了,他老婆秦氏都有個姓,他不能隻叫管家吧,同是老員工不能區別對待。但因為實在找不到不確定,我就咬牙給他起了名字。
所以如果有知道的兄台看到了,請告知我一聲,恩公,大恩不言謝(江可芙:你在想桃子)
如果沒有起或者起過但都沒有人注意,那現在起管家就叫程柏了。
(管家:我tm當時就傻了欸。)
第九十八章
熬過漫長的隆冬,開春就是生機。盛京的日子說好確實不及金陵,但若說難反是此時方是自由身,沒了許多負累。都是最好年華,雖不該為這些慶幸,但確實難得有這樣的經歷,能讓人體會如此信任彼此,相知相惜苦中作樂,懷著同樣的熱忱期盼一天又一天的機會。
旁人看去的幸與不幸,他們冷暖自知。在這個不大不小的宅院裏,所有人,都前所未有的親近彼此。
如此,光景白駒過隙指間流砂,烏飛兔走不覺長。
二載一恍便去。
元慶十六年四月。盛京。
微風輕拂,亂了地上樹影,庭間連廊下一串銀鈴微響,卻很快被急切細碎的步子蓋去。秦氏才在大門取了驛站的信,隻不見往日沉穩。在銀鈴下匆匆而過,帶著自京城而來的消息。
鳳棲宮那位,殞了。
死因不知,但於大多人而言都不重要。陛下親筆禦書自宮中遞出的信箋,即使兩年來頭一遭以這種形式相見,因鍾氏的死對往日疼愛的幼子流露一絲溫情,也架不住背後現實的冰冷。用往日慈父的口吻敘述,李辭的母親終歸也是沒了。如此,興許倒不如一個冷漠的口頭死訊讓人難受得痛快。
書房中,一起看過信的二人沉默的坐在書案前。李辭麵上雲淡風輕不見悲痛,隻反覆抓緊又鬆開的攥著信紙的手,讓人窺探到心中洶湧翻騰的心緒。這是預料過的結果,母親終歸會因此事比他們以為的正常的生老病死走得更快。但矛盾的是,他沒做好準備。盛京兩年成長起來的心遇到的第一個坎兒就是觀生死,他比最壞的預料靜,卻仍在短時間內心中一片蒼涼的空白。
江可芙見此不說話,此前本就在練字,低頭默默換了一張紙,提筆寫下了一個「奠」字。兩載光陰同李辭練字已小有成就,一筆一畫清秀娟麗中帶著對方筆跡的影子。字成撂筆,起身開門,貼在了窗上。鍾氏仍是罪人,李辭仍是外封的「孽子」,不許進京奔喪,京中,也該本就無喪。隻能以這種方式,來寄託一點哀思。
「我多寫幾張,府裏都貼上。然後叫秦嬸子他們把府裏鮮亮的顏色且換一換。旁的,我覺得就不宜聲張了,母後畢竟……」
還是習慣稱「母後」,畢竟兩年內也少提及,一開口發覺錯了。抿抿唇趕緊低頭又拿起了筆,卻驀的被另一隻手握住。抬眸,李辭平靜的看著她。
「我沒事兒,我來寫吧。你剛不是說要寫寄迴江府的信麽,你二妹妹成婚了。去寫那個吧,總不能為一個人走了,其餘的喜都要耽擱……這消息早晚要來,做兒子的能為她做的也就這麽一點了,怎麽你要還替人包辦?」
知道他看的開了,隻是死訊突然。江可芙沒有勉強,鬆手將筆讓他。從案角最底下抽出枯梅色彩箋:「行,這在理。那我陪著你,你寫奠,我寫囍,真是大喜大悲了,咱倆勻和勻和。免得一個痛不欲生,一個樂極生悲。」
「這就好,王爺王妃收拾收拾上桌吧。我們也還等著拿主子的歲錢呢。」
正廳圓桌熱氣騰騰的滿是菜餚,香氣在引人速速下筷。大節下不拘虛禮且人多才熱鬧,好說歹說讓秦氏恆夭等人一起落了座。滿上酒盞,江可芙先舉杯敬了在座:「來!願在座歲歲平安萬事順利,今年糟心的來年半點不沾。盛京第一個年,也多謝諸位操勞準備,滿滿當當的就算過去了。來年我們都步步升高。」
語閉一飲而盡,在座反應過來趕緊迴敬,一人一句吉祥話加上酒的驅使,本有些拘謹的眾人都漸漸放開,飯桌上熱鬧起來。
說笑的說笑,猜拳的猜拳,想起初到盛京那晚,適時的喊了聲酒要少喝還要守歲,江可芙挪過酒盞和李辭手邊的碰了碰。
「喏,還沒單獨敬你呢。不過該說的都說了,你說祝你點兒什麽好?」
正幫她挑魚刺,餘光瞥過江可芙手裏酒盞高過他的幾寸,不覺好笑:「挑好聽的你說就是,怎麽還占人便宜呢。」
「那就奇了,江兄不是你叫的?是不是認我當大哥?欸這人,耍賴不是?」
話是如此,但想是並非有意,李辭若不指她便不曾注意,所以嘴上說著,酒盞卻放平了。鄭重其事的又碰了一下。
「那就平安順遂,平安順遂。」
都是吉祥話討彩頭,張口就來。但「平安」這個詞的意義本身就不一樣。來世一遭總有風浪,沒人會奢求萬事順意也沒人當真,但出口的「平安」,一定都是真誠的。
碰杯時江可芙這般希望,聽到這句話的李辭希望,天涯共此時的無數人也希望。平安喜樂,不止今朝。
--------------------
作者有話要說:有個問題困擾我很久了。一直想解決苦於沒有頭緒。很尷尬,就是……
昱王府的管家,我之前到底有沒有起名字?…
之前就困擾過翻前麵的章節因時間跨度大加上破記性一直找不到,但不影響就放下了。但今天想到這兒,一想怎麽也跟小江小李同甘共苦了,他老婆秦氏都有個姓,他不能隻叫管家吧,同是老員工不能區別對待。但因為實在找不到不確定,我就咬牙給他起了名字。
所以如果有知道的兄台看到了,請告知我一聲,恩公,大恩不言謝(江可芙:你在想桃子)
如果沒有起或者起過但都沒有人注意,那現在起管家就叫程柏了。
(管家:我tm當時就傻了欸。)
第九十八章
熬過漫長的隆冬,開春就是生機。盛京的日子說好確實不及金陵,但若說難反是此時方是自由身,沒了許多負累。都是最好年華,雖不該為這些慶幸,但確實難得有這樣的經歷,能讓人體會如此信任彼此,相知相惜苦中作樂,懷著同樣的熱忱期盼一天又一天的機會。
旁人看去的幸與不幸,他們冷暖自知。在這個不大不小的宅院裏,所有人,都前所未有的親近彼此。
如此,光景白駒過隙指間流砂,烏飛兔走不覺長。
二載一恍便去。
元慶十六年四月。盛京。
微風輕拂,亂了地上樹影,庭間連廊下一串銀鈴微響,卻很快被急切細碎的步子蓋去。秦氏才在大門取了驛站的信,隻不見往日沉穩。在銀鈴下匆匆而過,帶著自京城而來的消息。
鳳棲宮那位,殞了。
死因不知,但於大多人而言都不重要。陛下親筆禦書自宮中遞出的信箋,即使兩年來頭一遭以這種形式相見,因鍾氏的死對往日疼愛的幼子流露一絲溫情,也架不住背後現實的冰冷。用往日慈父的口吻敘述,李辭的母親終歸也是沒了。如此,興許倒不如一個冷漠的口頭死訊讓人難受得痛快。
書房中,一起看過信的二人沉默的坐在書案前。李辭麵上雲淡風輕不見悲痛,隻反覆抓緊又鬆開的攥著信紙的手,讓人窺探到心中洶湧翻騰的心緒。這是預料過的結果,母親終歸會因此事比他們以為的正常的生老病死走得更快。但矛盾的是,他沒做好準備。盛京兩年成長起來的心遇到的第一個坎兒就是觀生死,他比最壞的預料靜,卻仍在短時間內心中一片蒼涼的空白。
江可芙見此不說話,此前本就在練字,低頭默默換了一張紙,提筆寫下了一個「奠」字。兩載光陰同李辭練字已小有成就,一筆一畫清秀娟麗中帶著對方筆跡的影子。字成撂筆,起身開門,貼在了窗上。鍾氏仍是罪人,李辭仍是外封的「孽子」,不許進京奔喪,京中,也該本就無喪。隻能以這種方式,來寄託一點哀思。
「我多寫幾張,府裏都貼上。然後叫秦嬸子他們把府裏鮮亮的顏色且換一換。旁的,我覺得就不宜聲張了,母後畢竟……」
還是習慣稱「母後」,畢竟兩年內也少提及,一開口發覺錯了。抿抿唇趕緊低頭又拿起了筆,卻驀的被另一隻手握住。抬眸,李辭平靜的看著她。
「我沒事兒,我來寫吧。你剛不是說要寫寄迴江府的信麽,你二妹妹成婚了。去寫那個吧,總不能為一個人走了,其餘的喜都要耽擱……這消息早晚要來,做兒子的能為她做的也就這麽一點了,怎麽你要還替人包辦?」
知道他看的開了,隻是死訊突然。江可芙沒有勉強,鬆手將筆讓他。從案角最底下抽出枯梅色彩箋:「行,這在理。那我陪著你,你寫奠,我寫囍,真是大喜大悲了,咱倆勻和勻和。免得一個痛不欲生,一個樂極生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