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知行合一
長姐當家,我在大明做外貿 作者:種菊南山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魏娘子和女工們一起,被領到了工廠區,高大的廠房寬敞明亮,房頂上,不知道安裝的什麽東西,白晃晃地透著光,照得廠房裏繡花都看得見。
廠房裏擺著幾排厚重的木頭條案,從頭排到尾。
辛十五發給每人一塊帶繩子的小木牌,對大家說:“咱們這裏,是第二車間,你們工牌上的數字,是你們的工號。
去條案兩邊,找到跟你們牌子上一樣符號的位置,那就是你們的工位,以後,你們就坐在工位上做活,做得多掙得多……”
他後麵的話,不知眾人聽懂沒有,女人們都不識字,隻是對牌子找工位,就用了近一個時辰,嘰嘰喳喳地,根本沒人聽他的話了。
一連忙了三四天,這第一批工人才安頓下來,懂得幾時領飯,幾時上工,幾時下工,哪裏是公廁。
隻是宣講這些規章製度,就把各位管事,弄得暈頭轉向,因為他們也是邊學邊用,有時候連他們都記不清,講錯了,還得從頭來過。
舜華很有耐心,她站在管理區二樓上的一個窗戶裏,看著進廠的難民們,一點點地改變,臉上的菜色,漸漸地消退。
看著孩子們恢複了笑臉,開始在生活區的空地上追逐打鬧,廠區裏漸漸熱鬧起來,她就高興,她找到了自己穿越的價值。
王衍爵正在辦公桌上,翻閱她寫的管理條例,擔心地說:“你寫這麽多,廠裏識字的,加上你我,都不夠兩隻手,誰會看啊?”
舜華說:“沒關係,先讀給她們聽,總有一天,她們中有人會看得懂。”
王衍爵抬頭望著她恬靜的笑容,內心無比安寧,為了這樣的笑容,他再建幾座工廠也願意。
“生活區那所學校,訂的課桌椅,再有三五天就送來了,你準備請誰來當先生?”他問,設計這座工廠的時候,舜華在生活區規劃了一所學校。
“你不會再自己去當先生吧?”他放下那本《管理條例》,起身走到她身邊,從後麵擁住她,輕聲說,“我舍不得……”
舜華仰頭靠在他胸前,清冽的蘭香傳入她鼻尖,夏日午後的陽光,透過紗窗照進房間,在地上印出兩個相擁的身影,靜謐而美好。
二人一齊向窗外瞧,舜華說:“你知道嗎?人活在世上,有五個層次的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這些女工,拖兒帶女的剛進來,她們唯一的需求,隻是吃飽穿暖,有個安全的地方休息而已。
人類,是這個世界上最高貴的物種,她們生而為人,不應該活得不如一條狗,她們應該有安全的住所,應該被愛和尊重。
我沒看見,也就算了,我沒有能力,也算了。
可是,我來了,我看見了,我有能力,我不做點什麽,對不起老天爺……”
讓她穿越過來,肯定有她的使命,而不是隻讓她養大幾個葫蘆娃。
王衍爵第一次聽她講需求層次,覺得好奇,他問:“咱們在哪個層次?”
舜華拉著他來到辦公桌前,拉過一張紙,畫了一個簡單的需求層次圖,最後說:
“咱們,當然是在頂端啦,你看,咱們不缺吃穿吧?沒有安全威脅吧?咱們有家人、有師長、有朋友,咱們有愛和尊重,古人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你在南洋做的事,我在這裏做的事,算是……兼濟天下了吧?”
“算算算,”王衍爵刀眉高挑,嘴角翹起,揚起驕傲的笑意,“朝堂諸公,誰有本事每年掙迴來兩百萬兩?”
“你看看,開心吧?”舜華伸手,刮了刮他挺括的鼻梁,大眼裏滿是笑意,“到了咱們這個層次,就是要開心,這是最高層次的享受。
所以,你怕我累,其實,我一點都不覺得累,隻覺得開心。”
“好好好,開心就好!”他捉住眼前那隻如玉的小手,放在手掌心,輕輕摩挲,“其實,我也很開心。”
秉哲聽說被服廠辦了小學校,正在找先生,便自告奮勇地前來幫忙,利用休沐日,來教這些孩子們學拚音。
在他的遊說下,翰林院的一幫同年,紛紛前來支援,輪流來給學生上課。
焦先生知道後,特意給翰林們排了班,讓他們輪班休息。
這群難民子弟,授課的先生,卻是大明最頂級的讀書人,真有點大炮打蚊子的意思。
開學一個多月後,學校迎來第一位全職先生,卻是後世大大有名的李贄,這位泰州學派的大拿,是焦竑的好友,棄官前做到知府。
他思想激進,年輕時就是個憤青,十二歲就寫文章諷刺孔子,成年後,更是抨擊程朱理學太虛偽,看不慣朝堂爭鬥,反對把人分為九等。
他是一位鬥士,堪比大明版魯迅,更是一位演講家,一開壇講學,不管是在寺廟,還是深山老林,和尚、樵夫、農民、甚至連女子,幾乎滿城空巷,都跑來聽李贄講課。
如今老而彌堅,七十多歲的人了,仍然鬥誌昂揚,南北奔走。
焦竑勸他留在北京,整理整理他的學術著作,讓一生的心血,流傳後世。
老先生聽焦竑說,外城辦了間招收難民婦女的工廠,便興致勃勃地跑來參觀。
舜華聽說麵前這位清瘦的老人,就是大明演講家李贄,兩眼立即閃動起崇拜的小星星,陪他參觀了工廠的各個區域。
老先生看到,工廠還在陸續拉來滿臉菜色,衣衫破爛的難民婦女和兒童,便好奇地跟著,看她們從肮髒破敗,變得清潔幹淨,看她們住進整齊幹淨的宿舍,看她們吃的飯,看她們帶來的孩子,也吃上飯。
他簡直看呆了,問身邊的兩位年輕人:“二位為何要這樣做?”
王衍爵用舜華的話迴答他:“人是這世上最高貴的物種,她們應該活得像個人。”
老先生聽後,淚流滿麵,他掩麵羞愧地說:“枉自我成日高談闊論,卻忘了陽公的知行合一,王公子和袁大家做的事,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大善!老夫能為廠子做點什麽?”
舜華笑得眉眼彎彎,朗聲道:“卓吾先生,被服廠了弟校,還缺先生呢,請卓吾先生為孩子們講一節課罷。”
老先生教書育人幾十年,最懂得孩子是最容易被影響的,當即決定為孩子們講一堂課。
這一講,就留了下來。
廠房裏擺著幾排厚重的木頭條案,從頭排到尾。
辛十五發給每人一塊帶繩子的小木牌,對大家說:“咱們這裏,是第二車間,你們工牌上的數字,是你們的工號。
去條案兩邊,找到跟你們牌子上一樣符號的位置,那就是你們的工位,以後,你們就坐在工位上做活,做得多掙得多……”
他後麵的話,不知眾人聽懂沒有,女人們都不識字,隻是對牌子找工位,就用了近一個時辰,嘰嘰喳喳地,根本沒人聽他的話了。
一連忙了三四天,這第一批工人才安頓下來,懂得幾時領飯,幾時上工,幾時下工,哪裏是公廁。
隻是宣講這些規章製度,就把各位管事,弄得暈頭轉向,因為他們也是邊學邊用,有時候連他們都記不清,講錯了,還得從頭來過。
舜華很有耐心,她站在管理區二樓上的一個窗戶裏,看著進廠的難民們,一點點地改變,臉上的菜色,漸漸地消退。
看著孩子們恢複了笑臉,開始在生活區的空地上追逐打鬧,廠區裏漸漸熱鬧起來,她就高興,她找到了自己穿越的價值。
王衍爵正在辦公桌上,翻閱她寫的管理條例,擔心地說:“你寫這麽多,廠裏識字的,加上你我,都不夠兩隻手,誰會看啊?”
舜華說:“沒關係,先讀給她們聽,總有一天,她們中有人會看得懂。”
王衍爵抬頭望著她恬靜的笑容,內心無比安寧,為了這樣的笑容,他再建幾座工廠也願意。
“生活區那所學校,訂的課桌椅,再有三五天就送來了,你準備請誰來當先生?”他問,設計這座工廠的時候,舜華在生活區規劃了一所學校。
“你不會再自己去當先生吧?”他放下那本《管理條例》,起身走到她身邊,從後麵擁住她,輕聲說,“我舍不得……”
舜華仰頭靠在他胸前,清冽的蘭香傳入她鼻尖,夏日午後的陽光,透過紗窗照進房間,在地上印出兩個相擁的身影,靜謐而美好。
二人一齊向窗外瞧,舜華說:“你知道嗎?人活在世上,有五個層次的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這些女工,拖兒帶女的剛進來,她們唯一的需求,隻是吃飽穿暖,有個安全的地方休息而已。
人類,是這個世界上最高貴的物種,她們生而為人,不應該活得不如一條狗,她們應該有安全的住所,應該被愛和尊重。
我沒看見,也就算了,我沒有能力,也算了。
可是,我來了,我看見了,我有能力,我不做點什麽,對不起老天爺……”
讓她穿越過來,肯定有她的使命,而不是隻讓她養大幾個葫蘆娃。
王衍爵第一次聽她講需求層次,覺得好奇,他問:“咱們在哪個層次?”
舜華拉著他來到辦公桌前,拉過一張紙,畫了一個簡單的需求層次圖,最後說:
“咱們,當然是在頂端啦,你看,咱們不缺吃穿吧?沒有安全威脅吧?咱們有家人、有師長、有朋友,咱們有愛和尊重,古人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你在南洋做的事,我在這裏做的事,算是……兼濟天下了吧?”
“算算算,”王衍爵刀眉高挑,嘴角翹起,揚起驕傲的笑意,“朝堂諸公,誰有本事每年掙迴來兩百萬兩?”
“你看看,開心吧?”舜華伸手,刮了刮他挺括的鼻梁,大眼裏滿是笑意,“到了咱們這個層次,就是要開心,這是最高層次的享受。
所以,你怕我累,其實,我一點都不覺得累,隻覺得開心。”
“好好好,開心就好!”他捉住眼前那隻如玉的小手,放在手掌心,輕輕摩挲,“其實,我也很開心。”
秉哲聽說被服廠辦了小學校,正在找先生,便自告奮勇地前來幫忙,利用休沐日,來教這些孩子們學拚音。
在他的遊說下,翰林院的一幫同年,紛紛前來支援,輪流來給學生上課。
焦先生知道後,特意給翰林們排了班,讓他們輪班休息。
這群難民子弟,授課的先生,卻是大明最頂級的讀書人,真有點大炮打蚊子的意思。
開學一個多月後,學校迎來第一位全職先生,卻是後世大大有名的李贄,這位泰州學派的大拿,是焦竑的好友,棄官前做到知府。
他思想激進,年輕時就是個憤青,十二歲就寫文章諷刺孔子,成年後,更是抨擊程朱理學太虛偽,看不慣朝堂爭鬥,反對把人分為九等。
他是一位鬥士,堪比大明版魯迅,更是一位演講家,一開壇講學,不管是在寺廟,還是深山老林,和尚、樵夫、農民、甚至連女子,幾乎滿城空巷,都跑來聽李贄講課。
如今老而彌堅,七十多歲的人了,仍然鬥誌昂揚,南北奔走。
焦竑勸他留在北京,整理整理他的學術著作,讓一生的心血,流傳後世。
老先生聽焦竑說,外城辦了間招收難民婦女的工廠,便興致勃勃地跑來參觀。
舜華聽說麵前這位清瘦的老人,就是大明演講家李贄,兩眼立即閃動起崇拜的小星星,陪他參觀了工廠的各個區域。
老先生看到,工廠還在陸續拉來滿臉菜色,衣衫破爛的難民婦女和兒童,便好奇地跟著,看她們從肮髒破敗,變得清潔幹淨,看她們住進整齊幹淨的宿舍,看她們吃的飯,看她們帶來的孩子,也吃上飯。
他簡直看呆了,問身邊的兩位年輕人:“二位為何要這樣做?”
王衍爵用舜華的話迴答他:“人是這世上最高貴的物種,她們應該活得像個人。”
老先生聽後,淚流滿麵,他掩麵羞愧地說:“枉自我成日高談闊論,卻忘了陽公的知行合一,王公子和袁大家做的事,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大善!老夫能為廠子做點什麽?”
舜華笑得眉眼彎彎,朗聲道:“卓吾先生,被服廠了弟校,還缺先生呢,請卓吾先生為孩子們講一節課罷。”
老先生教書育人幾十年,最懂得孩子是最容易被影響的,當即決定為孩子們講一堂課。
這一講,就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