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用錢砸
長姐當家,我在大明做外貿 作者:種菊南山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舜華花了三天時間,跟袁鐵匠一起,又做了一架鐵水龍。這次不同的是,在固定鐵水龍的架子上,裝了一個手動搖柄,轉動手柄,帶動鐵水龍轉動,就把水從井裏提上來了。
雖然這樣還是很費勁,但是舜華已經盡力,她再也沒有精力,去造一架風車來作為動力了。
不出所料,修水渠還是遇到了麻煩。
楊家灣村雖然同意,在他們的土地上修築引水渠,但他們覺得受益最大的,是下遊的謝村和袁家村。
所以,本來平均分為三段施工的工程,楊家灣村卻提出,下遊的兩個村要承擔大頭。
謝村的族長和村民都覺得,缺水是暫時的,說不定哪天就下雨了呢,對修水渠也不積極。
謝村沒有鐵水龍,抗旱全靠人力,都跑去挑水灌莊稼去了。
袁家村也有很多反對意見,以袁五爺為首,幾位下崗的族老和房頭們,背地裏嘲諷道:“臨上花轎才裹腳,來得及嗎?”
袁家村有些水田位置比較高,引水渠到不了,來不及澆水,小村的莊稼顆粒無收。這些人家早就把幹枯的麥苗拔了,準備整田插秧,都在等著老天爺下雨。
袁族長得不到支持,氣的沒辦法,又來找舜華。
舜華不理解,這些人為了搶水可以去拚命,為什麽就不願意修一條引水渠呢?
想到搶水械鬥時的血腥場麵,她就心有餘悸。心底暗暗發誓,就是砸錢,她也要砸出一條引水渠出來,她可不想讓秉哲兄弟們,在無謂的械鬥中受到傷害。
“大爺爺,五爺爺他們,就是有意見,也不能在這時候說風涼話嘛,引水渠關係到全族人的生存問題,怎麽就拎不清呢?想看您的笑話,他們想錯了,咱們就是拿錢砸,也給它砸一條水渠出來!
馬上到月底,舜華這邊已經開始做結算,三天後分紅。大爺可以用族裏的分紅款,請人挖水渠,不夠的部分,舜華給填上。”
“華姐兒,一定要挖這條引水渠嗎?”其實袁族長也不太理解舜華的堅持,隻因他在吳知縣麵前做了承諾,不好退縮而已。
舜華拿過一張紙,把遇到的問題一一列出來。
第一,是人們的僥幸心理,總想著,說不定哪天就下雨了,到時候,水渠不就白挖了?
第二,是不願意耽誤抗旱的時間,鳳凰溪水流雖少,畢竟還能提一些上來。農民看見莊稼受旱,就像看見自己的孩子在嗷嗷待哺一樣,有一滴水,都巴不得送到地裏去。
第三,怕自己吃虧,如楊家灣村,覺得自己又是出地又是出人工,辛辛苦苦挖的引水渠,得益最多的卻是下遊的兩個村子。
針對這幾個問題,舜華的處理簡單粗暴:拿錢砸!
有錢就是任性!
袁族長見舜華如此堅持,想到舜華讓他往社倉裏存糧的建議,總覺得,她是預感到了有不好的事要發生。
一想到這裏,袁族長就有點心慌,修水渠的意誌也變得堅定起來。
兩人經過商議決定,挖一方土給十文錢,舜華初步估算了一下,修一條簡單的引水渠,大概需要1500兩銀子。
長江裝卸公司,在九江碼頭裝了二十六組吊架,哪怕隻有半成的股份,收入也很可觀。
上個月,袁族長聽舜華的建議,又建了一個社倉,買了五百石糧食存了起來。就算領到四月的分紅,手上的銀子也不夠修水渠的。
舜華說:“大爺爺放心,缺額的銀子,我來出。”
袁族長搖著頭說:“今年幹旱,眼看著你家的茉莉花也要減產,這是全族的事情,哪能讓你私人出錢呢?”
舜華要是出了錢,袁鴻泰不得跟著出錢啊?
舜華也想到了這一點,她馬上轉了個方法:“這錢呢,算我借給族裏的,下次分了錢,大爺爺記得還我就行了。”
關於出錢的事情,二人達成協定。
袁族長去貼告示組織人手,舜華則抓緊時間做結算。
分紅的時候,袁族長在會上提起修引水渠的事兒, 說起錢不夠,還得向舜華借錢。
袁鴻舟沒想到,他家的半成股份,竟然能分得六百多兩銀子。
他當即拿一百兩的銀票,雙手遞給袁族長:“大伯,修引水渠是造福子孫後代的大事,侄兒一家跑船,抽不出人迴來幫手,捐一百兩銀子聊表心意。”
袁鴻泰當即表態:“我也捐一百兩,有了水渠,以後也不用拿著鋤頭扁擔去拚命了。”
有兩人帶頭,雷武、吳老大、肖老大、舜華,每人都捐了一百兩,袁鴻泰是總經理,他們不好越過他去。
袁洪亮的手在幾張銀票間挪來挪去,最後一咬牙,也準備捐一百兩,袁鴻泰拒絕道:“你掙的錢不多,捐五十兩得了,心意是一樣的。”
袁洪亮急忙拿出一張五十兩的銀票,心頭跟割肉似的,麵上還要裝出慷慨激昂的樣子:
“鴻舟大哥說的是,修水渠是造福兒孫的大事,我等袁氏子孫,正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侄兒在碼頭上脫不開身,就出點贏錢吧。”
有錢好辦事兒,第二天,三個村子的族長和裏正,隻用半天時間就畫好了線。還挖了一節溝渠做樣板,溝底寬三尺,溝麵寬4尺,溝深三尺。
這樣簡陋的溝渠,挖兩尺長,就能掙十枚銅錢。
這下子熱鬧了,三個村的村民,爭著搶著去占地方,全家老少齊動員,不分晝夜地在工地上挖呀挖呀挖。上遊幾個村子的人,聽到消息跑來,地方早已被占完了。
三位族長在路邊的一棵大樹下現場辦公。
三人坐在官帽椅上,麵前擺開一張條案,上麵堆著一串一串的黃澄澄的銅錢,袁族長親自記賬,楊謝兩位族長負責發錢。
三位裏正年輕一些,每人負責一段工地。沿途指導村民們挖土,驗收合格後,發一個籌碼,村民們拿著籌碼到三位族長那裏領錢。
引水渠的首倡者袁舜華,早已深藏功與名,把關注點放到了抗旱保苗上。
周大田聽了他的建議,決定先保住三十畝地能正常開花,這些地每三天就得澆一次,其餘的花苗,五六天澆一次,保住苗不死就行。
天空日日晴朗,沒有一點要下雨的樣子,幹旱在繼續,袁家村有人家開始斷糧,好多人家已經開始每天隻吃兩頓飯。
稻穀已經長到一兩二錢銀子一石,按一石稻穀一百二十斤計算,一斤稻穀要10文錢。
舜華早已擺明態度:寧願借錢,也不借糧。
想要糧食,去挑水澆花,挑一擔水,掙一文錢,一個壯勞力,一天能掙五六斤稻穀,磨出來的稻米夠一家人吃一天。
好在,經過十幾天的搶工,楊家灣引水渠終於挖通了,奔流的長江水,分出一股支流,趕在大田插秧前,流進了鳳凰溪。
吳知縣不辭辛苦,趕來參加放水典禮,不但做了熱情洋溢的演講,還與三位族長一起點燃了鞭炮,宣布楊家灣水渠引水成功。
小孩子們興奮的沿著溪水奔跑,青壯們趕忙修整田邊地頭的溝渠水塘,準備插秧種豆。
舜華沒有去參加通水典禮,她去了一趟幕阜山,查看阿公家的茶葉收成情況。
迴來時,吳知縣已經迴轉縣衙,卻給她留了一封信在家裏。
雖然這樣還是很費勁,但是舜華已經盡力,她再也沒有精力,去造一架風車來作為動力了。
不出所料,修水渠還是遇到了麻煩。
楊家灣村雖然同意,在他們的土地上修築引水渠,但他們覺得受益最大的,是下遊的謝村和袁家村。
所以,本來平均分為三段施工的工程,楊家灣村卻提出,下遊的兩個村要承擔大頭。
謝村的族長和村民都覺得,缺水是暫時的,說不定哪天就下雨了呢,對修水渠也不積極。
謝村沒有鐵水龍,抗旱全靠人力,都跑去挑水灌莊稼去了。
袁家村也有很多反對意見,以袁五爺為首,幾位下崗的族老和房頭們,背地裏嘲諷道:“臨上花轎才裹腳,來得及嗎?”
袁家村有些水田位置比較高,引水渠到不了,來不及澆水,小村的莊稼顆粒無收。這些人家早就把幹枯的麥苗拔了,準備整田插秧,都在等著老天爺下雨。
袁族長得不到支持,氣的沒辦法,又來找舜華。
舜華不理解,這些人為了搶水可以去拚命,為什麽就不願意修一條引水渠呢?
想到搶水械鬥時的血腥場麵,她就心有餘悸。心底暗暗發誓,就是砸錢,她也要砸出一條引水渠出來,她可不想讓秉哲兄弟們,在無謂的械鬥中受到傷害。
“大爺爺,五爺爺他們,就是有意見,也不能在這時候說風涼話嘛,引水渠關係到全族人的生存問題,怎麽就拎不清呢?想看您的笑話,他們想錯了,咱們就是拿錢砸,也給它砸一條水渠出來!
馬上到月底,舜華這邊已經開始做結算,三天後分紅。大爺可以用族裏的分紅款,請人挖水渠,不夠的部分,舜華給填上。”
“華姐兒,一定要挖這條引水渠嗎?”其實袁族長也不太理解舜華的堅持,隻因他在吳知縣麵前做了承諾,不好退縮而已。
舜華拿過一張紙,把遇到的問題一一列出來。
第一,是人們的僥幸心理,總想著,說不定哪天就下雨了,到時候,水渠不就白挖了?
第二,是不願意耽誤抗旱的時間,鳳凰溪水流雖少,畢竟還能提一些上來。農民看見莊稼受旱,就像看見自己的孩子在嗷嗷待哺一樣,有一滴水,都巴不得送到地裏去。
第三,怕自己吃虧,如楊家灣村,覺得自己又是出地又是出人工,辛辛苦苦挖的引水渠,得益最多的卻是下遊的兩個村子。
針對這幾個問題,舜華的處理簡單粗暴:拿錢砸!
有錢就是任性!
袁族長見舜華如此堅持,想到舜華讓他往社倉裏存糧的建議,總覺得,她是預感到了有不好的事要發生。
一想到這裏,袁族長就有點心慌,修水渠的意誌也變得堅定起來。
兩人經過商議決定,挖一方土給十文錢,舜華初步估算了一下,修一條簡單的引水渠,大概需要1500兩銀子。
長江裝卸公司,在九江碼頭裝了二十六組吊架,哪怕隻有半成的股份,收入也很可觀。
上個月,袁族長聽舜華的建議,又建了一個社倉,買了五百石糧食存了起來。就算領到四月的分紅,手上的銀子也不夠修水渠的。
舜華說:“大爺爺放心,缺額的銀子,我來出。”
袁族長搖著頭說:“今年幹旱,眼看著你家的茉莉花也要減產,這是全族的事情,哪能讓你私人出錢呢?”
舜華要是出了錢,袁鴻泰不得跟著出錢啊?
舜華也想到了這一點,她馬上轉了個方法:“這錢呢,算我借給族裏的,下次分了錢,大爺爺記得還我就行了。”
關於出錢的事情,二人達成協定。
袁族長去貼告示組織人手,舜華則抓緊時間做結算。
分紅的時候,袁族長在會上提起修引水渠的事兒, 說起錢不夠,還得向舜華借錢。
袁鴻舟沒想到,他家的半成股份,竟然能分得六百多兩銀子。
他當即拿一百兩的銀票,雙手遞給袁族長:“大伯,修引水渠是造福子孫後代的大事,侄兒一家跑船,抽不出人迴來幫手,捐一百兩銀子聊表心意。”
袁鴻泰當即表態:“我也捐一百兩,有了水渠,以後也不用拿著鋤頭扁擔去拚命了。”
有兩人帶頭,雷武、吳老大、肖老大、舜華,每人都捐了一百兩,袁鴻泰是總經理,他們不好越過他去。
袁洪亮的手在幾張銀票間挪來挪去,最後一咬牙,也準備捐一百兩,袁鴻泰拒絕道:“你掙的錢不多,捐五十兩得了,心意是一樣的。”
袁洪亮急忙拿出一張五十兩的銀票,心頭跟割肉似的,麵上還要裝出慷慨激昂的樣子:
“鴻舟大哥說的是,修水渠是造福兒孫的大事,我等袁氏子孫,正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侄兒在碼頭上脫不開身,就出點贏錢吧。”
有錢好辦事兒,第二天,三個村子的族長和裏正,隻用半天時間就畫好了線。還挖了一節溝渠做樣板,溝底寬三尺,溝麵寬4尺,溝深三尺。
這樣簡陋的溝渠,挖兩尺長,就能掙十枚銅錢。
這下子熱鬧了,三個村的村民,爭著搶著去占地方,全家老少齊動員,不分晝夜地在工地上挖呀挖呀挖。上遊幾個村子的人,聽到消息跑來,地方早已被占完了。
三位族長在路邊的一棵大樹下現場辦公。
三人坐在官帽椅上,麵前擺開一張條案,上麵堆著一串一串的黃澄澄的銅錢,袁族長親自記賬,楊謝兩位族長負責發錢。
三位裏正年輕一些,每人負責一段工地。沿途指導村民們挖土,驗收合格後,發一個籌碼,村民們拿著籌碼到三位族長那裏領錢。
引水渠的首倡者袁舜華,早已深藏功與名,把關注點放到了抗旱保苗上。
周大田聽了他的建議,決定先保住三十畝地能正常開花,這些地每三天就得澆一次,其餘的花苗,五六天澆一次,保住苗不死就行。
天空日日晴朗,沒有一點要下雨的樣子,幹旱在繼續,袁家村有人家開始斷糧,好多人家已經開始每天隻吃兩頓飯。
稻穀已經長到一兩二錢銀子一石,按一石稻穀一百二十斤計算,一斤稻穀要10文錢。
舜華早已擺明態度:寧願借錢,也不借糧。
想要糧食,去挑水澆花,挑一擔水,掙一文錢,一個壯勞力,一天能掙五六斤稻穀,磨出來的稻米夠一家人吃一天。
好在,經過十幾天的搶工,楊家灣引水渠終於挖通了,奔流的長江水,分出一股支流,趕在大田插秧前,流進了鳳凰溪。
吳知縣不辭辛苦,趕來參加放水典禮,不但做了熱情洋溢的演講,還與三位族長一起點燃了鞭炮,宣布楊家灣水渠引水成功。
小孩子們興奮的沿著溪水奔跑,青壯們趕忙修整田邊地頭的溝渠水塘,準備插秧種豆。
舜華沒有去參加通水典禮,她去了一趟幕阜山,查看阿公家的茶葉收成情況。
迴來時,吳知縣已經迴轉縣衙,卻給她留了一封信在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