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在京中平穩的官道上一路疾馳,卻在靠近楚王府時慢慢減速停了下來。


    這是趙蘭溪吩咐的。


    沈驥十分不解,轉頭看向趙蘭溪,趙蘭溪自然知道他想問什麽,遂直言道:


    “你先迴楚王府包紮傷口,好好休養,我來帶那些小兵們進宮作證。”


    “這怎麽行?”


    沈驥麵露不悅,說:


    “眼看著就到最後一步了,我要親自去為父親正名!我要眼看著楚王殿下為父親昭雪!”


    “不,正是因為沈將軍是你的父親,你才要避嫌。”


    趙蘭溪耐心地解釋著說:


    “這些小兵是當初跟你一起攻打契丹的,隻有他們才能證明你當時打了勝仗,沈家沒有叛國。可是,倘若這些人是你親自帶進宮的,那些朝臣們自然會以為是你收買了他們,讓他們按照你給的說辭去作證。如此,他們的話就不足為信了。”


    沈驥聞言,顯然有些為難了:


    “那可如何是好?”


    “這很簡單。你老老實實迴楚王府養傷,先別露麵。那些朝臣可不知道城外的局勢,進了宮,我隻說這些小兵是我在替嚴大人追查沈家一案時陸續找到的,他們都願意為你作證,證明你打了勝仗。嚴默生前本就公然提出了沈家一案有疑點,而我是嚴默的人,由我去翻案,也是理所應當。”


    沈驥聽了趙蘭溪所言,雖遺憾自己不能進宮為父親鳴冤,卻也知道趙蘭溪方才所說屬實在理。他這個時候大大咧咧地領著自己的兵進宮為自己作證,實在是有些“自導自演”的嫌疑。


    就這樣,沈驥留在了楚王府。


    此時的朝堂上,跟著宣王做事的那幫大臣們仍在喋喋不休,沒完沒了地給楚王使絆子。就在楚王快要招架不住之時,宮內侍衛再次來報:


    “啟稟殿下,宮外有一女子帶領幾名青壯年求見。這女子自稱是嚴默嚴大人生前的心腹女使,帶了證人來為沈家鳴冤!”


    孫皓聞言,忍不住長舒一口氣,趙蘭溪總算是進城來了。楚王心頭大喜,連忙起身道:


    “還不快宣進殿來?”


    不多時,趙蘭溪領著幾個小兵進殿,向眾人說明了這幾位小兵的身份。宣王的那些狗腿子見狀,顯然不肯善罷甘休,遂道:


    “原來是從京城逃走的幾個人,這跟逃兵有什麽異同?既是逃兵,想來品性也讓人難評,他們口中之言又如何作數?”


    孫皓聞言,卻抄著手不緊不慢地說:


    “閣下此言差矣!當初跟著沈驥從契丹迴來的幾位將領,接二連三暴斃而亡,顯然是宮裏有人不想讓契丹一戰的真相從他們口中流出。這求生是人的本能,別人都死了,憑什麽他們要坐以待斃?諸位大人不妨捫心自問一下,換做是你們,你們逃不逃?”


    趙蘭溪知道宣王的狗腿子們勢必會跟著瞎攪和,遂淡定地笑了笑,說:


    “我知道,諸位定然懷疑這幾位的身份,但我都審問過了,他們在家中都是有親人的,不妨讓他們報上自己曾經所在的軍營和姓名,按照軍中登記在冊的軍籍去他們家中帶人來,讓他們的親人來指證,看看這些小兵是不是冒牌的。”


    宣王一黨的幾位朝臣聞言,心中頓生出幾分心虛——敢叫來家屬直接指認,想必這些小兵的身份都是真的了。


    可是話又說迴來了,就算是真的,誰知道他們的口供是不是串通好的呢?


    宣王的一名親信清了清嗓子,冷哼一聲,說:


    “就算人是真的,這位姑娘怎麽證明那些人不是聽你的指使、說一樣的話呢?”


    朝中也有曾經與嚴默交好的朝臣,忍不住站出來指責道:


    “你休要信口雌黃!這位女使是嚴大人身邊的人,怎會去做偽證?若非有十足的證據在手,又豈敢上朝堂鳴冤?”


    那宣王的親信隻不屑道:


    “嚴默死都死了,你倒是挺樂意幫他說話。他不就是破了幾起冤案嗎?給人家翻案翻上癮了?誰的案子都敢翻?沈家叛國是皇上金口玉言敲定的,誰也不準改!”


    “難道皇上就不會犯錯嗎?”


    這一次說話的是楚王。聲音雖未見怒意,卻是擲地有聲。


    眾人聞言,連忙低下了頭去,不敢再多言。


    趙蘭溪知道,自己若是讓這些小兵們七嘴八舌地一起去說攻打契丹時的情況,不僅說不清,也很難讓人信服,遂上前兩步,抬袖行禮道:


    “楚王殿下,為了公平起見,草民建議由您親自來審問這些小兵。您可以隨便問幾個關於契丹一戰的細節,讓他們幾人自己把答案寫在紙上,看看他們所寫的是否一致,這樣也能避免旁人懷疑是草民提前跟他們串通好的。”


    這倒是個好主意。就像科舉考試的殿試一樣,一人一桌,不能交頭接耳,各自寫各自的,而題目是監考殿試的皇上臨時出的,誰都預判不到。


    楚王聞言,也十分讚成趙蘭溪的提議,遂命人抬來桌案,準備好筆墨紙硯,斟酌著拋出了四個問題。


    “本王的問題你們可要聽好了。第一,你們當年隨沈小將軍抵達契丹邊境後,雙方交手的第一戰我方是防守還是進攻?第二,契丹一戰截至告捷,雙方一共交戰過多少次?我方勝幾次?負幾次?第三,你們既然說沈驥小將軍最後一戰大破敵軍,那麽沈小將軍破敵之日是在什麽時辰鳴金收兵的?最後,你們安頓好邊塞,隨沈小將軍拔營凱旋之時,又是幾月幾日?”


    隨著問題的逐個拋出,殿中傳來沙沙的書寫聲。所有人都沉默著,不敢多說一個字。其實,趙蘭溪提出用這種方法為沈驥正名,也是在賭。


    事情畢竟已過去兩年之久,不是每個人都能把每個細節全部記清楚的。況且小兵們也還都是少年郎,有的比沈驥還小,他們也都是頭一迴坐在朝堂上,必定緊張不已,難免容易頭腦混亂記錯一些細節。


    也就是說,那些小兵寫出的答案也許真的不可能完全一樣。但是隻要絕大多數人寫的是一樣的,就能證明沈驥當年在邊塞的作為。


    就這樣,幾位小兵在眾人漫長的等待中,相繼擱下了毛筆。他們桌案上的紙被太監收起來,遞到孫皓手裏,孫皓接過那遝紙,抬眸與趙蘭溪對視了一眼。


    兩人皆從彼此的眼神裏看出了擔憂。他們的顧慮當是一樣的,這個時候就看有多少人的答案是一致的了。


    孫皓很快就斂去眼底的神色,鎮定地垂下眼眸,一頁一頁地翻看著答卷。


    “孫愛卿,情況如何?”


    待孫皓翻開最後一頁紙時,楚王已忍不住往前探了探身子,但為了讓自己看上去成熟沉穩些,他的腳趾死死地抓著地,不讓自己的腳往前邁,以免自己衝到孫皓身邊,把心裏的急切敞開了給別人看,讓人笑話。


    楚王方才提問時,心裏也拿捏著分寸,他既要問一些能讓這些小兵們關注到的細節,以免他們真的因為人微言輕涉獵不到而答不上來,同時又不能問得太淺顯,讓宣王的狗腿子覺得自己在放水。


    這四個問題於楚王而言,同樣是一種考驗和煎熬。


    終於,孫皓緩緩抬起頭來,楚王和趙蘭溪忍不住倒抽了一口涼氣,胸口上似乎緊繃了一根弦,隨時要斷開。


    “殿下,所有人的答案一模一樣!”


    楚王心頭一怔,連忙接過那些紙,一張一張地親自查看著。那些筆跡稚嫩的、潦草的、完全不同的字體,各自東倒西歪地書寫著共同的答案。


    首戰為防守,雙方共交戰二十六次,我方勝十四負十二,收官之戰未時三刻鳴金收兵,七月初五拔營凱旋。


    這些小兵們多半都沒正經讀過書,頂多在軍營裏跟著長官識得一些常用的字,遇到不會寫的,他們甚至會畫圖來表示。而楚王也預判了這一點,所以他盡可能地去問一些能用數字、符號來表達的問題。


    所有渴望為沈家平反的人,都在竭盡所能地配合得天衣無縫。


    紙張被依次傳給眾大臣,大家低聲議論著,點著頭,方才叫囂得最兇的幾個人隻竊竊地抄著手,探頭探腦地跟著往前湊,似乎並不願直視那些赤裸裸的真相。


    趙蘭溪終於長舒了一口氣,連忙轉頭看向那些小兵們,這才驚覺她身後那一張張青澀的麵孔上也寫滿了如釋重負。


    在進宮前,趙蘭溪沒有什麽時間跟他們交待太多,而方才她為了堵悠悠眾口,故意提出讓楚王來考察這些小兵,想來他們也是手足無措,在提筆落字之前也在心裏不停地迴憶著當時的情況,生怕一子落錯再無迴轉。


    他們畢竟是一同陪伴沈驥出生入死的人,盡管事情已經過去兩年,當時的一幕幕仍舊曆曆如昨,隻要靜下心來,仔細去迴憶,總能想起來。那些已經埋藏在他們腦海深處的硝煙戰火都會隨著他們的思緒飄迴遙遠的邊塞,帶著他們重迴戰場,在那裏找迴共同的答案。


    終於,有一名膽子大些的小兵率先下跪,高唿道:


    “楚王殿下,我等願以性命擔保,沈家沒有叛國,沈小將軍在契丹打了勝仗!”


    其餘幾名小兵見狀也紛紛下跪請願:


    “請楚王殿下明查!我等願為沈家作證!沈小將軍沒有叛國!”


    “請殿下明查,為沈家平反!”


    在楚王的準許下,趙蘭溪詳細講述了一番沈驥在關外揮刀自盡的經過,並直言沈驥已經被救迴,人就在京城,楚王可以隨時傳召。


    沈家的案子已經顯而易見地沒有什麽大問題了,宣王一黨的幾位朝臣也閉上了嘴,再爭論也沒有多大的意義了。


    趙蘭溪見狀,覺得自己也應該當眾說出嚴默暴斃的真相,不該讓他的事就此埋沒。


    然而,趙蘭溪剛想開口,寇勇卻像瞅準了時機似的,忽然朗聲道:


    “沈家一案,已近乎明了,諸位同僚今日在朝堂上諫言獻策,實在辛苦,若無其它事要議,今日的早朝便到此為止吧。”


    寇勇話音剛落,眾大臣便連忙告退了,沒有一個人願意多待。從淩晨站到快午時,腿都要斷了,膀胱不好的人茅廁都跑了三四迴了,誰還願意多待?


    看著眾人一瞬間紛紛散去,趙蘭溪十分不解地跑到孫皓身邊,拉了拉他的官袍,低聲問道:


    “為什麽呀?我還沒有說完呢!寇大人怎麽這樣?”


    孫皓隻笑著輕輕拍了拍趙蘭溪的手,示意她稍安勿躁,果然,寇勇朝著趙蘭溪走了過來。


    “趙姑娘,孫大人總是與老夫說起你,今日一見,姑娘果真有勇有謀。隻是方才之事,想必趙姑娘心中有所疑惑?”


    趙蘭溪朝寇勇行了一禮,直言道:


    “您是代丞相,晚輩敬您,但是晚輩心中確實不明白,那個杜公公都還沒有招供,還沒有說出是皇上指使他找錢光陷害沈浩存的!還有嚴默,他明明是被皇上用毒酒賜死的,因為皇上不想讓沈家翻案證明自己的昏庸無能!這些話我還沒有說呢!”


    寇勇耐心聽著,麵對趙蘭溪的質疑,他神色依舊平靜,隻看了看楚王,又看了看孫皓,解釋道:


    “這是我們共同商量的結果,點到為止,適時收場。”


    趙蘭溪張了張口,顯然有些吃驚,寇勇隻繼續解釋道:


    “你想想,那個杜公公是皇上的貼身心腹,除了皇上沒有任何人能請得動他,眾大臣早已經心知肚明了,這就是皇上容不下手握重兵、功高蓋主的沈家,才讓杜公公夥同錢光給沈浩存做了個局!至於嚴默的死,老夫既然能覺得蹊蹺,其他人也自然都能想到。這些,已經足夠了。”


    有些事,在朝堂上早就是人盡皆知了,隻是大家都不敢說,因為有些實情不能攤開了給老百姓看。老百姓們知道沈家平反,皇上當時判了冤假錯案,這就已經到了極限了,倘若讓老百姓們進一步知道皇上或許明白沈家的清白,隻是怕他功高蓋主就刻意設計陷害、繼而又害死嚴默,那麽整個王朝非得地動山搖不可。


    “若是老百姓都知道了他們的君王是一個陷害忠臣良將的昏君,勢必會引起民心動亂,倘若有人趁機起義,欲改朝換代,惹來邊塞諸國趁虛而入、內憂外患,那就徹底釀成大禍了!”


    寇勇意味深長地看著趙蘭溪。


    趙蘭溪一下就明白了寇勇的顧慮——王朝需要一張遮羞布來維持著它應有的體麵。


    他們可以翻案,可以給冤魂平反,也可以把昏庸的老皇帝拉下台換個明君,但卻獨獨不能把遮羞布扯下來,讓老百姓們直接看到王朝內部的腐敗不堪,以致民心動搖,天下大亂。


    趙蘭溪聽得明白,卻還是有些不甘心:


    “那嚴默就這樣白白死了嗎?憑什麽?”


    楚王聞言,連忙上前誠懇道:


    “你放心,沈家昭雪的詔書一下,小王定然也會把沈家平反的功勞算一些到嚴默頭上,給他一定的追封和補償,讓他的女兒能堂堂正正地長大!”


    可是,這哪有把皇上拉出來痛斥一頓,讓他親口道歉、贖罪來得痛快?


    真煩人!


    趙蘭溪還是覺得有些不甘心,但是為了顧全大局,也隻好妥協了。


    隻要那昏君一死,嚴默的仇也就算報了,至於楚王承諾的補償,不管給多給少,她都會全部替嚴聽瀾收下。那是用嚴默的命換來的,他的女兒理應得到這些,並在新皇的庇護下平安長大。


    就在這時,一名楚王府心腹匆忙踏進殿來,邊跑邊喊:


    “殿下!啟稟殿下!徐州急報!徐州急報!”


    “快說!”


    “德妃與宣王母子欲劫持皇上逼迫其傳位,皇上在驚慌中龍體折損,已經龍馭賓天了!如今,徐州廂軍總指揮使與鎮國公已經將德妃與宣王擒住,正在押解迴京的路上!”


    楚王立刻就捕捉到了一個重要信息:


    “父皇……駕崩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河幾度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小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小雨並收藏山河幾度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