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底征服給英國帶去了文明。而諾曼底登陸則給世界帶來了和平,諾曼底征服給英法帶來了百年的戰爭,徹底改變了英法兩國的曆史。而諾曼底登陸則改變了世界曆史的走向。這是怎麽迴事呢?


    公元一零六六年,也就是大文豪蘇軾的父親蘇洵去世的那一年,在遙遠的西歐,臣屬於法蘭西的諾曼底公爵威廉,在法國國王和羅馬教皇的支持下,舉兵西進,登陸英格蘭,隨後贏得了黑斯廷斯戰役的勝利,並占領了倫敦城,之後,諾曼底威廉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中加冕登基,成為了英格蘭新的國王,完成了統一,並將法國文化帶去了英國,給英國帶來了文明,從而開啟了英國曆史上,最後一個由外族統治的諾曼底王朝時期,八百七十八年後,這一塊地區再一次見證著曆史的輪迴。


    隻不過,不同的是,這一迴換成英國人去征服法國的諾曼底,到時將會有三百萬士兵在這裏登陸,進而攻入德國本土,開辟第二戰場。那這一切到底是怎麽迴事呢?


    我們上期講到,在一九四三年底的德黑蘭會議當中,盟軍決定在法國開辟第二戰場。但小胡子元首,早在一九四一年底就想到了盟軍會這麽做,隻是他不清楚,盟軍具體在哪個地方登陸?


    於是到了一九四二年九月,小胡子元首下令在英吉利海峽到西班牙和法國海濱,修建起了一條被稱為大西洋壁壘的防線,長達四千多公裏,有一點五萬個堅固支撐點組成,並設置了坦克陷阱,鋪設了密密麻麻的地雷和鐵絲網,連埋在水底的木樁上也掛著水雷,後方林立的哨所,監視著任何可能的空降行為。


    而且,小胡子還從兵力緊張的東線戰場上調來了精銳的裝甲師,把德軍部隊由原來的四十六個師增加到了五十八個師,並派沙漠之狐隆美爾親自坐鎮指揮。由此可見,盟軍要想成功登陸困難多大,可想而知。


    對於盟軍來說,要想在法國開辟第二戰場,並不單單隻是把軍隊一股腦的用登陸艦送上岸就完事了。一支兩百多萬人的部隊,還有數十萬噸的物資,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之內,僅憑小型簡陋的登陸艇,就能夠送上岸,必須先派遣一支分隊占領灘頭,從中最好有港口,然後建立和穩固陣地。從而讓後麵的大型運輸船,能夠安全的在碼頭上卸下軍隊和物資,這樣才能做到以充足的軍力,開辟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戰場。


    由此可見,搶不下灘頭陣地。那麽盟國的兩百多萬大軍,就隻能飄在海上幹瞪眼,而選擇一個合適的登陸地點,就成為了重中之重。


    首先,登陸地點不能離英國太遠,要在戰鬥機的作戰範圍之內,地形也要有利於登陸部隊和物資上岸。其次,加上英吉利海峽風浪不斷,很容易有毀滅性的風暴。因此,還得有個港口來保護船隻,也有利於卸下後續部隊。此外,登陸地還要盡可能的靠近德國的工業區。這樣的話,登陸之後才能盡快摧毀德國的戰爭機器。


    有一個地方非常完美,完全符合這些特點,那就是加萊。他離英國隻有三十四公裏,有港口,在飛機的作戰範圍之內,也接近德國的邊界,但恰恰就是太完美了。你能想到的,敵人也能夠想到,不僅隆美爾,就連小胡子也堅信,盟軍極有可能會把這裏作為主攻的方向。


    所以,德國人在加來修築了大西洋堡壘上最堅固的攻勢,並設下了重兵把守,加萊是布防中的重中之重。除加來之外,還有一個地方適合登陸,那就是諾曼底,但諾曼底離英國較遠,空軍和後期支援更加困難。登陸後要奪取八十公裏之外的瑟堡港,才可以解決運輸問題。地形也不如加萊。如果在諾曼底展開兩棲作戰,光是跨海運輸,就讓人非常頭疼。


    本來以為諾曼底會被排除,但盟軍的最高負責人艾森豪威爾,卻出人意料的選擇了他,為什麽呢?因為恰恰就是這些缺點,導致諾曼底的防守不如加萊那般森嚴,盟軍在對比之後,發現諾曼底比加萊更加好打。而且還可以出其不意。


    於是決定選擇防守力量相對薄弱的諾曼底作為登陸,那德國是否能夠發現,盟軍早已將進攻重點放到了諾曼底呢?


    接下來又會發生什麽事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平洋戰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喜歡讀書的阿興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歡讀書的阿興哥並收藏太平洋戰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