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和埃及、約旦瓜分了巴勒斯坦,以色列占了大頭,埃及占了加沙,約旦占了約旦河西岸。雖說埃及也撈了好處,但畢竟是吃了敗仗。所以戰爭結束後,一些埃及人便開始反思,咱阿拉伯世界人多地廣,為什麽連個小小的以色列都拍不死?經過一番反思,埃及國內代表中小資產階級第一主張進行民主民族革命的自由派軍官得出結論,之所以打敗仗,全賴國王法魯克一世扯後腿。埃及要想振興,就必須要推翻法魯克封建王朝的腐朽統治。


    1952年,這些自由派軍官在納吉布和納賽爾的領導下,發動七月革命,推翻了法魯克王朝,成立埃及共和國。事成之後,納吉布因為革命不夠堅決,又被納賽爾發動政變,解除職務。


    自此,納賽爾便成為埃及總統。埃及也進入了嶄新的納賽爾時代,新時代自然要有新氣象,更要有新作為。納賽爾執政後,政治上奉行“不結盟”政策,軍事上實行改革,經濟上推進埃及的工業化建設,但要搞工業化,需要很多很多錢。


    1955年12月,美、英曾表示願意為埃及的經濟建設提供7000萬美元“贈款”,世界銀行也答應貸款2億美元。


    但到了1956年7月,美國又以埃及不願意加入圍堵蘇聯的“巴格達條約”“不願合作”為借口,宣布終止資助計劃,答應的事情又反悔。納賽爾決定將矛頭對準英法控製的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是什麽呢?簡單的講,就是印鈔機!拿下蘇伊士運河,埃及人什麽都不用幹,坐等收賬就好了。


    七月革命後,英軍雖然撤離埃及,結束了對埃及的殖民統治,但蘇伊士運河的經營權仍然掌握在英法兩國手上。


    1956年7月26日,納賽爾在慶祝革命成功四周年的群眾集會上,宣布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用運河的稅收搞經濟建設,比如修建阿斯旺水壩。消息一出,舉世嘩然。


    這個事情的性質,就相當於一個四歲小孩當街甩了兩個彪形大漢,一人一個大耳刮子。自打二戰結束以來,法國接連在越南、阿爾及利亞吃癟,執政英國的工黨則是一心一意賣家產,把帝國遺產換成黃油和午餐肉,獲取選民支持。


    等到英國人吃飽,又迴憶起昔日榮光時,才發現大英的核心資產,已經被賣的差不多了。可以說,二戰後的頭十年,英法都憋了一肚子氣,現如今,小小的埃及居然也敢叫板,兩個沒落貴族頓時就摟不住火了,決定奪迴蘇伊士運河,怎麽奪迴呢?


    一開始,英國首相艾登和法國總理摩勒打算走法律途徑,將蘇伊士運河問題提交到聯合國安理會討論,可安理會討論後,否決了英法要求埃及接受“國際管理”的提案。既然法律途徑走不通,那就隻好動粗了。不過,這會兒畢竟不是英法稱雄的時代,美蘇控製著聯合國,沒有聯合國安理會授權,你憑什麽出兵?明搶行不通。法國想了個好主意,就是雇傭以色列先和埃及開打,然後英法在找機會調停,迫使埃及放棄運河控製權。以色列那邊,其實早就想打了,自從納賽爾執政以來,埃及就不斷進口武器,還派飛行員到蘇聯受訓,就是想著養精蓄銳後,報一箭之仇。既然對麵早晚都要打過來,那不如先下手為強,主動找上門幹一架。


    開戰前,以色列軍隊共有10萬人,400輛坦克,150門火炮,155架作戰飛機。埃及總兵力約15萬人,530輛坦克,500門火炮,255架作戰飛機。但是,埃及許多飛行員和坦克手,還在蘇聯接受訓練,能參加作戰的飛機僅100餘架。並且,由於埃及的防禦重點是尼羅河三角洲及蘇伊士運河兩岸,所以,部署在西奈半島的埃及軍隊僅3萬人,兵力遠遜於以軍。


    針對埃及軍隊布防上的弱點,英法與以色列商議後,決定由以軍首先向西奈半島發起進攻,吸引埃軍主力部隊前來支援。接著,英法派出7艘航母,會同從塞浦路斯、馬耳他、亞丁起飛的戰機,轟炸埃及的重要城市和軍事基地。


    待轟炸結束,12萬英法聯軍從塞得港登陸,向運河區進攻,切斷埃軍退路。最後,由以色列占領西奈半島全境。英法占領運河區,全殲埃軍,建立傀儡政府。


    1956年10月29日下午5點,以軍傘兵突襲西奈半島的米特拉山口,第二次中東戰爭爆發。當得知以色列入侵西奈半島的消息後,納賽爾立即調兵增援。


    10月30日,英法跳出來“調停”,要求埃以雙方停火,允許英法軍隊進駐運河區,並開放福阿德港、伊斯梅利亞、蘇伊士城。否則將派兵幹涉。如此咄咄逼人的“調停方案”,納賽爾自然無法接受。為避免埃軍腹背受敵,納賽爾命令西奈半島的軍隊向運河撤退,以免被包圍。


    10月31日,見埃及拒絕“調停”,英法兩軍開始對埃及全境發動空襲。實力上的差距,讓埃及空軍當天就被打殘,喪失了製空權。


    11月1日,以軍進攻西奈半島的“沙姆沙伊赫”,控製了蒂朗海峽。同時,英法空軍空襲蘇伊士運河,塞得港慘遭轟炸。納賽爾自知無力抵擋英法以聯軍,遂向聯合國安理會求救。安理會開會討論需要時間,趁著這個空窗期,英法決定快刀斬亂麻,派出傘兵空降賽得港,與埃及軍隊爭奪港口。見英法不達目的不罷休,納賽爾號召全體埃及民眾保衛國家。


    一時間,大量埃及平民也加入到抵抗侵略的戰鬥中。駐守塞得港的埃軍死守港口外圍,英法聯軍無法奪取整個港口。


    11月5日,鑒於運河北部已經失守,納賽爾命人在運河下遊鑿沉十幾艘船隻,徹底堵塞蘇伊士運河,決心與英法魚死網破。蘇伊士運河被堵,歐亞大陸的貿易船隻都得停運。這一下事情鬧大了。


    11月6日,在強大的國際壓力下,英法兩國被迫接受停火決議,但接受停後,英法依舊不退兵。見此情形,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警告英法,如果繼續恃強淩弱,蘇聯將會對他們動用“種現代化毀滅性武器”打擊,蘇聯祭出核威脅。以色列立即就慌了。


    以色列總理本-古裏安勸告英法,如果戰爭繼續,以色列可能將不會作為一個國家存在。言外之意,蘇聯要想摧毀以色列,一枚原子彈就足夠了。


    英法當時也很慌,但仗著是北約成員國,多少還有點兒僥幸心理。艾登和摩勒爾認為,北約各成員國享有“集體自衛權”,並且納賽爾上台後,埃及跟蘇聯的關係也逐漸密切起來,成為蘇聯在中東的著力點。所以兩人都判斷,美國為了保證北約組織的團結,會站出來應對蘇聯的威脅。但不料,美國有自己的想法。在美國決策層看來,軍事同盟隻能有一個老大!其餘必須都是馬仔。


    如果一個軍事同盟裏有兩個甚至是多個老大,這個同盟必然不靠譜。為此,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決定給英法一個教訓,告訴他們,誰才是老大?以後不管做什麽,先得跟老大打好招唿!很快,艾森豪威爾下令美軍,進入全麵警戒狀態,警告蘇聯不得進攻英法。


    但美軍進入警戒狀態,同樣也針對了英法。艾森豪威爾照會艾登,稱這次行動是殖民主義的再次體現,要求英法立即撤軍,否則美國就對兩國進行製裁。


    艾森豪威爾與赫魯曉夫的一唱一和,讓艾登和摩勒顏麵盡失。


    11月22日,英法撤出全部軍隊。


    1957年1月,由於丟人現眼,英國首相艾登辭職下台。同年3月,在埃及同意以色列享有蒂朗海峽水麵航行和空中飛行權後,以色列也從西奈半島撤軍。隨著英法以撤軍,埃及取得收迴蘇伊士運河主權鬥爭的勝利,一個由歐洲主導世界的舊時代也徹底落幕。


    美蘇正式坐穩超級大國地位,成為真正主宰中東乃至全世界的力量,英法則從全球性大國衰落為地區性國家。


    1957年6月,法國總理摩勒也黯然下台。接下來的一年,法國連換三任總理,但都幹不長。


    1958年6月,在法國總統勒內-科蒂的唿籲下,戴高樂出山組建新政府。這一年12月,經全體公民投票,法國通過新憲法,戴高樂成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首任總統。戴高樂執政後,將法國定位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世界大國,而不是美國的小跟班。


    基於這種定位,戴高樂在政治上主張,歐洲的事歐洲人說了算,歐洲要團結一致,與美國和蘇聯抗衡,形成第三股平衡力量,在經濟上,鞏固歐洲經濟共同體,在軍事上,下定決心研發自己的核武器,並宣布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


    強調一下,法國退出的是“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不是北約,這個組織相當於北約的總司令部。法國退出該組織後,法軍就不再接受北約指揮,法國也有了軍事自主性。為了更好的團結歐洲,戴高樂極力希望英國加入“歐共體”。


    然而,時任英國首相麥克米倫,決定跟著美國走。拒絕與法國合作。有意思的是,麥克米倫不敢忤逆美國,卻總想跟法國爭奪“歐洲一哥”。


    1960年1月,為了與“歐共體”打擂台,英國拉攏丹麥、挪威、奧地利等國組建了“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可這個貿易聯盟開業沒幾年,英國就後悔了,又轉頭申請加入“歐共體”。


    1963年1月,麥克米倫代表英國提交申請,結果被戴高樂斷然否決。


    1967年,英國再次申請加入,又被戴高樂否決。戴高樂反對英國加入的理由也很有意思,他懷疑英國是美國派來打入組織內部的臥底,擔心英國加入後,“歐共體”會淪為一個依賴美國的龐大大西洋團體。


    時至今日,再看歐盟,會發現戴高樂當年的擔心不無道理。


    第二次中東戰爭,埃及在軍事層麵徹底失敗了。但憑借對抗強權,奪迴伊士運河的英雄形象,納賽爾在政治上卻獲利頗多。


    戰爭結束後,埃及成為阿拉伯世界的核心,並是泛阿拉伯民族主義的根據地,納賽爾成為阿拉伯的民族英雄,許多後世的阿拉伯領導人都以納賽爾為心中偶像。


    總的來說,這段曆史時期充滿了戲劇性和複雜性,反映了世界大國之間的競爭,以及埃及在這一過程中的崛起和發展。這些事件塑造了中東地區的政治格局,對世界曆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平洋戰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喜歡讀書的阿興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歡讀書的阿興哥並收藏太平洋戰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