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起瓷碗將剩下的菜湯一口喝盡,黃品放下碗抹了抹嘴巴,對李信迴道:“接下來哪一件事情都比月氏使團重要。”
朝著大車圍在中間的各家學者看了看,黃品輕歎一聲繼續道:“您怕是忘了一件事。
現在天雖然還有些悶熱,節氣上卻已經立秋。
離著秋收隻有一個月的功夫。
雖說築邊牆已經停下,築城與秋收的活計用不到滯留在內史郡與上郡築路的黔首。
可卻也到了讓他們趕往九原的時候。
畢竟九原難捱的是冬日,得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準備過冬。
不然您以為光憑各家的這點破事,我就能主動迎過來?”
李信翻了一眼黃品,“這話誆誆別人就算了,還拿來誆我?”
起身從馬上的兜囊裏掏出一大團艾草引燃,黃品也不嫌嗆的坐到一旁道:“我這樣小心翼翼,您覺得我會讓郿縣那些人成為重騎的人選?”
李信沒想到黃品居然會放著郿縣的老秦人不用,皺起眉頭道:“既然你沒這個意思,沒必要親自去接這些遷徙過來的黔首吧。”
黃品稍微挪動個一下位置,躲開一些嗆人的艾草煙氣,對李信眨巴眨巴眼睛道:“從鹹陽到九原的直道,明年我不打算去修築。”
聽了黃品的話,李信先是渾身哆嗦了一下,隨後又急又不解的詢問道:“你是不是瘋了。
陛下那麽信任與看重你,你居然還打算抗命?
別忘了上邊還有蒙恬看著,這活計是他說了算。
豈能是你說不修築便不修築的?
再者明天築路與那些黔首也沒什麽關係。
說得是黔首的事,你扯到馳道上幹什麽。”
李信的反應讓黃品無奈的歎了口氣。
對於大秦結局與走向知道的越多,其實越痛苦。
套用一句後世的總結,就是負麵消息知道的太多,有些政治性抑鬱。
鹹陽到九原的直道如果修築好了固然壯觀,但實際上隨著局勢的變換,起到的作用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大。
他與蒙恬都有主動出擊的意向,並且已經著手在做這個準備。
再大規模地修築直道必然會牽扯到漠北的出擊。
而且修築直道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能夠將糧草與大軍快速地進行投放。
眼下長城軍團已經全都在北部的邊境,暫時不存在投放兵力這個問題。
至於糧草,河套平原已經盡數落在大秦手中。
其他邊郡的耕種如何他不知道具體數目。
但是臨從安登過來的時候,九原的耕田數目已經統計出具體的數字。
算上新秦中城那邊黃河南岸的地界兒,整個九原開出來將近二百萬畝耕田。
這個數字看起來很大,其實也確實很大。
但這個大要分怎麽比。
整個九原的地界兒上,人口結構極為不均衡。
主體是以青壯為主的屯軍、更卒,以及刑徒與俘虜,老幼與婦人占比極少。
小十萬人有牛馬與曲轅犁的助力,更不用像普通百姓開荒那樣擔心平時的口糧,卻相當於一人隻開出了二十畝地。
如果按這個來算,即便是開得生田也算不上多。
而且單單以北假地的後套平原有千萬畝可耕的麵積相比,也同樣算不上多。
不過眼看著就要秋收,很大的概率上不會有什麽太大的自然災害。
按產出最低來估算,一畝打半石,二百萬畝還能出個一百萬石。
如果省著點吃,這相當於二十萬人一年八成的口糧。
單對於九原而言,這又算得上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而這還隻是第一年,到了明年再繼續開出些耕田,運氣好些還是風調雨順。
將完全不必再從內地郡縣調撥米糧過來。
如果再把可以安穩耕種就那麽幾年的窗口期這個因素算進來,更將修築直道的作用給抵消的沒多少。
從鹹陽迴來的路上,黃品就在琢磨著如何將九原的首要任務改到盡快完成自給自足上。
而蒙恬也有出擊漠北的意思,則是給了一個極好的理由。
若是仔細掰扯掰扯,說是理由並不正確,而是個客觀事實。
但直道的作用隻是這個時間段的作用相對小一些。
從整體上來看,就沒有一條路是發揮不出作用或是多餘的。
即便不講軍事上的用途,還有句話叫要想富先修路。
因此直道沿途的傳舍驛站這樣既重要又是基礎性的設施該弄還是要弄。
另外人口的重要性在邊地凸顯的更為重要。
一千多裏的路途,對於老幼婦人來說已經不是輕鬆不輕鬆的事情,而是極有可能丟掉性命的事情。
定下傳舍驛站位置的同時,也要盡量做好接應與指引的工作。
而這種瑣碎的保障性工作,對於各家的學士與弟子而言,又是一次對組織能力鍛煉的機會。
最主要的是對黃品而言,也同樣是一次難得的鍛煉機會。
不過但凡是粘上鍛煉兩個字的工作,就沒一件是好做的。
他所想的願景雖好,但將各方麵都捏合到一起卻也並不容易。
從李信的反應就可以想見接下來不但累心也同樣勞身,又要累的一批。
頂著無奈將想法與計劃與李信耐心講述與解釋一遍。
黃品撥弄了幾下身旁驅蚊的艾草,變得懶洋洋道:“真希望還是個備塞都尉,而不是九原郡尉。
天天算計,天天謀劃,實在太費心神。”
“這就開始畏難了?”
橫了一眼吐槽的黃品,李信仔細琢磨了一下黃品的打算與計劃。
先是朝著正在紮營的涉間那邊看了看,又瞅了瞅還在吃著饢餅的尚書林,對黃品嘿嘿一笑繼續道:“尚書林與各家走了一路,多少也算是了解。
鄧行你又給舉得那麽高,也該要他出些力。
至於沿途互送的人手,讓涉間分出去千人就是。
就是對付些有可能出現的虎狼等惡獸,足夠用了。
你該做的是琢磨著如何解決沿途上米糧的缺口。
還有上秋以後去卑移山那邊轉悠所需的準備。
尤其是後者,若是殺雞儆猴做不好,商路也打不開。
九原單有耕之田隻占了個穩字,與富字卻沾不上邊。”
頓了頓,李信臉色一正道:“凡事事必躬親早晚要被累死。
你隻管做出安排,細致的活計給下邊人去做就好。
從事尾的結果同樣能得了經驗。
而且你謀劃的這麽細致,沒有不成的道理,根本談不上得不得什麽經驗。”
見黃品還有些猶豫,李信揮了揮大手,“事有緩急輕重,你聽我的就好。
你還是琢磨琢磨從哪將補缺的米糧運到傳舍。”
朝著大車圍在中間的各家學者看了看,黃品輕歎一聲繼續道:“您怕是忘了一件事。
現在天雖然還有些悶熱,節氣上卻已經立秋。
離著秋收隻有一個月的功夫。
雖說築邊牆已經停下,築城與秋收的活計用不到滯留在內史郡與上郡築路的黔首。
可卻也到了讓他們趕往九原的時候。
畢竟九原難捱的是冬日,得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準備過冬。
不然您以為光憑各家的這點破事,我就能主動迎過來?”
李信翻了一眼黃品,“這話誆誆別人就算了,還拿來誆我?”
起身從馬上的兜囊裏掏出一大團艾草引燃,黃品也不嫌嗆的坐到一旁道:“我這樣小心翼翼,您覺得我會讓郿縣那些人成為重騎的人選?”
李信沒想到黃品居然會放著郿縣的老秦人不用,皺起眉頭道:“既然你沒這個意思,沒必要親自去接這些遷徙過來的黔首吧。”
黃品稍微挪動個一下位置,躲開一些嗆人的艾草煙氣,對李信眨巴眨巴眼睛道:“從鹹陽到九原的直道,明年我不打算去修築。”
聽了黃品的話,李信先是渾身哆嗦了一下,隨後又急又不解的詢問道:“你是不是瘋了。
陛下那麽信任與看重你,你居然還打算抗命?
別忘了上邊還有蒙恬看著,這活計是他說了算。
豈能是你說不修築便不修築的?
再者明天築路與那些黔首也沒什麽關係。
說得是黔首的事,你扯到馳道上幹什麽。”
李信的反應讓黃品無奈的歎了口氣。
對於大秦結局與走向知道的越多,其實越痛苦。
套用一句後世的總結,就是負麵消息知道的太多,有些政治性抑鬱。
鹹陽到九原的直道如果修築好了固然壯觀,但實際上隨著局勢的變換,起到的作用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大。
他與蒙恬都有主動出擊的意向,並且已經著手在做這個準備。
再大規模地修築直道必然會牽扯到漠北的出擊。
而且修築直道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能夠將糧草與大軍快速地進行投放。
眼下長城軍團已經全都在北部的邊境,暫時不存在投放兵力這個問題。
至於糧草,河套平原已經盡數落在大秦手中。
其他邊郡的耕種如何他不知道具體數目。
但是臨從安登過來的時候,九原的耕田數目已經統計出具體的數字。
算上新秦中城那邊黃河南岸的地界兒,整個九原開出來將近二百萬畝耕田。
這個數字看起來很大,其實也確實很大。
但這個大要分怎麽比。
整個九原的地界兒上,人口結構極為不均衡。
主體是以青壯為主的屯軍、更卒,以及刑徒與俘虜,老幼與婦人占比極少。
小十萬人有牛馬與曲轅犁的助力,更不用像普通百姓開荒那樣擔心平時的口糧,卻相當於一人隻開出了二十畝地。
如果按這個來算,即便是開得生田也算不上多。
而且單單以北假地的後套平原有千萬畝可耕的麵積相比,也同樣算不上多。
不過眼看著就要秋收,很大的概率上不會有什麽太大的自然災害。
按產出最低來估算,一畝打半石,二百萬畝還能出個一百萬石。
如果省著點吃,這相當於二十萬人一年八成的口糧。
單對於九原而言,這又算得上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而這還隻是第一年,到了明年再繼續開出些耕田,運氣好些還是風調雨順。
將完全不必再從內地郡縣調撥米糧過來。
如果再把可以安穩耕種就那麽幾年的窗口期這個因素算進來,更將修築直道的作用給抵消的沒多少。
從鹹陽迴來的路上,黃品就在琢磨著如何將九原的首要任務改到盡快完成自給自足上。
而蒙恬也有出擊漠北的意思,則是給了一個極好的理由。
若是仔細掰扯掰扯,說是理由並不正確,而是個客觀事實。
但直道的作用隻是這個時間段的作用相對小一些。
從整體上來看,就沒有一條路是發揮不出作用或是多餘的。
即便不講軍事上的用途,還有句話叫要想富先修路。
因此直道沿途的傳舍驛站這樣既重要又是基礎性的設施該弄還是要弄。
另外人口的重要性在邊地凸顯的更為重要。
一千多裏的路途,對於老幼婦人來說已經不是輕鬆不輕鬆的事情,而是極有可能丟掉性命的事情。
定下傳舍驛站位置的同時,也要盡量做好接應與指引的工作。
而這種瑣碎的保障性工作,對於各家的學士與弟子而言,又是一次對組織能力鍛煉的機會。
最主要的是對黃品而言,也同樣是一次難得的鍛煉機會。
不過但凡是粘上鍛煉兩個字的工作,就沒一件是好做的。
他所想的願景雖好,但將各方麵都捏合到一起卻也並不容易。
從李信的反應就可以想見接下來不但累心也同樣勞身,又要累的一批。
頂著無奈將想法與計劃與李信耐心講述與解釋一遍。
黃品撥弄了幾下身旁驅蚊的艾草,變得懶洋洋道:“真希望還是個備塞都尉,而不是九原郡尉。
天天算計,天天謀劃,實在太費心神。”
“這就開始畏難了?”
橫了一眼吐槽的黃品,李信仔細琢磨了一下黃品的打算與計劃。
先是朝著正在紮營的涉間那邊看了看,又瞅了瞅還在吃著饢餅的尚書林,對黃品嘿嘿一笑繼續道:“尚書林與各家走了一路,多少也算是了解。
鄧行你又給舉得那麽高,也該要他出些力。
至於沿途互送的人手,讓涉間分出去千人就是。
就是對付些有可能出現的虎狼等惡獸,足夠用了。
你該做的是琢磨著如何解決沿途上米糧的缺口。
還有上秋以後去卑移山那邊轉悠所需的準備。
尤其是後者,若是殺雞儆猴做不好,商路也打不開。
九原單有耕之田隻占了個穩字,與富字卻沾不上邊。”
頓了頓,李信臉色一正道:“凡事事必躬親早晚要被累死。
你隻管做出安排,細致的活計給下邊人去做就好。
從事尾的結果同樣能得了經驗。
而且你謀劃的這麽細致,沒有不成的道理,根本談不上得不得什麽經驗。”
見黃品還有些猶豫,李信揮了揮大手,“事有緩急輕重,你聽我的就好。
你還是琢磨琢磨從哪將補缺的米糧運到傳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