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沒有法家一說,出身普通的讀書人其實都是出自儒家。
李斯能與尉僚和淳於越成為摯友,其實算的上是同出一門的師兄弟。
他們之間的分歧是在重古還是重今,總得學說綱要都是出自一處。
而淳於越等大儒,平日裏又對李斯構不成什麽威脅。
不管是出自真心還是故意做個姿態,私下裏對這些人還是很敬重。
但是郡縣國製已經施行八年,淳於越居然還會驟然提起與發難。
加之黃品說得那些話,簡直把這些人形容的不要太貼切。
李斯覺得不能再如往常那樣溫吞下去。
而且他已經站出來,並且說的話也極為不客氣。
莫不如趁勢徹底將這些大儒打壓下去。
批駁了淳於越後,李斯隻是略微整理了一下思路,便轉身對嬴政拱手道:“為避免世人再被腐儒所蠱惑,臣有三策諫言。
其一,禁私學結黨。
以往天下分散混亂,各地諸侯同時興起,才有百家學說。
如今陛下已經統一天下,並且都知道大秦是以強法而強國。
可卻還有人不但硬裝著看不到,還私下傳授學說將自家吹噓的最好,甚至是用自家學說非議國製與法令。
若是非議的有用,或是真為大秦著想也便罷了。
但每每有法令下達,都是在朝時心中非議,而不敢提出見解。
下朝則私自聚眾誹謗國策,誇誇其談的說些虛言。
此種人比之沽名釣譽之輩還不如。
若是不加以禁止,不但陛下與朝堂的威嚴受損。
這些人若是結黨串聯而勢大,勢必會有礙朝堂施政。”
看到始皇帝表情沒什麽變化,更沒有大打斷他,李斯心中長舒一口氣。
理了理思路後,李斯繼續沉聲道:“其二為焚書。
光禁止私學還不足以使蠱惑之言不入世人耳中。
臣建議除醫書、卜術以及農書以外的書都燒掉。
尤其是史書,除了大秦之外,不管是六國還是商周,全都要燒掉。
諸子百家所著典籍,除了在朝的博士可持有,其他人都不得留存。
敢私藏甚至是敢公然議論詩經、尚書等典籍的,要判以棄市之刑。
再有借古諷今的,更是不必留情,可株連三族。”
轉過身掃了掃朝臣與那些博士,李斯語氣鏗鏘道:“其三,以吏為師!
能成為大秦官吏者,皆知強法之功,強法之妙。
以官吏為師,以法令為綱,同樣能為大秦教授出可用之人。
屆時時,無論是在朝堂,還是郡縣鄉裏,都將是熟法認法之官吏。
不但可一改眼下宣揚大秦法令不暢之憂,更能掘以古非今者之源。”
李斯這三策如同驚雷一般,將淳於越等一眾博士震得目瞪口呆。
一眾朝臣雖不至於此,但是心中也極為驚駭。
不過仔細琢磨琢磨李斯的這三策,也確實是個管用的辦法。
驚駭過後,紛紛交頭接耳討論了起來。
黃品看著眼前的一幕頗為無奈。
李斯下手是真狠,真是應了‘冤冤相報何時了,斬草除根沒煩惱’這話。
可他卻低估了某些儒生的無恥,更是想不到他自己就是毀秦的元兇之一。
估計老劉家把政哥黑的那麽慘,就是受他焚書的啟發。
隻要前朝啥記載都沒有,後朝想怎麽說就怎麽說。
掃了掃接頭接耳的眾朝臣,黃品將目光投向政哥。
看到政哥已經開始微微頷首,估計很快就要同意李斯的建議。
黃品抬手揉著眉心,飛快地衡量了一下,猛得再次起身。
不管政哥出於什麽目的對他極為偏袒,終是待他不薄。
而且政哥這性子,說實話真不愧是祖龍,胸襟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就淳於越這樣的,換了旁的朝代,估計早就拉出去砍了。
就為這個也得勸一勸。
“左相之策確實上佳。”
先捧了一句李斯,黃品立刻對嬴政道:“但小臣認為手段有些太烈,恐怕會過猶不及。
此外,小臣聽聞過一句話:‘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將史書燒掉不但不能從古史中尋找借鑒,更會使後人無法得知前朝荒誕以及六國無道。
而後人想要知曉前事,必將全憑今人口述。
這無形當中又給記恨我大秦的國賊提供了一個歪曲大秦的機會。
當年陛下未一統天下時,各國黔首皆被謠言所迷惑,認為我大秦銳士都是未開化的蠻人就是最好的例子。
若是真將史書都燒了,後人指不定會將陛下誤會成多麽暴虐不堪。”
咬咬牙與嬴政的目光相對視,黃品緩聲繼續道:“國境之內私學眾多,又豈是說禁便都能禁了的。
況且百家學說也不盡是糟粕。
拿小臣了解的墨家來說,除去綱要不合時宜,於工道上的傳承皆利國利民。
因此小臣認為禁私學之事堵不如疏。
可將全國各地私學進行入籍,對其學說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由法吏定期巡查。
或是將各地私學之師與大秦法吏混編,同為學子之師。”
說到這,黃品變得目光複雜,既帶著擔憂又帶著真誠繼續道:“如今紙張的出現,更利於學說的記載與傳承。
書寫成冊變得小巧也更難以搜尋。
與陛下如此諫言,也更沒別的心思。
是真沒法禁得完,不想讓陛下無端背負上罵名。
還望陛下三思。”
大殿內隨著黃品開口的時候就安靜了下來。
當黃品的話語響徹大殿時,所有人無比驚訝之下,使得大殿更是安靜的針落可聞。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方才還對大儒又打又罵的黃品居然會開口求情。
心思真是與常人不同,做事總是出人預料。
而李斯除了驚訝,心中還生出一股怒氣。
他已經做出退步,黃品卻還是如此咄咄逼人。
當真是要對他抽完一側的臉頰,還要抽另一側。
當真是可恨至極。
竭力壓下心中的怒氣,李斯剛想要開口駁斥黃品的言論,嬴政卻先笑吟吟地點頭道:“左相與安登君之言都為良策,一時難以取舍。
不如以五年為期,先按安登君所言行事,若百家私學還不知進退,便按左相之言行事。”
說罷,嬴政給了李斯一個安慰的眼神後,目光炯炯的看向黃品道:“安登君於朕於大秦一腔赤誠,更懷文武之德竭力報國盡忠。
朕既喜之,又悲痛其少亡至親。”
略微停頓了一下,嬴政緩緩起身道:“宗正丞聽令。
朕收安登君為假子,錄入宗正名籍。
以解安登君少親之痛。”
嬴政的這番話比李斯之前的獻策不知要炸響多少倍。
一眾朝臣險些都要被震暈了過去。
在大殿裏又打又鬧始皇帝不懲治也就罷了,居然還要收為假子?!
這到底是什麽狀況,難道這個半胡兒真的如無稽之談的猜測那樣,是流落在外的公子?
李斯能與尉僚和淳於越成為摯友,其實算的上是同出一門的師兄弟。
他們之間的分歧是在重古還是重今,總得學說綱要都是出自一處。
而淳於越等大儒,平日裏又對李斯構不成什麽威脅。
不管是出自真心還是故意做個姿態,私下裏對這些人還是很敬重。
但是郡縣國製已經施行八年,淳於越居然還會驟然提起與發難。
加之黃品說得那些話,簡直把這些人形容的不要太貼切。
李斯覺得不能再如往常那樣溫吞下去。
而且他已經站出來,並且說的話也極為不客氣。
莫不如趁勢徹底將這些大儒打壓下去。
批駁了淳於越後,李斯隻是略微整理了一下思路,便轉身對嬴政拱手道:“為避免世人再被腐儒所蠱惑,臣有三策諫言。
其一,禁私學結黨。
以往天下分散混亂,各地諸侯同時興起,才有百家學說。
如今陛下已經統一天下,並且都知道大秦是以強法而強國。
可卻還有人不但硬裝著看不到,還私下傳授學說將自家吹噓的最好,甚至是用自家學說非議國製與法令。
若是非議的有用,或是真為大秦著想也便罷了。
但每每有法令下達,都是在朝時心中非議,而不敢提出見解。
下朝則私自聚眾誹謗國策,誇誇其談的說些虛言。
此種人比之沽名釣譽之輩還不如。
若是不加以禁止,不但陛下與朝堂的威嚴受損。
這些人若是結黨串聯而勢大,勢必會有礙朝堂施政。”
看到始皇帝表情沒什麽變化,更沒有大打斷他,李斯心中長舒一口氣。
理了理思路後,李斯繼續沉聲道:“其二為焚書。
光禁止私學還不足以使蠱惑之言不入世人耳中。
臣建議除醫書、卜術以及農書以外的書都燒掉。
尤其是史書,除了大秦之外,不管是六國還是商周,全都要燒掉。
諸子百家所著典籍,除了在朝的博士可持有,其他人都不得留存。
敢私藏甚至是敢公然議論詩經、尚書等典籍的,要判以棄市之刑。
再有借古諷今的,更是不必留情,可株連三族。”
轉過身掃了掃朝臣與那些博士,李斯語氣鏗鏘道:“其三,以吏為師!
能成為大秦官吏者,皆知強法之功,強法之妙。
以官吏為師,以法令為綱,同樣能為大秦教授出可用之人。
屆時時,無論是在朝堂,還是郡縣鄉裏,都將是熟法認法之官吏。
不但可一改眼下宣揚大秦法令不暢之憂,更能掘以古非今者之源。”
李斯這三策如同驚雷一般,將淳於越等一眾博士震得目瞪口呆。
一眾朝臣雖不至於此,但是心中也極為驚駭。
不過仔細琢磨琢磨李斯的這三策,也確實是個管用的辦法。
驚駭過後,紛紛交頭接耳討論了起來。
黃品看著眼前的一幕頗為無奈。
李斯下手是真狠,真是應了‘冤冤相報何時了,斬草除根沒煩惱’這話。
可他卻低估了某些儒生的無恥,更是想不到他自己就是毀秦的元兇之一。
估計老劉家把政哥黑的那麽慘,就是受他焚書的啟發。
隻要前朝啥記載都沒有,後朝想怎麽說就怎麽說。
掃了掃接頭接耳的眾朝臣,黃品將目光投向政哥。
看到政哥已經開始微微頷首,估計很快就要同意李斯的建議。
黃品抬手揉著眉心,飛快地衡量了一下,猛得再次起身。
不管政哥出於什麽目的對他極為偏袒,終是待他不薄。
而且政哥這性子,說實話真不愧是祖龍,胸襟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就淳於越這樣的,換了旁的朝代,估計早就拉出去砍了。
就為這個也得勸一勸。
“左相之策確實上佳。”
先捧了一句李斯,黃品立刻對嬴政道:“但小臣認為手段有些太烈,恐怕會過猶不及。
此外,小臣聽聞過一句話:‘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將史書燒掉不但不能從古史中尋找借鑒,更會使後人無法得知前朝荒誕以及六國無道。
而後人想要知曉前事,必將全憑今人口述。
這無形當中又給記恨我大秦的國賊提供了一個歪曲大秦的機會。
當年陛下未一統天下時,各國黔首皆被謠言所迷惑,認為我大秦銳士都是未開化的蠻人就是最好的例子。
若是真將史書都燒了,後人指不定會將陛下誤會成多麽暴虐不堪。”
咬咬牙與嬴政的目光相對視,黃品緩聲繼續道:“國境之內私學眾多,又豈是說禁便都能禁了的。
況且百家學說也不盡是糟粕。
拿小臣了解的墨家來說,除去綱要不合時宜,於工道上的傳承皆利國利民。
因此小臣認為禁私學之事堵不如疏。
可將全國各地私學進行入籍,對其學說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由法吏定期巡查。
或是將各地私學之師與大秦法吏混編,同為學子之師。”
說到這,黃品變得目光複雜,既帶著擔憂又帶著真誠繼續道:“如今紙張的出現,更利於學說的記載與傳承。
書寫成冊變得小巧也更難以搜尋。
與陛下如此諫言,也更沒別的心思。
是真沒法禁得完,不想讓陛下無端背負上罵名。
還望陛下三思。”
大殿內隨著黃品開口的時候就安靜了下來。
當黃品的話語響徹大殿時,所有人無比驚訝之下,使得大殿更是安靜的針落可聞。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方才還對大儒又打又罵的黃品居然會開口求情。
心思真是與常人不同,做事總是出人預料。
而李斯除了驚訝,心中還生出一股怒氣。
他已經做出退步,黃品卻還是如此咄咄逼人。
當真是要對他抽完一側的臉頰,還要抽另一側。
當真是可恨至極。
竭力壓下心中的怒氣,李斯剛想要開口駁斥黃品的言論,嬴政卻先笑吟吟地點頭道:“左相與安登君之言都為良策,一時難以取舍。
不如以五年為期,先按安登君所言行事,若百家私學還不知進退,便按左相之言行事。”
說罷,嬴政給了李斯一個安慰的眼神後,目光炯炯的看向黃品道:“安登君於朕於大秦一腔赤誠,更懷文武之德竭力報國盡忠。
朕既喜之,又悲痛其少亡至親。”
略微停頓了一下,嬴政緩緩起身道:“宗正丞聽令。
朕收安登君為假子,錄入宗正名籍。
以解安登君少親之痛。”
嬴政的這番話比李斯之前的獻策不知要炸響多少倍。
一眾朝臣險些都要被震暈了過去。
在大殿裏又打又鬧始皇帝不懲治也就罷了,居然還要收為假子?!
這到底是什麽狀況,難道這個半胡兒真的如無稽之談的猜測那樣,是流落在外的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