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歌鼎沸、觥籌交錯間,恆國公張易之左顧右盼,看到鳳閣舍人宋璟正獨自坐在角落裏,自斟自飲。
提起一隻掐絲鴛鴦蓮瓣酒壺,拿了一隻金扣玉蓮花空盞,朝他走了過去。
有人告發張易之貪贓枉法,宋璟當庭要求嚴查此事。
女皇不舍得讓他伏法,有心庇護,便讓他私下拜訪宋璟,緩和一下緊張的關係。
剛正率性的宋璟拒而不見,隻派了一個戶奴出來,將他打發走了。
宋璟是邢州南和人氏,博學多才,深好聲樂,擅長羯鼓。十七歲及第進士,授義昌令後不久,又升任監察禦史,鳳閣舍人。
少時耿介有大節,居官後更是風骨鯁正。
有時候,女皇也得敬他三分。
所以,張易之非常忌憚宋璟,不惜放下身段,主動取悅他。
走到宋璟麵前,他恭恭敬敬地行了個叉手禮,道:“宋公今日怎麽坐在末座,獨自把酒?可否與小弟對飲一杯?”
這是張易之為數不多的低頭時刻,心裏想著,你宋璟再怎麽狂妄自大,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好歹也得給我留個麵子吧?
誰知,宋璟斜眼看了一下,雙指捏著一隻杯盞,冷若冰霜地迴道:“張卿為第一,應坐於上座。宋某才劣位卑,隻能坐在末座了!”
坐在一旁的天官侍郎鄭杲笑道:“宋公,你怎可稱五郎為卿呢?”
宋璟“嘖嘖”兩聲,故作姿態,道:“張卿爵封國公,官至九卿,以官言之,正當為卿。你並非張卿的戶奴,怎可稱他為郎呢?”
此話一出,一座皆驚。
鄭杲滿臉通紅,說不出話來。
張氏兄弟鬻寵擅權,傾朝官員在他們麵前,無不卑躬屈節、低眉折腰,唯有宋璟像塊堅硬的石頭,不僅捂不暖和,還很硌腳。
張易之當眾碰了一鼻子灰,心中十分惱怒,悻悻地甩袖走了。
此事過去不久,宰相魏元忠受到張氏兄弟的陷害,被貶為高要尉,宋璟為此十分痛心,更加討厭他們。
張氏兄弟曾縱容戶奴欺淩百姓,魏元忠依法笞殺了他們。
事後,魏元忠奏道:“老臣承蒙先帝厚愛,又受陛下厚恩,不能徇忠死節,致使小人圍繞在君側,這是臣之罪也。”
二張見奏,含怒在心,耍起了誣告的把戲,說魏元忠身為太子左庶子,與司禮卿高戩心懷不軌,兩人私下曾密謀:“陛下老了,我輩當挾太子而令天下。”
女皇聽了,怒火攻心,把魏元忠和高戩收入詔獄,召集太子武哲、相王武輪,以及鳳閣鸞台所有的宰相到場,親自審問此案。
她讓張昌宗與魏元忠在殿前對質,幾番辯論,都不能決斷。
張昌宗暗地裏以肥缺美差為誘餌,脅迫鳳閣舍人張說做證人。
張說答應了,應召到殿前問話。
宋璟和殿中侍禦史張廷珪、左史劉知幾等人皆在殿外等候,大家紛紛勸說張說,名義至重,鬼神難欺,不可黨邪陷正,以求苟免。
張說正要入殿,宋璟不放心,又拉住了他的衣袖。
“張卿,你我同為鳳閣舍人,若你有殺身之禍,宋某一定扣閣力爭,冒死營救,不成功,則同死!萬代瞻仰,就在此一舉了!”
宋璟救人心切,不惜以自己的生死代價做保證。在他身上,張說感受到了一股剛正之氣。
兩人對視俄頃,張說點了點頭,轉身進入大殿。
張說文武兼資,才藻逼人,詩以七言為勝,但他為人有些滑頭,有些貪財,與多數同僚關係不睦。
大家都暗暗替魏元忠捏了一把汗,誰也吃不準,張說會不會出爾反爾。
關鍵時刻,張說還是說了一句大實話,救了魏元忠一命。
他說,魏元忠忠心耿耿,沒有謀反,是張氏兄弟誣構他。
坐在大殿上的張易之和張昌宗氣急敗壞,一怒而起,反口稱張說也是魏元忠的同謀。
女皇年紀雖然大了,但心裏清澈見底,並不糊塗。
魏元忠向來賦性坦直,對朝廷忠貞不二,怎會心懷不軌呢?
因為寵愛二張,兩者隻能選其一。她狠了狠心,貶魏元忠出京,做了個小小的端州高要尉。
魏元忠宦海沉浮,第三次踏上了流放之路。張說觸怒二張,被流配欽州。高戩也被貶謫嶺南,不久就客死異鄉。
張氏兄弟雖然勉強獲勝,但明眼人一看便知,他們如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
女皇對他們的庇護,越來越蒼白,越來越力不從心。
高戩是太平公主十分寵愛的男嬖,張氏兄弟此舉,深深地傷害了她。
作為李氏的女兒,武氏的息婦,她開始警覺起來。
二張在朝中權勢熏天,朝野上下,怨聲載道。早晚有一天,大周會四海鼎沸,滄海橫流。
眼見母親年紀越來越大,朝中局勢越來越撲朔迷離。太平公主無時不刻都在擔憂之中。
數次到蓬萊殿求見母親,都吃了閉門羹。
女皇倦政,將政事丟給張氏兄弟,自己躲在宮中怡養聖體,不想見到任何人。
貼身侍衛李猷叉手道:“公主殿下,吾皇一直避而不見,拖下去也不是辦法。聽說相王殿下散朝後去了隆慶坊,您還是找他商量一下,該怎麽辦吧!”
“走!我們去找相王!”太平公主轉身就走。
她的牛車剛走到隆慶坊街口,就無法繼續前進了。
太平公主正在車輿裏閉目養神,見牛車停了,便掀起一角車帷,問道:“李猷,前麵何人擋了道?”
“公主殿下的紫金雲母牛車,在長安洛陽,哪個不認識?哪個敢擋道?前麵隆慶坊裏有一口隆慶井,溢水成災,水深沒過腰胯,實在是過不去了,我前去看看!”
說著,他跳下車子走了。
太平公主掀開車帷一看,眼前一片汪洋,足足有二十丈之寬。
圍觀的百姓裏三層,外三層,聚集在這裏看熱鬧。
她有些奇怪。
隆慶坊原本是塊平地,偶有雨水流潦成小池,天晴了很快就枯涸不見了,哪來的這麽多水呢?
正躊躇無措時,乍然看見波光粼粼的水池裏,隱隱約約有一條身披金鱗的巨龍,左右一對五彩羽翼,張牙舞爪,雙須飛動,好像要躍出水麵,衝著她猛撲過來。
太平公主花容失色,放下車帷,急忙唿喊李猷迴去。
李猷聽到她的聲音,馬上轉身迴來了。
他一邊拉著牛頭,一邊道:“剛才,聽一位百姓說,大約一年前,隆慶井突然往外溢水,時間久了,地麵塌陷下來,積成了這口澇池,百姓就稱之為隆慶池。”
“萬年縣衙都不管嗎?”
“隆慶坊坊正匯報到萬年縣衙,衙門來人疏通了好幾次,依然堵不住水源,隻能聽之任之了!”
“你快點走,離開這裏!”太平公主催促道。
“好嘞!”李猷一揮鞭子,牛車緩緩駛離了隆慶坊。
車輿裏傳來太平公主略帶慌張的聲音:“李猷,剛才在隆慶池裏,我見到了一條黃龍!”
李猷沒有看見什麽黃龍,以為太平公主在開玩笑,不由得“噗哧”一聲,笑了出來。
“殿下,我隻在皇宮裏,見到過龍椅、龍袍,從未見過什麽真龍!”
“沒騙你,真的有一條黃龍盤踞在隆慶池裏!”
“剛才有人說,相王家五位郡王從洛陽迴到長安,住在這裏一年,隆慶井便開始溢水,日漸豐盈。其中三位郡王的名字中都帶有 ‘隆’字,長安有方士說,隆慶池有帝王之氣在升騰,是因為他們……”
“李猷,你不想活了嗎?”太平公主一聲怒喝,嚇得他立刻閉上了嘴。
母親已到垂暮之年,關於帝位的話題,變得格外敏感。太平公主一直嚴禁身邊的人,妄談國事。
薛紹之死,給了太平公主莫大的精神刺激,心裏非常憎恨皇權對她的迫害,對權力總是敬而遠之。
早些年,她在兩京大肆購置房產、裝修府邸、大規模經營農牧業和商業,四處放高利貸,積累了巨額資產和財富。
在洛陽,擁有尚善坊、積善坊、正平坊三處豪宅,都位於裏坊最繁華的地段,占地最大的接近一坊。廄牧羊馬,田地,商鋪,更是不計其數。
在長安錦繡之地的興寧坊、興道坊和醴泉坊,也有三處豪宅,占地均超過半坊。
長安郊外還有一處山莊別業,從樂遊原一直通到五十裏外的終南山腳下,綿延四十餘裏。
別業內,天下珍滋譎怪充斥於家,供帳聲伎與天子相同。侍兒曳紈縠者整百,奴伯嫗監上千,隴右牧馬上萬。
盡管玉食錦衣、富可敵國,難以填補精神上的空虛。
載初到證聖年間,太平公主癡迷於豢養男嬖,生活放蕩不羈,私生活非常混亂。
與母親的關係緩和後,不再熱衷於財富積累和情感追逐,目光逐漸轉向了朝中政權。
她開始結交權貴寵臣,不少大臣依附於她的翼下。
太平公主相信,隻有將權力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保護自己不被權力所傷害。
但她頭腦很清楚,從不向母親索要權力,也從不在公眾場合幹政議政。她知道,這是母親最敏感、最不容許別人插手的事。
畢竟,自己的駙馬死在她的手裏,幾位哥哥的遭遇還在眼前擺著。
“李猷,本公主還有兩位哥哥活著,你知道他們都是什麽下場嗎?”
李猷迴頭道:“太子殿下以一語之失被廢去帝位,貶黜房陵十四載,太子妃娘家多人,包括嫡子為之陪葬;相王殿下被迫讓出帝位,幽閉宮中十四載,多位妃子被暗中殺害。”
“在那場易世革命中,我也遭遇了一場滅頂之災。”太平公主淒然動了動唇,“身為皇子、皇女,哪個不是刀尖起舞、火中取栗?稍有不慎,便有可能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那些,都已經過去了,吾皇現在還是很寵愛公主的。很多大臣說,您的相貌和性格與她極為相似。如果您是男兒,一定會立您為太子的!”
“是啊,有些唯恐天下不亂的大臣,曾經鼓舌掀簧,讓我去爭奪皇太女之位。”
“公主有心去爭取,說不定,吾皇真的會把太子之位傳給您!”
“他們言辭鑿鑿地說,有吾皇為先例,開創了女人治世的先河,公主為什麽不去爭取一下呢?他們哪裏知道,一個女子登基為帝,是何其的艱辛!”
李猷笑笑。
“吾皇因先帝身體羸弱,有多年參政積累的的政治班底和人脈,得以掌執一國之政,最後登基為帝,其中既有廣大輿論的支持,也和武家力量的扶持是分不開的。”
“徐敬業叛亂,越王父子叛亂,都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李唐宗親被血洗後,再也無人敢出來反抗,她才登上了九五尊位。這是一條血腥之路,並不是人人都能走的!”
“猷覺得,吾皇確實有文治武力的經世之才。雖然天下有很多人,對她黜唐立周的行為感到憤憤不平,但對這個大好盛世,卻是充滿了感激之情的。”
女皇能夠開創這個曆史第一,總會有人成為曆史第二的。
太平公主也渴望做一個能左右自己的命運,更能左右別人命運的人,就像自己的母親一樣。
坐在牛車裏,身體隨著車子的顛簸,左搖右晃。
心情卻是沉甸甸的。
“吾皇千秋之後,大周政權是否能穩定交替,誰也不得而知。太子尚未坐穩東宮,二張權盛,將來必定會影響他的登基。我不想有什麽帝王之氣的讖語,擾亂太子繼位!”
“猷跟隨公主多年,深深知道您的擔憂!從今以後,不再胡說什麽隆慶池有帝王之氣的讖語了!”
“迴到府中,自己去領二十下笞杖!”
李猷聽了,不自覺地摸了一下自己的屁股。
太平公主閉目休憩,不出片刻,又猛然睜開了眼睛。
隻要她一閉上眼睛,隆慶池裏那條黃龍就會出現在她的腦海裏。
有時顯露於雲端,有時潛伏於深淵,有時貼著她的臉,伸出尖銳的利爪,龍喉之下徑尺逆鱗,清晰可見。
一不小心觸之,便發出沉鬱而雄壯的長吟。
心間除了驚恐,更多的是不安。
滿城流言,也讓相王武輪驚駭不已。下朝後,立刻趕到隆慶坊處理此事。
隆慶井在隆慶坊的南麵,與五王宅隻隔著一條狹窄的街坊。附近的百姓,平常吃的都是這裏的井水。
水滿則溢,原本隻是一口普通的澇池,讓那麽多有心之人浮想聯翩,實在叫人不安。
一些好事者飛短流長,說在水中看見黃龍出沒。
還有人說,不止一條黃龍,有三條黃龍聚於池中。
更有甚者,說長安城裏有一條龍脈。龍頭在龍首山,向北啜飲渭河之水;龍尾朝著終南山,吸天地之靈氣,所以,長安才久為潛龍之地,帝王輩出。
種種流言,最後都迴到了三位名字帶 ‘隆’字的郡王身上。
他們來了之後,這裏龍氣終日蒸騰,最終化為隆慶池。
大家都說,三條黃龍就是三位郡王。將來,他們其中一人,必定會成為一國之君。
一時間,關於帝王之氣的讖語,越傳越廣,越傳越玄乎了。
提起一隻掐絲鴛鴦蓮瓣酒壺,拿了一隻金扣玉蓮花空盞,朝他走了過去。
有人告發張易之貪贓枉法,宋璟當庭要求嚴查此事。
女皇不舍得讓他伏法,有心庇護,便讓他私下拜訪宋璟,緩和一下緊張的關係。
剛正率性的宋璟拒而不見,隻派了一個戶奴出來,將他打發走了。
宋璟是邢州南和人氏,博學多才,深好聲樂,擅長羯鼓。十七歲及第進士,授義昌令後不久,又升任監察禦史,鳳閣舍人。
少時耿介有大節,居官後更是風骨鯁正。
有時候,女皇也得敬他三分。
所以,張易之非常忌憚宋璟,不惜放下身段,主動取悅他。
走到宋璟麵前,他恭恭敬敬地行了個叉手禮,道:“宋公今日怎麽坐在末座,獨自把酒?可否與小弟對飲一杯?”
這是張易之為數不多的低頭時刻,心裏想著,你宋璟再怎麽狂妄自大,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好歹也得給我留個麵子吧?
誰知,宋璟斜眼看了一下,雙指捏著一隻杯盞,冷若冰霜地迴道:“張卿為第一,應坐於上座。宋某才劣位卑,隻能坐在末座了!”
坐在一旁的天官侍郎鄭杲笑道:“宋公,你怎可稱五郎為卿呢?”
宋璟“嘖嘖”兩聲,故作姿態,道:“張卿爵封國公,官至九卿,以官言之,正當為卿。你並非張卿的戶奴,怎可稱他為郎呢?”
此話一出,一座皆驚。
鄭杲滿臉通紅,說不出話來。
張氏兄弟鬻寵擅權,傾朝官員在他們麵前,無不卑躬屈節、低眉折腰,唯有宋璟像塊堅硬的石頭,不僅捂不暖和,還很硌腳。
張易之當眾碰了一鼻子灰,心中十分惱怒,悻悻地甩袖走了。
此事過去不久,宰相魏元忠受到張氏兄弟的陷害,被貶為高要尉,宋璟為此十分痛心,更加討厭他們。
張氏兄弟曾縱容戶奴欺淩百姓,魏元忠依法笞殺了他們。
事後,魏元忠奏道:“老臣承蒙先帝厚愛,又受陛下厚恩,不能徇忠死節,致使小人圍繞在君側,這是臣之罪也。”
二張見奏,含怒在心,耍起了誣告的把戲,說魏元忠身為太子左庶子,與司禮卿高戩心懷不軌,兩人私下曾密謀:“陛下老了,我輩當挾太子而令天下。”
女皇聽了,怒火攻心,把魏元忠和高戩收入詔獄,召集太子武哲、相王武輪,以及鳳閣鸞台所有的宰相到場,親自審問此案。
她讓張昌宗與魏元忠在殿前對質,幾番辯論,都不能決斷。
張昌宗暗地裏以肥缺美差為誘餌,脅迫鳳閣舍人張說做證人。
張說答應了,應召到殿前問話。
宋璟和殿中侍禦史張廷珪、左史劉知幾等人皆在殿外等候,大家紛紛勸說張說,名義至重,鬼神難欺,不可黨邪陷正,以求苟免。
張說正要入殿,宋璟不放心,又拉住了他的衣袖。
“張卿,你我同為鳳閣舍人,若你有殺身之禍,宋某一定扣閣力爭,冒死營救,不成功,則同死!萬代瞻仰,就在此一舉了!”
宋璟救人心切,不惜以自己的生死代價做保證。在他身上,張說感受到了一股剛正之氣。
兩人對視俄頃,張說點了點頭,轉身進入大殿。
張說文武兼資,才藻逼人,詩以七言為勝,但他為人有些滑頭,有些貪財,與多數同僚關係不睦。
大家都暗暗替魏元忠捏了一把汗,誰也吃不準,張說會不會出爾反爾。
關鍵時刻,張說還是說了一句大實話,救了魏元忠一命。
他說,魏元忠忠心耿耿,沒有謀反,是張氏兄弟誣構他。
坐在大殿上的張易之和張昌宗氣急敗壞,一怒而起,反口稱張說也是魏元忠的同謀。
女皇年紀雖然大了,但心裏清澈見底,並不糊塗。
魏元忠向來賦性坦直,對朝廷忠貞不二,怎會心懷不軌呢?
因為寵愛二張,兩者隻能選其一。她狠了狠心,貶魏元忠出京,做了個小小的端州高要尉。
魏元忠宦海沉浮,第三次踏上了流放之路。張說觸怒二張,被流配欽州。高戩也被貶謫嶺南,不久就客死異鄉。
張氏兄弟雖然勉強獲勝,但明眼人一看便知,他們如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
女皇對他們的庇護,越來越蒼白,越來越力不從心。
高戩是太平公主十分寵愛的男嬖,張氏兄弟此舉,深深地傷害了她。
作為李氏的女兒,武氏的息婦,她開始警覺起來。
二張在朝中權勢熏天,朝野上下,怨聲載道。早晚有一天,大周會四海鼎沸,滄海橫流。
眼見母親年紀越來越大,朝中局勢越來越撲朔迷離。太平公主無時不刻都在擔憂之中。
數次到蓬萊殿求見母親,都吃了閉門羹。
女皇倦政,將政事丟給張氏兄弟,自己躲在宮中怡養聖體,不想見到任何人。
貼身侍衛李猷叉手道:“公主殿下,吾皇一直避而不見,拖下去也不是辦法。聽說相王殿下散朝後去了隆慶坊,您還是找他商量一下,該怎麽辦吧!”
“走!我們去找相王!”太平公主轉身就走。
她的牛車剛走到隆慶坊街口,就無法繼續前進了。
太平公主正在車輿裏閉目養神,見牛車停了,便掀起一角車帷,問道:“李猷,前麵何人擋了道?”
“公主殿下的紫金雲母牛車,在長安洛陽,哪個不認識?哪個敢擋道?前麵隆慶坊裏有一口隆慶井,溢水成災,水深沒過腰胯,實在是過不去了,我前去看看!”
說著,他跳下車子走了。
太平公主掀開車帷一看,眼前一片汪洋,足足有二十丈之寬。
圍觀的百姓裏三層,外三層,聚集在這裏看熱鬧。
她有些奇怪。
隆慶坊原本是塊平地,偶有雨水流潦成小池,天晴了很快就枯涸不見了,哪來的這麽多水呢?
正躊躇無措時,乍然看見波光粼粼的水池裏,隱隱約約有一條身披金鱗的巨龍,左右一對五彩羽翼,張牙舞爪,雙須飛動,好像要躍出水麵,衝著她猛撲過來。
太平公主花容失色,放下車帷,急忙唿喊李猷迴去。
李猷聽到她的聲音,馬上轉身迴來了。
他一邊拉著牛頭,一邊道:“剛才,聽一位百姓說,大約一年前,隆慶井突然往外溢水,時間久了,地麵塌陷下來,積成了這口澇池,百姓就稱之為隆慶池。”
“萬年縣衙都不管嗎?”
“隆慶坊坊正匯報到萬年縣衙,衙門來人疏通了好幾次,依然堵不住水源,隻能聽之任之了!”
“你快點走,離開這裏!”太平公主催促道。
“好嘞!”李猷一揮鞭子,牛車緩緩駛離了隆慶坊。
車輿裏傳來太平公主略帶慌張的聲音:“李猷,剛才在隆慶池裏,我見到了一條黃龍!”
李猷沒有看見什麽黃龍,以為太平公主在開玩笑,不由得“噗哧”一聲,笑了出來。
“殿下,我隻在皇宮裏,見到過龍椅、龍袍,從未見過什麽真龍!”
“沒騙你,真的有一條黃龍盤踞在隆慶池裏!”
“剛才有人說,相王家五位郡王從洛陽迴到長安,住在這裏一年,隆慶井便開始溢水,日漸豐盈。其中三位郡王的名字中都帶有 ‘隆’字,長安有方士說,隆慶池有帝王之氣在升騰,是因為他們……”
“李猷,你不想活了嗎?”太平公主一聲怒喝,嚇得他立刻閉上了嘴。
母親已到垂暮之年,關於帝位的話題,變得格外敏感。太平公主一直嚴禁身邊的人,妄談國事。
薛紹之死,給了太平公主莫大的精神刺激,心裏非常憎恨皇權對她的迫害,對權力總是敬而遠之。
早些年,她在兩京大肆購置房產、裝修府邸、大規模經營農牧業和商業,四處放高利貸,積累了巨額資產和財富。
在洛陽,擁有尚善坊、積善坊、正平坊三處豪宅,都位於裏坊最繁華的地段,占地最大的接近一坊。廄牧羊馬,田地,商鋪,更是不計其數。
在長安錦繡之地的興寧坊、興道坊和醴泉坊,也有三處豪宅,占地均超過半坊。
長安郊外還有一處山莊別業,從樂遊原一直通到五十裏外的終南山腳下,綿延四十餘裏。
別業內,天下珍滋譎怪充斥於家,供帳聲伎與天子相同。侍兒曳紈縠者整百,奴伯嫗監上千,隴右牧馬上萬。
盡管玉食錦衣、富可敵國,難以填補精神上的空虛。
載初到證聖年間,太平公主癡迷於豢養男嬖,生活放蕩不羈,私生活非常混亂。
與母親的關係緩和後,不再熱衷於財富積累和情感追逐,目光逐漸轉向了朝中政權。
她開始結交權貴寵臣,不少大臣依附於她的翼下。
太平公主相信,隻有將權力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保護自己不被權力所傷害。
但她頭腦很清楚,從不向母親索要權力,也從不在公眾場合幹政議政。她知道,這是母親最敏感、最不容許別人插手的事。
畢竟,自己的駙馬死在她的手裏,幾位哥哥的遭遇還在眼前擺著。
“李猷,本公主還有兩位哥哥活著,你知道他們都是什麽下場嗎?”
李猷迴頭道:“太子殿下以一語之失被廢去帝位,貶黜房陵十四載,太子妃娘家多人,包括嫡子為之陪葬;相王殿下被迫讓出帝位,幽閉宮中十四載,多位妃子被暗中殺害。”
“在那場易世革命中,我也遭遇了一場滅頂之災。”太平公主淒然動了動唇,“身為皇子、皇女,哪個不是刀尖起舞、火中取栗?稍有不慎,便有可能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那些,都已經過去了,吾皇現在還是很寵愛公主的。很多大臣說,您的相貌和性格與她極為相似。如果您是男兒,一定會立您為太子的!”
“是啊,有些唯恐天下不亂的大臣,曾經鼓舌掀簧,讓我去爭奪皇太女之位。”
“公主有心去爭取,說不定,吾皇真的會把太子之位傳給您!”
“他們言辭鑿鑿地說,有吾皇為先例,開創了女人治世的先河,公主為什麽不去爭取一下呢?他們哪裏知道,一個女子登基為帝,是何其的艱辛!”
李猷笑笑。
“吾皇因先帝身體羸弱,有多年參政積累的的政治班底和人脈,得以掌執一國之政,最後登基為帝,其中既有廣大輿論的支持,也和武家力量的扶持是分不開的。”
“徐敬業叛亂,越王父子叛亂,都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李唐宗親被血洗後,再也無人敢出來反抗,她才登上了九五尊位。這是一條血腥之路,並不是人人都能走的!”
“猷覺得,吾皇確實有文治武力的經世之才。雖然天下有很多人,對她黜唐立周的行為感到憤憤不平,但對這個大好盛世,卻是充滿了感激之情的。”
女皇能夠開創這個曆史第一,總會有人成為曆史第二的。
太平公主也渴望做一個能左右自己的命運,更能左右別人命運的人,就像自己的母親一樣。
坐在牛車裏,身體隨著車子的顛簸,左搖右晃。
心情卻是沉甸甸的。
“吾皇千秋之後,大周政權是否能穩定交替,誰也不得而知。太子尚未坐穩東宮,二張權盛,將來必定會影響他的登基。我不想有什麽帝王之氣的讖語,擾亂太子繼位!”
“猷跟隨公主多年,深深知道您的擔憂!從今以後,不再胡說什麽隆慶池有帝王之氣的讖語了!”
“迴到府中,自己去領二十下笞杖!”
李猷聽了,不自覺地摸了一下自己的屁股。
太平公主閉目休憩,不出片刻,又猛然睜開了眼睛。
隻要她一閉上眼睛,隆慶池裏那條黃龍就會出現在她的腦海裏。
有時顯露於雲端,有時潛伏於深淵,有時貼著她的臉,伸出尖銳的利爪,龍喉之下徑尺逆鱗,清晰可見。
一不小心觸之,便發出沉鬱而雄壯的長吟。
心間除了驚恐,更多的是不安。
滿城流言,也讓相王武輪驚駭不已。下朝後,立刻趕到隆慶坊處理此事。
隆慶井在隆慶坊的南麵,與五王宅隻隔著一條狹窄的街坊。附近的百姓,平常吃的都是這裏的井水。
水滿則溢,原本隻是一口普通的澇池,讓那麽多有心之人浮想聯翩,實在叫人不安。
一些好事者飛短流長,說在水中看見黃龍出沒。
還有人說,不止一條黃龍,有三條黃龍聚於池中。
更有甚者,說長安城裏有一條龍脈。龍頭在龍首山,向北啜飲渭河之水;龍尾朝著終南山,吸天地之靈氣,所以,長安才久為潛龍之地,帝王輩出。
種種流言,最後都迴到了三位名字帶 ‘隆’字的郡王身上。
他們來了之後,這裏龍氣終日蒸騰,最終化為隆慶池。
大家都說,三條黃龍就是三位郡王。將來,他們其中一人,必定會成為一國之君。
一時間,關於帝王之氣的讖語,越傳越廣,越傳越玄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