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武隆基獨自坐車入宮。


    剛剛步入迎仙宮,看到高延福公公正在庭前笞杖一個寺人,粗壯的木杖連接落下,打得那人皮開肉綻,哀嚎不絕。


    武隆基急忙上前道:“高公公,這位是何人,皇祖母為何要杖責他?”


    高延福公公揮了揮手,執杖的寺人停了下來。


    他叉手道:“此人名喚馮力士,嶺南人氏。吾皇托他下江南尋找葉法善天師,尋而未果,她很生氣,下令杖責五十,逐出迎仙宮。”


    聽到尊師的名字,武隆基頓時多了一份親近和同情。


    “此人姓馮,應是嶺南獠人案中被俘的馮氏後人吧?”


    “聽說,他是潘州刺史馮君衡之子。跟老奴一樣,年紀輕輕,家族覆滅,淨身入了宮,因為辦事不力,被轟出宮中,後半生該如何是好啊!”高延福公公皺眉道。


    馮力士躺在刑台上,渾身是血,奄奄一息,再打下去,極有可能要斷氣了。


    武隆基想了想,道:“這樣吧,本王正要去見皇祖母,順便給他求個情。這幾下笞杖先記著,等我消息!”


    “好!老奴還有個請求……”


    “高公公直言!”


    “老奴憐惜他,想收其為義子,改名高力士,請臨淄郡王順便幫我求下這個人情。吾皇如果同意,老奴會把他安置在梁王武三思的府上。”


    “沒問題!”武隆基轉身往集仙殿走去。


    高延福公公引他走到龍榻前。


    武隆基叉手跪拜道:“孫兒隆基,拜見皇祖母!”


    “高公公,為臨淄郡王賜座!”女皇聽見他的聲音,急忙坐了起來。


    兩位宮婢伸手挑起淡菊黃色的帷簾。


    武隆基看見女皇身穿葵扇黃色手刺牡丹中衣,雲髻上別了一支黃金累絲鳳簪。


    無論何時何地見到皇祖母,她總是穿著黃色係的衣裳,顏色或深或淺,明豔奪目,再飾以各種牡丹圖案,雍容華貴的感覺撲麵而來。


    高延福公公搬來一張胡凳,讓他坐到女皇榻前。


    武隆基道:“皇祖母,您的身體如何了?”


    孫輩中,女皇唯一偏愛武隆基,她也說不出是為什麽。武輪遜位兄長後,依然讓東宮太子太師、太傅繼續傳授他的學業。


    武隆基仿佛是一帖靈丹妙藥,見到他,病也好了三分。


    女皇含笑道:“皇祖母老了,身體忽好忽壞。以後,恐怕要長期跟藥罐子作伴了!”


    “大周最好的醫正都在宮中,有他們照顧,皇祖母的龍體很快會好起來的!”武隆基安慰了幾句,腦袋裏悠轉了一下,說道,“孫兒快要過生辰了,想向您討個生辰禮。”


    “哦?三郎想要什麽生辰禮?”


    “孫兒認識外麵那位受杖的寺人,知道他辦事不力,惹皇祖母不開心了。請您饒恕他一次,赦免他的罪行,交給高公公管教!”


    “朕以為你要多貴重的生辰禮,一個寺人而已,你們隨意處理吧!”


    武隆基與高延福公公相視一笑,叉手道:“三郎多謝皇祖母!”


    女皇伸出手,輕輕握住他那寬大的手掌。


    “看看我們兩隻手,一隻枯瘦如柴,粗糙笨拙;一隻豐潤白皙,骨節靈巧,修長如春蘭。朕的臨淄郡王真的長大了!”


    武隆基自小聽說過很多皇祖母的傳奇經曆,對她的經緯之才十分崇敬。


    世間女子,能寫出“明朝遊上苑,火急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這等英武霸氣的詩句,又有幾人呢?


    “孫兒長大了,但皇祖母寶刀不老!”


    一張花甜蜜嘴,哄得女皇眉開眼笑。


    “記得朕登基一周年的宴會上,三郎男扮女裝,表演《長命女》,那短胳膊短腿,一板一眼,賣力地揮舞著,一時間,技驚四座。現在迴想起來,還是叫人忍俊不禁!”


    武隆基抓了抓鬢角,羞赧道:“那一年,孫兒才六七歲,什麽都記不得了。”


    “三郎有音律天賦,從你周歲試晬時就可看出。那時候,你抓了一本《老子》、一隻羯鼓……”


    “拈周,不過為了博取一樂而已,皇祖母不必放在心上。”


    女皇輕輕拍打了一下他的手背。


    “不!拈周試晬,縱令孩子取物,以觀其誌,非常靈驗。當時,你抓著一隻羯鼓,敲個不停,渾身上下,每個毛孔都興奮起來。看看現在的你,精於音律,一手羯鼓,宮中樂師無人能及,還是有幾分可信的!”


    “皇祖母小時候也拈過周嗎?”


    “當然!皇祖母周歲時,太宗皇帝還是大唐中書令,剛好來武府找你曾祖父商量政事,於是,就在一旁看我拈周。”


    “孫兒很好奇,曾祖父給您準備了什麽玩物?”


    “準備的玩物可多了,有針夾線板、木尺紡錘、胭脂水粉、文房四寶,還有棋子、算盤、勺子、笛子,甚至,還有刀劍和盔甲。”


    武隆基更好奇了。“那您最後抓了什麽?”


    “無論眾人怎麽哄,皇祖母什麽都不要。太宗皇帝很好奇,走到我身後,解下腰間掛的一塊羊脂天寶玉佩,悄悄放在我背後。”


    “結果呢?”


    女皇大笑道:“他們說,皇祖母好像得到了什麽靈通感應,立刻轉過身去,一把抓住了那塊羊脂天寶玉佩!”


    武隆基眼尾微挑,跟著笑了。“皇祖母果然自小就有帝王風範!”


    “三郎拈周試晬後,吵著要你阿爺頭上戴的龍珠。但願,你也有一樣的帝王風範!”


    “皇伯伯被您立為大周太子了,皇祖母這麽說,他會不高興的!”


    女皇擺擺手,道:“哎!朕糊塗了,你父王早已不是大周皇嗣了……”


    “很明顯,皇伯伯比我父王更適合做皇帝……”


    不知為何,武隆基忽然想起至今杳無音訊,不知瘞骨何處的母親,想起李唐宗親遭受的一場潑天大難,悄悄地抽迴了自己的手掌。


    女皇端詳著他的臉龐。


    那神采英拔的麵容上,顧盼之間微露的沉吟,嘴角抿起的樣子,都像極了他的母親竇淺漪。


    “皇祖母多想再活一千年,親眼看著你們,為大周建功立業。可惜啊,朕已經到了風燭殘年,浮生將逝去!”


    武隆基隻覺得腦袋裏一片空白,不知如何迴話。半晌,才應付了一句:“皇祖母老而益壯,孫兒和大周百姓都不舍得您老去!”


    女皇輕聲道:“三郎年已十五了,朕讓高公公給你在宮中安排一個職務,曆練曆練,如今,他將你安排到何處去了?”


    武隆基嘴角輕輕一揚,將心中的百味雜陳巧妙地掩蓋住。


    “孫兒先在親衛府任右衛郎將,掌宮庭宿衛之事。近日去了殿中省,任尚輦奉禦。”


    “高公公安排得好!這些職務,既不是髒活累活,又能讓你得以曆練。這尚輦局,配備多少人員?又是如何分工的?”


    殿中省是掌管皇帝生活諸事的官署,下轄尚食、尚藥、尚衣、尚舍、尚乘、尚輦六局,每局置奉禦數百人,分掌各種進奉之事。


    武隆基對答如流:“尚輦局主要負責掌輿輦、傘扇等事。有書令史二人,書吏四人,七輦主輦各六人,掌扇六十人,掌翰三十人,掌輦四十二人,奉輿十五人,掌固六人。”


    “了解的如此詳細,可見三郎是真的用心了。”


    “孫兒在尚輦局,負責掌管宮內一萬多匹禦馬,每匹馬每日飼幹草十斤,精料五斤,還要飼鹽三合。等皇祖母身體康複了,我們到宮外騎馬田獵,孫兒親自為您執鞭馭馬。”


    女皇被他逗樂了,蠶眉一挑,齒牙之間露出春色。


    “朕這把老骨頭,不知道還能不能爬上馬背呢!”


    “皇祖母,您病了一月有餘。孫兒聽說,洪州淨明宗祖師胡慧超,由許真君受授,煉化超三元九紀之道,能驅除邪魔、檄召神靈。何不召他入京,為您誦經祈福呢?”


    淨明宗隸屬正一道派,強調忠孝,調和儒道,被譽為仙家最正者。


    東晉許遜天師隱於西山,修仙得道,拔宅飛昇。


    永淳元年,胡慧超法師修複了許遜修道的西山遊帷觀,著書宣傳他的孝道,奉其為教祖,創立了淨明宗。


    女皇道:“聖曆三年,胡慧超法師曾進獻長生通靈金丹,吃了之後,朕周身舒暢,眼疾和病痛都痊愈了,封其為洞真先生。”


    “皇祖母下令,將他請到洛陽來吧!”


    女皇對高延福公公道:“臨淄郡王提醒了朕,高公公,你派人快馬加鞭去洪州,將洞真先生請到洛陽來!”


    高延福公公應聲去了。


    武隆基忽然聽到了孩子的啼哭。“皇祖母,您的宮裏怎麽有小娃娃呢?”


    “那是恆定郡王武攸止的女兒武慧語。她的父親要去絳州上任,朕覺得這女娃娃可愛,就讓她寄養在宮中,每日看看逗逗,十分養眼!”


    “原來如此!”


    女皇轉頭喊了一聲: “乳娘,把慧語抱出來,讓臨淄郡王見一下!”


    屏風之後轉出一位年紀略長的宮婢,懷裏抱著一個玲瓏可愛的女娃娃,笑吟吟地逗著她喊“郡王哥哥好!”


    可是小姑娘實在太小了,又剛剛哭鬧過,隻是瞪了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出神地望著武隆基。


    武隆基搖了搖那粉嫩嫩的小手,小姑娘撇了撇嘴巴,又“哇”地哭了出來,嚇得他不知所措。


    乳娘怕吵了他們,急忙將武慧語抱到偏殿去哄了。


    武隆基露出一副神色不寧的樣子,起身行了一個叉手禮。


    “皇祖母說了那麽多話,一定累了,孫兒先出宮去了,您好好休息一下。下次,與兄弟一同來看望您。”


    “三郎有空,一定要多來看看朕!”女皇頷頤道。


    “是!”武隆基轉身離去,昂首走在天光裏,背影漸行漸遠,光與影交錯在一起,流轉變幻,漸成他人。


    遙遙望去,仿佛是昔日恭謹矜持、綽約多姿的竇德妃,向她請安之後,正邁著蓮步款款離去。


    “三郎,朕虧欠你太多了!”女皇心裏默念著,目送他離去。


    過了半個月,胡慧超法師奉命來到洛陽太初宮。


    他仙風道骨,衣袂翩翩,前腳剛踏進集仙殿,便大聲道:“曆來,纏綿病榻、沉屙難起者,皆為天道承負,因果報應!”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女皇在龍榻上聽到胡慧超法師的聲音,支起虛弱的身子,道:“洞真先生,何為天道承負?”


    隔著帷簾,胡慧超法師行了一個叉手禮。


    “天道有循環,善惡有承負。大道,設生以賞善,設死以威惡。陛下早年殺戮太重,才導致今日病魔纏身,蒙受災禍,這便是天道承負。誰人種因,便誰人得果!”


    胡慧超法師一席話,說得女皇心驚膽顫。


    她滿心希望長生久視,福壽無疆,起伏之間,卻落了承負之災。


    政盛而人衰,活著還有什麽意義呢?


    女皇暗中計算過,從大唐皇後,到皇太後,再到改唐立周,成為一代女皇,親手殺害了一百餘人,其中武氏親人有二十三人,李唐宗室有三十四人,朝廷大臣有三十六人。


    死於酷吏之手的,更是不計其數。


    每殺一人,就多樹敵幾位,殺到最後,根本無法停下來。


    每每追思往事, 好像有千鈞巨石壓在心頭,讓她食不甘味,睡不安寢。


    “朕當年為了獨攬大權,的確殺了很多無辜之人,年齡越長,越覺得罪孽深重。擔心那些冤魂,有朝一日來向朕索命。這一身千鈞重負,該如何卸去?”


    胡慧超法師儼然道:“前人行善,今人得福;今人行惡,後人受禍。陛下若不修道德,難逃世人耳目,將餘生不寧,受人褒貶,還要連累後世三代,承負您的過謫!”


    女皇驚道:“這教朕如何是好?請洞真先生指點!”


    “陛下可親筆寫下除罪金簡,讓貧道擇良辰吉日,獻給嵩山諸神,隻要您誠心誠意,諸神一定會為您除罪消災的!”


    “什麽是除罪金簡?”


    “除罪金簡,是道家祈福避災的信物。人若犯了重大過錯,為了避免天譴,就要親筆寫下贖罪書,刻在金簡上,投放在神明現身處,以避災消難!”


    女皇一聲令下:“婉兒,筆墨伺候!”


    上官婉兒扶著她下了龍榻,坐到禦案前,親筆寫下“武曌除罪金簡”,讓宮中匠人打造。


    匠人連夜將女皇遒勁秀美的小楷複刻在金簡上:


    “大周國主武曌,好樂真道,長生神仙,謹詣中嶽嵩高山門,投金簡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歲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胡慧超稽首再拜,謹奏。”


    久視元年七月七日,胡慧超法師登上嵩山峻極峰,親手投放了這枚除罪金簡。


    不久,女皇的病奇跡般地好了。


    也許,她的種種罪業,真的已經得到了嵩山諸神的諒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元帝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洵並收藏開元帝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