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拱以來,西突厥十姓之地,多為東突厥和吐蕃所侵掠。


    女皇忙於改朝換代,導致北伐邊防空虛,東突厥可汗阿史那骨篤祿趁此良機,率領全部兵馬,西征十姓突厥。


    坐鎮碎葉的繼往絕可汗阿史那斛瑟羅,一邊抵禦親蕃的興昔亡可汗阿史那元慶的進攻,一邊抵禦東突厥的進攻,最終,在他們的包抄下丟掉了碎葉。


    大周在西域的最後一個據點沒了。


    天授元年十月,阿史那斛瑟羅收其餘眾六七萬人,上書大周朝廷,請求遷入內地居住。


    聖神皇帝準許了他的請求,拜他為左衛大將軍,改封號竭忠事主可汗。


    安頓好百姓,阿史那斛瑟羅上書謝恩,並在奏書匯報了阿史那骨篤祿在西征途中感染重病的消息。


    見到奏書,上官婉兒立刻整理成冊,送往徽猷殿,告知女皇。


    一名宮婢緊跟在上官婉兒的身後,偷偷抬頭,打量了一下她的背影。


    宮婢問道:“上官舍人,奴婢有一事不明白!”


    “何事不明白?”


    “前不久,有人告發周興、武神積、武子珣、索元禮等人謀反,陛下令來俊臣鞫而殺之。說起來,來俊臣自己也殺過不少人,吾皇為何不將他也殺了,以慰人望呢?”


    “來俊臣是個狡猾之徒,接到吾皇誅殺同僚的密令,不動聲色地向周興請教,說 ‘獄中囚徒多不服罪,不願意招供,卿有什麽好辦法?’”


    宮婢一隻手放在腰後,一隻手指指點點,學起了周興的樣子。


    “那周興不知道自己已成被告,居然興衝衝地說, ‘這有何難,你可將囚徒裝入一隻大甕,四周燒炭炙之,不出片刻,他們熱得受不了了,必定痛快地招供!’”


    “來俊臣聽了,微微一笑,命人取來一隻大甕,燃起烈火,對周興說, ‘來某奉吾皇敕令,請君入甕!’這一招,就叫做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周興這才明白大禍臨頭,立刻叩頭服罪了。可是,來俊臣不知收斂,繼續殘害右玉鈐衛大將軍武虔勖等人,在朝中樹敵無數。上官舍人,您說,吾皇什麽時候收拾這個大惡人啊?”


    上官婉兒冷然迴道:“請君入甕,總要有人替吾皇請的!”


    宮婢恍然大悟,抿嘴笑了。


    等到來俊臣請所有的惡人入甕了,再由女皇請他入甕。天下,就歸於平靜了。


    獲知阿史那骨篤祿病重,女皇雙手合十,朝著西方虔誠地拜了一下。


    “該死的不卒祿,屢屢犯我大周邊境,每次搶完就跑,總是逮不到他!彌勒菩薩佑開眼,他終於倒下了!”


    不卒祿,是女皇為阿史那骨篤祿新起的諢號。


    上官婉兒道:“陛下,阿史那骨篤祿的兒子阿史那默棘連年紀尚幼,難以掌控東突厥。他的弟弟阿史那默啜是個足智多謀、英勇善戰的人,在各部落中威望很高,很有可能會發起兵變,奪取汗位!”


    女皇揚手道:“你密令阿史那斛瑟羅,派人密切監視東突厥牙帳的一舉一動,一有異動,即刻上報朝廷!”


    “是!”上官婉兒正欲出門,高延福公公來報,鳳閣舍人張嘉福求見。


    “讓他進來吧!”


    張嘉福走到禦前,叉手奏道:“陛下,洛陽草民王慶之上表,請求廢黜武輪皇嗣身份!”


    女皇愀然改容。“請廢皇嗣?到底是你們唆使的,還是他們自己來的?”


    張嘉福有些心虛意怯,臉上冒出了微汗,左支右吾道:“是他們自己來的,還有數百位洛陽百姓,跟他一起在宮外請命呢!”


    女皇轉頭問站在庭下的右相武長倩、納言歐陽通及肅政中丞格輔元等人:“幾位愛卿,你們覺得,廢黜皇嗣可行嗎?”


    武長倩立刻迴道:“大周新立之初,臣就上奏,改皇嗣為武姓,作為大周儲君,陛下同意了。如今,皇嗣已入東宮,在眾人心目中,他是名正言順的大周繼承人。陛下無故廢儲,國將動蕩也!”


    歐陽通和格輔元亦稱不可。


    “讓王慶之進來,朕要看看,他有什麽理由要請廢皇嗣!”女皇含怒道。


    “是!”上官婉兒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張嘉福,出殿去了。


    王慶之躬著身子進入徽猷殿,三叩九拜,動作麻利,似乎練習過很多次。


    嘴裏高唿道:“陛下,今日坐擁天下的是武氏一族,皇嗣是李氏子孫,怎可成為大周未來的儲君?草民代表洛陽百姓冒死請願,廢去皇嗣,立左相武承嗣為大周太子!”


    女皇的冷眸微微動了一下。


    一介草民,哪來的膽子請廢皇嗣?眼前這個王慶之來自何方,心中自然明白的很。


    女皇記得,大周新立的第二天,武承嗣就試探過她的想法。“姑姑,您成為史上第一位女皇了,將來,立哪位武氏子弟為繼承人啊?”


    那急不可耐的樣子,著實讓人有些討厭。


    “你覺得,該立哪位武氏子弟為繼承人呢?”女皇裝作糊塗,反問了一句。


    武承嗣點頭哈腰道:“不管姑姑立誰為大周太子,隻要不是李氏子孫便好!”


    “為何不能立李氏子孫為繼承人?”


    武承嗣把胸口拍得砰砰作響。“他們身上流淌著李唐的血脈,與我們並非一族。大周王朝,是武氏子弟建立的,豈能立李氏子孫為繼承人?”


    不出幾日,女皇接到多位大臣上書,請求立武承嗣為大周太子。


    武承嗣比武三思年長,又為大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一直認為自己才是名正言順的大周皇位繼承人。


    趁著大周太子還未確立,急巴巴地鼓動大臣進諫,請求立他為太子。


    武輪做了六年的大唐天子,又從大唐天子變成大周皇子,以皇嗣的身份入主東宮,距太子之位僅僅一步之遙。


    他既是李唐王朝的象征,也是李唐遺老孤臣們效忠的第一旗幟。


    如果武承嗣參與奪嫡,武輪自然而然就成了武氏諸王的眼中釘、肉中刺。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套路。


    武承嗣啊,武承嗣!你真是愚蠢到了極點!女皇暗自搖了搖頭。


    “放肆!武輪是朕的親生皇子,一介百姓,妄議皇嗣,罪該萬死!”


    “陛下,您不能立皇嗣為太子,他是李氏子孫啊!”王慶之長跪不起,大有你不答應我就不走的架勢。


    女皇大怒道:“千騎何在?立刻將此人趕出太初宮!”


    十餘位千騎禁軍披甲持戟,橐橐而來,將王慶之拖出了宮殿。


    王慶之屢屢求見,以死泣請,整日帶著一幫人在太初宮外高喊:“神不欲歆類,氏不祀非族!”


    這些家夥精力充沛,足足喊了五六天,仍不見停歇的意思。


    女皇十分生氣,命夏官侍郎李昭德前去詰責他們。


    李昭德出身隴西李氏丹楊房,年輕時以明經入仕。


    他精明幹練,不畏強暴,在朝中有一定的威望。酷吏恣橫,大肆陷害忠良時,人人畏懼,隻有他敢當庭參奏酷吏徇情枉法,大大挫殺了他們的氣焰。


    但他也經常意氣用事,嫉惡如仇的性格,讓他得罪過不少人。


    走到太初宮外,李昭德毫不猶豫地命人將王慶之笞殺了,其他請願的百姓紛紛驚逃。


    李昭德返迴宮中複命。


    “陛下,關於皇嗣廢立,臣有一言。”


    “李卿直言!”


    “自古以來,沒有侄子為天子,而為姑母立廟的。高宗天皇大帝是陛下之夫,皇嗣是陛下之子,應將皇位傳於自己的子孫!若立侄子為太子,恐怕以後,您就不能享受血食了!”


    的確,哪有天子為姑母立廟的?李昭德的話,把女皇的尊嚴揍得鼻青臉腫。


    武承嗣和武三思是自己的親侄子,武氏家族裏與她血緣最親近的人;而李哲和武輪是李氏子孫,看似親近,又多了一些外人的味道。


    但李昭德的言外之意是說,武氏子弟和你血緣再親近,關係再親密,終究不是親生的皇子,他們有自己的父母,與你姑母的身份還隔著一道高高的柵籬。


    薑,果然還是老的辣。


    武輪的皇嗣之位暫時保住了。


    武承嗣懷恨在心,指使來俊臣誣陷李昭德、武長倩、格輔元,和歐陽通等數十人謀反。


    天授二年十月,他們全部被殺,唯有李昭德因為有女皇的庇護,而無法動他分毫。


    十一月,前線傳來消息,阿史那骨篤祿病逝了。與女皇並驅爭先多年的強勁對手,終於被歲月狠狠地收服了。


    正如上官婉兒預料的那樣,他的弟弟阿史那默啜趁侄子年幼,自立為阿波幹可汗。


    大唐王朝與大周王朝轉軌期間,中原政壇風急雨驟,嚴重製約了對東突厥勢力的打擊,也為他們的崛起創造了有利條件。


    阿史那骨篤祿充分發揮突厥騎兵快速機動的優勢,頻繁掠奪他族,積累了大量的財富,為東突厥汗國奠定了強大的基業。


    當年的西北邊陲,有蘇定方、裴行儉、黑齒常之、程務挺、王方翼等諸多名將遏製著東西突厥。


    他們或已被害,或已去世。東突厥借機雄起,大周王朝經常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麵。


    麵對富庶的中原,年輕的阿史那默啜踔厲奮發,摩拳擦掌,無時不刻在尋找著南侵的機會。


    天授三年四月一日,神都洛陽發生了日蝕。


    去年初夏,洛陽也發生過一次日蝕。女皇內心有些惶恐,大赦天下,改元如意。


    如意,是佛家的法器,梵名叫做“阿那律”。


    一方麵,表達了她對佛教的尊崇;另一方麵,也寄托了她登基不久,天下恟恟,權力不穩,渴望萬事順心如意的願望。


    幸好,吐蕃傳來兩則好消息,讓她稍微鬆了一口氣。


    如意元年二月,吐蕃黨項部落大酋曷蘇率一萬餘人,請求內附大周,女皇以右玉鈐衛將軍張玄遇為安撫大使,率精卒兩萬迎之。


    曷蘇行事不密,不慎走漏了消息,途中被國人所擒。


    不久,又有羌蠻部落大酋昝捶率八千餘人請求內附,張玄遇將其安置在萊川州,以昝捶為刺史,於大渡西山勒石紀功而還。


    此時的朝廷中,最為活躍的,除了為武承嗣爭取儲君的臣子,就是上書言製獄之禍、酷吏之害的那幫臣子。


    萬年縣主簿徐堅上言道:“太宗朝時,定死刑必有三次複奏,今一判即行斬決,難免有冤案濫殺,希望能恢複複奏。”


    又言:“法官之任,宜擇用法寬平,百姓稱譽者擔任;凡處事深酷,無人望者宜疏而退之。”


    右補闕朱敬則上言:“陛下革命既成,眾心已定,反者盡誅,無罪不除,今後宜省刑尚寬,杜絕羅織陷害之源。”


    又言:“李斯相秦,刻薄諸侯,遂至土崩;漢高祖以禮義治國,傳國長久宜誡之。”


    侍禦史周矩也進言道:“酷吏嚴刑,人人誣告成風。周用仁而昌,秦用刑而亡。今滿朝側息不安,願陛下緩刑用仁,天下幸甚!”


    一摞摞奏書,像一座座大山,壓得女皇喘不過氣來。她將這些奏書往禦案上一扔,單手托頜,陷入了沉思。


    革唐為周,稱帝天下,時時疑心天下人會反對自己。


    她有意縱容酷吏濫殺無辜,陷害忠良,殺李唐宗室貴戚數百人,大臣數百家,刺史、郎將以下,更是不可勝數。


    這一場浩劫,是要製止它,還是繼續下去?


    女皇舉棋不定,難以決斷。


    想起年初,武承嗣和來俊臣曾狀告宰相魏知古、狄仁傑、裴行本、盧獻,還有司禮卿崔宣禮、禦史中丞魏元忠、潞州刺史李嗣真等人謀反。


    狄仁傑很聰明,在獄中痛痛快快地招認了:“大周革命,萬物惟新,我等是李唐舊臣,甘從誅戮,謀反是實!”


    因為先前有敕,一問即承認謀反者可以減死,狄仁傑得以活命。


    他暗中撕衾帛書冤狀,藏於袷袍中,讓家人帶出,持狀向她喊冤。


    女皇令通事舍人周琳前往獄中探視審問,最後,狄仁傑等人免死,貶為彭澤令。


    魏知古出為江夏令,崔宣禮為夷陵令,魏元忠為涪陵令,盧獻為西鄉令,裴行本和李嗣真流於嶺南。


    她拿起禦案上的一本奏書,看到周矩寫的那句話:“周用仁而昌,秦用刑而亡。”


    字字句句,皆是臣子們的肺腑之言。


    同樣的話,葉法善天師也說過:“人心所向,惟道與義。周用王道,教化一人而人從;漢雜霸道,刑政嚴而俗偽。多用王道,不用霸道,大周才能國運恆昌,國祚綿長!”


    女皇自言自語道:“朕的願望,是要承周禮而治盛業,不該以霸道代替王道,以殺戮代替仁政,不然,朕也會成為史上諸多暴君中的一位!”


    “陛下,霸道,也許能讓天下人一時臣服於您,但王道,能讓天下人永遠俯首聽命於您!”上官婉兒道。


    “霸道以力服人,王道以德服人;霸道之至,民不聊生;王道之至,萬民歸順!”


    “陛下聖明!”


    “婉兒,你傳口諭給來俊臣,讓他稍稍安歇,不可隨意誣告眾臣!不然,朕必定要治他死罪!”


    “是!婉兒即刻去傳旨!”上官婉兒頷命,退身離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元帝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洵並收藏開元帝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