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眾人都安歇在清溪觀裏。


    叔侄倆從清溪觀裏走出,沿著混元峰清幽的小徑,慢慢走上點易台,坐在欲浮亭裏,相顧無言。


    混元峰上夜色清妍、月移花影爬上欄杆。山風習習,吹麵而來,令人神骨俱清。


    岫岩密林裏,到處是梅樹、青鬆和翠竹的綽綽身影。一條芝溪在山間穿石而過,泠泠作響,落葉負水而下,蕩漾多趣。


    遠處的甌江平靜如鏡,好像與夜晚一並睡著了。


    葉法善天師抬頭仰望著夜空。


    皎皎長空,星羅棋布,繁河正白。不禁想起了逝去的父親、母親,和遠在鬆陽卯山的姐姐。


    “父母走時,侄兒隻有十二歲,多虧了師叔的照顧,我們姐弟倆才能順利成長。”


    “師叔就他一位親哥哥。兄嫂早逝,撫養你們姐弟倆長大,是應盡的責任。不然,他們在九泉之下怎能安息呢?”葉靜能法師輕聲道。


    葉法善的父親葉慧明法師是一位火居道士,一生不務榮寵,亦農亦道,樵蘇自給,遁跡藏名於民間。


    傳說,他的母親劉氏,夢見流星入口,吞之入腹,不久便懷孕了。經過十五月妊娠,才誕下葉法善。


    十二歲那年,他跟隨父母和姐姐,到六十裏外的括蒼全塘口村,尋訪淩虛福地。


    他們在白馬山山腰發現一處天然石室,那裏鬆竹茂翠,終年林泉環繞。全家便以石室為家,隱修道術。


    山間條件太簡陋,葉慧明法師和劉氏不幸感染惡疾,不久就仙逝了。


    姐弟倆將父母安葬於白馬山山麓,寄居到全塘口村的外祖母家裏。不久,外祖母也病逝了。


    得到師叔的悉心照顧,才度過了這段最艱辛的日子。


    葉法善一邊為父母守孝,一邊勤讀詩書,研習禮樂,耽周易,嗜老莊,河洛圖緯,悉皆詳覽,無所不通。


    一日,他在家中煉丹,誤食了毒丹,身中劇毒,行將就木。氣息奄奄之際,兩位青衣仙童現身,得其飛印相救。


    葉法善感念其恩,決心子承父業。服喪三年後,辭別親人,開始雲遊四海,遍訪名師。


    “原來,師叔在鬆陽,侄兒在青田,兩地相距約三百五十多裏,想見您了,一匹快馬,一兩日便到了。現在您去長安侍君,我們叔侄倆見麵就沒那麽容易了。”


    葉靜能法師轉過身子,疑惑地望著他。


    “侄兒不是說盡快隨後而來的嗎?”


    葉法善天師眼眸微垂,唇角輕輕一抿。“不瞞師叔,愚侄留在這裏,隻為多點時間淬煉聖劍。”


    “師叔知道,淬煉聖劍是你最大的心願。我會在長安,耐心等著你來的。”


    正要表達自己的謝意,忽見師叔眉頭一蹙,手指星空。


    “侄兒,你看!數天前,我在鬆陽卯山夜觀星象,看到熒惑侵入青龍心宿。今夜,它依舊徘徊不去,這恐怕是不祥之兆啊!”


    順著他指引的方向望去,夜空中,熒惑留滯心宿,兩星交相輝映。


    “熒惑守心,霸占天王之位,這是洗削變革之兆也!”葉法善天師迎風肅立,神情凝重,眸中的墨色與夜色渾然一體。


    熒惑在東方叫懸息,在西方為天理,在南方為火星。心宿,也叫明堂,二十八宿之一,處布政之宮。


    熒惑留滯心宿,即為熒惑守心。


    秦始皇、漢成帝、北魏明元帝、隋煬帝等時期,都曾因熒惑守心,天下發生過動亂。


    想起駕臨白鶴洞的括蒼神人,想起太上敕令,心頭似乎有千鈞雷霆猛然劈下,頓時感到沉甸甸的。


    熒惑守心,天下將要迎來一場變革。隻有大亂之中崛起的帝王,才是真正的千古聖帝吧?


    當他詢問括蒼神人,“哪位皇子才是睿宗和開元聖帝,承擔起強我大唐的重任?”


    括蒼神人隻是神秘一笑:“太上有言,待流星東南出,光明燭地,才是明君現世之時!”


    葉靜能法師的臉上卻欣欣然起了喜色。


    他常常憎恨自己生不逢時。在他豪情壯誌,欲乘風破浪之時,隋末動亂爆發,致使他流落鄉野,一事無成。


    如果天下再有一次變革,一定會在危機之中尋找契機!


    “侄兒,天下大亂,正是我們救亡圖存,弘揚大道的好時機。你我叔侄二人,多年精修道法,應當負重致遠!”


    “人皆有楚囊之情。天下大亂,何以安國;一國盡亂,何以安家;一家皆亂,何以安身。身為道士,助國才可得天心也!”


    “天皇長年纏綿病榻,沉屙難起,百官奏事,隻能交由天後決斷。白虎壓製青龍,男主女主並列雄峙於朝廷。這樣的局麵,遲早會掀起驚濤駭浪的!”


    葉法善天師的眉間緊擰起來。


    那抹難言的不安,快要延伸到鬢角裏去了。


    “愚侄也預感到,此去長安,吉兇難料。隻願師叔平安無虞,待您衣錦還鄉,咱們叔侄倆還能經常圍爐夜談,小酌幾口,已是十分圓滿!”


    兩人低聲細語的交談,驚起梅樹上的一隻宿鳥,幽鳴一聲,疾飛而去。


    月光下,一隻流螢不知從何處飛來,在他們眼前盤旋幾圈,又轉身飛走了,化為月邊星子一顆。


    葉靜能法師憑欄而立,目送流螢飛走。


    心裏暗暗想著,這大概是秋日裏最後一隻流螢了吧?


    “梁元帝蕭繹有詩曰 ‘本將秋草並,今與夕風輕。騰空類星隕,拂樹若生花。屏疑神火照,簾似夜珠明。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輕。’流螢身微,但昏光不滅,為知己者,奉獻一點盈盈微光。”


    滿天星子,在葉法善天師眼裏化成了一隻隻流螢,點點微光,聚成星河萬頃。


    “是啊!熠耀宵行,蟲之微麽。高梧影裏,不惜餘光。”


    “薑尚八十輔文王,滅商立周;春秋管仲輔桓公稱霸,為千古佳話;大秦良臣輩出,有百裏奚助穆王稱霸,商鞅變法強國,範睢固王權擴輿圖,更有張儀、白起等滅六國,一統天下;伍子胥輔吳,文種、範蠡輔越;而項羽蓋世英雄,敗於劉邦,是因為劉邦有蕭何、張良、韓信等諸多良臣名將!”


    葉法善天師微微一笑。


    “師叔教導,愚侄謹記心間!我等猶如流螢,身微力薄,但輔佐明君,開創大業,也可身放光明!”


    “侄兒與師叔一樣,未成家立室,天涯何處不是吾家呢?師叔先赴長安,待你準備妥當,一定要盡快而來!”


    葉法善天師解下腰間的寶劍,雙手托舉著,恭恭敬敬地遞給師叔。


    “這把太上決雲劍,是早年一位神仙羽客所賜,隨身三十多年,陪我走遍了五湖四海,今日轉贈師叔。劍出鞘時,可以影化為數把利劍,作為法器,它薄弱了一點,用它防身護體還是不錯的。”


    葉靜能法師雙手接過,握在手中,沉甸甸的。


    拔出太上決雲劍,七星列陣,削鐵無聲,真是一把好劍!


    “看到這把劍,師叔突然想起你小時候的一件事。”


    “師叔想起了何事?”


    “七歲那年,父親讓你習劍,你偷偷跑到鬆蔭溪畔遊玩,久久不見返迴,於是,全家出動去尋你,遍尋無果,家人皆以為你已經溺亡,一度傷心欲絕。”


    葉法善天師不禁笑了。


    “三年後的一個清晨,我安然無恙地迴家了,身上依然穿著離家時的那套短衣長褌。”


    葉靜能法師道:“你母親見了,馬上追問你去了哪裏。”


    “記得我迷迷糊糊地說,在鬆蔭溪畔遇見了兩位青衣仙童,他們帶領我來到一處華堂峻宇,玩了三天才迴來。”


    “你還說,那裏有一位白發老者,眾人都喚他太上老君,每日教你咽靈藥,飲雲漿,待你甚是親切,所以留連忘返。”


    “父親聽了,勃然大怒,以為我在說謊誆騙他,一定要拿家法處置我!”


    “太上老君,為大道之主宰,萬教之宗元,開創宇宙,化生陰陽,出乎太無之先,起乎無極之源。誰會相信,他與一個黃口小兒有瓜葛呢?”


    “父親認為我是被人拐了三年,怕爺娘責罵,胡說一通,所以才會如此生氣!”


    葉靜能法師推劍入鞘,利器擦過暗夜的聲音,顯得格外刺耳。


    “師叔一直很好奇,當年,你是不是真的被青衣仙童帶去了太清仙境?”


    “事情過去太久了,當年究竟去了哪裏,侄兒真的想不起來,也說不清楚了。要不是師叔全力護著我,當年一頓毒打肯定是少不了了。”


    葉法善天師忽然想起括蒼神人說的那句讖言:“你本是太清仙境太極宮紫微仙卿。”


    或許,那位記不清模樣的白發老者,真的是太上老君吧?


    葉靜能法師看見他的眉心微微跳躍了一下。


    三年的仙遊經曆,成了侄兒身世裏最大的謎團,至今無法解開。


    他清清楚楚地記著,隋大業十二年十一月十二日,十二歲的他正在鬆陽卯山祖宅靜坐。


    家人忽然各個神色緊張,東奔西跑的。


    一問,原來是懷孕十五月的嫂子終於要生產了。


    女子懷胎,十月便瓜熟蒂落。嫂嫂挺了十五個月的孕肚,族人皆稱稀奇,更不要說什麽流星入腹而孕的傳說了。


    那日,天無浮翳,四氣朗清,一股異香彌漫在廳堂中。許多仙鶴不知從何處飛來,在窗外低迴徘徊,鶴唳嘹亮,直上雲霄。


    他無法解釋,這些異象,暗示著什麽。直到侄兒出生,群鶴才漸漸飛走。


    天降祥瑞,物有異象,一定是天人降世。但哥哥葉慧明法師十分低調,從不認為侄兒有什麽特別之處。


    漸漸長大的葉法善,生而聰明,幼而歧嶷,從小就愛翻看家中收藏的道學藏書。


    耳濡目染之下,對黃老、禁咒、占卜、星象、服氣、爐火黃白等家學都頗有興趣。


    五歲,能學著父親的樣子畫符籙;六歲,能與父親、叔叔談經論道,一副天生道骨的模樣。


    葉慧明法師見他篤學好古,聰慧機靈,便將其度為籙生弟子,一有空閑,就教他詩書禮樂和家傳道術。


    如果說侄兒的出生和三年的仙遊經曆都是一個謎,那麽,一位江湖相麵者的斷言,是不是就是謎底呢?


    兄嫂去世後,葉靜能法師主動承擔起了照顧侄兒侄女的重任。


    一次,他身穿便服,帶著年幼的葉法善行走在鬆陽小城的街頭,穿梭在在熙熙攘攘的人群裏。


    他們走到一家叫王昌記的藥行門口。


    一位江湖相麵者正閑坐在簷下,手持一麵麻灰色鑲邊幢幡,上書“相麵識心腹,開口言禍福”幾個墨字。


    他左顧右盼,等待著招攬顧客,看見葉法善從眼前走過,扔下手中的幢幡,就追了過來。


    相麵者緊緊跟著著葉法善,口中不住地讚歎道:“這位小郎君麵相非凡,長大以後,定為帝王之師!”


    葉靜能法師不善相術。眼見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心中有些不耐煩。


    他停下腳步,從腰間的承露囊裏掏出幾枚嶄新的開元通寶,放在相麵者的手心裏,道:“師父,這些錢,您拿去吃一盞茶。”


    那相麵者卻連連搖手。


    “不,不,今日我相麵不要錢,讓我好好看看這位小郎君的麵相。他天庭飽滿、地閣方圓,兩顴斜插雲蒼,伏犀直上鬢曲。我行走江湖數十年,第一次見到這等神資奇骨!”


    他一邊說著,一邊圍著葉法善不停地打量。


    當時,葉靜能法師十分生氣,拉著侄兒疾步走開,甩掉了煩人的相麵者。


    今日想起相麵者那句“侄兒長大,定為帝王之師”的斷言,也不是沒有可能。


    侄兒年紀輕輕就得天台茅君等諸多高道的指點,早早羽化登仙,位尊天師之列。


    無論符籙攝養、厭劾鬼神、驅邪治病等法術,還是聲譽、口碑,都在他之上。


    自己的大好青春已經逝去,能在長安分得一杯殘羹,便是心滿意足。


    侄兒還年輕,如果到長安重新得到聖寵,何愁沒有機會成為帝王之師呢?


    葉靜能法師鄭重地將太上決雲劍掛到了腰間。


    “侄兒將來去長安,必定能謀得一個好前程!”


    “師叔德高道深,侄兒哪敢跟您相比!”


    更深月落,滿河沉星越發明亮,山野間更顯寂寥。他們一邊閑談著過去的逸事,一邊從小徑上慢慢踱下山來。


    “師叔,明日您就要隨程務挺將軍去往長安了,換洗的衣裳和細軟盤纏,侄兒都為您準備好了,還給您準備了兩匹快馬,放心帶著知厚去吧。家中瑣事,侄兒都會幫您安頓好的。”


    “那就有勞侄兒了。”


    “師叔客氣了!”葉法善天師心中不舍,故意緩步慢行。


    站在小徑上,看那滿天星漢燦爛,爍爍其華,不知暗藏了多少人世風雲,教人心生“高節雄才向何處,夜闌空鎖滿池星”的感慨。


    翌日清晨,葉靜能法師辭別侄兒,高高興興隨程務挺將軍西行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元帝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洵並收藏開元帝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