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城市用地為什麽值錢,前背後的印錢邏輯
體會牛市:重生到2007年炒股 作者:楊聖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唉……看來大哥又是吃沒文化的虧了!”
元虛又是一頓歎息。
“沒有人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你以後還可以學習;也可以直接利用我們的知識文化。”
元辰安慰道,“相比很多人,你已經算很幸運。”
“嗯。”
“爹媽和你丈母娘家的民房敲定了沒?”
“都已搞定。
你大嫂家,以後以做小生意為主,不需要太大的地盤,但是需要相對較好的位置。
他們家在縣城中心,靠老城區方向,3萬塊買了個200平方的兩層民房。
我們父母以休閑種地為主,在上遊盡頭靠你看上的那個半島公園旁邊。
10萬塊,兩棟稍微有些老舊的2層民房,帶三畝地。”
“那麽寬的地?那很不錯啊!”
“什麽不錯?都是些瘦不拉嘰的荒地,換了別人,5萬塊都不要。”
“不能用農村土地的標準,看待城市周邊的用地。
城市周邊的用地,主要是交通方便和靠近消費市場。
至於肥瘦問題,那是肥料公司考慮的事。
而且城市周邊的用地,如果是搞種植,都得以化肥為主。
因為要最大限度提高產量,縮短成熟周期。
不可能像農村那樣慢慢養。
在城邊上。
無論是種花種草還是種菜。
用化肥快速催熟,拉到城裏賣了就是錢。
這也就等於說。
城市周邊的用地,實際上也是一種印鈔機。
誰會等這種驗鈔機磨磨唧唧地慢慢轉?
那肯定都是越高效越好。
這樣的土地。
隨著城市人口進一步增加,消費能力進一步膨脹。
還是可以快速增值。
你隨便算一下。
就是把地租給別人用。
一畝地一年產1萬斤白菜,
那都是幾千上萬塊的產值。
你收他們收入的10%租金。
那不就是幾百上千塊了嗎?
3畝地加起來。
隨便就兩三千了。
10萬塊的投入。
還可以蓋房子。
迴報已經不比把錢存銀行差。
何況以後土地還會增值。
尤其越來越多人意識到這個問題。
都來這樣投資後。
那土地價格就漲得更快。”
“你是不是整天讀書,都沒去過菜市場?
白菜一兩毛錢一斤,就算一畝地,一年產上萬斤;也才一兩千塊錢的產值。
你怎麽算出來的幾千上萬塊的產值?”
“我算的是未來大約一二十年內,相對平均的價格。
另外,我隻是做個比喻。
不一定非得是種白菜。
實際肯定是什麽更賺錢,種什麽。
有錢,在一個城鎮化還在快速發展的國家和時代。
積極換成產業。
肯定沒錯。
這些房地產。
商品消費價格。
要等城鎮化完成後。
大概也就是80%的人都進城之後。
價格才會相對平穩下來。
我們現在的城鎮化率。
也就百分之二三十的水平。
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在城鎮化完成之前。
什麽資產,都可能會在短短幾年之內,翻倍增長。
除了現金。
因為現金資產,放在家裏一分錢的利息,都沒有。
放在銀行,一年就給你幾個點。
這隻是明麵上的。
暗地裏。
你可能沒想過:
現金是從哪裏來的?
那是被人印出來的。
站在印錢的人的角度去看。
印多少錢合適?
那肯定是再多都不嫌多。
但是如果真的無限製地印錢,那錢也就變廢紙了。
所以實際上,都是卡在一個社會可承受的極限來印錢。
根據經濟增長水平。
每年多印10%,甚至20%。
每個人都有點難受,但也還能承受。
造幣廠,就這樣一年一年地多注入一點水,稀釋每個人手中的錢。
這也是物價為什麽越來越貴的根本原因。
因為錢越來越多,但是東西還是那麽多。
結果就是不停地水漲船高。”
“政府不管嗎?這不是製造社會麻煩和壓力嗎?”
“這就是政府管出來的結果呀。
政府建設和發展經濟,跟我們農村放牛和種莊稼,是一樣的。
有些時候,你不用鞭子抽,那牛就不幹活。
有些時候,你不放水,那莊稼就會枯萎。
你要水多用不完,你就可以開墾新的荒地。
所以農村沒誰嫌自家水多。
即便住在海邊的人,都不嫌自家的水域多。
因為水多,就等於財多。
政府建設和發展經濟,也一樣。
在可承受極限範圍內。
印最多的錢。
讓大家拿去創造更多的價值。
整個社會創造的價值多了,政府的稅收也就多了。
財政收入就上去了。
而且這樣極限印錢。
就像拿鞭子抽牛幹活一樣。
可以防止牛偷懶。
很多人賺了錢,就隻想存銀行,想著坐著吃利息。
要是每個人都這樣想,那國家經濟還怎麽發的?
誰還去工作和創造?
人肯定都想著吃利息,啥也不幹。
舊社會那些地主老財,就是這樣。
但是那樣。
社會經濟,就沒法發展了。
在封建社會,普通老百姓拚命幹活,隻能解決溫飽。
地主老爺有錢了,隻想買更多地盤剝老百姓。
沒有人去搞科研創造。
所以舊社會,整個社會都不進步。
紙幣時代。
這種靠利息吃飯的想法,已經不現實。
八九十年代的萬元戶,現在為什麽不香了?
因為你隨便幹三個月苦力,就能成萬元戶。
這背後的原因。
就是國家在快速印錢。
誰要想著拿著錢吃利息,像寄生蟲一樣在這個社會寄生。
很快他就會明白:
那錯得有多離譜。
國家每年多印幾個百分點的錢,對應的,就是市麵上的錢的購買力,被削弱幾個百分點。
就像2個人的飯菜。
多來一個人一起吃。
那原本的兩個人,肯定就隻能少吃一點。
接下來就準備三個人的飯菜。
但是他又給你增加一個人,你還是吃不飽。
再往後你又準備4個人的飯菜,他還是給你多增加一個人。
你還吃不飽。
這樣循環下去。
如果你不用心想辦法,找出路。
就會持續餓瘦。
總有一天。
就會瘦骨嶙峋。
20年前的萬元戶。
現在不值錢。
就是因為沒有去找出路,一直被新來的人上桌分吃的。
一年一年下來。
最後就皮包骨了。
國家多印錢,就像每天派一個新人來分享你原有的飯菜;這是倒逼你必須去找出路。
每個人都去找出路,不夠吃當天就想辦法。
那國家經濟就會獲得大量的創新和發展新活力。
那就會持續進步。”
“我以前以為我走南闖北,見多識廣,懂得挺多的。
沒想到隻是看見了社會的一些皮毛表相。”
元虛感歎道,“沒想到這背後的水,竟然這麽深?
我們的生活,我們的錢,在銀行背後,還有印錢的;印錢的背後,還有政府的放水和皮鞭邏輯……
簡單的生活背後。
實際上已經深不可測。”
元虛又是一頓歎息。
“沒有人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你以後還可以學習;也可以直接利用我們的知識文化。”
元辰安慰道,“相比很多人,你已經算很幸運。”
“嗯。”
“爹媽和你丈母娘家的民房敲定了沒?”
“都已搞定。
你大嫂家,以後以做小生意為主,不需要太大的地盤,但是需要相對較好的位置。
他們家在縣城中心,靠老城區方向,3萬塊買了個200平方的兩層民房。
我們父母以休閑種地為主,在上遊盡頭靠你看上的那個半島公園旁邊。
10萬塊,兩棟稍微有些老舊的2層民房,帶三畝地。”
“那麽寬的地?那很不錯啊!”
“什麽不錯?都是些瘦不拉嘰的荒地,換了別人,5萬塊都不要。”
“不能用農村土地的標準,看待城市周邊的用地。
城市周邊的用地,主要是交通方便和靠近消費市場。
至於肥瘦問題,那是肥料公司考慮的事。
而且城市周邊的用地,如果是搞種植,都得以化肥為主。
因為要最大限度提高產量,縮短成熟周期。
不可能像農村那樣慢慢養。
在城邊上。
無論是種花種草還是種菜。
用化肥快速催熟,拉到城裏賣了就是錢。
這也就等於說。
城市周邊的用地,實際上也是一種印鈔機。
誰會等這種驗鈔機磨磨唧唧地慢慢轉?
那肯定都是越高效越好。
這樣的土地。
隨著城市人口進一步增加,消費能力進一步膨脹。
還是可以快速增值。
你隨便算一下。
就是把地租給別人用。
一畝地一年產1萬斤白菜,
那都是幾千上萬塊的產值。
你收他們收入的10%租金。
那不就是幾百上千塊了嗎?
3畝地加起來。
隨便就兩三千了。
10萬塊的投入。
還可以蓋房子。
迴報已經不比把錢存銀行差。
何況以後土地還會增值。
尤其越來越多人意識到這個問題。
都來這樣投資後。
那土地價格就漲得更快。”
“你是不是整天讀書,都沒去過菜市場?
白菜一兩毛錢一斤,就算一畝地,一年產上萬斤;也才一兩千塊錢的產值。
你怎麽算出來的幾千上萬塊的產值?”
“我算的是未來大約一二十年內,相對平均的價格。
另外,我隻是做個比喻。
不一定非得是種白菜。
實際肯定是什麽更賺錢,種什麽。
有錢,在一個城鎮化還在快速發展的國家和時代。
積極換成產業。
肯定沒錯。
這些房地產。
商品消費價格。
要等城鎮化完成後。
大概也就是80%的人都進城之後。
價格才會相對平穩下來。
我們現在的城鎮化率。
也就百分之二三十的水平。
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在城鎮化完成之前。
什麽資產,都可能會在短短幾年之內,翻倍增長。
除了現金。
因為現金資產,放在家裏一分錢的利息,都沒有。
放在銀行,一年就給你幾個點。
這隻是明麵上的。
暗地裏。
你可能沒想過:
現金是從哪裏來的?
那是被人印出來的。
站在印錢的人的角度去看。
印多少錢合適?
那肯定是再多都不嫌多。
但是如果真的無限製地印錢,那錢也就變廢紙了。
所以實際上,都是卡在一個社會可承受的極限來印錢。
根據經濟增長水平。
每年多印10%,甚至20%。
每個人都有點難受,但也還能承受。
造幣廠,就這樣一年一年地多注入一點水,稀釋每個人手中的錢。
這也是物價為什麽越來越貴的根本原因。
因為錢越來越多,但是東西還是那麽多。
結果就是不停地水漲船高。”
“政府不管嗎?這不是製造社會麻煩和壓力嗎?”
“這就是政府管出來的結果呀。
政府建設和發展經濟,跟我們農村放牛和種莊稼,是一樣的。
有些時候,你不用鞭子抽,那牛就不幹活。
有些時候,你不放水,那莊稼就會枯萎。
你要水多用不完,你就可以開墾新的荒地。
所以農村沒誰嫌自家水多。
即便住在海邊的人,都不嫌自家的水域多。
因為水多,就等於財多。
政府建設和發展經濟,也一樣。
在可承受極限範圍內。
印最多的錢。
讓大家拿去創造更多的價值。
整個社會創造的價值多了,政府的稅收也就多了。
財政收入就上去了。
而且這樣極限印錢。
就像拿鞭子抽牛幹活一樣。
可以防止牛偷懶。
很多人賺了錢,就隻想存銀行,想著坐著吃利息。
要是每個人都這樣想,那國家經濟還怎麽發的?
誰還去工作和創造?
人肯定都想著吃利息,啥也不幹。
舊社會那些地主老財,就是這樣。
但是那樣。
社會經濟,就沒法發展了。
在封建社會,普通老百姓拚命幹活,隻能解決溫飽。
地主老爺有錢了,隻想買更多地盤剝老百姓。
沒有人去搞科研創造。
所以舊社會,整個社會都不進步。
紙幣時代。
這種靠利息吃飯的想法,已經不現實。
八九十年代的萬元戶,現在為什麽不香了?
因為你隨便幹三個月苦力,就能成萬元戶。
這背後的原因。
就是國家在快速印錢。
誰要想著拿著錢吃利息,像寄生蟲一樣在這個社會寄生。
很快他就會明白:
那錯得有多離譜。
國家每年多印幾個百分點的錢,對應的,就是市麵上的錢的購買力,被削弱幾個百分點。
就像2個人的飯菜。
多來一個人一起吃。
那原本的兩個人,肯定就隻能少吃一點。
接下來就準備三個人的飯菜。
但是他又給你增加一個人,你還是吃不飽。
再往後你又準備4個人的飯菜,他還是給你多增加一個人。
你還吃不飽。
這樣循環下去。
如果你不用心想辦法,找出路。
就會持續餓瘦。
總有一天。
就會瘦骨嶙峋。
20年前的萬元戶。
現在不值錢。
就是因為沒有去找出路,一直被新來的人上桌分吃的。
一年一年下來。
最後就皮包骨了。
國家多印錢,就像每天派一個新人來分享你原有的飯菜;這是倒逼你必須去找出路。
每個人都去找出路,不夠吃當天就想辦法。
那國家經濟就會獲得大量的創新和發展新活力。
那就會持續進步。”
“我以前以為我走南闖北,見多識廣,懂得挺多的。
沒想到隻是看見了社會的一些皮毛表相。”
元虛感歎道,“沒想到這背後的水,竟然這麽深?
我們的生活,我們的錢,在銀行背後,還有印錢的;印錢的背後,還有政府的放水和皮鞭邏輯……
簡單的生活背後。
實際上已經深不可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