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普頭有點大,大將軍給了份名單,上麵四個人,說是天後去東都隨行。可隨行哪次要他們金吾衛呀,哪次不是右衛和千牛衛搶了。
更讓他頭疼的是,名單上的第一個,耿青,前幾日剛好請了假。
“要不換一個,據說耿青病的下不了床?”
大將軍澄了一眼,“這是天後批示的,你去和天後說。”
陳普摸著肚子迴了家,和夫人說起了這事,“你說這耿青病的也真是時候。可又是上麵點名要的,他爹是首輔閻立本,我也不能強拖著人去不是。”
陳夫人聽罷,嗬嗬一笑,“你呀,就是死腦筋。趕明帶個太醫去探探耿青的病,太醫說嚴重,不能隨行,你就稟報上去,大將軍想怎麽樣,讓他去,反正這事不關你的事。”
陳普一拍大腿,“還是夫人英明!”
翌日,陳普就帶了太醫去探病,兩人見到閻立本,客氣的不得了,去得耿青的房中探了個脈,就告辭了。
送走兩人,閻立本父子心中驚疑不定。這剛裝了病,果然就有事來了,看來顧念想他避的就是去東都。不過東都之行,每年都有,也無甚兇險,倒是不知道這次為什麽要特意交代他避開。
顧念行蹤不定,隻能下次見到再問他了。
耿青隻能叮囑義父這次東都之行要處處小心。
閻立本安慰耿青,“如果真有兇險,小念肯定也會提前示警,既然他沒說,那為父應該沒事。倒是你,一個人在京,萬事要謹慎。”
耿青點點頭應下,他總有一種感覺,前一陣吐蕃使團那離奇的事還沒結束。
陳普挺著腰杆去迴了大將軍,笑嘻嘻的說,“太醫也說沒個十天半月恢複不了,這可耽誤事啊,還請大將軍定奪。”
大將軍瞅著這胖子就煩,揮揮手,“得了,我知道了。“自從上次想把耿青從陳普手下調走未果,他看著陳普就頭大。他就是塊滾刀肉,在金吾衛裏待的時間比他都長,罵也罵不得,打也打不得。陳普受了委屈,陳夫人就迴國公府搬人。遠著這夫妻倆,他能清淨點。
思來想去,大將軍去求見了上官婉兒,說了一下這情形。
上官婉兒倒是毫不在意,本就是許敬宗要求的,一個病了換個便是,都是金吾衛,有什麽打緊。遂囑咐大將軍從上次去機穀的人裏選一個補上即可。
這個小小的插曲,誰也沒在意,或者放在心上。大家都在忙碌的準備著帝後的東都之行。
不少人的眼睛都盯著即將再次監國的太子,盯著東宮。大明宮裏透出來的信兒,天後和太子的關係最近似乎大為改善。太子妃跑天後那請安可是越來越勤了。
太子妃最近跑大明宮頻繁了一些,無法,帝後馬上就要去東都了。太子的幾個弟弟弟媳都會隨行,日日相伴左右,天後自會多偏愛幾分。她要陪著太子在長安坐鎮,隻求這段日子多刷一點存在感,能在父皇母後心裏占那麽一兩分。太子在話裏話外也暗示她多去母後那轉轉,尤其要和上官婉兒打好交道。
不過這個婉兒見人都是笑眯眯,你說要再進一步卻是很難。
幾個王妃的禮都收,也沒見對誰惡搞難過周到一些,唯有對太平似乎格外禮遇,那怕也是因為天後特別寵愛太平的緣故。
不過話是如此,今日她還是差人送了些東西過去。不過今日的上官婉兒心情卻是不太好。
武三思前陣子因為種種不可說的緣故被太後禁足在家。
可偏這陣子,武承嗣得了後天的青眼,跟陀螺一樣忙了起來。這下子,武三思坐不住了,這二房被他們的大房壓了幾十年,如今這趨勢,難不成,他們要起來了?武氏頭上那國公的爵位可還沒定下來,想到此處,他更是如坐針氈。
武三思屢屢托人帶話進宮想上官婉兒在天後前幫他多美言幾句,早點放他出來,官複原職。
前一陣是不敢說,天後還在氣頭上,誰敢這時候去捋虎須。
隨著時間的推移,氣也漸漸的消了,多年對這個侄子的寵愛也不是假的。在上官婉兒的細火慢燉之下,眼瞅著天後就點頭了,卻不想功虧一簣。
天後疑心病重,這個是眾所周知的。即使許敬宗這樣的孤臣,天後也有疑慮。果不然,今日天後就把武承嗣叫了過來。
天後隻說要去剿滅叛臣之後,許敬宗帶隊,武承嗣輔助。此事機密,不可對外人道。
武承嗣神色坦然,一方麵他對這事完全不知情,自是天後說什麽就是什麽。被安排這樣一個監軍之職也是合理,向來軍隊出征都有監軍來製約一下將領,不然將在外,就沒人能管了。
因著武承嗣也要和許敬宗一般頂著東都隨行人員的名義悄悄離隊去巴蜀,天後思慮再三,武三思是暫時不能放出來了,不說他嘴巴不嚴,就衝大房二房的明爭暗鬥,保不準他發現武承嗣失蹤後,會惹出什麽幺蛾子來。所以年年都能陪著姑媽去洛陽的武三思就被關在了長安的家裏。任他在家再砸多少的東西都是沒用的,甚至天後還派了兩千牛衛給他看門,守著,但凡偷溜出來就給抓迴去。
上官婉兒站在一邊,看著天後對武承嗣和顏悅色的說話。有些恍惚,兩個多月前,站在殿內這個位子的還是意氣風發的武三思,而不是這個神情內斂,說話滴水不漏的武氏大公子。
因著武家大房二房的關係,她不能左右逢緣,便挑了個看著前途好的。現在看來自己的籌碼也不能全壓在一個人身上,那大公子貌似也不能小覷,本以為就在秘書監裏默默無聞一輩子了,卻轉眼就逆風而上。
想通了這,上官婉兒送武承嗣出去的當兒,就貌不經意的提點了幾句。
武承嗣心中詫異,麵上不顯,溫和的謝過這位女官,大步出宮去了。
天後歇息了一會兒,批了一摞奏折,似有想起什麽,抬手喚小黃門,又去把許敬宗叫進了宮。指給了他一個壯實的護衛,這人麵目普通,沉默不語,保護他機穀之行。
許敬宗觀此人氣息沉穩,氣質不同十八衛,暗想,不會是天後的暗衛吧。默默的又把此趟差事的危險程度往上調了調。
至於武承嗣的事,天後總會找個人來掣肘一下,也是預料之中的事,倒是沒什麽想法。況且天後也說了,武承嗣隻是跟著他去曆練一下,內情是不知道的,隻知道要去剿滅一個叛臣餘孽。
武承嗣此人,他也見過,沉穩的年輕人,比武三思討喜很多,想罷似乎又覺得運氣不錯。
更讓他頭疼的是,名單上的第一個,耿青,前幾日剛好請了假。
“要不換一個,據說耿青病的下不了床?”
大將軍澄了一眼,“這是天後批示的,你去和天後說。”
陳普摸著肚子迴了家,和夫人說起了這事,“你說這耿青病的也真是時候。可又是上麵點名要的,他爹是首輔閻立本,我也不能強拖著人去不是。”
陳夫人聽罷,嗬嗬一笑,“你呀,就是死腦筋。趕明帶個太醫去探探耿青的病,太醫說嚴重,不能隨行,你就稟報上去,大將軍想怎麽樣,讓他去,反正這事不關你的事。”
陳普一拍大腿,“還是夫人英明!”
翌日,陳普就帶了太醫去探病,兩人見到閻立本,客氣的不得了,去得耿青的房中探了個脈,就告辭了。
送走兩人,閻立本父子心中驚疑不定。這剛裝了病,果然就有事來了,看來顧念想他避的就是去東都。不過東都之行,每年都有,也無甚兇險,倒是不知道這次為什麽要特意交代他避開。
顧念行蹤不定,隻能下次見到再問他了。
耿青隻能叮囑義父這次東都之行要處處小心。
閻立本安慰耿青,“如果真有兇險,小念肯定也會提前示警,既然他沒說,那為父應該沒事。倒是你,一個人在京,萬事要謹慎。”
耿青點點頭應下,他總有一種感覺,前一陣吐蕃使團那離奇的事還沒結束。
陳普挺著腰杆去迴了大將軍,笑嘻嘻的說,“太醫也說沒個十天半月恢複不了,這可耽誤事啊,還請大將軍定奪。”
大將軍瞅著這胖子就煩,揮揮手,“得了,我知道了。“自從上次想把耿青從陳普手下調走未果,他看著陳普就頭大。他就是塊滾刀肉,在金吾衛裏待的時間比他都長,罵也罵不得,打也打不得。陳普受了委屈,陳夫人就迴國公府搬人。遠著這夫妻倆,他能清淨點。
思來想去,大將軍去求見了上官婉兒,說了一下這情形。
上官婉兒倒是毫不在意,本就是許敬宗要求的,一個病了換個便是,都是金吾衛,有什麽打緊。遂囑咐大將軍從上次去機穀的人裏選一個補上即可。
這個小小的插曲,誰也沒在意,或者放在心上。大家都在忙碌的準備著帝後的東都之行。
不少人的眼睛都盯著即將再次監國的太子,盯著東宮。大明宮裏透出來的信兒,天後和太子的關係最近似乎大為改善。太子妃跑天後那請安可是越來越勤了。
太子妃最近跑大明宮頻繁了一些,無法,帝後馬上就要去東都了。太子的幾個弟弟弟媳都會隨行,日日相伴左右,天後自會多偏愛幾分。她要陪著太子在長安坐鎮,隻求這段日子多刷一點存在感,能在父皇母後心裏占那麽一兩分。太子在話裏話外也暗示她多去母後那轉轉,尤其要和上官婉兒打好交道。
不過這個婉兒見人都是笑眯眯,你說要再進一步卻是很難。
幾個王妃的禮都收,也沒見對誰惡搞難過周到一些,唯有對太平似乎格外禮遇,那怕也是因為天後特別寵愛太平的緣故。
不過話是如此,今日她還是差人送了些東西過去。不過今日的上官婉兒心情卻是不太好。
武三思前陣子因為種種不可說的緣故被太後禁足在家。
可偏這陣子,武承嗣得了後天的青眼,跟陀螺一樣忙了起來。這下子,武三思坐不住了,這二房被他們的大房壓了幾十年,如今這趨勢,難不成,他們要起來了?武氏頭上那國公的爵位可還沒定下來,想到此處,他更是如坐針氈。
武三思屢屢托人帶話進宮想上官婉兒在天後前幫他多美言幾句,早點放他出來,官複原職。
前一陣是不敢說,天後還在氣頭上,誰敢這時候去捋虎須。
隨著時間的推移,氣也漸漸的消了,多年對這個侄子的寵愛也不是假的。在上官婉兒的細火慢燉之下,眼瞅著天後就點頭了,卻不想功虧一簣。
天後疑心病重,這個是眾所周知的。即使許敬宗這樣的孤臣,天後也有疑慮。果不然,今日天後就把武承嗣叫了過來。
天後隻說要去剿滅叛臣之後,許敬宗帶隊,武承嗣輔助。此事機密,不可對外人道。
武承嗣神色坦然,一方麵他對這事完全不知情,自是天後說什麽就是什麽。被安排這樣一個監軍之職也是合理,向來軍隊出征都有監軍來製約一下將領,不然將在外,就沒人能管了。
因著武承嗣也要和許敬宗一般頂著東都隨行人員的名義悄悄離隊去巴蜀,天後思慮再三,武三思是暫時不能放出來了,不說他嘴巴不嚴,就衝大房二房的明爭暗鬥,保不準他發現武承嗣失蹤後,會惹出什麽幺蛾子來。所以年年都能陪著姑媽去洛陽的武三思就被關在了長安的家裏。任他在家再砸多少的東西都是沒用的,甚至天後還派了兩千牛衛給他看門,守著,但凡偷溜出來就給抓迴去。
上官婉兒站在一邊,看著天後對武承嗣和顏悅色的說話。有些恍惚,兩個多月前,站在殿內這個位子的還是意氣風發的武三思,而不是這個神情內斂,說話滴水不漏的武氏大公子。
因著武家大房二房的關係,她不能左右逢緣,便挑了個看著前途好的。現在看來自己的籌碼也不能全壓在一個人身上,那大公子貌似也不能小覷,本以為就在秘書監裏默默無聞一輩子了,卻轉眼就逆風而上。
想通了這,上官婉兒送武承嗣出去的當兒,就貌不經意的提點了幾句。
武承嗣心中詫異,麵上不顯,溫和的謝過這位女官,大步出宮去了。
天後歇息了一會兒,批了一摞奏折,似有想起什麽,抬手喚小黃門,又去把許敬宗叫進了宮。指給了他一個壯實的護衛,這人麵目普通,沉默不語,保護他機穀之行。
許敬宗觀此人氣息沉穩,氣質不同十八衛,暗想,不會是天後的暗衛吧。默默的又把此趟差事的危險程度往上調了調。
至於武承嗣的事,天後總會找個人來掣肘一下,也是預料之中的事,倒是沒什麽想法。況且天後也說了,武承嗣隻是跟著他去曆練一下,內情是不知道的,隻知道要去剿滅一個叛臣餘孽。
武承嗣此人,他也見過,沉穩的年輕人,比武三思討喜很多,想罷似乎又覺得運氣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