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易讓自己的人收斂了小桃屍體,然後去了小桃爺爺的墳堆,自然是要讓這爺孫死後在一起。
不過當小桃的屍體入土後,王易並沒有帶人離開,而是對其中一個隨從說道:“再去方府一趟,遞上我的名帖,就說本官有公事與方家主商議。”
隨從領命而去,接著王易看了看四周,而後他頭頂簪豸飛出,足足飛了千丈遠,然後簪豸化作一道劍光,劈在了一座山崖上。
王易不是為了發泄什麽,隻見片刻後一麵被切割好的石碑從空中飛來,最後徑直落在小桃的墳前。
石碑落地插入土中穩穩當當,下一刻王易手持簪豸,以簪為筆,直接在石碑上寫了起來。
很簡單的一行字‘小桃之墓’,但旁邊的人看到後都有些驚訝。
不是驚訝王易親自為小桃刻碑,而是為賤民立碑,王易這個太守帶頭觸犯了律法。
然後王易似乎還害怕別人不知道是自己給賤民立碑一樣,還在石碑的左下角,刻上了一排小字。
“永泰十五年五月二十七,江州太守王易立。”
雖然此刻附近沒有外人,但是誰都清楚,恐怕要不了多久,王易為賤民立碑的話題就會滿天飛,誰讓他還要落款呢?
做完這些後,王易帶著人再次返迴婺城,徑直出現在方府大門外。
這一次王易一下馬車,就徑直走上方府台階,而後對著大門朗聲說道:“江州太守王易,特來拜會方家主。”
王易聲音很大,完全不顧自己太守身份,他這一嗓子也是把方府的門衛喊懵了。
不過下一刻,昨日的方德就快速出現,並且讓下人打開了右門。
方家府邸的規格非常高,因為曾經是聖人住的,所以有三扇大門,中門最大隻有聖人和皇帝才能通過,左門是祭祀時祭品走的通道,右門是比較正式的,身份尊貴的客人走的。
打開右門讓王易走,禮數上還真說不出方家毛病,也不愧是聖人世家。
王易到來的消息很快傳達了方虛聖跟前,此刻他正在和白蓮溫存,這個白蓮深不可測,方虛聖與其日日形影不離,也不曾有半點厭倦。
“給賤籍立碑,大張旗鼓來見我,此人倒是有點意思,那便見上一見吧。”這一次方虛聖選擇了與王易見麵。
很快王易進入方府,在一處花廳見到了方虛聖。
那是一個器宇軒昂的年輕人,看上去比王易還年輕,而方虛聖穿的衣服很特別,樣式古樸不說,麵料質地也是王易從未見過的。
方虛聖給人的第一眼就是年少有為,然後王易還沒開口,對方就先熱情的說道:“聽聞昨日太守大人就來了一次,都怪我有要事纏身,沒能第一時間招待太守,真是罪過罪過啊!”
“不敢不敢,方家主事務繁忙,倒是我一上任就來叨擾,有些唐突了。”王易表現的很客氣,小桃的死不能具體怪到任何一個人身上,王易也不可能一時腦袋發熱就遷怒於他人。
“太守大人是昨天到的?你看這婺城如何?”方虛聖請王易坐下,而後很自然的將話題引到了婺城上。
王易坐定後很自然的開口說道:“聖人之地自然是極好,隻是天下也無盡善盡美之事,從昨夜到今日,確實看到了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
“哦?那太守大人不妨說說看。”方虛聖也立刻表現出了興趣。
隨即王易就將小桃爺孫兩的事說了出來,他也沒帶個人感情色彩,隻是就事論事的敘述。
等到王易說完後,方虛聖倒是麵露憐憫之色,表情還有些悲痛的說道:“竟有如此之事?隨我便命人厚葬這可憐的爺孫。”
方虛聖沒有表現出對賤民的不屑,倒是表現得很有同情心,在他的身上似乎已經具備聖人的品格,那種真正的視眾生平等的胸懷。
“下官已經將她們安葬了,而那小桃更是令我心中五味雜陳,我還給她立了一個碑。”王易依舊語氣尋常的說道,但他直接告訴了方虛聖自己給賤民立碑。
方虛聖聞言也沒有絲毫意外,隻是看著王易大有深意的說道:“太守大人如此做,就不怕言官們知曉後對你口誅筆伐?”
“小桃之死,讓我不禁生出一個疑問,律法存在的目的究竟是為了什麽?不知方家主可能解惑?”王易沒有迴答擔不擔心言官彈劾,而是問了一個毫不相幹的問題。
王易這個問題隻要是讀過書的人都能迴答,完全不該是他一個進士,一個太守能問出的問題。
方虛聖一時也拿不準王易的意圖,便說出了那個人所共知的答案:“自然是為了維護社會秩序,為了更好的統治,律法不就是一種治理百姓的工具嗎?”
很標準的迴答,而這也確實是律法的作用。
“可若法不合時宜,與當前社會情況不符,甚至阻礙社會發展,影響百姓生活,是否應該將其廢除修改?如今江南百廢待興,大量的賤籍百姓無所事事,若他們能獲得田地,隻需三五年整個江南就能恢複如初,不知方家主以為如何?”王易終於說出了自己的意圖,他就是要告訴方虛聖,賤籍製度到了不得不廢除的時候了,而他王易就要做第一個出頭鳥。
方虛聖聞言臉色立刻變得有些難看,而後語氣也有些低沉的說道:“太守大人還請慎言,祖宗之法不可廢,你別忘了自己的身份。”
“方家主的態度我已知曉,我的態度想必方家族也明白了,那下官就告辭了。”王易聽到方虛聖的話後,立刻一句廢話沒有就起身告辭了。
至於原本來婺城尋求方家借人借糧的事,王易從始至終隻字未提。
此時王易的舉動完全不像一個官場中人,活脫脫的愣頭青,像是急著來跟方虛聖攤牌,說自己要動方家聖人老祖定下的規矩。
方虛聖麵帶微笑的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連一句送客都懶得說了。
很快王易就離開了方府,他登上馬車說道:“迴江州城。”
方府內方虛聖的心情被王易弄得一團糟,他本以為這次能收個小弟,沒想到竟然是遇到了個刺頭。
“夫君,這個王易不識好歹,要不要派人去將他除掉?”當白蓮得知方虛聖與王易的交談後,這位美豔不可方物的夫人,直接詢問要不要除掉王易。
“暫時不用,為賤民立碑,他這是自絕於權貴,先看看皇帝和朝廷怎麽說吧。另外加派人手摸清王易底細。”方虛聖卻沒有采納白蓮的建議,而是打算先靜觀其變。
方虛聖此人有一大優點,那就是凡事謀而後動,一般不輕易出手,要是出手那就是全力以赴雷霆手段,絕不會給對手任何翻盤的機會,也正是這樣的性格,才讓他數年內崛起並掌控方家。
馬車上宋姝白看得出來王易和方虛聖談崩了,她便什麽也沒問,就靜靜的看著王易。
隊伍緩緩向城外走去,剛出城門宋姝白就聽到車外無比嘈雜,她好奇的撩起車簾一角看向外麵。
隻見外麵人潮湧動,隻是這些人都衣衫破爛,而且每個人手上都拿著一個碗。
“發生什麽事了?”王易也察覺到了外麵的情況,說了一句後看向了外麵。
王易一看這城外至少有六七萬人,看起來應該是各地湧來婺城的難民,據說聖母教之亂時,江州大半百姓都跑來婺城避難,甚至其它州府也有百姓湧來。
“小虎,這是在幹什麽?”王易伸出腦袋詢問距離馬車最近的一個侍衛隨從。
“這是方家在放粥,說是方虛聖聽聞小桃姑娘之死,心中悲憫,下令今日放粥時每人多發一個餅。”小虎一路走來已經從旁人口中聽到了許多消息,也不用打聽就迴答了王易。
此時王易也能聽到,湧動的人群中,多是對方虛聖感恩戴德的聲音。
對此王易什麽也沒說,路上也沒遇到什麽情況,於當天下午迴到了江州城。
與百裏之外的婺城相比,眼前的江州城實在太過破敗了,甚至王易的書房都還沒來得及糊上窗戶紙。
晚上王易在書房批改著公文,可腦海中還會不時的出現小桃的那句話:“爺爺說我出生在桃花盛開的時節......”
最後王易將公文放置一旁,鋪上紙拿出‘驚鴻筆’,懷著鬱結的心情,開始寫著殺字。
此刻他寫的更像是發泄,而發泄之下寫出的還是第三重殺字。
很第一個殺字寫完,王易心中又開始思考起白天問方虛聖的那個問題。
律法存在的目的,或者說意義究竟是什麽?
顯然白天方虛聖的迴答,是世人普遍的認知,可並不是王易心中的答案。
“律法是為了定立社會秩序?是為了維護統治嗎?”作為一個讀書人,一個官員,王易開始探尋律法的真正意義。
“不,律法存在的意義,不該是為了管理百姓,更不是為了限製百姓的行為。律法存在的意義,應該是為了守護一個底線。這個底線就是讓社會不斷繁衍進步,讓百姓過上好日子,讓文明得以延續輝煌。”忽然王易以自己的理念重新定義了律法存在的意義。
而當這個全新的定義出現後,王易再次提筆,這一次在沒有使用自己血液的情況下,王易直接寫出了第四重殺字。
此刻的王易心中有了豁然開朗的感覺,往日裏寫一個殺字後就會精疲力盡的情況也沒有出現。
下一刻王易索性再次用簪豸劃破掌心,甩掉‘驚鴻筆’上的墨汁,蘸上自己的鮮血,以血為墨在紙上又寫了一個殺字。
而這次的殺字又不同於前四種寫法,用上自己的鮮血,殺字再進一重,王易第一次寫出了第五重殺字。
寫完這個血跡殺字,王易的精神也嚴重消耗,不過他的掌心已經看不到一點傷口,神通境的身體恢複能力確實夠誇張。
隨後的幾日王易親自主持江州城的廢墟清理和重建。
現在重建沒辦法像修文縣那樣直接修新的,隻有先讓百姓勉強能住,然後先恢複生產,等這些穩定下來,才能考慮城池的大範圍重建。
這個過程中王易也在同時清理戶籍和丈量土地,以及土地確權。
一場大動亂後,許多土地都成了無主之地,也出現了富戶豪紳侵占土地的情況,這些都是王易要處理的。
時間很快來到了王易抵達江州的第十天,此時江州的戶籍登記,土地入冊工作也已基本完成,另外派去五縣做著同樣事情的五個心腹也迴來了。
與他們一同迴來的還有數十人,正是五縣中僅存的吏員,同時還有江州五縣的人口和土地賬冊。
隻是五縣的情況與江州城一樣,情況很不樂觀,統計的數據顯示,如今的江州除開婺城,在冊隻有一萬七千餘戶,總人口還不足七萬。
最慘的武寧縣,如今全縣人口還不足三千。
“兄長,除了因戰亂死亡的人口,如今江州大部分百姓都逃難去了婺城,而這些人又多是沒有房屋田產的賤籍,粗略估算如今婺城已有近百萬人口。”朝雲那裏也統計出了一些特殊的數據。
其實如今不止王易在統計戶籍和丈量土地,江南大地上基本都在做著這件事。
隻是別的地方與江州有些不同,一場大亂之後,再經過這一輪重新丈量和統計,大部分的土地變成了富戶豪紳的私產,而動亂中死的最多的,恰恰是那些有房屋和少量田產的普通良民。
其實已經有少數人心裏清楚,現在江南那些掙紮在死亡線邊緣的賤籍百姓,不久之後就是最廉價的勞動力。
此時王易為賤籍女子立碑的事跡也已經傳遍江南,目前看來此事對王易的影響還不大,雖然這事有違律法,以他的身份也有些出格。
但也同樣因為他的身份,這種事也無法太過苛責,甚至就連贛源總督也不可能因為這個事就治王易的罪。
這麽看的話,律法似乎真的隻是為普通人製定的,也隻是權貴統治百姓的工具。
在對五縣吏員進行評定和考核後,王易當即任命了五縣縣令以及縣丞、主薄等官職。
王易的幾個心腹都沒有被任命到下轄各縣,他打算把這些人留在江州,讓他們充任州府官員。
另外是因為接下來的計劃中,很多地方都需要人手,更需要有極強執行力的心腹。
作為一郡太守,王易現在的權利其實很大,更因為江南的特殊情況,王易這個太守現在能直接任命所屬的全部官員。
而州府衙門中,除了王易這個正五品的太守之外,還有好幾個六品官職,以及十幾個七品官職。
王易的心腹都已經獲得了六品官職,甚至還有好幾個七品職位至今空缺,倒是不怕沒官可封,現在就是缺人。
如今杜少甫是江州長史,屬於府衙的大管家,輔佐王易處理日常事務。
李又白是江州提刑,掌刑獄緝盜。
沈慶之被任命為江州司馬,代王易管理黔州營的日常工作。
謝玄安的官職有些特殊,不屬於江州府衙序列,他現在是六品校尉,屬於江州遊擊將軍麾下,而這個江州遊擊也是王易所兼任。
目前還沒有江州營,因此謝玄安沒有具體的事務,但每日也有王易安排的事,不得一刻空閑。
魏昆也是江州校尉,隻不過還是正七品。
當江州的府縣兩級衙門重新建立後,王易便當即頒布了他作為江州太守的第一個正式命令,而這個命令實際是一場巨大而係統的改革計劃。
這也是王易從婺城迴來後,經過好幾個晚上整理規劃出來的,是他重建江州打響的第一槍。
這個計劃一公布,除了王易的幾個心腹,所有人都無比震驚,一是覺得這位太守大人魄力大,二是覺得王易有些不計後果,在拿自己的前程和性命做賭。
因為在這項計劃和改革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戶籍改革,直接觸動了賤籍製度。
王易製定的重建江州計劃,其中重要的一項就是將無主之田納為官田,同時與百姓的田地進行調換,盡量讓官田連成片。
而後從即日起招募賤籍百姓耕種官田,不是以租賃的形式,而是讓賤籍百姓與官府簽訂雇傭契約。
在這個雇傭過程中,官府提供百姓統一住處和食物,每日按時出工耕種,就像衙門上班點卯一樣,種糧所得全部歸官府所有。
但每季根據收成,官府又會拿出一定比例的收成作為分紅分發給賤籍百姓作為私產。
契約期限為兩年,這兩年中賤籍百姓基本上就是打工,除了那點分紅,似乎也談不上能改變什麽,或許隻能餓不死。
不過在這份契約最後還有最重要的一項,那就是隻要踏實賣力的幹滿契約期限,官府就會消除其賤籍,授予其良民戶籍。
其實僅僅最後這一項,隻要餓不死,就會有大量的賤籍百姓蜂擁而至,因為這是他們唯一改變身份命運的機會。
而王易之所以當日急著向方虛聖攤牌,又趕著盡快推出這個政策,就是他看到了江南大部分地區可能因為這場戰亂而淪為權貴私人領地,賤籍百姓更加難以翻身的境況。
王易可以肯定,要不了多久滯留婺城的賤籍百姓,就會被權貴地主當成最廉價的勞動力,世世代代為權貴地主耕種。
既然他已經決定要做些什麽,那就幹脆一不做二不休,從江州開始改革戶籍製度,搶先一步讓賤籍百姓流向江州。
隻要有了人,後麵什麽事都好做了。
雖然這肯定會引起言官彈劾,甚至朝廷降罪,更是直接交惡聖人世家,可王易也管不了那麽多了。
如果這個時候他都還不為民請命,那他做這個官還有什麽意思?還要那係統有何用?
現在別說一個聖人世家,就是天王老子來了,王易還是要堅持這項戶籍改革。
不過當小桃的屍體入土後,王易並沒有帶人離開,而是對其中一個隨從說道:“再去方府一趟,遞上我的名帖,就說本官有公事與方家主商議。”
隨從領命而去,接著王易看了看四周,而後他頭頂簪豸飛出,足足飛了千丈遠,然後簪豸化作一道劍光,劈在了一座山崖上。
王易不是為了發泄什麽,隻見片刻後一麵被切割好的石碑從空中飛來,最後徑直落在小桃的墳前。
石碑落地插入土中穩穩當當,下一刻王易手持簪豸,以簪為筆,直接在石碑上寫了起來。
很簡單的一行字‘小桃之墓’,但旁邊的人看到後都有些驚訝。
不是驚訝王易親自為小桃刻碑,而是為賤民立碑,王易這個太守帶頭觸犯了律法。
然後王易似乎還害怕別人不知道是自己給賤民立碑一樣,還在石碑的左下角,刻上了一排小字。
“永泰十五年五月二十七,江州太守王易立。”
雖然此刻附近沒有外人,但是誰都清楚,恐怕要不了多久,王易為賤民立碑的話題就會滿天飛,誰讓他還要落款呢?
做完這些後,王易帶著人再次返迴婺城,徑直出現在方府大門外。
這一次王易一下馬車,就徑直走上方府台階,而後對著大門朗聲說道:“江州太守王易,特來拜會方家主。”
王易聲音很大,完全不顧自己太守身份,他這一嗓子也是把方府的門衛喊懵了。
不過下一刻,昨日的方德就快速出現,並且讓下人打開了右門。
方家府邸的規格非常高,因為曾經是聖人住的,所以有三扇大門,中門最大隻有聖人和皇帝才能通過,左門是祭祀時祭品走的通道,右門是比較正式的,身份尊貴的客人走的。
打開右門讓王易走,禮數上還真說不出方家毛病,也不愧是聖人世家。
王易到來的消息很快傳達了方虛聖跟前,此刻他正在和白蓮溫存,這個白蓮深不可測,方虛聖與其日日形影不離,也不曾有半點厭倦。
“給賤籍立碑,大張旗鼓來見我,此人倒是有點意思,那便見上一見吧。”這一次方虛聖選擇了與王易見麵。
很快王易進入方府,在一處花廳見到了方虛聖。
那是一個器宇軒昂的年輕人,看上去比王易還年輕,而方虛聖穿的衣服很特別,樣式古樸不說,麵料質地也是王易從未見過的。
方虛聖給人的第一眼就是年少有為,然後王易還沒開口,對方就先熱情的說道:“聽聞昨日太守大人就來了一次,都怪我有要事纏身,沒能第一時間招待太守,真是罪過罪過啊!”
“不敢不敢,方家主事務繁忙,倒是我一上任就來叨擾,有些唐突了。”王易表現的很客氣,小桃的死不能具體怪到任何一個人身上,王易也不可能一時腦袋發熱就遷怒於他人。
“太守大人是昨天到的?你看這婺城如何?”方虛聖請王易坐下,而後很自然的將話題引到了婺城上。
王易坐定後很自然的開口說道:“聖人之地自然是極好,隻是天下也無盡善盡美之事,從昨夜到今日,確實看到了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
“哦?那太守大人不妨說說看。”方虛聖也立刻表現出了興趣。
隨即王易就將小桃爺孫兩的事說了出來,他也沒帶個人感情色彩,隻是就事論事的敘述。
等到王易說完後,方虛聖倒是麵露憐憫之色,表情還有些悲痛的說道:“竟有如此之事?隨我便命人厚葬這可憐的爺孫。”
方虛聖沒有表現出對賤民的不屑,倒是表現得很有同情心,在他的身上似乎已經具備聖人的品格,那種真正的視眾生平等的胸懷。
“下官已經將她們安葬了,而那小桃更是令我心中五味雜陳,我還給她立了一個碑。”王易依舊語氣尋常的說道,但他直接告訴了方虛聖自己給賤民立碑。
方虛聖聞言也沒有絲毫意外,隻是看著王易大有深意的說道:“太守大人如此做,就不怕言官們知曉後對你口誅筆伐?”
“小桃之死,讓我不禁生出一個疑問,律法存在的目的究竟是為了什麽?不知方家主可能解惑?”王易沒有迴答擔不擔心言官彈劾,而是問了一個毫不相幹的問題。
王易這個問題隻要是讀過書的人都能迴答,完全不該是他一個進士,一個太守能問出的問題。
方虛聖一時也拿不準王易的意圖,便說出了那個人所共知的答案:“自然是為了維護社會秩序,為了更好的統治,律法不就是一種治理百姓的工具嗎?”
很標準的迴答,而這也確實是律法的作用。
“可若法不合時宜,與當前社會情況不符,甚至阻礙社會發展,影響百姓生活,是否應該將其廢除修改?如今江南百廢待興,大量的賤籍百姓無所事事,若他們能獲得田地,隻需三五年整個江南就能恢複如初,不知方家主以為如何?”王易終於說出了自己的意圖,他就是要告訴方虛聖,賤籍製度到了不得不廢除的時候了,而他王易就要做第一個出頭鳥。
方虛聖聞言臉色立刻變得有些難看,而後語氣也有些低沉的說道:“太守大人還請慎言,祖宗之法不可廢,你別忘了自己的身份。”
“方家主的態度我已知曉,我的態度想必方家族也明白了,那下官就告辭了。”王易聽到方虛聖的話後,立刻一句廢話沒有就起身告辭了。
至於原本來婺城尋求方家借人借糧的事,王易從始至終隻字未提。
此時王易的舉動完全不像一個官場中人,活脫脫的愣頭青,像是急著來跟方虛聖攤牌,說自己要動方家聖人老祖定下的規矩。
方虛聖麵帶微笑的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連一句送客都懶得說了。
很快王易就離開了方府,他登上馬車說道:“迴江州城。”
方府內方虛聖的心情被王易弄得一團糟,他本以為這次能收個小弟,沒想到竟然是遇到了個刺頭。
“夫君,這個王易不識好歹,要不要派人去將他除掉?”當白蓮得知方虛聖與王易的交談後,這位美豔不可方物的夫人,直接詢問要不要除掉王易。
“暫時不用,為賤民立碑,他這是自絕於權貴,先看看皇帝和朝廷怎麽說吧。另外加派人手摸清王易底細。”方虛聖卻沒有采納白蓮的建議,而是打算先靜觀其變。
方虛聖此人有一大優點,那就是凡事謀而後動,一般不輕易出手,要是出手那就是全力以赴雷霆手段,絕不會給對手任何翻盤的機會,也正是這樣的性格,才讓他數年內崛起並掌控方家。
馬車上宋姝白看得出來王易和方虛聖談崩了,她便什麽也沒問,就靜靜的看著王易。
隊伍緩緩向城外走去,剛出城門宋姝白就聽到車外無比嘈雜,她好奇的撩起車簾一角看向外麵。
隻見外麵人潮湧動,隻是這些人都衣衫破爛,而且每個人手上都拿著一個碗。
“發生什麽事了?”王易也察覺到了外麵的情況,說了一句後看向了外麵。
王易一看這城外至少有六七萬人,看起來應該是各地湧來婺城的難民,據說聖母教之亂時,江州大半百姓都跑來婺城避難,甚至其它州府也有百姓湧來。
“小虎,這是在幹什麽?”王易伸出腦袋詢問距離馬車最近的一個侍衛隨從。
“這是方家在放粥,說是方虛聖聽聞小桃姑娘之死,心中悲憫,下令今日放粥時每人多發一個餅。”小虎一路走來已經從旁人口中聽到了許多消息,也不用打聽就迴答了王易。
此時王易也能聽到,湧動的人群中,多是對方虛聖感恩戴德的聲音。
對此王易什麽也沒說,路上也沒遇到什麽情況,於當天下午迴到了江州城。
與百裏之外的婺城相比,眼前的江州城實在太過破敗了,甚至王易的書房都還沒來得及糊上窗戶紙。
晚上王易在書房批改著公文,可腦海中還會不時的出現小桃的那句話:“爺爺說我出生在桃花盛開的時節......”
最後王易將公文放置一旁,鋪上紙拿出‘驚鴻筆’,懷著鬱結的心情,開始寫著殺字。
此刻他寫的更像是發泄,而發泄之下寫出的還是第三重殺字。
很第一個殺字寫完,王易心中又開始思考起白天問方虛聖的那個問題。
律法存在的目的,或者說意義究竟是什麽?
顯然白天方虛聖的迴答,是世人普遍的認知,可並不是王易心中的答案。
“律法是為了定立社會秩序?是為了維護統治嗎?”作為一個讀書人,一個官員,王易開始探尋律法的真正意義。
“不,律法存在的意義,不該是為了管理百姓,更不是為了限製百姓的行為。律法存在的意義,應該是為了守護一個底線。這個底線就是讓社會不斷繁衍進步,讓百姓過上好日子,讓文明得以延續輝煌。”忽然王易以自己的理念重新定義了律法存在的意義。
而當這個全新的定義出現後,王易再次提筆,這一次在沒有使用自己血液的情況下,王易直接寫出了第四重殺字。
此刻的王易心中有了豁然開朗的感覺,往日裏寫一個殺字後就會精疲力盡的情況也沒有出現。
下一刻王易索性再次用簪豸劃破掌心,甩掉‘驚鴻筆’上的墨汁,蘸上自己的鮮血,以血為墨在紙上又寫了一個殺字。
而這次的殺字又不同於前四種寫法,用上自己的鮮血,殺字再進一重,王易第一次寫出了第五重殺字。
寫完這個血跡殺字,王易的精神也嚴重消耗,不過他的掌心已經看不到一點傷口,神通境的身體恢複能力確實夠誇張。
隨後的幾日王易親自主持江州城的廢墟清理和重建。
現在重建沒辦法像修文縣那樣直接修新的,隻有先讓百姓勉強能住,然後先恢複生產,等這些穩定下來,才能考慮城池的大範圍重建。
這個過程中王易也在同時清理戶籍和丈量土地,以及土地確權。
一場大動亂後,許多土地都成了無主之地,也出現了富戶豪紳侵占土地的情況,這些都是王易要處理的。
時間很快來到了王易抵達江州的第十天,此時江州的戶籍登記,土地入冊工作也已基本完成,另外派去五縣做著同樣事情的五個心腹也迴來了。
與他們一同迴來的還有數十人,正是五縣中僅存的吏員,同時還有江州五縣的人口和土地賬冊。
隻是五縣的情況與江州城一樣,情況很不樂觀,統計的數據顯示,如今的江州除開婺城,在冊隻有一萬七千餘戶,總人口還不足七萬。
最慘的武寧縣,如今全縣人口還不足三千。
“兄長,除了因戰亂死亡的人口,如今江州大部分百姓都逃難去了婺城,而這些人又多是沒有房屋田產的賤籍,粗略估算如今婺城已有近百萬人口。”朝雲那裏也統計出了一些特殊的數據。
其實如今不止王易在統計戶籍和丈量土地,江南大地上基本都在做著這件事。
隻是別的地方與江州有些不同,一場大亂之後,再經過這一輪重新丈量和統計,大部分的土地變成了富戶豪紳的私產,而動亂中死的最多的,恰恰是那些有房屋和少量田產的普通良民。
其實已經有少數人心裏清楚,現在江南那些掙紮在死亡線邊緣的賤籍百姓,不久之後就是最廉價的勞動力。
此時王易為賤籍女子立碑的事跡也已經傳遍江南,目前看來此事對王易的影響還不大,雖然這事有違律法,以他的身份也有些出格。
但也同樣因為他的身份,這種事也無法太過苛責,甚至就連贛源總督也不可能因為這個事就治王易的罪。
這麽看的話,律法似乎真的隻是為普通人製定的,也隻是權貴統治百姓的工具。
在對五縣吏員進行評定和考核後,王易當即任命了五縣縣令以及縣丞、主薄等官職。
王易的幾個心腹都沒有被任命到下轄各縣,他打算把這些人留在江州,讓他們充任州府官員。
另外是因為接下來的計劃中,很多地方都需要人手,更需要有極強執行力的心腹。
作為一郡太守,王易現在的權利其實很大,更因為江南的特殊情況,王易這個太守現在能直接任命所屬的全部官員。
而州府衙門中,除了王易這個正五品的太守之外,還有好幾個六品官職,以及十幾個七品官職。
王易的心腹都已經獲得了六品官職,甚至還有好幾個七品職位至今空缺,倒是不怕沒官可封,現在就是缺人。
如今杜少甫是江州長史,屬於府衙的大管家,輔佐王易處理日常事務。
李又白是江州提刑,掌刑獄緝盜。
沈慶之被任命為江州司馬,代王易管理黔州營的日常工作。
謝玄安的官職有些特殊,不屬於江州府衙序列,他現在是六品校尉,屬於江州遊擊將軍麾下,而這個江州遊擊也是王易所兼任。
目前還沒有江州營,因此謝玄安沒有具體的事務,但每日也有王易安排的事,不得一刻空閑。
魏昆也是江州校尉,隻不過還是正七品。
當江州的府縣兩級衙門重新建立後,王易便當即頒布了他作為江州太守的第一個正式命令,而這個命令實際是一場巨大而係統的改革計劃。
這也是王易從婺城迴來後,經過好幾個晚上整理規劃出來的,是他重建江州打響的第一槍。
這個計劃一公布,除了王易的幾個心腹,所有人都無比震驚,一是覺得這位太守大人魄力大,二是覺得王易有些不計後果,在拿自己的前程和性命做賭。
因為在這項計劃和改革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戶籍改革,直接觸動了賤籍製度。
王易製定的重建江州計劃,其中重要的一項就是將無主之田納為官田,同時與百姓的田地進行調換,盡量讓官田連成片。
而後從即日起招募賤籍百姓耕種官田,不是以租賃的形式,而是讓賤籍百姓與官府簽訂雇傭契約。
在這個雇傭過程中,官府提供百姓統一住處和食物,每日按時出工耕種,就像衙門上班點卯一樣,種糧所得全部歸官府所有。
但每季根據收成,官府又會拿出一定比例的收成作為分紅分發給賤籍百姓作為私產。
契約期限為兩年,這兩年中賤籍百姓基本上就是打工,除了那點分紅,似乎也談不上能改變什麽,或許隻能餓不死。
不過在這份契約最後還有最重要的一項,那就是隻要踏實賣力的幹滿契約期限,官府就會消除其賤籍,授予其良民戶籍。
其實僅僅最後這一項,隻要餓不死,就會有大量的賤籍百姓蜂擁而至,因為這是他們唯一改變身份命運的機會。
而王易之所以當日急著向方虛聖攤牌,又趕著盡快推出這個政策,就是他看到了江南大部分地區可能因為這場戰亂而淪為權貴私人領地,賤籍百姓更加難以翻身的境況。
王易可以肯定,要不了多久滯留婺城的賤籍百姓,就會被權貴地主當成最廉價的勞動力,世世代代為權貴地主耕種。
既然他已經決定要做些什麽,那就幹脆一不做二不休,從江州開始改革戶籍製度,搶先一步讓賤籍百姓流向江州。
隻要有了人,後麵什麽事都好做了。
雖然這肯定會引起言官彈劾,甚至朝廷降罪,更是直接交惡聖人世家,可王易也管不了那麽多了。
如果這個時候他都還不為民請命,那他做這個官還有什麽意思?還要那係統有何用?
現在別說一個聖人世家,就是天王老子來了,王易還是要堅持這項戶籍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