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失去動力後,列車的速度越來越慢,最終在撞到鐵路上鋪著的石堆群之前停了下來。


    十幾個騎著馬的馬匪都趕到了列車附近,他們沒有一股腦的全部進入列車內,而是停留在列車外麵觀察著情況。


    車內車外雙方在這一刻都沒有選擇貿然開槍。


    別的車廂內什麽情況包國維不清楚,至少這頭等車廂內大概沒有了土匪的內應,但有生力量隻餘下三名警衛員。


    當然,還有二十多名乘客,恐怕算不得數。


    “土匪死了人,肯定不會善罷甘休!帶槍的乘客趕緊把槍給拿出來!”


    有警衛員大聲唿喊道,聽到這話,當即有乘客反應過來,在散落一地的行李中找自己的包裹。


    在這個時代,除非買不起,否則出遠門的人總是喜歡帶把槍。


    然而大多數乘客還是蜷縮在原地瑟瑟發抖,等待著他人奮勇反抗,或者是靜靜地審判降臨。


    就在這時,馬匪中又有個穿著皮大衣的中年男人扯著大嗓門開始喊話:


    “劫財不劫命!反抗就全殺!”


    這馬匪的地位顯然極高,他一開口,其他馬匪縱然對於同夥被殺這件事心中有些憤怒,也隻能跟著一齊喊。


    馬匪們控製著馬,圍繞著列車跑動起來,嘴裏不停地喊著這句話。


    聽到馬匪們的話,人們心中又開始搖擺不定起來:


    這馬匪說的話到底是真的假的?莫非當真不殺人?


    馬匪的頭領將人心拿捏的極為準確:


    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隻要給予他人一絲希望,自然就會大幅降低其反抗欲望。


    壓倒人心的最後一根稻草,是石堆處又出現幾十個土匪。


    自古以來都是人多馬少,光是騎著馬的馬匪就出現十幾個,其餘的土匪有幾十個自然也不奇怪。


    警衛員的槍中幾乎都沒了子彈,又難以補充彈藥,再加上敵人的人數還要超過己方……


    在這種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大多數人索性選擇直接放棄反抗,將槍給扔到了身下。


    各個車廂內的情況大致相同,先放棄帶動後放棄,人們都選擇了不抵抗策略。


    而包國維也沒有再選擇反抗,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反抗是沒有用的,還是識時務者為俊傑比較好。


    到了現如今這個地步,包國維對於自己死不死,其實是抱有無所謂態度的。


    他本來就算是死過一次的人,真要說起來,再死一次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這個舊世界有什麽好留戀的?圖它沒有電腦、手機、還是圖他到處是土匪、地主?


    況且自己腦子裏的東西也幾乎拿的差不多了,雖然還知道些極為“粗略”的曆史,但恐怕也起不上什麽作用。


    除了……老包,包國維很清楚,若是自己死了,老包恐怕會痛不欲生,但好歹家裏也有幾千大洋,夠他安心的享一輩子福了。


    “莫得反抗!”


    “莫得反抗!”


    馬匪們已經登上了車,他們用方言大聲喊道。


    警衛員們的槍支早就撂到了地上,整個列車內再沒有人敢反抗。


    頭等車廂的車門被打開,幾個馬匪衝了進來,開始大肆搜刮財物。


    很快有個馬匪檢查了一番混亂不堪的車廂地麵,他從幾個屍體中見到了自己認識的同夥。


    包國維見到這番情況,心中還是不免有些緊張。


    好在這劫匪隻是瞧了瞧周遭,卻沒有開口問是誰打死自己同夥的。


    最終——最終這群劫匪竟果真信守承諾,沒有隨意殺害一人,隻劫了些值錢的物什走。


    而且這群馬匪竟還知道留下幾塊錢作為行路盤纏,沒有做趕盡殺絕的事。


    被馬匪劫了,但是隻丟了幾十塊錢,性命還好好的,真不知道這是運氣差還是好。


    這世道,無辜被打劫就隻能認栽。


    此番遇到這種劫財不害命的“高級”土匪已是不幸中的萬幸,包國維決計以後絕對不隨便出遠門——除非自己坐的是裝甲車或是坦克。


    幸好在來之前,範旭東給的錢都已存入天津市民銀行,支票則通過郵政寄迴蘇州老家,否則這次恐怕就虧大發了。


    而包家的三個下人,在這群馬匪麵前根本派不上用場,從始至終被警衛員們控製在二號車廂內,他們甚至都無法找到包國維。


    好在最終馬匪撤去時,包家幾人見了麵,四個人中沒有一人出事。


    ……


    負責津滬的鐵路乘務公司是官營的,對此沒有作出任何補償。


    一晃眼,兩天三夜的時間就過去。


    列車跨山過河,中途還換了幾次煤,加了幾次水,才終於從天津駛到了上海。


    而車廂上的乘客早就換了一茬兒,經過此前馬匪的事情,大多數乘客的膽已經被嚇破,早就提前在中轉站處下了車。


    是時,正值夜晚,列車進了上海。


    透過窗戶見到夜上海高大的建築物、閃爍的霓虹燈招牌時,包國維的心中才感到有些安定。


    雖然中途出了些大插曲,但終歸是離家不遠了。


    若是說從天津到上海的車還有些危險,但從上海到蘇州就不一樣:不僅車程短,江南的安定度相對於北方也要高出不少。


    而且算一算時間,最新版的《大公報》大概已經發行,想來作為全國中心之地的上海已經刊登了自己的事跡。


    列車到此就到了最終站,而下一站駛往蘇州的列車,便要等到這個白天才能出發。


    這一趟列車行了足足有近三天時間,此前又遭遇馬匪,自己還槍殺了兩個人,這叫包國維心情鬱悶的很,早就想從車中出去透透氣。


    當然,不能隻是透氣,還要去給自己弄些盤纏來,不然下一次坐列車恐怕就隻能乘坐三等艙。


    三個下人此刻已經來到頭等艙,他們恭敬的等在一旁,等待著包國維發號施令。


    “走吧,出去逛逛,去楚家一趟。”


    包國維站起身來,不冷不淡的對眾人說道。


    經曆過一番生死危機後,張二苟倒是沒什麽變化,畢竟他本身就參加過北伐。


    但王家二兄弟,尤其是王小武,顯然沒有了之前的活潑,他聽到自家少爺的話,隻是微微點了點頭。


    在夜間,上海火車站附近雖然也聚集了不少人,但相比白天還是要少一些,沒有那麽擁擠,包家四人又是在頭等廂,沒感受到什麽阻力就下了火車。


    下了車,原本有些悶熱的氣息就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幾縷“清涼”的煙火味,始終縈繞在鼻尖,令人頓時精神了不少。


    月光灑下清輝,馬路上有老爺車排著濃煙駛過、有黃包車還拉著乘客在跑。


    通電的路燈散出耀眼的光芒,照亮地麵,拽出人的影子。


    沿著街道的商鋪上還嵌著各種顏色的霓虹招牌,樂曲唱片的聲音從歌舞廳中傳來。


    當紅唱手的在歌舞廳的舞台上扭動著身子,裏麵座無虛席,不時傳來一陣陣喝彩,錢財不寬裕的人就站在舞廳外麵觀看著裏麵的表演,哪怕隻是聽個響。


    剛下了火車,還沒走出幾步,包國維總覺得路上有不少行人似乎有意無意的在打量著自己的臉。


    ……


    火車站附近有賣烤串的,正“煙熏火燎”的在鐵架台上烤著羊肉串。


    此時的柴火燒的正旺,“劈裏啪啦”作響。


    包家四人坐了三天火車,吃的都是些幹糧,驟然間遇到這撒著香料、冒著香氣的燒烤,自然有些走不動道。


    那群土匪沒有做吃絕戶的事兒,相反還有些貼心:包國維的身上留下足有三塊錢,當然,身邊的下人身上也都留了盤纏,但沒有一人是超過兩塊的。


    包國維從西裝兜裏取出一個鋥亮的大銀元,放在掌心上伸了過去:


    “全拿了!”


    即便是在上海這種高物價的地帶,這一塊錢,就可以直接包圓鐵架台上的一大排烤羊肉,甚至還能有結餘。


    那小攤販見到一塊大洋,眼睛都直了,他見包國維衣著華貴,氣質非凡,竟有些不敢觸碰他的手。


    攤販硬著頭皮,小心翼翼的把錢接過來後,他又仔細摸了摸銀元的質地,又放在口中咬了一口,頓時喜笑顏開的揣進兜裏,即刻開始給羊肉串上簽子。


    正當小攤販低著頭樂嗬嗬的串簽子時,卻又發覺有些不對勁。


    他抬起頭看了看包國維的臉,隻覺得這張臉有些眼熟,像是在哪兒見過一般。


    “你……你是?”


    小攤販原本想問道問道,但最終還是搖了搖頭,這種“大人物”哪有那麽好見到?


    但包國維明顯能察覺出有些不對勁,自下火車時就一直有人在打量自己,現在這小攤販似乎也認識自己……


    這麽看來,自己的事跡已經刊登上報紙了?不光如此,而且這報紙上還有自己的畫像?


    原本,包國維還以為上海的報紙上最多隻會有自己的名字,不會攜帶照相片,畢竟畫像可不能通過電報和座機來傳播。


    現在看樣子,連畫像都出來了……唯一的解釋恐怕就是報紙上照相片是通過飛機空運過來的。


    ……


    無論如何,先買一份報紙看看再說!


    在這時代,每一個城市的火車站附近,除了小扒手、拉皮條、賣雜食的,必然有報童為剛下火車的人提供報紙,上海也不例外。


    “新聞報!大事件!震驚海內外,天才少年包國維成功研發……”


    馬路邊正有一個穿著黑馬褂,十一二歲的報童揮舞著手中報紙。


    聽到包國維的名字,包家的三個下人頓時看向了那報童,又看了看包國維,眼神中都帶著些不敢置信。


    在三名下人眼中,報紙可是個高端玩意,那可是真正的大人物才能登上去的!


    “少爺,你上報紙了!”


    王小武聽到自家少爺上了報紙,心情似乎比包國維還要激動。


    聽到報童確實喊出來自己的名字,包國維當即差使王小武過去買了一份報紙。


    王小武不識字,在買到一份後看不明白上麵寫了什麽,但這報紙上的大頭照他終歸是能看清的。


    他看到這頭像,頓時瞪大了眼睛,嘴唇開始有些哆嗦,他的臉色分明恭敬起來,鄭重的端著這份報紙一路小跑了迴來。


    “少爺!這上麵就是伱!”


    王小武的聲音幾乎變成了尖叫!他說話時甚至在努力壓抑著自己不喊出聲來。


    包國維接過報紙,一看——這不是《大公報》,而是《申報》。


    《申報》乃是上海本地一家報社的報紙,跟《大公報》同屬於一個級別,影響力十分巨大,可以覆蓋到全國範圍。


    首先引入眼簾的是自己的照片,這報紙的油印技術十分成熟,包國維可以清晰的認出這照片上的人確實是自己,心中頗有些高興。


    再看看這標題:《震驚海內外,天才少年包國維研發新式製堿法》。


    而自己的大頭人像赫然映在報紙第一板塊的正中央,下麵則用繁體從右到左寫著一排大字:


    “一九二七年,十二月十二日,新式製堿法於永利製堿廠的科學樓三號實驗室內誕生。”


    “未滿十六歲的天才少年包國維,成功研究“包氏製堿法”,其實用價值不輸世上最先進之索爾維式製堿法……”


    包國維看著這張報紙,此前有些鬱悶的心情一掃而空。


    既然上了《大公報》,又上了《申報》,端得算是揚名天下了,怪不得此前路上的行人都在瞧自己。


    張二苟站在包國維身後,他瞧見這份報紙,臉色更是有些驚疑不定:


    他知道這一趟出來見的人很厲害,那個侯德榜便是登上過《大公報》的,自家少爺能與這種人接觸,自然是很厲害的。


    可他怎麽也想不到,自家的少爺竟也能登上《新聞報》這種全國性的報紙,而且還占據了一版頭條。


    而王大錘,即便他再憨憨,也知道自家少爺現在有多麽厲害。


    “你!你真是包國維!”


    賣燒烤的攤販見到這情形,也明白自己眼前站著的周圍確實就是報紙上的那個。


    小攤販態度愈發恭敬起來……


    ……


    上海楚家,新式大洋樓內。


    牆壁極簡的磚石裝修,房間內的茶桌擺放著茶壺,杯中已斟滿茶水。


    “這個……為之,你此行一趟竟闖出這麽大的名頭,可真是出人意料。”


    楚澤帶著微笑說道。


    大晚上的,楚澤還沒睡醒,但聽到包國維到來的消息,還是即刻擺了一桌茶水,叫人上了宴席。


    麵對現如今已經闖出一番名頭的包國維,即便是他,也不能再單純的把他視為一個利用價值極高的“下等人”。


    “唉!這一次能成功,還是運氣成分占多。”


    “先是大蒜素,後又是新式製堿法,恐怕不是運氣能說得通的吧?”


    包國維來這一趟的目的,可不是單純是為了借些盤纏,現如今,隻要把大蒜素這事捅出來,自己的名望……


    而且但凡被大蒜素給救過的人,或是用它治過病的人,多少都得呈自己一份情!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包氏父子:頭油隻用司丹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追著光的蚊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追著光的蚊子並收藏包氏父子:頭油隻用司丹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