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遍零五章 餐廳談話與《大公報》
包氏父子:頭油隻用司丹康 作者:追著光的蚊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已經適應了這個時代的包國維而言,曾經那有些可笑的想法早已消失不見。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對於包國維而言,現在首要的目標就是獲取足夠自己這個小家庭好好生活的資本,然後才能再去謀求其他的事情。
對於一般人而言,無論想做什麽大事、實現什麽抱負,隻有建立在錢財、名望二者上才有成功的希望,否則便會像是去追求摸不到的空中樓閣一般,徒勞無功。
在連自己都無法保證自己過得好的前提下,還要去談什麽“救國救民”之類的事,雖然精神值得嘉獎,但從現實層麵來講無疑是有些可笑的。
錢財方麵,包國維已經不缺,因而現如今的目標便是擁有足夠的名聲,給自己疊上一層由聲望構成的“護甲”,以後做什麽事都可以暢通無阻。
包國維捫心自問,自己來這一趟的本質就是為了名利,以期可以讓自己和老包能夠生活的更好。
至於其他的因素,倒不如說是為自己“剽竊”他人研究成果而找的理由。
……
包國維剛剛如此直言不諱的說出“我是為了名利”這句話,顯然令侯先生有些驚訝,即便是以他的情商,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麽接這個話茬。
於是侯先生隻是夾起一塊豆腐放進嘴裏吧唧吧唧的吃著,一時間氣氛竟有些冷場。
就在此時,有個穿著幹淨的褐色馬褂,頭上還戴著黑色棉帽的店小二端著個木盤子走了過來,他恭恭敬敬的將兩個裝滿酒水的杯子取下來,輕輕地放到了紅木桌子上。
在放酒水時,店小二還是忍不住多打量一番這位穿著黑色西服的地中海男性——他早就覺得這張臉有些熟悉,好像在哪見過一般……
終於,他想起來了,一雙小眼睛頓時掙得大大的:
“你!你是!報紙上的那位!我知道,旁邊永利製堿廠的廠長!侯……侯樂龐……”
店小二心情十分激動,就連話都有些說不利索,顯然他已經知道了坐在餐桌旁的這個男人是誰,
民國時期的報紙早就可以油印出畫像,侯先生的人像便曾在《大公報》的報紙刊登過。
《大公報》這份報紙本就享譽全國,又是天津本地的報社,在當地,每刊報紙一經發行便會被搶購一空,人們互相傳著看,因而這店小二能認出侯先生也就不足為奇了。
即便他是在高檔餐廳工作,時常接觸到上流階級的貴客,卻少有見到像是侯德榜這種能夠刊登到報紙上的大人物。
隻見侯先生看著他,輕輕搖了搖頭,示意他不要聲張。
店小二見狀也隻得按捺住原本有些激動的心情,恭恭敬敬的躬了下腰便返迴後廚,繼續完成自己的工作。
經過剛才的打岔,原本有些尷尬的氣氛倒是被散去不少,侯先生趁機舉起一個酒杯,對著包國維伸了一下後,輕輕小酌一口,他的語氣有些正式:
“來,包國維同學,先不談這個,這是純正的波特酒,葡萄牙進口的,好久都沒喝過了,今天值得高興,是應該喝一口!你隨意!”
這一杯,侯先生以一名科研人員身份、一名國人的身份敬包國維。
在放下酒杯後,侯先生整理了一番自己的衣襟,又開了口:
“不過包國維同學,研究出新式製堿法的事伱確定要近日就公開?不再多做些研究了?也許這個方法還可以再改進改進……”
包國維沒迴話,竟然也舉起酒杯,他像個俗人一般,品都不品,像是飲水一般將杯中之酒一飲而盡。
說起來,這還是他第一次飲酒,好在波特酒屬於葡萄酒的一種,度數不高,口感也不辣嗓子,甚至還有點香甜甘醇,像是喝果汁一般。
一杯酒下肚,再加上此前吃的飯菜,包國維隻覺得肚子已經半飽,一身的疲乏也消去了不少:
“侯先生深耕於製堿業這麽多年,對化工理論研究頗深,想必經過一晚上的研究,早已經明白這種製堿方法已經相當完善,幾乎沒有再度改進的可能。
較真的說起來,把這種方法藏著掖著其實意義並不大,即便有了它,我們依舊爭不過洋人,我們國家的基礎工業落後實在太多了,甚至無法自建合成氨工廠。
再者說,這種工藝的最大優點就是節省氯化鈉,可沿海地區根本就不缺鹽,在內地的話或許有些發展空間,可現如今連沿海地區的工業發展都不夠飽和,又哪來的閑錢去搞內陸地區的工業?
因而新式的製堿方法暫時隻是對於經濟發達、幅員遼闊而又交通不便,或是缺少食鹽的國家而言價值要高一些……”
包國維洋洋灑灑說了一大段話,他這一番分析倒沒有太大錯誤:
在當今十分緊張、隨時可能爆發戰爭的局勢下,發展內陸地區的工業已經成為部分國家亟待解決的問題,純堿作為極為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量十分巨大,因而消耗的氯化鈉也十分多。
對於部分國家而言,一旦爆發戰爭就意味著鹽路就很可能被切斷,即便是掌控沿海地區的國家,其工業設施也很容易受到打擊。
隻不過,對於現在尚未完成統一、仍處於兵荒馬亂階段的國內,沿海工業、內陸工業的極度匱乏自然也不是主要矛盾,因而在國內,聯堿法的價值更高體現在學術上。
聽到包國維的迴答,侯先生微微點了點頭,他顯然十分讚同包國維的看法。
以侯先生的頭腦,再加上幾十年來的經驗,其實也早就看出來新式製堿法的優缺點:
“包國維同學,你分析得倒沒什麽問題,但倒也不用‘妄自菲薄’,這畢竟是國人研究出來的新式製堿方法,十分具有代表意義,其實用價值也並不輸於索爾維製堿法,無論放在國內還是國外都屬於一種較大的突破。
如果包國維同學需要‘名利’的話,我倒是可以幫上一些忙……”
聽聞侯先生的話,包國維頓時來了興趣:
“怎麽說?”
“我認識範旭東先生,我想他一定會對這個方法很感興趣,並願意出一筆不錯的價錢購買新式製堿法的製作方法,隻不過價格上可能要低一些。
畢竟你也知道,我們製堿廠已經花了重金購買過索爾維式製堿法,而且現成的工廠已經建好了……”
侯先生提到了範旭東,這也是個是時常出現在後世史書甚至是教科書上的人,包國維早就慕名已久。
範旭東是一名愛國實業家,現如今的名望可以說是蜚聲海外,手下企業遍地,先後創辦了大精鹽公司、久大精鹽廠、永利堿廠、永裕鹽業公司、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
自古以來,這個國家的製鹽業都掌控在掌權者手中,因而想要光明正大開辦製鹽廠必然是有當權者同意甚至是入股的,因而範旭東手中掌握的人際關係堪稱十分恐怖。
他的哥哥範源濂也不是個簡單人物,不僅擔任過最高學府的校長,還出任過北平教育總長。
範旭東毫無疑問是一位當之無愧的巨佬,像是什麽青幫杜月笙之類玩下九流玩意的人見了他都得往後稍稍。
包國維點了點頭,示意侯德榜繼續說下去。
“其次,我認識不少報紙的編輯,隻要我出麵作證,想來天津《大公報》等報社經過初步調研後,也不會吝對於你的事跡進行刊登。
如果天津的大公報願意刊登,很快也會帶動其他報社進行報道。”
侯先生提出了一個可以讓包國維名利雙收的辦法,並且許諾這件事他會出手幫助。
包國維起身,朝他鞠了一躬,鄭重道:
“非常感謝侯先生的提議,我會好好考慮一下的。”
也就是侯先生人品過硬,再加上這聯堿法本該就是屬於他的,包國維才願意信任他。
若是換成另一個人,包國維可不會這麽輕易的就把聯堿法過程展示給他,否則就算考慮到自己是帶著楚家介紹信來的,恐怕那人滿腦子的想法也研究成果據為己有了。
侯先生聽到包國維的迴答,臉上露出些笑,示意包國維坐下來,接著開口道:
“包國維同學,這種新式製堿法我建議你也可以在國外申請一下專利,當然,如果你願意將這種方法出售的話就不用考慮這件事,這件事範先生就可以辦。”
包國維此刻已經坐了下來,他皺了皺眉頭,認真考慮了一下:還是將這方法給賣掉為好……
身上的雜事纏得太多,一來勞心費神,二來容易惹上危險。
沒必要追求過多的錢財,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老老實實頂著一個“天才化工研究員”的名頭,待遇也差不到哪去。
於是包國維認真開口說道:
“侯先生還是可以幫我聯係一下範先生吧,這個方法我願意賣掉。”
侯先生臉上的笑意明顯多了不少:
“好的,這事兒還是等到白天再說,我們直接給他打個座機電話,現在的範先生恐怕還在睡覺呢。”
人逢喜事精神爽,兩人在飯桌上已經將事情給談好,此前又都喝了開胃的果酒,頓時食欲大開。
這一頓飯直接吃到淩晨兩點半點,幾乎是風卷殘雲的將所有菜品都吃淨後才兩人離開餐廳。
“包國維同學,有沒有考慮直接轉來天津上學,在我們研究所兼職擔任一個研究員,天津也有個新派學堂,校長跟我很熟悉,即便你上了大學,也可以……”
再返迴製堿廠的路上,侯先生依舊沒有放棄邀請包國維前來天津的學校擔任研究一個研究員。
不過,隻有包國維知道自己已經快要黔驢技窮了。
……
包國維大概是易醉體質,雖然今晚隻喝了一杯果酒,但這後勁又上來了,令他感到有些難受,待到他迴到單間宿舍內躺下時已經有些頭暈。
大概是又完成了一件心心念念的事,這一覺睡得很沉,一直睡到到正午時分,包國維才悠然醒來,看了看手上的腕表,時間已經來到了上午十一點。
一打開宿舍門,果不其然,自家的三名下人就在門外麵。
包家的門神已經從兩個進化為三個了,張二苟、王大錘、王小武三人此刻就蹲坐在宿舍門外麵守著。
見到包國維出來,三人立刻都站了起來。
“少爺,湯和包子已經涼了,要不要我再去外麵……”
王小武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包國維給打斷:
“準備準備吧。”
“準備什麽?”
“把行李都收拾收拾,不用待上十天半個月了,再過幾天就可以迴家了。”
聽到包國維的話,幾名下人的心中像是有一塊大石落地一般——這幾日眾人心裏可都盼望著迴家呢。
尤其是王大錘和王小武兩兄弟,今年也就十六歲,他們早就想自己的娘了。
王大娘家可就這麽兩個兒子,這一趟都被包國維給帶出來了,若是出了什麽事,可真就絕後了。
王家二兄弟的嘴已經合不攏,若非是自家少爺還沒吃飯,恐怕兩人即刻就要找棍子廝打一番用以發泄自己激動的情緒。
就連老下人張二苟的嘴角也分明翹了起來。
……
在簡單的用過早餐後,剛從宿舍樓下來,包國維就看到了侯先生,他此刻正站在宿舍樓附近,看著工人運輸生產原料。
其實一大清早,侯先生就已經起來了,他的睡眠質量向來很好,一天往往隻睡四五個小時便能精神煥發。
“包國維同學!先跟著我去一趟《大公報》報社吧。”
在見到包國維後,侯先生沒有過多廢話,帶領他前往廠門口,那裏停留著一個漆黑色的古典老爺車。
小轎車在這時代無疑是十分奢侈的出行工具,清一色的舶來品,隨便一輛價格至少要三四千大洋。
走進千,彎著腰,包國維就進了後排的座位,侯先生就坐在他旁邊,前麵自然有專門的司機來開車。
說起來,這還是包國維頭一次坐小轎車,馬路上的行人好像總是願意將目光投向這種交通工具。
……
大公報的報社位於城中心地段,此刻編輯部中,可以說是一片忙碌,幾張桌子上堆滿了各式紙張,費稿。
內裏有幾個編輯正在努力撰稿中,辦公室電話鈴聲不停響著,接收來自全國各地的可靠消息。
包國維隨著侯先生一同下了車,當報社的門衛看到車上竟然還走下來侯德榜先生的時候,原本麵無表情的臉色分明恭敬起來,兩個門衛當即鞠了一躬:
“侯先生請進。”
令一個門衛則即刻跑進了報社內:
“梧桐總編!侯先生來了!”
話音落地,報社內的幾個編輯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開始麵麵相覷。
大名鼎鼎的侯德榜先生竟然光臨了這間報社?
莫非是新式製堿法有了新進展?眾人的心情都些激動起來,希望趕緊拿到一手資料。
(本章完)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對於包國維而言,現在首要的目標就是獲取足夠自己這個小家庭好好生活的資本,然後才能再去謀求其他的事情。
對於一般人而言,無論想做什麽大事、實現什麽抱負,隻有建立在錢財、名望二者上才有成功的希望,否則便會像是去追求摸不到的空中樓閣一般,徒勞無功。
在連自己都無法保證自己過得好的前提下,還要去談什麽“救國救民”之類的事,雖然精神值得嘉獎,但從現實層麵來講無疑是有些可笑的。
錢財方麵,包國維已經不缺,因而現如今的目標便是擁有足夠的名聲,給自己疊上一層由聲望構成的“護甲”,以後做什麽事都可以暢通無阻。
包國維捫心自問,自己來這一趟的本質就是為了名利,以期可以讓自己和老包能夠生活的更好。
至於其他的因素,倒不如說是為自己“剽竊”他人研究成果而找的理由。
……
包國維剛剛如此直言不諱的說出“我是為了名利”這句話,顯然令侯先生有些驚訝,即便是以他的情商,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麽接這個話茬。
於是侯先生隻是夾起一塊豆腐放進嘴裏吧唧吧唧的吃著,一時間氣氛竟有些冷場。
就在此時,有個穿著幹淨的褐色馬褂,頭上還戴著黑色棉帽的店小二端著個木盤子走了過來,他恭恭敬敬的將兩個裝滿酒水的杯子取下來,輕輕地放到了紅木桌子上。
在放酒水時,店小二還是忍不住多打量一番這位穿著黑色西服的地中海男性——他早就覺得這張臉有些熟悉,好像在哪見過一般……
終於,他想起來了,一雙小眼睛頓時掙得大大的:
“你!你是!報紙上的那位!我知道,旁邊永利製堿廠的廠長!侯……侯樂龐……”
店小二心情十分激動,就連話都有些說不利索,顯然他已經知道了坐在餐桌旁的這個男人是誰,
民國時期的報紙早就可以油印出畫像,侯先生的人像便曾在《大公報》的報紙刊登過。
《大公報》這份報紙本就享譽全國,又是天津本地的報社,在當地,每刊報紙一經發行便會被搶購一空,人們互相傳著看,因而這店小二能認出侯先生也就不足為奇了。
即便他是在高檔餐廳工作,時常接觸到上流階級的貴客,卻少有見到像是侯德榜這種能夠刊登到報紙上的大人物。
隻見侯先生看著他,輕輕搖了搖頭,示意他不要聲張。
店小二見狀也隻得按捺住原本有些激動的心情,恭恭敬敬的躬了下腰便返迴後廚,繼續完成自己的工作。
經過剛才的打岔,原本有些尷尬的氣氛倒是被散去不少,侯先生趁機舉起一個酒杯,對著包國維伸了一下後,輕輕小酌一口,他的語氣有些正式:
“來,包國維同學,先不談這個,這是純正的波特酒,葡萄牙進口的,好久都沒喝過了,今天值得高興,是應該喝一口!你隨意!”
這一杯,侯先生以一名科研人員身份、一名國人的身份敬包國維。
在放下酒杯後,侯先生整理了一番自己的衣襟,又開了口:
“不過包國維同學,研究出新式製堿法的事伱確定要近日就公開?不再多做些研究了?也許這個方法還可以再改進改進……”
包國維沒迴話,竟然也舉起酒杯,他像個俗人一般,品都不品,像是飲水一般將杯中之酒一飲而盡。
說起來,這還是他第一次飲酒,好在波特酒屬於葡萄酒的一種,度數不高,口感也不辣嗓子,甚至還有點香甜甘醇,像是喝果汁一般。
一杯酒下肚,再加上此前吃的飯菜,包國維隻覺得肚子已經半飽,一身的疲乏也消去了不少:
“侯先生深耕於製堿業這麽多年,對化工理論研究頗深,想必經過一晚上的研究,早已經明白這種製堿方法已經相當完善,幾乎沒有再度改進的可能。
較真的說起來,把這種方法藏著掖著其實意義並不大,即便有了它,我們依舊爭不過洋人,我們國家的基礎工業落後實在太多了,甚至無法自建合成氨工廠。
再者說,這種工藝的最大優點就是節省氯化鈉,可沿海地區根本就不缺鹽,在內地的話或許有些發展空間,可現如今連沿海地區的工業發展都不夠飽和,又哪來的閑錢去搞內陸地區的工業?
因而新式的製堿方法暫時隻是對於經濟發達、幅員遼闊而又交通不便,或是缺少食鹽的國家而言價值要高一些……”
包國維洋洋灑灑說了一大段話,他這一番分析倒沒有太大錯誤:
在當今十分緊張、隨時可能爆發戰爭的局勢下,發展內陸地區的工業已經成為部分國家亟待解決的問題,純堿作為極為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量十分巨大,因而消耗的氯化鈉也十分多。
對於部分國家而言,一旦爆發戰爭就意味著鹽路就很可能被切斷,即便是掌控沿海地區的國家,其工業設施也很容易受到打擊。
隻不過,對於現在尚未完成統一、仍處於兵荒馬亂階段的國內,沿海工業、內陸工業的極度匱乏自然也不是主要矛盾,因而在國內,聯堿法的價值更高體現在學術上。
聽到包國維的迴答,侯先生微微點了點頭,他顯然十分讚同包國維的看法。
以侯先生的頭腦,再加上幾十年來的經驗,其實也早就看出來新式製堿法的優缺點:
“包國維同學,你分析得倒沒什麽問題,但倒也不用‘妄自菲薄’,這畢竟是國人研究出來的新式製堿方法,十分具有代表意義,其實用價值也並不輸於索爾維製堿法,無論放在國內還是國外都屬於一種較大的突破。
如果包國維同學需要‘名利’的話,我倒是可以幫上一些忙……”
聽聞侯先生的話,包國維頓時來了興趣:
“怎麽說?”
“我認識範旭東先生,我想他一定會對這個方法很感興趣,並願意出一筆不錯的價錢購買新式製堿法的製作方法,隻不過價格上可能要低一些。
畢竟你也知道,我們製堿廠已經花了重金購買過索爾維式製堿法,而且現成的工廠已經建好了……”
侯先生提到了範旭東,這也是個是時常出現在後世史書甚至是教科書上的人,包國維早就慕名已久。
範旭東是一名愛國實業家,現如今的名望可以說是蜚聲海外,手下企業遍地,先後創辦了大精鹽公司、久大精鹽廠、永利堿廠、永裕鹽業公司、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
自古以來,這個國家的製鹽業都掌控在掌權者手中,因而想要光明正大開辦製鹽廠必然是有當權者同意甚至是入股的,因而範旭東手中掌握的人際關係堪稱十分恐怖。
他的哥哥範源濂也不是個簡單人物,不僅擔任過最高學府的校長,還出任過北平教育總長。
範旭東毫無疑問是一位當之無愧的巨佬,像是什麽青幫杜月笙之類玩下九流玩意的人見了他都得往後稍稍。
包國維點了點頭,示意侯德榜繼續說下去。
“其次,我認識不少報紙的編輯,隻要我出麵作證,想來天津《大公報》等報社經過初步調研後,也不會吝對於你的事跡進行刊登。
如果天津的大公報願意刊登,很快也會帶動其他報社進行報道。”
侯先生提出了一個可以讓包國維名利雙收的辦法,並且許諾這件事他會出手幫助。
包國維起身,朝他鞠了一躬,鄭重道:
“非常感謝侯先生的提議,我會好好考慮一下的。”
也就是侯先生人品過硬,再加上這聯堿法本該就是屬於他的,包國維才願意信任他。
若是換成另一個人,包國維可不會這麽輕易的就把聯堿法過程展示給他,否則就算考慮到自己是帶著楚家介紹信來的,恐怕那人滿腦子的想法也研究成果據為己有了。
侯先生聽到包國維的迴答,臉上露出些笑,示意包國維坐下來,接著開口道:
“包國維同學,這種新式製堿法我建議你也可以在國外申請一下專利,當然,如果你願意將這種方法出售的話就不用考慮這件事,這件事範先生就可以辦。”
包國維此刻已經坐了下來,他皺了皺眉頭,認真考慮了一下:還是將這方法給賣掉為好……
身上的雜事纏得太多,一來勞心費神,二來容易惹上危險。
沒必要追求過多的錢財,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老老實實頂著一個“天才化工研究員”的名頭,待遇也差不到哪去。
於是包國維認真開口說道:
“侯先生還是可以幫我聯係一下範先生吧,這個方法我願意賣掉。”
侯先生臉上的笑意明顯多了不少:
“好的,這事兒還是等到白天再說,我們直接給他打個座機電話,現在的範先生恐怕還在睡覺呢。”
人逢喜事精神爽,兩人在飯桌上已經將事情給談好,此前又都喝了開胃的果酒,頓時食欲大開。
這一頓飯直接吃到淩晨兩點半點,幾乎是風卷殘雲的將所有菜品都吃淨後才兩人離開餐廳。
“包國維同學,有沒有考慮直接轉來天津上學,在我們研究所兼職擔任一個研究員,天津也有個新派學堂,校長跟我很熟悉,即便你上了大學,也可以……”
再返迴製堿廠的路上,侯先生依舊沒有放棄邀請包國維前來天津的學校擔任研究一個研究員。
不過,隻有包國維知道自己已經快要黔驢技窮了。
……
包國維大概是易醉體質,雖然今晚隻喝了一杯果酒,但這後勁又上來了,令他感到有些難受,待到他迴到單間宿舍內躺下時已經有些頭暈。
大概是又完成了一件心心念念的事,這一覺睡得很沉,一直睡到到正午時分,包國維才悠然醒來,看了看手上的腕表,時間已經來到了上午十一點。
一打開宿舍門,果不其然,自家的三名下人就在門外麵。
包家的門神已經從兩個進化為三個了,張二苟、王大錘、王小武三人此刻就蹲坐在宿舍門外麵守著。
見到包國維出來,三人立刻都站了起來。
“少爺,湯和包子已經涼了,要不要我再去外麵……”
王小武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包國維給打斷:
“準備準備吧。”
“準備什麽?”
“把行李都收拾收拾,不用待上十天半個月了,再過幾天就可以迴家了。”
聽到包國維的話,幾名下人的心中像是有一塊大石落地一般——這幾日眾人心裏可都盼望著迴家呢。
尤其是王大錘和王小武兩兄弟,今年也就十六歲,他們早就想自己的娘了。
王大娘家可就這麽兩個兒子,這一趟都被包國維給帶出來了,若是出了什麽事,可真就絕後了。
王家二兄弟的嘴已經合不攏,若非是自家少爺還沒吃飯,恐怕兩人即刻就要找棍子廝打一番用以發泄自己激動的情緒。
就連老下人張二苟的嘴角也分明翹了起來。
……
在簡單的用過早餐後,剛從宿舍樓下來,包國維就看到了侯先生,他此刻正站在宿舍樓附近,看著工人運輸生產原料。
其實一大清早,侯先生就已經起來了,他的睡眠質量向來很好,一天往往隻睡四五個小時便能精神煥發。
“包國維同學!先跟著我去一趟《大公報》報社吧。”
在見到包國維後,侯先生沒有過多廢話,帶領他前往廠門口,那裏停留著一個漆黑色的古典老爺車。
小轎車在這時代無疑是十分奢侈的出行工具,清一色的舶來品,隨便一輛價格至少要三四千大洋。
走進千,彎著腰,包國維就進了後排的座位,侯先生就坐在他旁邊,前麵自然有專門的司機來開車。
說起來,這還是包國維頭一次坐小轎車,馬路上的行人好像總是願意將目光投向這種交通工具。
……
大公報的報社位於城中心地段,此刻編輯部中,可以說是一片忙碌,幾張桌子上堆滿了各式紙張,費稿。
內裏有幾個編輯正在努力撰稿中,辦公室電話鈴聲不停響著,接收來自全國各地的可靠消息。
包國維隨著侯先生一同下了車,當報社的門衛看到車上竟然還走下來侯德榜先生的時候,原本麵無表情的臉色分明恭敬起來,兩個門衛當即鞠了一躬:
“侯先生請進。”
令一個門衛則即刻跑進了報社內:
“梧桐總編!侯先生來了!”
話音落地,報社內的幾個編輯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開始麵麵相覷。
大名鼎鼎的侯德榜先生竟然光臨了這間報社?
莫非是新式製堿法有了新進展?眾人的心情都些激動起來,希望趕緊拿到一手資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