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禍根
包氏父子:頭油隻用司丹康 作者:追著光的蚊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家近來發生了喜事——秦老爺在上海“留學”的兩個孩子已放了假,自然要慶祝一番。
秦老爺一共隻有三個孩子,兩個少爺、一個小姐,相對於秦家的財力、勢力來說,實在有些少。
歸功於孩子的數量太少,秦老爺對自己這些個孩子倒是個個都寶貝的很。
至於為什麽秦老爺隻有三個孩子,倒不是人事不舉,而是是秦老爺現今沒有娶姨太太。
秦家妻家的勢力有些厲害,自民國建立,頒布了結婚法令後,秦夫人便趁機要求秦老爺把幾個“姨太太”都休了,統統趕出家門,秦老爺隻能照做。
若是秦家真的有幾房姨太太,老包這些年恐怕得夾縫裏頭做人,哪能像現在這麽輕鬆呢?
包國維遠遠地便看見秦家的圍牆上掛各處著的彩聯燈籠,裏麵似乎點著蠟燭。
有不少下人在旁邊看著、巡視著,畢竟秦府的宅邸主要還是用木製作,萬一起火了,幾十年宅子便毀於一旦。
王大娘此刻正在庭院盥洗著衣服,今天天氣還不錯,有些陽光,還暖和,水盆裏的水在陽光下曬了一會,就變得不再冰涼。
所以這迴洗衣服,兩隻手不用凍得像是被刀割一樣。
當然,也可以點燃柴火把水燒熱些再洗衣服,但那是要錢的,王大娘寧願凍凍手也不願花上些柴火錢。
她雖洗著衣服,現今心裏頭有些羨慕的緊,還有些酸——老包出了個好兒子,直接成了大管家,工資還漲了,聽說秦老爺今天又邀請他兒子來吃宴席,這迴連高科長都來了。
而自己的兒子,是兩個黑棍子一樣的東西,除了長得快些、身子壯些,便沒其他本事,現今還在家裏麵做活。
原先這倆孩子還好,起碼還能到碼頭給人搬東西,一個月下來還能掙到自己的嚼穀。
前些日子又說沒有張四五帶他們去碼頭搬東西,搶活搶不過別人,於是就待在家裏幫他爹幫著做木匠活。
其實這倆孩子做個木匠也行,掙得少些罷了,多少也是條出路。
畢竟王大娘看到自己兒子的黑胳膊被勒出白色的印子、或是淤血,也是會心疼的。
但後麵還非吵鬧著說要學習武術,學那勞什子武術有什麽用?最終有幾個學出名堂的?
半大小子,吃窮老子,王大娘覺得這話一點不假,不僅吃窮老子,還能吃窮老娘,而且家裏那個做木匠的當爹的也能吃。
一天下來家裏麵都撈不到幾十個銅子兒,兌不到二毛錢,但一家子四口人,一頓下去能吃掉兩斤米糠,還有柴米油鹽、冬衣、鞋子之類的支出,總是捉襟見肘。
“唉,這些少爺老爺們,一天到晚不幹活,還不容易餓,就吃得少,我們幹得多,還要為吃的發愁,這是什麽個道理?”
這種話王大娘也就是心裏想一想,自然是不會放到喉嚨上的。
對於自己兩個孩子的要求,王大娘根本就滿足不了——養活兩個孩子已經極難了,再送他們去學武,吃的就要更多,而且還要交學費,豈不是難上加難?
不過老包怎麽到現在還沒來?現在已到了正午時間,再不來宴席都要開始了。
心裏正這麽想著,王大娘便聽到門口傳來搖晃門鈴的聲音,趕緊放下手中的工作,一路小跑著過去。
她沒有纏足,故而可以跑得快,纏足這事,多少也是有些家底的人才有資格做的。
窮人家若是非要纏足,家裏就少了個勞動力,還多了個幹吃飯的嘴,怕是連孩子都沒法養活,還纏什麽足?
下人的工作總是有人要做的。
況且纏足的人連逃難都費勁,王大娘經常能見到幾十歲的老女人,強撐著用錐子腳跑了幾百裏地過來逃荒。
然而年老色衰,既沒有什麽姿色,又找不到活做,最終癱倒在城裏的巷子裏等死。
每每見到這種情況,王大娘都有些慶幸自己沒纏過足。
“大管家來啦。”
大門被打開,發出吱吱的響聲,一開門便見到老包的臉,王大娘還有心思開些玩笑,她與包正熟悉,且關係向來就好。
可是一扭頭看到身後的包國維,心裏暗自有些驚詫——這發型、這金絲眼鏡,剛從上海迴來的秦大少爺似乎都比不了。
包國維此刻正四處打量著周圍的環境——有些不理解秦府為什麽大白天的要掛燈籠,還要在裏麵上蠟燭,這又不是過節。
而王大娘能覺察出包國維的膚色變得比從前還要白些,還能透露著些紅潤。
他最外麵穿著個純黑色的無袖馬甲,露出兩個幹淨的白衣袖,腿上是一件黑色西褲,腳上更是踩了一件光滑亮麗的黑皮鞋。
這一套衣裝看下來,再配上油頭、眼鏡,無疑是個西式學校的貴公子的氣質。
果然這上了洋學堂就是不一樣,王大娘心裏有些酸。
自己家那大兒子王小武不僅長得粗獷,像個黑煤球似的,無論是言行、長相、根本就沒法和老包家的比。
“國維也來了,快快進來吧,秦家的兩個孩子都來了,而且高科長還在裏麵等著了呢。”
“誰?高科長,我認識嗎?”
聽到王大娘的話,包國維有些懵,聽這職位,莫非是某個官員?老包好像提起過。
包國維看向了老包,意思是這人是誰。
“這高科長,就是蘇州內務署的一個科長,可以簽署文件的,像是哪個地方蓋房子,交稅收多少,都是內務署的人做的事。”
談起高科長,老包似乎推崇備至,但包國維知道,科長並不算太大的官,但也不算小,既然帶個長字,多少也算個小領導。
包國維心思還是有些敏捷的,沒走幾步腦子裏便大概猜出了前因後果:
秦老爺知道自己和楚家有關係,於是便告訴了高科長,高科長知道後,或許有什麽事想求自己幫忙?
看來上迴借勢還是埋下了禍根,若是沒有拿出大蒜素,包國維恐怕就要因為亂借勢而被楚澤給盯上了。
楚澤看上去和和氣氣的,但包國維從來不會相信他真是個心善的人。
不過這迴開門的不是孫大娘?包國維瞧了瞧,也沒發現她,看樣子是被秦老爺給開除了。
“王大娘,孫大娘呢?”
“沒了。”
(本章完)
秦老爺一共隻有三個孩子,兩個少爺、一個小姐,相對於秦家的財力、勢力來說,實在有些少。
歸功於孩子的數量太少,秦老爺對自己這些個孩子倒是個個都寶貝的很。
至於為什麽秦老爺隻有三個孩子,倒不是人事不舉,而是是秦老爺現今沒有娶姨太太。
秦家妻家的勢力有些厲害,自民國建立,頒布了結婚法令後,秦夫人便趁機要求秦老爺把幾個“姨太太”都休了,統統趕出家門,秦老爺隻能照做。
若是秦家真的有幾房姨太太,老包這些年恐怕得夾縫裏頭做人,哪能像現在這麽輕鬆呢?
包國維遠遠地便看見秦家的圍牆上掛各處著的彩聯燈籠,裏麵似乎點著蠟燭。
有不少下人在旁邊看著、巡視著,畢竟秦府的宅邸主要還是用木製作,萬一起火了,幾十年宅子便毀於一旦。
王大娘此刻正在庭院盥洗著衣服,今天天氣還不錯,有些陽光,還暖和,水盆裏的水在陽光下曬了一會,就變得不再冰涼。
所以這迴洗衣服,兩隻手不用凍得像是被刀割一樣。
當然,也可以點燃柴火把水燒熱些再洗衣服,但那是要錢的,王大娘寧願凍凍手也不願花上些柴火錢。
她雖洗著衣服,現今心裏頭有些羨慕的緊,還有些酸——老包出了個好兒子,直接成了大管家,工資還漲了,聽說秦老爺今天又邀請他兒子來吃宴席,這迴連高科長都來了。
而自己的兒子,是兩個黑棍子一樣的東西,除了長得快些、身子壯些,便沒其他本事,現今還在家裏麵做活。
原先這倆孩子還好,起碼還能到碼頭給人搬東西,一個月下來還能掙到自己的嚼穀。
前些日子又說沒有張四五帶他們去碼頭搬東西,搶活搶不過別人,於是就待在家裏幫他爹幫著做木匠活。
其實這倆孩子做個木匠也行,掙得少些罷了,多少也是條出路。
畢竟王大娘看到自己兒子的黑胳膊被勒出白色的印子、或是淤血,也是會心疼的。
但後麵還非吵鬧著說要學習武術,學那勞什子武術有什麽用?最終有幾個學出名堂的?
半大小子,吃窮老子,王大娘覺得這話一點不假,不僅吃窮老子,還能吃窮老娘,而且家裏那個做木匠的當爹的也能吃。
一天下來家裏麵都撈不到幾十個銅子兒,兌不到二毛錢,但一家子四口人,一頓下去能吃掉兩斤米糠,還有柴米油鹽、冬衣、鞋子之類的支出,總是捉襟見肘。
“唉,這些少爺老爺們,一天到晚不幹活,還不容易餓,就吃得少,我們幹得多,還要為吃的發愁,這是什麽個道理?”
這種話王大娘也就是心裏想一想,自然是不會放到喉嚨上的。
對於自己兩個孩子的要求,王大娘根本就滿足不了——養活兩個孩子已經極難了,再送他們去學武,吃的就要更多,而且還要交學費,豈不是難上加難?
不過老包怎麽到現在還沒來?現在已到了正午時間,再不來宴席都要開始了。
心裏正這麽想著,王大娘便聽到門口傳來搖晃門鈴的聲音,趕緊放下手中的工作,一路小跑著過去。
她沒有纏足,故而可以跑得快,纏足這事,多少也是有些家底的人才有資格做的。
窮人家若是非要纏足,家裏就少了個勞動力,還多了個幹吃飯的嘴,怕是連孩子都沒法養活,還纏什麽足?
下人的工作總是有人要做的。
況且纏足的人連逃難都費勁,王大娘經常能見到幾十歲的老女人,強撐著用錐子腳跑了幾百裏地過來逃荒。
然而年老色衰,既沒有什麽姿色,又找不到活做,最終癱倒在城裏的巷子裏等死。
每每見到這種情況,王大娘都有些慶幸自己沒纏過足。
“大管家來啦。”
大門被打開,發出吱吱的響聲,一開門便見到老包的臉,王大娘還有心思開些玩笑,她與包正熟悉,且關係向來就好。
可是一扭頭看到身後的包國維,心裏暗自有些驚詫——這發型、這金絲眼鏡,剛從上海迴來的秦大少爺似乎都比不了。
包國維此刻正四處打量著周圍的環境——有些不理解秦府為什麽大白天的要掛燈籠,還要在裏麵上蠟燭,這又不是過節。
而王大娘能覺察出包國維的膚色變得比從前還要白些,還能透露著些紅潤。
他最外麵穿著個純黑色的無袖馬甲,露出兩個幹淨的白衣袖,腿上是一件黑色西褲,腳上更是踩了一件光滑亮麗的黑皮鞋。
這一套衣裝看下來,再配上油頭、眼鏡,無疑是個西式學校的貴公子的氣質。
果然這上了洋學堂就是不一樣,王大娘心裏有些酸。
自己家那大兒子王小武不僅長得粗獷,像個黑煤球似的,無論是言行、長相、根本就沒法和老包家的比。
“國維也來了,快快進來吧,秦家的兩個孩子都來了,而且高科長還在裏麵等著了呢。”
“誰?高科長,我認識嗎?”
聽到王大娘的話,包國維有些懵,聽這職位,莫非是某個官員?老包好像提起過。
包國維看向了老包,意思是這人是誰。
“這高科長,就是蘇州內務署的一個科長,可以簽署文件的,像是哪個地方蓋房子,交稅收多少,都是內務署的人做的事。”
談起高科長,老包似乎推崇備至,但包國維知道,科長並不算太大的官,但也不算小,既然帶個長字,多少也算個小領導。
包國維心思還是有些敏捷的,沒走幾步腦子裏便大概猜出了前因後果:
秦老爺知道自己和楚家有關係,於是便告訴了高科長,高科長知道後,或許有什麽事想求自己幫忙?
看來上迴借勢還是埋下了禍根,若是沒有拿出大蒜素,包國維恐怕就要因為亂借勢而被楚澤給盯上了。
楚澤看上去和和氣氣的,但包國維從來不會相信他真是個心善的人。
不過這迴開門的不是孫大娘?包國維瞧了瞧,也沒發現她,看樣子是被秦老爺給開除了。
“王大娘,孫大娘呢?”
“沒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