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老張
包氏父子:頭油隻用司丹康 作者:追著光的蚊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包家近來有些缺錢,本該是夠用的,但餘錢都兌成了糧食,自然有些捉襟見肘。
買糧食這事兒辦的並不算急,畢竟糧食漲價也就是不久後的事,估計用不著等到明年春收,這糧價便會漲上來。
無數農人年複一年的在田裏耕作,積累了數千年的經驗,無需等到收成那天,單憑氣象,便足以判斷出這季收成幾何。
一旦判斷出今年收成幾何,最先知道的自然是農人,隨後是地主,於是便通報給權貴,覺察到商機後,便是堆成山一般的大洋銀元“嘩啦啦”地運作起來。
專門倒賣糧食的團夥,一旦等到個饑荒之年,便會如同餓急了的老鼠一樣把糧食搬進洞裏,或是像是一隻鬆鼠一樣不停地把堅果賽在嘴裏,不是吃——囤著。
於是便會出現這樣的景象:“人就像黃了的麥子被“刷啦啦”放倒,大地上就躺滿了“掙命”的鄉親。”
堆成山的大洋銀元變成一柄柄看不見的錘子,把人的肚子給砸癟下去,砸到穿腸肚爛為止。
包國維皺了皺眉頭,自己屯糧食的行為算什麽呢?
“大不了到了饑荒時候再便宜些賣出去?”
若是靠倒賣糧食掙錢,相當於是掙了“死人”財,包國維若是真賺到錢,恐怕這輩子心裏頭都會有些不安。
況且隻要有包子素、包氏製堿法兩樣東西,自己往後便不可能缺錢,甚至根本就不需要錢來維持自己的生活。
隻要把“化工天才”的身份給點亮,幾百塊的月薪都是灑灑水,衣食起居也會有人照顧,也許連帶著老包都能沾到光。
……
老包匆匆吃完早飯,套上那件黑色長衫後便在家中搜集錢財,存款放在哪個角落他心裏都有數:
後院水缸底下、地板磚的夾層、掛相片的牆縫中……
老包在這幾處輾轉走動,然而便是藏在床底的錢夾出來了,也沒湊出來多少。
把找到的錢又來迴數了數,多次確認後,老包看了看正在夾菜吃的包國維,輕聲問道:
“國維,如今家裏頭就……剩三塊二毛,還有四厘錢,這些錢夠不夠你要買的書?”
“不夠,差遠了,而且我還想順道多買些草稿紙。”
寥寥三塊錢,雖相對於普通人家,已是一筆可觀的存款,但想要買幾本厚書,還差了不少。
雖然常聽說“窮文富武”這話,但放現在讀書怎麽也算不上是窮人該做的事:書籍的價格依舊昂貴,以至於連新派學堂都沒有公共圖書館的存在。
得益於工業印刷的出現,書價已不像古時那麽離譜,但仍非普通人家能負擔得起:
薄書,一本幾十頁的短篇,往往便要七毛、八毛錢,一般不會超過一塊。
但是真正能承載成體係知識的書籍,往往內容非常多,篇幅大,自然價格要貴許多,一本售賣到兩元、三元的比比皆是。
“要不我再去別人家借點兒?”
老包不想因缺錢這種原因而打擾了包國維的“學習”進度,隻想著:把這事給早早地辦好,不能拖了國維的後腿。
身為秦府名正言順的大管家,“包老爺”還是有幾分薄麵的,找人借點錢算什麽?老行當了,當年為給翠英治病,老包可沒少積攢借錢的經驗。
找胡大、老張、王大娘之類的人,一家借個半塊、一塊的都行,湊幾家就夠了。
“直接去張叔家借些罷,正好順路。”
包國維咽下口中的魚肉,下達了“要求”。
老張已知道張四五在混青幫,張四五便不需要再將自己的收入瞞著,想來會交出一部分給張叔保管,到那兒肯定能借到錢。
其實還有一條路,到城西楚府再找管家支些錢,隻是路稍微有些遠,而且在大蒜素交出去之前有些不太合適。
“好。”
聽見包國維的話,老包下意識地答應了一聲:
“老張那兒應該能借到三塊、四塊的?能夠嗎?”
老包心裏想著。
今天的氣溫稍有些迴暖,不知是從哪冒出來的熱空氣,驅趕了寒流。
於是包國維沒再穿上西服外套,隻套了個純白色的西服內襯,最外頭還穿著個黑色馬甲。
白西裝內襯是昨晚洗過的,一夜大風的吹拂,衣服摸上去還稍有些濕潤,不過隔著裏頭的棉服倒也沒什麽感覺,不用擔心感染風寒。
司丹康頭油自然不會放過,包國維實在太喜歡這頭油了,一日不抹,渾身上下都有些不舒坦,於是抹了個大背頭,金絲眼鏡也戴了上眼:
節假日也要打理好自己,不能養成不修邊幅的壞習慣。
待到做完這一切後,包國維對著書房的鏡子前照了照:好!很有精神!
一旦確立了要幹大事的“宏願”,包國維仿佛便有了充足的動力去做事,原本有些虛無的心也變得踏實起來,眼神中沒了從前的飄忽不定。
包國維這次可以露出一個自信從容的笑:
“你包少爺是真帥,都可以吃軟飯了。”
……
一路上城南的行人避讓,似乎唯恐衝撞了包國維一樣。
尤記得當初包國維剛穿上西裝時,還會有人盯著包國維多看幾眼,甚至還會有人在背後笑兩聲,說出:“剛剛那個人穿的也太少……”之類的話。
但等到包國維再添上頭油之王司丹康,又戴上一個金絲眼鏡後——城南人對於這種形象便轉為了敬畏。
這反而叫包國維有些不適應:自己似乎一個瘟神一樣被人躲避,雖然這種情況僅限於在最窮的城南……
“老張,開門!”
老包站在理發店門頭喊了一聲,很快一陣鑰匙撞擊的聲音響起,門被人“吱吱”的拉開。
老張穿這個黑長衫,眼睛還有些迷迷瞪瞪的,一大清早瞧見是老朋友包正來訪,心頭還有些高興。
正想問老包是來幹什麽的,老張又被其身後的白色衣袖給吸引,於是順著看過去:包國維!
“包正啊,這位是國維?”
老張瞧見這位穿著華貴的少爺,問了問。
即便是以老張一個會識人的“生意人”眼光來看,包國維也已擔得起少爺的稱唿。
臉色、衣裝打扮和月前已大不一樣,雖然老張心裏早有了些準備,但還是有些不敢認:
以往臉色有些蠟黃、穿著破舊棉服、頭上還有些油乎乎的國維已經不見了,變成了現在這個!
無論怎麽看,都和以往不像是一個人,甚至站在這城南的街上,都有些不襯!
(本章完)
買糧食這事兒辦的並不算急,畢竟糧食漲價也就是不久後的事,估計用不著等到明年春收,這糧價便會漲上來。
無數農人年複一年的在田裏耕作,積累了數千年的經驗,無需等到收成那天,單憑氣象,便足以判斷出這季收成幾何。
一旦判斷出今年收成幾何,最先知道的自然是農人,隨後是地主,於是便通報給權貴,覺察到商機後,便是堆成山一般的大洋銀元“嘩啦啦”地運作起來。
專門倒賣糧食的團夥,一旦等到個饑荒之年,便會如同餓急了的老鼠一樣把糧食搬進洞裏,或是像是一隻鬆鼠一樣不停地把堅果賽在嘴裏,不是吃——囤著。
於是便會出現這樣的景象:“人就像黃了的麥子被“刷啦啦”放倒,大地上就躺滿了“掙命”的鄉親。”
堆成山的大洋銀元變成一柄柄看不見的錘子,把人的肚子給砸癟下去,砸到穿腸肚爛為止。
包國維皺了皺眉頭,自己屯糧食的行為算什麽呢?
“大不了到了饑荒時候再便宜些賣出去?”
若是靠倒賣糧食掙錢,相當於是掙了“死人”財,包國維若是真賺到錢,恐怕這輩子心裏頭都會有些不安。
況且隻要有包子素、包氏製堿法兩樣東西,自己往後便不可能缺錢,甚至根本就不需要錢來維持自己的生活。
隻要把“化工天才”的身份給點亮,幾百塊的月薪都是灑灑水,衣食起居也會有人照顧,也許連帶著老包都能沾到光。
……
老包匆匆吃完早飯,套上那件黑色長衫後便在家中搜集錢財,存款放在哪個角落他心裏都有數:
後院水缸底下、地板磚的夾層、掛相片的牆縫中……
老包在這幾處輾轉走動,然而便是藏在床底的錢夾出來了,也沒湊出來多少。
把找到的錢又來迴數了數,多次確認後,老包看了看正在夾菜吃的包國維,輕聲問道:
“國維,如今家裏頭就……剩三塊二毛,還有四厘錢,這些錢夠不夠你要買的書?”
“不夠,差遠了,而且我還想順道多買些草稿紙。”
寥寥三塊錢,雖相對於普通人家,已是一筆可觀的存款,但想要買幾本厚書,還差了不少。
雖然常聽說“窮文富武”這話,但放現在讀書怎麽也算不上是窮人該做的事:書籍的價格依舊昂貴,以至於連新派學堂都沒有公共圖書館的存在。
得益於工業印刷的出現,書價已不像古時那麽離譜,但仍非普通人家能負擔得起:
薄書,一本幾十頁的短篇,往往便要七毛、八毛錢,一般不會超過一塊。
但是真正能承載成體係知識的書籍,往往內容非常多,篇幅大,自然價格要貴許多,一本售賣到兩元、三元的比比皆是。
“要不我再去別人家借點兒?”
老包不想因缺錢這種原因而打擾了包國維的“學習”進度,隻想著:把這事給早早地辦好,不能拖了國維的後腿。
身為秦府名正言順的大管家,“包老爺”還是有幾分薄麵的,找人借點錢算什麽?老行當了,當年為給翠英治病,老包可沒少積攢借錢的經驗。
找胡大、老張、王大娘之類的人,一家借個半塊、一塊的都行,湊幾家就夠了。
“直接去張叔家借些罷,正好順路。”
包國維咽下口中的魚肉,下達了“要求”。
老張已知道張四五在混青幫,張四五便不需要再將自己的收入瞞著,想來會交出一部分給張叔保管,到那兒肯定能借到錢。
其實還有一條路,到城西楚府再找管家支些錢,隻是路稍微有些遠,而且在大蒜素交出去之前有些不太合適。
“好。”
聽見包國維的話,老包下意識地答應了一聲:
“老張那兒應該能借到三塊、四塊的?能夠嗎?”
老包心裏想著。
今天的氣溫稍有些迴暖,不知是從哪冒出來的熱空氣,驅趕了寒流。
於是包國維沒再穿上西服外套,隻套了個純白色的西服內襯,最外頭還穿著個黑色馬甲。
白西裝內襯是昨晚洗過的,一夜大風的吹拂,衣服摸上去還稍有些濕潤,不過隔著裏頭的棉服倒也沒什麽感覺,不用擔心感染風寒。
司丹康頭油自然不會放過,包國維實在太喜歡這頭油了,一日不抹,渾身上下都有些不舒坦,於是抹了個大背頭,金絲眼鏡也戴了上眼:
節假日也要打理好自己,不能養成不修邊幅的壞習慣。
待到做完這一切後,包國維對著書房的鏡子前照了照:好!很有精神!
一旦確立了要幹大事的“宏願”,包國維仿佛便有了充足的動力去做事,原本有些虛無的心也變得踏實起來,眼神中沒了從前的飄忽不定。
包國維這次可以露出一個自信從容的笑:
“你包少爺是真帥,都可以吃軟飯了。”
……
一路上城南的行人避讓,似乎唯恐衝撞了包國維一樣。
尤記得當初包國維剛穿上西裝時,還會有人盯著包國維多看幾眼,甚至還會有人在背後笑兩聲,說出:“剛剛那個人穿的也太少……”之類的話。
但等到包國維再添上頭油之王司丹康,又戴上一個金絲眼鏡後——城南人對於這種形象便轉為了敬畏。
這反而叫包國維有些不適應:自己似乎一個瘟神一樣被人躲避,雖然這種情況僅限於在最窮的城南……
“老張,開門!”
老包站在理發店門頭喊了一聲,很快一陣鑰匙撞擊的聲音響起,門被人“吱吱”的拉開。
老張穿這個黑長衫,眼睛還有些迷迷瞪瞪的,一大清早瞧見是老朋友包正來訪,心頭還有些高興。
正想問老包是來幹什麽的,老張又被其身後的白色衣袖給吸引,於是順著看過去:包國維!
“包正啊,這位是國維?”
老張瞧見這位穿著華貴的少爺,問了問。
即便是以老張一個會識人的“生意人”眼光來看,包國維也已擔得起少爺的稱唿。
臉色、衣裝打扮和月前已大不一樣,雖然老張心裏早有了些準備,但還是有些不敢認:
以往臉色有些蠟黃、穿著破舊棉服、頭上還有些油乎乎的國維已經不見了,變成了現在這個!
無論怎麽看,都和以往不像是一個人,甚至站在這城南的街上,都有些不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