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擔心被傅友德和馮勝給偷屁股,所以朱文正奉命率軍六萬,鎮守洛陽,總領北方兵事。


    果不其然,雖然傅友德因為部下太少在濟南沒有動彈,但是馮勝卻得到了李景隆的命令,讓他率軍南下,前後夾擊。


    好在當他路過南陽的時候,朱文正突然出現,截住了他。


    雙方在南陽僵持住了。


    而這個時候,李景隆率領著大軍,在宿州撞上了南下的北軍。


    北軍三十萬,南軍五十萬,這場戰役將決定天下的歸屬。


    這一天,雙方的主帳裏,都徹夜亮著燈火,徹夜難眠。


    李景隆站在他的營帳裏,沒有一絲一毫的困意,他麵前擺著一張地圖,在一遍遍地推演戰術。


    這是他第一次領軍。


    是的,雖然他是大名鼎鼎的曹國公李文忠之子,從小通曉兵略,並頗受朱元璋的青睞,但是之前他從來沒有獨領過一軍。


    他練兵是一把好手,但是從來沒有作為主帥作過戰。


    而對麵的那個人,是朱棣,是威震草原,是打遍北地無敵手的朱棣。


    一想到這裏,他就顫抖,那是興奮的顫抖。


    他熟讀兵書,更受到過太祖皇帝的多次讚許,他從來不覺得自己比天下的任何一位將領差。


    五十萬大軍,是北軍足足兩倍的,怎麽想,都不可能輸。


    朱棣!我要踩著你,成就我的威名!


    北軍大營之中。


    嚴鏗也沒有睡意,他還是第一次經曆這樣規模的大戰。


    冷兵器時代,經常就是一場戰役,決定整個天下的勝負,他很清楚,這次也是,如同昔日鄱陽湖一般。


    睡不著,他在帳篷外擦拭著自己的馬刀,皎潔的月光灑下,反射出淩厲的寒光。


    身邊傳來腳步聲,有一個身影在他旁邊蹲坐了下來。


    嚴鏗轉頭,用餘光瞥了瞥。


    來者長相頗為英俊,留著不長的胡須,看上去很是英武非凡,隻不過那臉上,卻帶著些許玩世不恭的笑容。


    是朱高煦。


    “殿下還沒睡呢。”嚴鏗輕笑,和這位高陽郡王他也是頗為相熟的,之前征戰的時候,兩人身為領軍的大將,可沒少打配合。


    朱高煦作戰勇猛,不過,他的性子也比較跋扈,也隻有真正有本事的人才能折服他,讓他收起自己那浪蕩的模樣,而嚴鏗,正是其中一個,兩人的關係相當不錯。


    “等會兒去睡。”朱高煦揮了揮手中的馬鞭:“明天我是左翼的先鋒,現在睡不著……這般規模的大戰,還是第一次打。”


    “燕王殿下又任命您為先鋒官?可得小心,刀劍無眼。”嚴鏗笑吟吟的。


    “我這條命硬的很,閻王爺不收啊!這些年擔任先鋒官的,不是朱指揮使,便是我了,喏,我身上可全是傷口,嘿,沒有一條能夠要了我的命。”朱高煦滿不在乎地撩起袖子,展示出他那滿是傷痕的胳膊:


    “倒是你,可別死了,讓我妹妹守活寡。”


    嚴鏗之前在燕王軍中表現出了自己的價值,並且在南征北戰之中深得朱棣的賞識,朱棣將他的長女朱玉英許配給了他,如今成婚也已經有七年了。


    嚴鏗笑了笑:“我都還沒享夠福,怎麽舍得死,至少……也得打出一個封妻蔭子、青史留名,才能夠安詳地閉眼。”


    “不要想那麽多……咱們都是刀口上舔血的主兒,過一天是一天,你別看我這麽說,實際上指不定什麽時候給摘了腦袋去。”朱高煦哈哈大笑:


    “打仗的時候拚命,平時就好好享受,別的,就不要想這麽多了。”


    “殿下您還是最好要收斂一些,我聽說燕王殿下聽說您之前做的一些事情,可是很生氣……”嚴鏗話說到一半,就被朱高煦打斷。


    “這是咱用命搏來的,是應得的!我拿命去打天下,還不許我肆意一些?”


    “墨林(嚴鏗字墨林),你最近是愈發無趣了。”


    “我看你倒是和我那個虛偽的大哥越來越像了,瞧你那瞻前顧後的樣,這日子不知道有多麽的不痛快!”


    “走了!”


    嚴鏗看著他離去的背影,無奈地搖了搖頭。


    他說服不了這個郡王,就好像他不可能勸動自己的二叔一樣。


    朱高煦生性輕佻,但偏偏打仗極其勇猛,經常做先鋒官,之前燕王掃北,朱高煦便是經常領前軍衝鋒在前。


    那是最危險的職位,可以說是過了今天,未必有明天。


    而這也慢慢地放大了他的性格缺陷——勞資下次說不定就沒命了,我還不好好享受?我每天在第一線拚殺,為你的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我跋扈一些,怎麽了?


    不僅是他,其實很多武將,都是這樣想的,我替你們家賣命,享受些特權怎麽了?所以他很受武將們的支持。


    但是,國家需要秩序。


    如果真的能贏的話……嚴鏗舉起了自己的手,透過指縫看著皎潔的明月。


    文弱的皇帝,悍勇的藩王……


    好像,下一個輪迴。


    宿州。


    李景隆的五十萬大軍,在城外列陣。


    他們看著遠方,那塵土揚起的地方。


    北軍,緩緩推進而來。


    朱棣坐鎮中軍,他盯著整齊列陣的五十萬大軍,抿了抿嘴。


    以二十萬對陣五十萬,他可以看不起李景隆,但不能看不起那五十萬的南軍。


    正所謂“人一過萬,無邊無際。”如今的南軍有足足五十萬大軍,那才是真的無邊無際,從朱棣的這邊看過去,眼前密密麻麻到處是兜鍪與槍尖,旌旗招展,鑼鼓喧天,一時間氣勢恢宏,北軍竟也有些被其所震懾。


    而這龐大的軍陣之中,更有些將領,曾經參與過平倭、平西南的戰爭,也是沙場驍將,絕不容小覷。


    李景隆沒有先出手的意思,他在等著朱棣來攻。


    而朱棣的眉頭皺了起來,他不知道該怎樣對敵。


    就在這時,他的身邊忽然傳來一個有些尖細的聲音:


    “殿下,我有一策。”


    他迴過了頭。


    這是一個身材健碩的青年,不過與其他軍士將領不同的是,他的下巴上光溜溜的,在這個以長須為美的時代,他卻沒有留胡子。


    朱棣認得他,是自己的貼身太監馬三保。


    洪武十六年的時候,他被送到了北平,作為朱棣的貼身宦官,這些年跟隨著朱棣南征北戰,也是立下了不少的戰功。


    “你有何良策?速速道來!”朱棣問道,他一向善於聽從部下的意見。


    “南軍之要害,在中軍,在李景隆。”


    “隻要李景隆移動,則南軍陣型必亂,到時候便可以騎兵突襲南軍的兩翼,南軍必亂,群龍無首之下,定可獲勝!”


    朱棣仔細思索了一番,又再度觀察了一下雙方的陣型。


    不過,此時他也沒有其他好的辦法。


    “便依你計而行。”他沉聲道。


    “若此戰勝,爾當為大功!”


    地址:


    地址:


    地址: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夜吳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夜吳歌並收藏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