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
總督衙門。
三邊將士終於盼來了朝廷欽差,前來頒旨的是時任兵部侍郎兼右都禦史宋應昌。
對本次西北平亂,朝廷旨意如下:
封向楓“隱龍伯”爵位,賜飛魚服,加封太子少保,授左都督同知兼署湖廣總兵官(正二品),節製湖廣各營兵,蔭封世代為黃州衛指揮使,暫駐防寧夏以待後命——湖廣總兵官一職因向楓而又單設了,不再隸屬貴州總兵府。
加封魏學曾為太子太傅,恩準其致仕,三邊總督一職由陝西巡撫葉夢熊接任。
蕭大亨、葉夢熊、李如鬆,麻貴、蕭如薰、董一奎、李昫等主將各有封賞,其餘各部有功之人由兵部統一褒獎授職。
朝廷獎賞三邊平亂軍士白銀十萬兩,酒食綢布若幹,犒賞士卒。
著令將卜打台吉、切吉合吉、哱承恩、土文秀等人就地磔斬,梟示九邊。
眾人磕謝聖恩後,又紛紛向頒旨欽差宋應昌致謝,宋應昌當然不免說了一通皇恩浩蕩諸位要勤勉保國之類的話。
宋應昌對向楓很是好奇,不顧魏學曾等人在一旁等待,拉著向楓說了好一陣子話。
向楓曉得這宋應昌也是個人物,在日後的援朝抗倭戰爭中立了大功,同他的談話自然也是認真以對。
等宋應昌終於去和李如鬆說話後,向楓走到魏學曾麵前抱拳道:“向楓多謝督帥舉薦提攜——可是督帥,你老怎麽突然申請致仕了?”
魏學曾嗬嗬一笑道:“老朽早有致仕歸鄉之心,要不是哱拜造反,這會老朽已在涇陽老家種花了。向總兵,你莫要感謝,該說感謝的是老朽我......”
向楓聽得一愣。
魏學曾接著道:“若不是你以一己之力收複鬆山,兩日破寧夏城,老朽哪有此等榮譽?指不定聖旨來三邊之日,即是老朽罷免問責之時。”
“此番平亂,督帥運籌帷幄調度有方,且又體恤民情,我等皆在督帥的指揮下共力平亂,向楓豈敢冒功!”
魏學曾看了看向楓,露出滿意神色:“向總兵,你很不錯,真的很不錯!可惜與你相知太晚,都怪老朽眼拙......唉!不提也罷,涇陽離固原很近,他日有空,去老朽家一聚。”
向楓躬身道:“向楓一定登門拜訪!”
眾人都過來了,他們先是替魏學曾致仕感到惋惜,隨即又恭賀起向楓來,不過多少能看出一些不自然的神色來。
這也難怪,朝廷此次封賞,向楓所得最高,古人所說的“一戰封侯”,沒想到今日在他身上看到了。雖說隻是隱龍穀那塊小封地,可那也是伯爵啊!幾人都是戰將出身,誰不看重榮耀?相比之下心裏難免有些失落,不過他們也心知肚明,以向楓此番之功,當得此榮耀!
李如鬆將向楓拉到一邊,說道:“向兄弟,李某有個不情之請,不知可講否?”
汪凡經隱龍軍軍醫萬鬆兄弟救治後,命總算保了下來,為此李如鬆對向楓的好感大增,私下場合都稱兄道弟起來。
向楓道:“李兄,有話請直說!”
李如鬆看了看四周,低聲道:“都說向兄弟軍中火器厲害,此番平亂,果真讓我開了眼界......嗯,家父久戍遼東,對火器改良也頗感興趣。向兄弟,能不能送些你們的新式火槍和鐵飛彈給我?我帶迴去也好給家父看個新奇。”
向楓想都沒想就拒絕了:“李兄,我那些火器都是些土玩意,上不了台麵的,實在拿不出手,莫要到時候誤導了寧遠伯,那可是向楓的罪過了,還請李兄莫要為難我!”
李如鬆的眼光很敏銳,他一下子就看出了隱龍軍火器的威力,不是他手裏那些鳥銃可比的,將來在戰場上可以發揮巨大作用,便以他父親李成梁的名義想向楓送他們一些,沒想到碰了壁。
李如鬆不知道的是,隱龍軍的這些新式火器是向楓的非賣品,更不會相送別人,別說是寧遠伯李成梁,便是皇帝麵子也未必給。
見向楓一口拒絕,李如鬆訕訕幹笑幾聲,聊了兩句後就離開了。
沒過幾日,葉夢熊到任,召集各總兵副將為魏學曾舉辦了隆重的歡送宴會。
兩日後,魏學曾離開固原,各將領軍士及固原百姓沿路相送,魏學曾感動得老淚直流。
半個月後,朝廷竟然又派來欽差——禦前太監陳矩一行到達寧夏。
葉夢熊等人不知有何變故,連忙率向楓等一眾官員迎接。
陳矩指定向楓單獨跪聽聖旨:
加封向楓為平蠻將軍,提協雲南軍務,授尚方寶劍,可自主裁度軍務,有專奏之權。年底前,率其隱龍軍及湖廣各部赴雲南抵禦緬甸軍入侵,原先對隱龍軍各項定製不變,朝廷供餉。另撥三萬兩白銀作為行軍費用及相當數量的火槍弓矢。
緬甸東部新興的東籲王朝首領莽應裏自萬曆十年起就開始不服大明藩屬,屢次侵犯雲南挑起爭鬥,一直未得消停,朝廷連年討伐,卻也是無明顯之效。
向楓沒想到會調他過去住持雲南軍務,他對這個安排有些出乎意料。
不僅向楓自己意外,在場的葉夢熊和李如鬆等一幫高級將領也均感意外——這向楓聖眷盛隆啊!一戰就成了皇帝的寵臣,他們這些征戰多年的老將都沒法和他比。
李如鬆等人雖心生嫉妒,卻又有一股幸災樂禍的心理——那雲緬的情形比三邊還複雜,煙瘴之地更是讓人難以適應,想在雲南立功可不是那麽容易的事,萬一搞砸了,說不定小命都難保。
隨同陳矩一起過來的還有兵部郎中高淳。高淳竟然還是此番遠征雲南的監軍,兩人見麵自然是高興不已。
向楓對陳矩有所耳聞,曉得此人是皇帝跟前的紅人,沒想到他此番親自來固原傳旨。
陳矩將向楓從頭到腳仔細打量了一番,眼神中露出滿意之色。
向楓卻有些發懵,不曉得這陳矩如何要這般看他,不過他對陳矩的印象很好,此人麵善和藹,遠不像昔日的張誠那般趾高氣揚。
葉夢熊親自陪著陳矩前往住所歇息,安排晚上設宴款待陳矩等人。
住所不在驛站,是葉夢熊精心安排的一處花園私宅。
陳矩對住所的環境很滿意,誇葉夢熊有心了。見陳矩滿意,葉夢熊也是歡喜,打算就此和陳矩暢聊一番,陳矩卻要眾人散去,說有話可在晚宴上講。
在眾人紛紛告辭的時候,陳矩要向楓留下。
葉夢熊等人帶著狐疑之色離開了,向楓一時也不知道陳矩要留下自己有何意。
陳矩讓一旁侍候的手下都退了出去,隨後請向楓入座。
陳矩親自倒了一杯茶給向楓,向楓連忙起身接了。
“向將軍,此間無他人,你我之間,可以隨意些。”
陳矩端坐下來,又笑著對向楓道:“咱家此番來寧夏,除了宣旨並無其他公幹,這會隻是找向將軍閑聊一番而已。”
“陳公公請講,向楓洗耳恭聽!”
陳矩呷了口茶,隨口問道:“向將軍,你說,作為一個臣子,如何做到盡忠?”
見陳矩一開口便拋出這麽一個重大話頭,向楓不禁一愣,沉吟片刻後道:“先賢說過,為人臣者要以禮事君,忠順不懈,要從主之法令,虛心以待,勝任本職,為朝廷和百姓辦事不遺餘力——這就是忠吧......向楓讀書不多,隻懂得一些粗淺道理,還請陳公公賜教!”
陳矩嗬嗬一笑,又問道:“那在向將軍心裏,朝廷之事和百姓之事,孰輕孰重?”
向楓道:“我覺得這二者並無輕重之別,朝廷之事即為百姓之事,百姓之事亦是朝廷之事。聖上乃天下共主,心念天下百姓,天下百姓亦感恩聖德,擁戴聖明之主。我等做臣子的,就是聖上和百姓之間的紐帶,唯有勤勉辦事,方可不辜負聖上和百姓之期望!”
“說得好啊!向將軍這番話,很有見地,可惜真正懂此道理的人不多!”
陳矩歎了口氣,隨即又道:“這是天下大治之道!可這還得有個前提......”
“噢!”
“當即聖上睿智聰穎,心憂蒼生,有大展鴻業之誌,可謂一代明君。可俗語說得好,雲從龍風從虎,想我朝太祖、成祖,開天辟地創不世之功,手下那幫文臣武將,個個能獨當一麵,以致霸業可成.....”
向楓沒聽出陳矩話裏的含義,一時沒有接話。
陳矩看了向楓一眼,繼續道:“我大明立國二百餘年,如今內憂外患加劇,吏治腐敗,民生不振......這是實情,沒啥好隱瞞的,想必向將軍也知曉。聖上對此憂心忡忡,想勵精圖治有一番作為,奈何無可用之人啊!”
向楓斟酌著說道:“朝廷上下,內閣六部,到處是能吏良將,應該是人才濟濟啊......”
“向將軍有所不知......”陳矩搖了搖頭,“他們是人才不假,可多數人未必能做到一個‘忠’字。他們結黨營私逐利忘忠,無視聖上栽培之恩,不替朝廷分憂,這是可用之人麽?故咱家方才對你有此一問啊!”
陳矩的話已說得很敏感,向楓沒有接話。
陳矩咳了一聲道:“向將軍不必顧慮。咱家今日之話也是犯了大忌,但咱家相信向將軍,故而想跟你說番心裏話,還望向將軍不要介意!”
向楓連忙道:“陳公公為聖上分憂,為天下百姓分憂,向楓敬佩!”
陳矩點了點頭道:“向將軍此番立了大功,聖上不念過往,對你加官進爵讚譽有加,誇你是可造之材堪當大用。實不相瞞,咱家此番過來,就是替聖上來考察你的。”
向楓聽得一愣——考察自己?皇帝要自己表忠心了?
陳矩繼續道:“這又迴到咱家方才所謂盡忠之說了——向將軍,聖上對你期望很大,望萬莫要辜負!隻要一心忠於聖上,將軍日後不可估量......”
向楓連忙站起恭身道:“為了聖上,向楓定當盡忠竭力肝腦塗地!還望陳公公多多指點!”
這些應景的話自然是要說的。如今向楓兵權在握,陳矩拐著彎說了那麽多,無非是要他往後要對皇帝忠心,隻有忠於皇帝,他向楓才可有一個不可估量的未來。
陳矩起身扶著向楓的胳膊道:“向將軍是聰明人,不用咱家多說。此番去雲緬之地,還望向將軍謹慎行事有所建樹。隻要立了功,屆時聖上定會召見你,亦定有隆恩加身!”
向楓抱拳道:“請陳公公轉稟聖上,向楓一定全力以赴不負聖上厚望!”
“好!好!”陳矩連連點頭,“咱家對向將軍可是一見如故啊,沒白來這寧夏一趟——向將軍,你我今日所言,萬勿對別人講!”
“向楓謹記!”
該說的話已說完,向楓告辭出了門,見魏朝還等候在外麵東張西望,曉得他有話要對陳矩說,便讓他進去了。
總督衙門。
三邊將士終於盼來了朝廷欽差,前來頒旨的是時任兵部侍郎兼右都禦史宋應昌。
對本次西北平亂,朝廷旨意如下:
封向楓“隱龍伯”爵位,賜飛魚服,加封太子少保,授左都督同知兼署湖廣總兵官(正二品),節製湖廣各營兵,蔭封世代為黃州衛指揮使,暫駐防寧夏以待後命——湖廣總兵官一職因向楓而又單設了,不再隸屬貴州總兵府。
加封魏學曾為太子太傅,恩準其致仕,三邊總督一職由陝西巡撫葉夢熊接任。
蕭大亨、葉夢熊、李如鬆,麻貴、蕭如薰、董一奎、李昫等主將各有封賞,其餘各部有功之人由兵部統一褒獎授職。
朝廷獎賞三邊平亂軍士白銀十萬兩,酒食綢布若幹,犒賞士卒。
著令將卜打台吉、切吉合吉、哱承恩、土文秀等人就地磔斬,梟示九邊。
眾人磕謝聖恩後,又紛紛向頒旨欽差宋應昌致謝,宋應昌當然不免說了一通皇恩浩蕩諸位要勤勉保國之類的話。
宋應昌對向楓很是好奇,不顧魏學曾等人在一旁等待,拉著向楓說了好一陣子話。
向楓曉得這宋應昌也是個人物,在日後的援朝抗倭戰爭中立了大功,同他的談話自然也是認真以對。
等宋應昌終於去和李如鬆說話後,向楓走到魏學曾麵前抱拳道:“向楓多謝督帥舉薦提攜——可是督帥,你老怎麽突然申請致仕了?”
魏學曾嗬嗬一笑道:“老朽早有致仕歸鄉之心,要不是哱拜造反,這會老朽已在涇陽老家種花了。向總兵,你莫要感謝,該說感謝的是老朽我......”
向楓聽得一愣。
魏學曾接著道:“若不是你以一己之力收複鬆山,兩日破寧夏城,老朽哪有此等榮譽?指不定聖旨來三邊之日,即是老朽罷免問責之時。”
“此番平亂,督帥運籌帷幄調度有方,且又體恤民情,我等皆在督帥的指揮下共力平亂,向楓豈敢冒功!”
魏學曾看了看向楓,露出滿意神色:“向總兵,你很不錯,真的很不錯!可惜與你相知太晚,都怪老朽眼拙......唉!不提也罷,涇陽離固原很近,他日有空,去老朽家一聚。”
向楓躬身道:“向楓一定登門拜訪!”
眾人都過來了,他們先是替魏學曾致仕感到惋惜,隨即又恭賀起向楓來,不過多少能看出一些不自然的神色來。
這也難怪,朝廷此次封賞,向楓所得最高,古人所說的“一戰封侯”,沒想到今日在他身上看到了。雖說隻是隱龍穀那塊小封地,可那也是伯爵啊!幾人都是戰將出身,誰不看重榮耀?相比之下心裏難免有些失落,不過他們也心知肚明,以向楓此番之功,當得此榮耀!
李如鬆將向楓拉到一邊,說道:“向兄弟,李某有個不情之請,不知可講否?”
汪凡經隱龍軍軍醫萬鬆兄弟救治後,命總算保了下來,為此李如鬆對向楓的好感大增,私下場合都稱兄道弟起來。
向楓道:“李兄,有話請直說!”
李如鬆看了看四周,低聲道:“都說向兄弟軍中火器厲害,此番平亂,果真讓我開了眼界......嗯,家父久戍遼東,對火器改良也頗感興趣。向兄弟,能不能送些你們的新式火槍和鐵飛彈給我?我帶迴去也好給家父看個新奇。”
向楓想都沒想就拒絕了:“李兄,我那些火器都是些土玩意,上不了台麵的,實在拿不出手,莫要到時候誤導了寧遠伯,那可是向楓的罪過了,還請李兄莫要為難我!”
李如鬆的眼光很敏銳,他一下子就看出了隱龍軍火器的威力,不是他手裏那些鳥銃可比的,將來在戰場上可以發揮巨大作用,便以他父親李成梁的名義想向楓送他們一些,沒想到碰了壁。
李如鬆不知道的是,隱龍軍的這些新式火器是向楓的非賣品,更不會相送別人,別說是寧遠伯李成梁,便是皇帝麵子也未必給。
見向楓一口拒絕,李如鬆訕訕幹笑幾聲,聊了兩句後就離開了。
沒過幾日,葉夢熊到任,召集各總兵副將為魏學曾舉辦了隆重的歡送宴會。
兩日後,魏學曾離開固原,各將領軍士及固原百姓沿路相送,魏學曾感動得老淚直流。
半個月後,朝廷竟然又派來欽差——禦前太監陳矩一行到達寧夏。
葉夢熊等人不知有何變故,連忙率向楓等一眾官員迎接。
陳矩指定向楓單獨跪聽聖旨:
加封向楓為平蠻將軍,提協雲南軍務,授尚方寶劍,可自主裁度軍務,有專奏之權。年底前,率其隱龍軍及湖廣各部赴雲南抵禦緬甸軍入侵,原先對隱龍軍各項定製不變,朝廷供餉。另撥三萬兩白銀作為行軍費用及相當數量的火槍弓矢。
緬甸東部新興的東籲王朝首領莽應裏自萬曆十年起就開始不服大明藩屬,屢次侵犯雲南挑起爭鬥,一直未得消停,朝廷連年討伐,卻也是無明顯之效。
向楓沒想到會調他過去住持雲南軍務,他對這個安排有些出乎意料。
不僅向楓自己意外,在場的葉夢熊和李如鬆等一幫高級將領也均感意外——這向楓聖眷盛隆啊!一戰就成了皇帝的寵臣,他們這些征戰多年的老將都沒法和他比。
李如鬆等人雖心生嫉妒,卻又有一股幸災樂禍的心理——那雲緬的情形比三邊還複雜,煙瘴之地更是讓人難以適應,想在雲南立功可不是那麽容易的事,萬一搞砸了,說不定小命都難保。
隨同陳矩一起過來的還有兵部郎中高淳。高淳竟然還是此番遠征雲南的監軍,兩人見麵自然是高興不已。
向楓對陳矩有所耳聞,曉得此人是皇帝跟前的紅人,沒想到他此番親自來固原傳旨。
陳矩將向楓從頭到腳仔細打量了一番,眼神中露出滿意之色。
向楓卻有些發懵,不曉得這陳矩如何要這般看他,不過他對陳矩的印象很好,此人麵善和藹,遠不像昔日的張誠那般趾高氣揚。
葉夢熊親自陪著陳矩前往住所歇息,安排晚上設宴款待陳矩等人。
住所不在驛站,是葉夢熊精心安排的一處花園私宅。
陳矩對住所的環境很滿意,誇葉夢熊有心了。見陳矩滿意,葉夢熊也是歡喜,打算就此和陳矩暢聊一番,陳矩卻要眾人散去,說有話可在晚宴上講。
在眾人紛紛告辭的時候,陳矩要向楓留下。
葉夢熊等人帶著狐疑之色離開了,向楓一時也不知道陳矩要留下自己有何意。
陳矩讓一旁侍候的手下都退了出去,隨後請向楓入座。
陳矩親自倒了一杯茶給向楓,向楓連忙起身接了。
“向將軍,此間無他人,你我之間,可以隨意些。”
陳矩端坐下來,又笑著對向楓道:“咱家此番來寧夏,除了宣旨並無其他公幹,這會隻是找向將軍閑聊一番而已。”
“陳公公請講,向楓洗耳恭聽!”
陳矩呷了口茶,隨口問道:“向將軍,你說,作為一個臣子,如何做到盡忠?”
見陳矩一開口便拋出這麽一個重大話頭,向楓不禁一愣,沉吟片刻後道:“先賢說過,為人臣者要以禮事君,忠順不懈,要從主之法令,虛心以待,勝任本職,為朝廷和百姓辦事不遺餘力——這就是忠吧......向楓讀書不多,隻懂得一些粗淺道理,還請陳公公賜教!”
陳矩嗬嗬一笑,又問道:“那在向將軍心裏,朝廷之事和百姓之事,孰輕孰重?”
向楓道:“我覺得這二者並無輕重之別,朝廷之事即為百姓之事,百姓之事亦是朝廷之事。聖上乃天下共主,心念天下百姓,天下百姓亦感恩聖德,擁戴聖明之主。我等做臣子的,就是聖上和百姓之間的紐帶,唯有勤勉辦事,方可不辜負聖上和百姓之期望!”
“說得好啊!向將軍這番話,很有見地,可惜真正懂此道理的人不多!”
陳矩歎了口氣,隨即又道:“這是天下大治之道!可這還得有個前提......”
“噢!”
“當即聖上睿智聰穎,心憂蒼生,有大展鴻業之誌,可謂一代明君。可俗語說得好,雲從龍風從虎,想我朝太祖、成祖,開天辟地創不世之功,手下那幫文臣武將,個個能獨當一麵,以致霸業可成.....”
向楓沒聽出陳矩話裏的含義,一時沒有接話。
陳矩看了向楓一眼,繼續道:“我大明立國二百餘年,如今內憂外患加劇,吏治腐敗,民生不振......這是實情,沒啥好隱瞞的,想必向將軍也知曉。聖上對此憂心忡忡,想勵精圖治有一番作為,奈何無可用之人啊!”
向楓斟酌著說道:“朝廷上下,內閣六部,到處是能吏良將,應該是人才濟濟啊......”
“向將軍有所不知......”陳矩搖了搖頭,“他們是人才不假,可多數人未必能做到一個‘忠’字。他們結黨營私逐利忘忠,無視聖上栽培之恩,不替朝廷分憂,這是可用之人麽?故咱家方才對你有此一問啊!”
陳矩的話已說得很敏感,向楓沒有接話。
陳矩咳了一聲道:“向將軍不必顧慮。咱家今日之話也是犯了大忌,但咱家相信向將軍,故而想跟你說番心裏話,還望向將軍不要介意!”
向楓連忙道:“陳公公為聖上分憂,為天下百姓分憂,向楓敬佩!”
陳矩點了點頭道:“向將軍此番立了大功,聖上不念過往,對你加官進爵讚譽有加,誇你是可造之材堪當大用。實不相瞞,咱家此番過來,就是替聖上來考察你的。”
向楓聽得一愣——考察自己?皇帝要自己表忠心了?
陳矩繼續道:“這又迴到咱家方才所謂盡忠之說了——向將軍,聖上對你期望很大,望萬莫要辜負!隻要一心忠於聖上,將軍日後不可估量......”
向楓連忙站起恭身道:“為了聖上,向楓定當盡忠竭力肝腦塗地!還望陳公公多多指點!”
這些應景的話自然是要說的。如今向楓兵權在握,陳矩拐著彎說了那麽多,無非是要他往後要對皇帝忠心,隻有忠於皇帝,他向楓才可有一個不可估量的未來。
陳矩起身扶著向楓的胳膊道:“向將軍是聰明人,不用咱家多說。此番去雲緬之地,還望向將軍謹慎行事有所建樹。隻要立了功,屆時聖上定會召見你,亦定有隆恩加身!”
向楓抱拳道:“請陳公公轉稟聖上,向楓一定全力以赴不負聖上厚望!”
“好!好!”陳矩連連點頭,“咱家對向將軍可是一見如故啊,沒白來這寧夏一趟——向將軍,你我今日所言,萬勿對別人講!”
“向楓謹記!”
該說的話已說完,向楓告辭出了門,見魏朝還等候在外麵東張西望,曉得他有話要對陳矩說,便讓他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