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廣。
孟明已派人打聽清楚,前番來“馨園蛋糕店”滋事的那幫人是“義合堂”黃州分堂的人。
義合堂是湖廣地界上的一個大幫會,總部在武昌城,在孝感、黃州和長沙等地都有分堂,因有官員在暗中撐腰,他們黑白兩道通吃,做著見不得人的買賣,且暗中勾結邪教,一向橫行霸道,百姓對其深惡痛絕卻又無何奈何。
孟明去了一趟隱龍穀,當麵同童九商議如何對付“義合堂”一事。
自“馨園蛋糕店”被官府查封後,童九就派了人過來看護向宅,防止有人進宅惹事,宅裏的一家老小平日裏也很少出門,最近亦平安無事。
見到童九和聞敏後,孟明將他打聽到的情況告訴了他們。
童九的意見是他帶人過去滅了黃州義合堂幫眾,為“馨園蛋糕店”討個說法。
聞敏不同意,說隱龍穀的人如今都有兵籍在身,未得命令而出兵不妥,且手裏又沒有直接證據,事情若鬧大,會給遠在西北邊關的隱龍軍帶來負麵影響。
孟明覺得聞敏說得有道理,就說由他先帶五湖幫的人做掉義合堂黃州分堂再說,取得證據後再作下一步打算。
童九和聞敏同意了孟明的意見。孟明當即返迴江夏做安排去了。
一天夜間,趁著黃州義合堂一幫大小頭目正在議事之際,忽然從外麵衝進來兩百多個蒙麵人。這幫人進來後見人就砍,裏麵議事之人一個也沒逃掉,隨後他們抓走了幾個義合堂大頭目離開了。
這是孟明帶著五湖幫的人幹的。
經過審問,義合堂的頭目全部交待了事情經過:黃州義合堂知曉“馨園蛋糕店”的背景,原本也不敢去惹事,隻因武昌總堂要他們如此,說是這家店的女掌櫃得罪了荊王世子,是那荊王世子找上門來,總堂堂主這才同意了,要黃州義合堂上門鬧事,假扮百姓謊稱吃了“馨園”蛋糕中毒,為的是讓他們的店開不下去,再將那女掌櫃鎖拿定罪,朝廷便可以此問責向楓。黃州知府衙門迫於世子的壓力,這才將“馨園蛋糕店”查封並通緝聞敏。
孟明將義合堂的口供帶去了隱龍穀,給童九和聞敏看了。
又是朱由樊在背後搗鬼,聞敏一時怒火中燒,不過她最後還是冷靜了下來,讓童九將情況報告給向楓,由他來定奪。
向楓當時正在帶人清剿寧夏城內殘餘叛軍,他得知消息後見聞敏等人沒事,便沒有聲張,待完全剿滅叛軍後便如實稟報了總督魏學曾,期望魏學曾在奏報朝廷時將此事一並上報。
平定寧夏之亂,向楓居功第一,魏學曾自然滿口答應了。
......
皇城。
得到三邊總督魏學曾的平亂大捷快報,皇帝朱翊鈞著實興奮了好幾天,在皇極門召見百官通報戰況並昭告天下,隨後又親率百官去郊廟祭告先祖,朝廷上下無不盛讚皇帝英明神武。
臥病在床的陳太後聽到西北大捷的消息後,一時精神大好,竟然能起床上香拜佛了。
朱翊鈞早上去請安,聞之大喜。
誰說朕沒用?!誰說朕無能?!這個大勝仗是怎麽來的?母後,朱翊鏐,還有那幫見風使舵的大臣,你們還敢不拿朕當迴事麽?!
這是朱翊鈞自登基以來最開心的一段日子了,這些天他看誰都順眼,見誰都和顏悅色,即便在他一向懼怕的母親李太後麵前,他說話的嗓門比往日也要大些了。
能分享朱翊鈞這份快樂之人不多,除了他的幾個貼身太監外,最能體會的就是鄭貴妃了。所以這些天來,隻要沒政務處理,朱翊鈞就泡在鄭貴妃那裏,或是跟鄭貴妃尋歡作樂,或是逗他最喜歡的兒子朱常洵玩。
新任內閣首輔趙誌皋請奏封賞平亂功臣事宜,朱翊鈞沒有立刻明示,說他要好好思量一番再定。
想起遠在西北的三邊總督魏學曾,朱翊鈞不僅暗笑幾聲。
之前有好幾個大臣上疏,說魏學曾平亂不力,要對他罷免問責。朱翊鈞一時拿不定主意,請示李太後也未有明確答複,他想再等等看,沒想到一個多月後就收到了捷報,這魏學曾還真是好運氣。
乾清宮裏,朱翊鈞一副閉目養神的樣子半躺在軟塌上。
一旁伺候的是張誠和陳矩兩位太監,見皇帝似乎入睡了,他倆正要退出門外。
朱翊鈞突然睜開了眼睛,隨即想要坐起來,可肥胖的身軀讓他有些吃力,陳矩連忙過去相扶。
朱翊鈞喘了兩口氣,自個說道:“那個向楓......還有點能耐。朕之前怎麽沒注意到他呢?”
張誠和陳矩不曉得皇帝在問誰的話,兩人相互看了一眼。
張誠壯著膽子道:“萬歲爺,那人......原先可是個山匪呢!”
張誠對向楓是銘記在心的,沒想到此人這次立下大功,這幾日時常被皇帝掛在口中,這會想誹謗他幾句是不可能了,不過又不甘心看著向楓受賞。
朱翊鈞橫了張誠一眼道:“那又如何?他後來不是願意為朝廷出力了麽?你怎麽老是記著人家的短處?!”
張誠嚇得連忙趴在地上磕頭:“是!是!萬歲爺聖德懷遠,天下無不順之民,是奴婢多嘴了!”
朱翊鈞有些厭惡地看了張誠一眼,此人任司禮監掌印太監多年了,早就想撤換他,卻因李太後不同意而作罷。
“你先出去吧,朕這裏有陳矩就夠了。”
“是。奴婢告退!”
張誠躬身退了出去,眼神中閃出一絲怨恨。
張誠不在身邊,朱翊鈞一下感覺輕鬆多了,問陳矩道:“你說說看,朕該如何賞賜向楓?”
陳矩躬身道:“萬歲爺乾綱獨斷,奴婢怕說錯話!”
“你一向對朕忠心,但說無妨。”
“是!”陳矩又鞠了一躬,“奴婢以為,這個向楓年輕有為,萬歲爺可用心栽培,將來可擔大用!”
“嗯?”
朱翊鈞看了陳矩一眼,問道:“如何講?”
“此番平亂,向楓居首功,連魏總督也在奏章中大力舉薦他,可見此人確有過人之處。奴婢還聽說,向楓不僅善於帶兵打仗,亦有治國理政之才,更重要的是,此人不結黨,不攀附,朝中亦無靠山。趁著此人嶄露頭角,隻要萬歲爺將他拿捏在手,假以時日,必定可為一把快刀......”
陳矩偷偷看了看朱翊鈞,停止了話頭。
朱翊鈞的表情肅然,不知道聽沒聽進去,一時沒有說話。
陳矩倒緊張起來,擔心自己方才說的話太多了。
過了一會,朱翊鈞抬眼問道:“你如何曉得向楓那多情況?跟他有過往來?”
“奴婢哪敢私交外臣!奴婢是收到了監軍魏朝的私信,是魏朝在信中告訴奴婢的,他雖為監軍,對那向楓卻是佩服得緊……還有,兵部郎官高淳也了解向楓,萬歲爺可召高淳一問。”
朱翊鈞麵無表情的“哦!”了一聲,又道:“陳太後原先也跟朕說過,這向楓還是聞亮之先生的孫女婿……你也曉得,聞老先生曾是先帝的老師,陳太後對他一向很敬重......”
“萬歲爺,既有這層關係,那對向楓就更要悉心培養了。隻要他心懷聖恩,到時候肯定會為萬歲爺拚死力的。”
朱翊鈞蹙眉端坐著,好像在想著什麽。
陳矩雙眼一睜,神情間像變了個人似的,突然跪倒在地。
“萬歲爺,奴婢冒死進言:如今京師三大營和親軍衛都在李太後手中,沒有可靠之人掌控軍隊,萬歲爺很難從李太後手裏奪迴親政之權。奴婢懇請萬歲爺,還是要繼續暗中培養青年才俊,像之前的李化龍和汪可授等輩,這向楓更是不二人選!”
陳矩的話並沒有讓朱翊鈞覺得意外,因為他曉得陳矩說的是大實話,兩人間亦為此有過許多交流。
這二十年來,朱翊鈞覺得自己這個皇帝當得實在是太憋屈了:內閣大臣、各部堂官、各省督撫以及內廷總管太監,沒有人不聽從李太後的懿旨,自己倒像個傀儡,他們那些人表麵都尊奉自己這個皇帝,背後全都聽從李太後的安排。李太後雖多次說要還政給他,他心知肚明,那也隻是說說而已,他更生怕李太後有一天翻臉將他這皇帝廢了,傳給一直覬覦帝位的弟弟朱翊鏐。
朱翊鈞自小就對自己的生母李太後有一種刻骨銘心的懼怕,直到他登基後,那種懼怕感不消反長,這也讓他滋生了一種極重的自卑感來,不知不覺中,他越來越覺得自己各方麵都不如弟弟朱翊鏐了。為此,他怕見李太後,怕見朱翊鏐,怕見那些愛挑刺的大臣,幹脆找借口多日不上朝議政。整個紫禁城裏,能讓他相信的人,除了眼前的陳矩,再就是嫡母陳太後和鄭貴妃等寥寥幾人了。
這個向楓,可以成為自己信任的人麽?!
朱翊鈞一時拿不定主意。
“你起來吧......朕明白你的意思。可是那向楓,他就沒野心麽?萬一以後難以駕馭呢?”
陳矩起身道:“萬歲爺,哪個做臣子的沒有野心?不過要看他是何種野心,若隻是名利之欲,隻要他忠心耿耿,那又算得什麽?至於擔心無法掌控,一旦萬歲爺完全親政,莫說一個向楓,便是十個向楓也用不著擔心的……當然,此事也急不得,俗話說得好,‘辨材須待七年期’,萬歲爺還要給向楓更多曆練的機會,以便能更好考驗他。”
陳矩的一番話說得朱翊鈞心情大好,他一拍自己的大腿,笑著問道:“那你說,朕這次如何封賞向楓?總不能直接封他做大將軍吧?朕記得上次,可是封了他個‘黃州將軍’的。嗬嗬!”
陳矩道:“向楓此番平定鬆山,生擒哱承恩等人,按軍功,足可封爵。朝廷之前有過旨意,斬殺哱拜父子者,許以伯侯延世,萬歲爺按此斟酌便是,奴婢不敢再多言了!”
“嗯。朕曉得了!”
朱翊鈞點了點頭。
“你改日親自去固原一趟,替朕犒軍並當麵考察一下向楓......不過此事還得稟報太後定奪。唉!看來又得要朕費些腦筋了......”
陳矩躬身道:“奴婢遵旨!”
朱翊鈞站起身來,打算去內院走走,突然又想起一個事來,問道:“魏學曾在奏章裏提及,說荊王世子朱由樊勾結江湖黑幫邪教,滋擾向楓的家人,影響前方士氣,可有此事?”
陳矩答道:“魏總督的奏章裏附有相關證據,想必是真的了!”
“那個朱由樊,真的是屢教不改。不過這事都不用朕出麵,太後曉得後,定然饒不了他!”
朱翊鈞臉上顯出一絲得意,一步一顛地走了出去。
孟明已派人打聽清楚,前番來“馨園蛋糕店”滋事的那幫人是“義合堂”黃州分堂的人。
義合堂是湖廣地界上的一個大幫會,總部在武昌城,在孝感、黃州和長沙等地都有分堂,因有官員在暗中撐腰,他們黑白兩道通吃,做著見不得人的買賣,且暗中勾結邪教,一向橫行霸道,百姓對其深惡痛絕卻又無何奈何。
孟明去了一趟隱龍穀,當麵同童九商議如何對付“義合堂”一事。
自“馨園蛋糕店”被官府查封後,童九就派了人過來看護向宅,防止有人進宅惹事,宅裏的一家老小平日裏也很少出門,最近亦平安無事。
見到童九和聞敏後,孟明將他打聽到的情況告訴了他們。
童九的意見是他帶人過去滅了黃州義合堂幫眾,為“馨園蛋糕店”討個說法。
聞敏不同意,說隱龍穀的人如今都有兵籍在身,未得命令而出兵不妥,且手裏又沒有直接證據,事情若鬧大,會給遠在西北邊關的隱龍軍帶來負麵影響。
孟明覺得聞敏說得有道理,就說由他先帶五湖幫的人做掉義合堂黃州分堂再說,取得證據後再作下一步打算。
童九和聞敏同意了孟明的意見。孟明當即返迴江夏做安排去了。
一天夜間,趁著黃州義合堂一幫大小頭目正在議事之際,忽然從外麵衝進來兩百多個蒙麵人。這幫人進來後見人就砍,裏麵議事之人一個也沒逃掉,隨後他們抓走了幾個義合堂大頭目離開了。
這是孟明帶著五湖幫的人幹的。
經過審問,義合堂的頭目全部交待了事情經過:黃州義合堂知曉“馨園蛋糕店”的背景,原本也不敢去惹事,隻因武昌總堂要他們如此,說是這家店的女掌櫃得罪了荊王世子,是那荊王世子找上門來,總堂堂主這才同意了,要黃州義合堂上門鬧事,假扮百姓謊稱吃了“馨園”蛋糕中毒,為的是讓他們的店開不下去,再將那女掌櫃鎖拿定罪,朝廷便可以此問責向楓。黃州知府衙門迫於世子的壓力,這才將“馨園蛋糕店”查封並通緝聞敏。
孟明將義合堂的口供帶去了隱龍穀,給童九和聞敏看了。
又是朱由樊在背後搗鬼,聞敏一時怒火中燒,不過她最後還是冷靜了下來,讓童九將情況報告給向楓,由他來定奪。
向楓當時正在帶人清剿寧夏城內殘餘叛軍,他得知消息後見聞敏等人沒事,便沒有聲張,待完全剿滅叛軍後便如實稟報了總督魏學曾,期望魏學曾在奏報朝廷時將此事一並上報。
平定寧夏之亂,向楓居功第一,魏學曾自然滿口答應了。
......
皇城。
得到三邊總督魏學曾的平亂大捷快報,皇帝朱翊鈞著實興奮了好幾天,在皇極門召見百官通報戰況並昭告天下,隨後又親率百官去郊廟祭告先祖,朝廷上下無不盛讚皇帝英明神武。
臥病在床的陳太後聽到西北大捷的消息後,一時精神大好,竟然能起床上香拜佛了。
朱翊鈞早上去請安,聞之大喜。
誰說朕沒用?!誰說朕無能?!這個大勝仗是怎麽來的?母後,朱翊鏐,還有那幫見風使舵的大臣,你們還敢不拿朕當迴事麽?!
這是朱翊鈞自登基以來最開心的一段日子了,這些天他看誰都順眼,見誰都和顏悅色,即便在他一向懼怕的母親李太後麵前,他說話的嗓門比往日也要大些了。
能分享朱翊鈞這份快樂之人不多,除了他的幾個貼身太監外,最能體會的就是鄭貴妃了。所以這些天來,隻要沒政務處理,朱翊鈞就泡在鄭貴妃那裏,或是跟鄭貴妃尋歡作樂,或是逗他最喜歡的兒子朱常洵玩。
新任內閣首輔趙誌皋請奏封賞平亂功臣事宜,朱翊鈞沒有立刻明示,說他要好好思量一番再定。
想起遠在西北的三邊總督魏學曾,朱翊鈞不僅暗笑幾聲。
之前有好幾個大臣上疏,說魏學曾平亂不力,要對他罷免問責。朱翊鈞一時拿不定主意,請示李太後也未有明確答複,他想再等等看,沒想到一個多月後就收到了捷報,這魏學曾還真是好運氣。
乾清宮裏,朱翊鈞一副閉目養神的樣子半躺在軟塌上。
一旁伺候的是張誠和陳矩兩位太監,見皇帝似乎入睡了,他倆正要退出門外。
朱翊鈞突然睜開了眼睛,隨即想要坐起來,可肥胖的身軀讓他有些吃力,陳矩連忙過去相扶。
朱翊鈞喘了兩口氣,自個說道:“那個向楓......還有點能耐。朕之前怎麽沒注意到他呢?”
張誠和陳矩不曉得皇帝在問誰的話,兩人相互看了一眼。
張誠壯著膽子道:“萬歲爺,那人......原先可是個山匪呢!”
張誠對向楓是銘記在心的,沒想到此人這次立下大功,這幾日時常被皇帝掛在口中,這會想誹謗他幾句是不可能了,不過又不甘心看著向楓受賞。
朱翊鈞橫了張誠一眼道:“那又如何?他後來不是願意為朝廷出力了麽?你怎麽老是記著人家的短處?!”
張誠嚇得連忙趴在地上磕頭:“是!是!萬歲爺聖德懷遠,天下無不順之民,是奴婢多嘴了!”
朱翊鈞有些厭惡地看了張誠一眼,此人任司禮監掌印太監多年了,早就想撤換他,卻因李太後不同意而作罷。
“你先出去吧,朕這裏有陳矩就夠了。”
“是。奴婢告退!”
張誠躬身退了出去,眼神中閃出一絲怨恨。
張誠不在身邊,朱翊鈞一下感覺輕鬆多了,問陳矩道:“你說說看,朕該如何賞賜向楓?”
陳矩躬身道:“萬歲爺乾綱獨斷,奴婢怕說錯話!”
“你一向對朕忠心,但說無妨。”
“是!”陳矩又鞠了一躬,“奴婢以為,這個向楓年輕有為,萬歲爺可用心栽培,將來可擔大用!”
“嗯?”
朱翊鈞看了陳矩一眼,問道:“如何講?”
“此番平亂,向楓居首功,連魏總督也在奏章中大力舉薦他,可見此人確有過人之處。奴婢還聽說,向楓不僅善於帶兵打仗,亦有治國理政之才,更重要的是,此人不結黨,不攀附,朝中亦無靠山。趁著此人嶄露頭角,隻要萬歲爺將他拿捏在手,假以時日,必定可為一把快刀......”
陳矩偷偷看了看朱翊鈞,停止了話頭。
朱翊鈞的表情肅然,不知道聽沒聽進去,一時沒有說話。
陳矩倒緊張起來,擔心自己方才說的話太多了。
過了一會,朱翊鈞抬眼問道:“你如何曉得向楓那多情況?跟他有過往來?”
“奴婢哪敢私交外臣!奴婢是收到了監軍魏朝的私信,是魏朝在信中告訴奴婢的,他雖為監軍,對那向楓卻是佩服得緊……還有,兵部郎官高淳也了解向楓,萬歲爺可召高淳一問。”
朱翊鈞麵無表情的“哦!”了一聲,又道:“陳太後原先也跟朕說過,這向楓還是聞亮之先生的孫女婿……你也曉得,聞老先生曾是先帝的老師,陳太後對他一向很敬重......”
“萬歲爺,既有這層關係,那對向楓就更要悉心培養了。隻要他心懷聖恩,到時候肯定會為萬歲爺拚死力的。”
朱翊鈞蹙眉端坐著,好像在想著什麽。
陳矩雙眼一睜,神情間像變了個人似的,突然跪倒在地。
“萬歲爺,奴婢冒死進言:如今京師三大營和親軍衛都在李太後手中,沒有可靠之人掌控軍隊,萬歲爺很難從李太後手裏奪迴親政之權。奴婢懇請萬歲爺,還是要繼續暗中培養青年才俊,像之前的李化龍和汪可授等輩,這向楓更是不二人選!”
陳矩的話並沒有讓朱翊鈞覺得意外,因為他曉得陳矩說的是大實話,兩人間亦為此有過許多交流。
這二十年來,朱翊鈞覺得自己這個皇帝當得實在是太憋屈了:內閣大臣、各部堂官、各省督撫以及內廷總管太監,沒有人不聽從李太後的懿旨,自己倒像個傀儡,他們那些人表麵都尊奉自己這個皇帝,背後全都聽從李太後的安排。李太後雖多次說要還政給他,他心知肚明,那也隻是說說而已,他更生怕李太後有一天翻臉將他這皇帝廢了,傳給一直覬覦帝位的弟弟朱翊鏐。
朱翊鈞自小就對自己的生母李太後有一種刻骨銘心的懼怕,直到他登基後,那種懼怕感不消反長,這也讓他滋生了一種極重的自卑感來,不知不覺中,他越來越覺得自己各方麵都不如弟弟朱翊鏐了。為此,他怕見李太後,怕見朱翊鏐,怕見那些愛挑刺的大臣,幹脆找借口多日不上朝議政。整個紫禁城裏,能讓他相信的人,除了眼前的陳矩,再就是嫡母陳太後和鄭貴妃等寥寥幾人了。
這個向楓,可以成為自己信任的人麽?!
朱翊鈞一時拿不定主意。
“你起來吧......朕明白你的意思。可是那向楓,他就沒野心麽?萬一以後難以駕馭呢?”
陳矩起身道:“萬歲爺,哪個做臣子的沒有野心?不過要看他是何種野心,若隻是名利之欲,隻要他忠心耿耿,那又算得什麽?至於擔心無法掌控,一旦萬歲爺完全親政,莫說一個向楓,便是十個向楓也用不著擔心的……當然,此事也急不得,俗話說得好,‘辨材須待七年期’,萬歲爺還要給向楓更多曆練的機會,以便能更好考驗他。”
陳矩的一番話說得朱翊鈞心情大好,他一拍自己的大腿,笑著問道:“那你說,朕這次如何封賞向楓?總不能直接封他做大將軍吧?朕記得上次,可是封了他個‘黃州將軍’的。嗬嗬!”
陳矩道:“向楓此番平定鬆山,生擒哱承恩等人,按軍功,足可封爵。朝廷之前有過旨意,斬殺哱拜父子者,許以伯侯延世,萬歲爺按此斟酌便是,奴婢不敢再多言了!”
“嗯。朕曉得了!”
朱翊鈞點了點頭。
“你改日親自去固原一趟,替朕犒軍並當麵考察一下向楓......不過此事還得稟報太後定奪。唉!看來又得要朕費些腦筋了......”
陳矩躬身道:“奴婢遵旨!”
朱翊鈞站起身來,打算去內院走走,突然又想起一個事來,問道:“魏學曾在奏章裏提及,說荊王世子朱由樊勾結江湖黑幫邪教,滋擾向楓的家人,影響前方士氣,可有此事?”
陳矩答道:“魏總督的奏章裏附有相關證據,想必是真的了!”
“那個朱由樊,真的是屢教不改。不過這事都不用朕出麵,太後曉得後,定然饒不了他!”
朱翊鈞臉上顯出一絲得意,一步一顛地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