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虛敵
極品寵臣,瘋批郡王好上頭 作者:風月無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汴都皇城內,看似風平浪靜,卻也暗藏著波濤洶湧的算計與陰謀。
梁惠帝支著頭斜躺在軟榻上,他疲憊的眼睛閃著光,望著宮牆內灑下的最後一縷殘陽。
此時,貼身伺候的太監在他耳畔低聲道:“陛下,左太傅已經到了。”
梁惠帝挑了挑眉,吃力的支起行動不便的身子:“太傅來了,嗯好,快傳吧。”
於是,左汝霖邁著老態龍鍾的步伐進入了禦書房,一見梁惠帝,立刻吃力的跪拜在地:“罪臣左汝霖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萬歲!”
“平身吧,平身吧!”梁惠帝瞧著左汝霖老態龍鍾的模樣,想起了那時候他與宸王一同聽他課時候的模樣,那時他和宸王不過都是十幾歲的孩子,而左汝霖也不過才二十出頭。
梁惠帝咳嗽了兩聲,對著身旁伺候的人道:“趕緊去扶起太傅,給他看座看茶吧。”
左汝霖在太監的攙扶下緩緩起身,恭敬的拱手迴道:“多謝陛下!”
梁惠帝看著左汝霖滿頭銀發、一臉皺紋的模樣,忍不住調侃道:“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左太傅啊,你也見老了啊。”
左汝霖飽經風霜的臉上漸漸綻開一叢笑,眼睛渾濁卻溫潤,透著一股祥和淡定,謙和地迴答:“迴陛下,罪臣將近古稀之年,再不老就成妖怪了。”
“你這人,總愛獨攬罪責,寬心吧,朕今日找你過來可不是向你興師問罪的。”梁惠帝笑著點點頭,又伸出手指了指他,“智者近妖啊,說的就是老左你這樣的人呢!”
見陛下精神尚好,左汝霖也寬心的笑了兩聲,連忙拱手道:“陛下又拿老臣尋開心了。”
惠帝與左汝霖曾也是師生關係,知道他為人還算剛正,與他交流也頗能敞開心扉。
這麽多年來,惠帝對左汝霖始終存有三分崇敬之心,隻是受廢太子牽連,左汝霖也不得不承受一個老師應該承擔的罪責,這讓惠帝心中也有些許愧疚。
梁惠帝長歎了一口氣,似自言自語:“太傅老了,朕也老了啊。但是,朕雖然老了,但還沒死,還想看著大梁的香火綿延下去。今日,朕與太傅不是君臣,隻做舊友,有幾句牢騷想說與太傅。”
左汝霖吃了一驚,忙迴道:“老臣願洗耳恭聽。”
“這些年,朕的身子被病痛折磨,心卻一直被這些孩子們折磨著。璟琰和璟庭都是朕的兒子,但他們為了朕屁股下的這個皇位,這些年鬥得你死我活。殊不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麽多年了,他們一直看不清的一點現實,就是他們未來朝堂上最大的憂患不是彼此,而是躲在他們背後的各方勢力。”
左汝霖不禁長長的歎了一口氣,當初惠帝讓自己教導先太子,自己用心指教,但蕭璟琰為人激進,心狠手辣,在朝野得罪了不少人,也讓人抓住了不少把柄,最終,一片雪花引發了一場雪崩。
每每迴想到這裏,左汝霖便不由自主始淚眼婆娑。
蕭璟琰不是他最好的學生,卻是他花最多精力輔佐和教導的皇子。左汝霖本是帝師,卻沒能讓蕭璟琰專研帝王之術,沒讓他學會韜光養晦厚積薄發,這是左汝霖此生心中最大的遺憾。
沒想到惠帝今日召見自己竟然會說出這番掏心窩子的話來,左汝霖也不知如何迴應,隻得默默為幾位皇子們解釋道:“這朝堂之事皆為國事也是大事,皇子們閱曆尚淺,自然沒有陛下看得那麽深那麽遠。”
惠帝吃力的弓著背,猶如一個行將就木之人:“太傅,你可知璟琰入詔獄後,朕的心有多痛嗎?朕沒日沒夜都在想,若他不是皇家子嗣,是不是就不用遭受這樣的苦痛了。”
“陛下宅心仁厚,是璟琰愧對陛下的栽培和厚愛,更是罪臣沒有好好教導之責,還請陛下責罰。”說著,左汝霖又要起身下跪,卻被惠帝一把攔住了。
“好了好了,這些陳年舊事不提也罷。如今在詔獄之中,也能讓他好好反省己過。太傅,你可知道朕當初為何隻削去了你首宰之職,卻還保留著你太傅之位嗎?”
“陛下為了兩位皇子費煞苦心,一直希望老臣能夠在這兩個皇子之間斡旋平衡,讓他們能明白陛下的用心良苦。”
惠帝抬眸望了左汝霖一眼:“老左,你不是一個人的太傅,是兩朝帝師,更是整個蕭氏後輩的老師。你為蕭氏後人鞠躬盡瘁,曾是朕和宸王的老師,後來又費心教導璟琰和璟庭,這些年你做得很好、非常的好,朕是由衷的感激。”
“多謝陛下肯定,這是老臣作為臣子應盡的本分。”
惠帝仰頭望著遠處,勾唇慘淡的笑著,目光中顯露出些許悲傷:“太傅,朕已經失去了一個兒子,不想再失去另一個了。朕已經老了,終究要交出這把龍椅,但希望接替他的人能有獨當一麵的魄力和能力。璟庭生性懦弱,缺乏主見,朕本希望他遠離朝堂好好的做他的賢西王,誰知他非要迴到汴都,參與這無休止的奪儲之爭。如今朕遲遲沒有立他為儲君,是希望他能反躬自省,有朝一日把自己磨成一把鋒利無比的利刃後,再將大梁天下這個重擔交給他。”
左汝霖長歎一口氣道:“陛下對璟琰和璟庭都是憐愛的,隻是他們都看不明白陛下的良苦用心。”
梁惠帝點點頭:“朕的心思怕是隻有太傅你懂了。當年,北淵王氏和西川洛氏威震西北,如今邱氏一家獨大,這於我大梁來說是十分危險之事。一個皇子他背後必須要有支持他走下去的力量,但這個力量一定姓蕭,一定是整個天下,而不能單單其他氏族之人。漢室王莽改製篡權便是外戚專政破壞朝綱的先例。這個道理璟琰不明白,現在到了璟庭也是不明白的。王朝想要亙古不衰,千秋不滅,必須要天時地利與人和,必須要修煉內功,必須要經過千錘百煉。”
左汝霖頓了頓神,立刻接下去:“老臣明白了,所以,陛下將安盛郡王召入汴都,其實是希望他輔佐二殿下。”
惠帝點點頭:“沒錯,朕讓蕭墨曜入都,不是為了讓他來跟璟庭爭個你死我活,而是要讓他給璟庭更多助力,為璟庭掃清障礙。你是太子太傅,也是皇子太傅,更是蕭氏一族的太傅。你要幫我將這些孩子們磨礪成能夠獨當一麵的劍。”
左汝霖遲疑了半晌,緩言道:“老臣有一句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惠帝笑笑:“太傅無需太多顧慮。”
左汝霖緩口道:“雖然陛下是這樣認為的,但是世間眾人卻不是這麽想的。坊間有太多關於玄晟的傳聞,這些傳聞將他和二殿下放在了對立麵,在大家眼中,玄晟是二殿下的威脅而非助力,這就如同將兩位後輩放在大火上炙烤。”
“太傅,朕問你,如今朝堂上,可有誰能成為璟庭的對手?”
左汝霖思索了好一會兒,迴:“自先太子入獄後,朝堂之上,無一人是二殿下的對手了。”
惠帝玄秘一笑:“這個世界有白便有黑,有陰便有陽,黑白交替,陰陽互融,平衡就會永存,萬物將會永恆。蕭氏王朝隻要有他蕭璟庭,就一定會有反蕭璟庭的人,與其讓這些人聚集一起成為他無法麵對抗衡的力量,為何不為他製造一個可以掌控的對手呢?”
左汝霖雙眼一睜,豁然明白了過來:“老臣明白了,陛下是故意人為製造了對手,這樣方能不讓人有可乘之機。”
惠帝眼中透露出些許狡黠之光:“蕭墨曜是個聰明的孩子,那日朕三言兩語,他便全部聽懂了。朕知道太傅你與這孩子關係親密,朕要你幫朕看著這孩子,要讓他守好本分,不能越雷池半步。”
“老臣一定竭盡所能,協助二殿下早日成才,也定會時刻提醒玄晟,讓他安守臣子本分。”
見左汝霖很快明白自己的用意,惠帝滿意笑笑:“朕也知道最近他在東州所做的事情都做的很好,但近日東境來報,倭寇在東州邊境處蠢蠢欲動,這些日子,邱氏動不得。”
左汝霖立刻明白了:“陛下放心,玄晟那邊老臣自會提醒。”
…………
從邱氏宴請後,蕭墨曜也時不時向邱子堯適當示好,都是老江湖,過度的諂媚反而讓人質疑,半推半就、欲拒還迎才是恰到好處。
蕭墨曜趁機想找出邱氏擁兵自重貪腐謀逆的把柄,但這邱氏如同鐵桶一般,完全讓人看不出任何把柄和破綻。
蕭墨曜自然也托人查詢了禦史台曆年的一些資料,這也讓蕭墨曜發了難,因為他發現洛慕沄所發現的事情禦史台卷宗也有記載,隻是寥寥數筆沒有任何實打實的依據。
秋楓便送來了京中快報:“主上,這是左太傅昨日快馬加鞭叫人送來的信。”
蕭墨曜一詫,立刻打開信件閱讀了起來,隨後不禁長長歎了一口氣。
秋楓見蕭墨曜表情奇怪,趕忙問:“主上,太傅可有關照什麽?”
蕭墨曜表情若有所思,雙眉微微緊鎖:“大師傅似乎已經知道了本王進入汴都的緣由了……他讓我要盡早了結東州之事,速速返迴汴都。”
他忽然想到了當時覲見惠帝時,他在他自己耳畔低語的那句:
朕縱觀朝野上下,隻有你能成為璟庭的磨刀石,朕今日以南楚萬戶子民為質,換你為我皇兒磨利刃,此事不許外人說,你可願意?
帝王一句話,讓自己從此身陷權爭的泥潭,做了他人的磨刀石!
秋楓道:“但如今東州的事情才掀開一角,此時離開東州會不會前功盡棄?”
蕭墨曜點點頭:“本王既答應洛慕沄要幫他撂倒東州邱氏,就一定會做到。隻是洛慕沄查到的這些幾年前禦史台其實也有查過,光想憑借這些去判定邱氏有謀逆之罪還是不足夠的。洛慕沄與邱氏深仇大恨,急於給邱氏定罪,但有些事情是急不出來的,光憑這些證據不但不能定邱氏的罪,還有可能會引火燒身落一個誣陷的罪名。我們都小看邱氏一族了,他們雖然盤踞東州,勢力卻遍布整個大梁,而且,從中能看得出來,他們早就做好了萬全的準備。大師傅知道本王如今的困局,也知道邱氏至此還有價值,才會讓我離開東州。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也需要適時跳出迷局統觀全局。隻是……我此時若離開,好不容易籠絡了洛慕沄,怕是他又要心生猜忌了……”
秋楓道:“主上真心對洛慕沄,但洛大人敏感多疑,到現在似乎對主上還是不甚信任,此時您迴去汴都,怕他又要將主上劃入敵對的一方,又要處心積慮對付您了……”
蕭墨曜淒苦一笑:“這不怪他……他的心早被仇恨蒙蔽,若是不能拂去他心頭的灰塵,他是不會相信任何人,也沒有誰能走進他心裏去的。洛慕沄有句話說的沒錯,如今本王在汴都也不過同是他人棋子,踽踽獨行,難成氣候,要他把所有希望寄托本王身上,別說他不敢想象,本王也不見得有這個自信。”
說著,蕭墨曜似乎想到了什麽,吩咐道:“明日就是冬至,你去找個雅致的酒樓,訂一間私密的包房,我想再與洛慕沄好好聊一聊。”
秋楓正想領命,忽然猶豫了起來,這裏可不是南楚,是人生地不熟的東州,吃喝玩樂的地方實在不熟悉。於是秋楓抓了抓腦袋問道:“主上,地點您看定在哪裏?”
“百翠樓是個好地方,但洛慕沄性情清淡又不好聲色犬馬。”蕭墨曜拖著腮幫思索了片刻,忽然想到了什麽,“對了,先前我聽當地人說青城有座玉梅樓,他家秦菜做的十分地道,你明日就去那裏定一桌周八珍,再把前幾日南楚送來的冬陽釀一並帶上。洛慕沄這人不好伺候,還得好酒好菜才行!”
說完,他勾著唇不由自主的微笑了起來。
秋楓瞧著主上的表情也是一頭霧水,隻得愣愣迴了句:“是的,主上。”
梁惠帝支著頭斜躺在軟榻上,他疲憊的眼睛閃著光,望著宮牆內灑下的最後一縷殘陽。
此時,貼身伺候的太監在他耳畔低聲道:“陛下,左太傅已經到了。”
梁惠帝挑了挑眉,吃力的支起行動不便的身子:“太傅來了,嗯好,快傳吧。”
於是,左汝霖邁著老態龍鍾的步伐進入了禦書房,一見梁惠帝,立刻吃力的跪拜在地:“罪臣左汝霖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萬歲!”
“平身吧,平身吧!”梁惠帝瞧著左汝霖老態龍鍾的模樣,想起了那時候他與宸王一同聽他課時候的模樣,那時他和宸王不過都是十幾歲的孩子,而左汝霖也不過才二十出頭。
梁惠帝咳嗽了兩聲,對著身旁伺候的人道:“趕緊去扶起太傅,給他看座看茶吧。”
左汝霖在太監的攙扶下緩緩起身,恭敬的拱手迴道:“多謝陛下!”
梁惠帝看著左汝霖滿頭銀發、一臉皺紋的模樣,忍不住調侃道:“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左太傅啊,你也見老了啊。”
左汝霖飽經風霜的臉上漸漸綻開一叢笑,眼睛渾濁卻溫潤,透著一股祥和淡定,謙和地迴答:“迴陛下,罪臣將近古稀之年,再不老就成妖怪了。”
“你這人,總愛獨攬罪責,寬心吧,朕今日找你過來可不是向你興師問罪的。”梁惠帝笑著點點頭,又伸出手指了指他,“智者近妖啊,說的就是老左你這樣的人呢!”
見陛下精神尚好,左汝霖也寬心的笑了兩聲,連忙拱手道:“陛下又拿老臣尋開心了。”
惠帝與左汝霖曾也是師生關係,知道他為人還算剛正,與他交流也頗能敞開心扉。
這麽多年來,惠帝對左汝霖始終存有三分崇敬之心,隻是受廢太子牽連,左汝霖也不得不承受一個老師應該承擔的罪責,這讓惠帝心中也有些許愧疚。
梁惠帝長歎了一口氣,似自言自語:“太傅老了,朕也老了啊。但是,朕雖然老了,但還沒死,還想看著大梁的香火綿延下去。今日,朕與太傅不是君臣,隻做舊友,有幾句牢騷想說與太傅。”
左汝霖吃了一驚,忙迴道:“老臣願洗耳恭聽。”
“這些年,朕的身子被病痛折磨,心卻一直被這些孩子們折磨著。璟琰和璟庭都是朕的兒子,但他們為了朕屁股下的這個皇位,這些年鬥得你死我活。殊不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麽多年了,他們一直看不清的一點現實,就是他們未來朝堂上最大的憂患不是彼此,而是躲在他們背後的各方勢力。”
左汝霖不禁長長的歎了一口氣,當初惠帝讓自己教導先太子,自己用心指教,但蕭璟琰為人激進,心狠手辣,在朝野得罪了不少人,也讓人抓住了不少把柄,最終,一片雪花引發了一場雪崩。
每每迴想到這裏,左汝霖便不由自主始淚眼婆娑。
蕭璟琰不是他最好的學生,卻是他花最多精力輔佐和教導的皇子。左汝霖本是帝師,卻沒能讓蕭璟琰專研帝王之術,沒讓他學會韜光養晦厚積薄發,這是左汝霖此生心中最大的遺憾。
沒想到惠帝今日召見自己竟然會說出這番掏心窩子的話來,左汝霖也不知如何迴應,隻得默默為幾位皇子們解釋道:“這朝堂之事皆為國事也是大事,皇子們閱曆尚淺,自然沒有陛下看得那麽深那麽遠。”
惠帝吃力的弓著背,猶如一個行將就木之人:“太傅,你可知璟琰入詔獄後,朕的心有多痛嗎?朕沒日沒夜都在想,若他不是皇家子嗣,是不是就不用遭受這樣的苦痛了。”
“陛下宅心仁厚,是璟琰愧對陛下的栽培和厚愛,更是罪臣沒有好好教導之責,還請陛下責罰。”說著,左汝霖又要起身下跪,卻被惠帝一把攔住了。
“好了好了,這些陳年舊事不提也罷。如今在詔獄之中,也能讓他好好反省己過。太傅,你可知道朕當初為何隻削去了你首宰之職,卻還保留著你太傅之位嗎?”
“陛下為了兩位皇子費煞苦心,一直希望老臣能夠在這兩個皇子之間斡旋平衡,讓他們能明白陛下的用心良苦。”
惠帝抬眸望了左汝霖一眼:“老左,你不是一個人的太傅,是兩朝帝師,更是整個蕭氏後輩的老師。你為蕭氏後人鞠躬盡瘁,曾是朕和宸王的老師,後來又費心教導璟琰和璟庭,這些年你做得很好、非常的好,朕是由衷的感激。”
“多謝陛下肯定,這是老臣作為臣子應盡的本分。”
惠帝仰頭望著遠處,勾唇慘淡的笑著,目光中顯露出些許悲傷:“太傅,朕已經失去了一個兒子,不想再失去另一個了。朕已經老了,終究要交出這把龍椅,但希望接替他的人能有獨當一麵的魄力和能力。璟庭生性懦弱,缺乏主見,朕本希望他遠離朝堂好好的做他的賢西王,誰知他非要迴到汴都,參與這無休止的奪儲之爭。如今朕遲遲沒有立他為儲君,是希望他能反躬自省,有朝一日把自己磨成一把鋒利無比的利刃後,再將大梁天下這個重擔交給他。”
左汝霖長歎一口氣道:“陛下對璟琰和璟庭都是憐愛的,隻是他們都看不明白陛下的良苦用心。”
梁惠帝點點頭:“朕的心思怕是隻有太傅你懂了。當年,北淵王氏和西川洛氏威震西北,如今邱氏一家獨大,這於我大梁來說是十分危險之事。一個皇子他背後必須要有支持他走下去的力量,但這個力量一定姓蕭,一定是整個天下,而不能單單其他氏族之人。漢室王莽改製篡權便是外戚專政破壞朝綱的先例。這個道理璟琰不明白,現在到了璟庭也是不明白的。王朝想要亙古不衰,千秋不滅,必須要天時地利與人和,必須要修煉內功,必須要經過千錘百煉。”
左汝霖頓了頓神,立刻接下去:“老臣明白了,所以,陛下將安盛郡王召入汴都,其實是希望他輔佐二殿下。”
惠帝點點頭:“沒錯,朕讓蕭墨曜入都,不是為了讓他來跟璟庭爭個你死我活,而是要讓他給璟庭更多助力,為璟庭掃清障礙。你是太子太傅,也是皇子太傅,更是蕭氏一族的太傅。你要幫我將這些孩子們磨礪成能夠獨當一麵的劍。”
左汝霖遲疑了半晌,緩言道:“老臣有一句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惠帝笑笑:“太傅無需太多顧慮。”
左汝霖緩口道:“雖然陛下是這樣認為的,但是世間眾人卻不是這麽想的。坊間有太多關於玄晟的傳聞,這些傳聞將他和二殿下放在了對立麵,在大家眼中,玄晟是二殿下的威脅而非助力,這就如同將兩位後輩放在大火上炙烤。”
“太傅,朕問你,如今朝堂上,可有誰能成為璟庭的對手?”
左汝霖思索了好一會兒,迴:“自先太子入獄後,朝堂之上,無一人是二殿下的對手了。”
惠帝玄秘一笑:“這個世界有白便有黑,有陰便有陽,黑白交替,陰陽互融,平衡就會永存,萬物將會永恆。蕭氏王朝隻要有他蕭璟庭,就一定會有反蕭璟庭的人,與其讓這些人聚集一起成為他無法麵對抗衡的力量,為何不為他製造一個可以掌控的對手呢?”
左汝霖雙眼一睜,豁然明白了過來:“老臣明白了,陛下是故意人為製造了對手,這樣方能不讓人有可乘之機。”
惠帝眼中透露出些許狡黠之光:“蕭墨曜是個聰明的孩子,那日朕三言兩語,他便全部聽懂了。朕知道太傅你與這孩子關係親密,朕要你幫朕看著這孩子,要讓他守好本分,不能越雷池半步。”
“老臣一定竭盡所能,協助二殿下早日成才,也定會時刻提醒玄晟,讓他安守臣子本分。”
見左汝霖很快明白自己的用意,惠帝滿意笑笑:“朕也知道最近他在東州所做的事情都做的很好,但近日東境來報,倭寇在東州邊境處蠢蠢欲動,這些日子,邱氏動不得。”
左汝霖立刻明白了:“陛下放心,玄晟那邊老臣自會提醒。”
…………
從邱氏宴請後,蕭墨曜也時不時向邱子堯適當示好,都是老江湖,過度的諂媚反而讓人質疑,半推半就、欲拒還迎才是恰到好處。
蕭墨曜趁機想找出邱氏擁兵自重貪腐謀逆的把柄,但這邱氏如同鐵桶一般,完全讓人看不出任何把柄和破綻。
蕭墨曜自然也托人查詢了禦史台曆年的一些資料,這也讓蕭墨曜發了難,因為他發現洛慕沄所發現的事情禦史台卷宗也有記載,隻是寥寥數筆沒有任何實打實的依據。
秋楓便送來了京中快報:“主上,這是左太傅昨日快馬加鞭叫人送來的信。”
蕭墨曜一詫,立刻打開信件閱讀了起來,隨後不禁長長歎了一口氣。
秋楓見蕭墨曜表情奇怪,趕忙問:“主上,太傅可有關照什麽?”
蕭墨曜表情若有所思,雙眉微微緊鎖:“大師傅似乎已經知道了本王進入汴都的緣由了……他讓我要盡早了結東州之事,速速返迴汴都。”
他忽然想到了當時覲見惠帝時,他在他自己耳畔低語的那句:
朕縱觀朝野上下,隻有你能成為璟庭的磨刀石,朕今日以南楚萬戶子民為質,換你為我皇兒磨利刃,此事不許外人說,你可願意?
帝王一句話,讓自己從此身陷權爭的泥潭,做了他人的磨刀石!
秋楓道:“但如今東州的事情才掀開一角,此時離開東州會不會前功盡棄?”
蕭墨曜點點頭:“本王既答應洛慕沄要幫他撂倒東州邱氏,就一定會做到。隻是洛慕沄查到的這些幾年前禦史台其實也有查過,光想憑借這些去判定邱氏有謀逆之罪還是不足夠的。洛慕沄與邱氏深仇大恨,急於給邱氏定罪,但有些事情是急不出來的,光憑這些證據不但不能定邱氏的罪,還有可能會引火燒身落一個誣陷的罪名。我們都小看邱氏一族了,他們雖然盤踞東州,勢力卻遍布整個大梁,而且,從中能看得出來,他們早就做好了萬全的準備。大師傅知道本王如今的困局,也知道邱氏至此還有價值,才會讓我離開東州。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也需要適時跳出迷局統觀全局。隻是……我此時若離開,好不容易籠絡了洛慕沄,怕是他又要心生猜忌了……”
秋楓道:“主上真心對洛慕沄,但洛大人敏感多疑,到現在似乎對主上還是不甚信任,此時您迴去汴都,怕他又要將主上劃入敵對的一方,又要處心積慮對付您了……”
蕭墨曜淒苦一笑:“這不怪他……他的心早被仇恨蒙蔽,若是不能拂去他心頭的灰塵,他是不會相信任何人,也沒有誰能走進他心裏去的。洛慕沄有句話說的沒錯,如今本王在汴都也不過同是他人棋子,踽踽獨行,難成氣候,要他把所有希望寄托本王身上,別說他不敢想象,本王也不見得有這個自信。”
說著,蕭墨曜似乎想到了什麽,吩咐道:“明日就是冬至,你去找個雅致的酒樓,訂一間私密的包房,我想再與洛慕沄好好聊一聊。”
秋楓正想領命,忽然猶豫了起來,這裏可不是南楚,是人生地不熟的東州,吃喝玩樂的地方實在不熟悉。於是秋楓抓了抓腦袋問道:“主上,地點您看定在哪裏?”
“百翠樓是個好地方,但洛慕沄性情清淡又不好聲色犬馬。”蕭墨曜拖著腮幫思索了片刻,忽然想到了什麽,“對了,先前我聽當地人說青城有座玉梅樓,他家秦菜做的十分地道,你明日就去那裏定一桌周八珍,再把前幾日南楚送來的冬陽釀一並帶上。洛慕沄這人不好伺候,還得好酒好菜才行!”
說完,他勾著唇不由自主的微笑了起來。
秋楓瞧著主上的表情也是一頭霧水,隻得愣愣迴了句:“是的,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