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闕也不信,「雲江的國土還不到咱們晉朝的一個洲大,就算他們得手了,那他們也不可能吞併晉朝,還是要繼續上貢。而且作為一國使臣,他這麽做,無異於把雲江推向滅國,我倒是覺得,這個使臣很有問題,倒像是別國的細作,或者心中懷恨雲江。」


    在座的的兩位,心思都是繞了又繞的人,一個有多年經驗,還一個是生下來就比一般人多了個玲瓏心。


    要想蒙他們,真沒那麽容易。


    許侍郎覺得裴闕說的很對,「塞外小國之間,爭鬥得厲害,這事害得繼續查。」


    「怕是不好拖太久吧。」裴闕意味深長地看了眼許侍郎,「皇上什麽態度,許大人也看到了。雖說決策權在咱們手中,可皇上一心撲在雲家,覺得他們都是壞人呢。」


    背地裏說皇上的不是,是要砍頭的。但這營帳裏就隻有裴闕和許侍郎,裴闕知道許侍郎不會去皇上跟前傳這話,所以才直接問,也算是對許侍郎的一種試探。


    許侍郎也知道皇上被雲盛興帶歪了一點,但他是世家臣子,並沒有謀朝篡位的心思,而皇上總有一天會親政,他不能一直給皇上留下不好的印象。


    兩人都不說話了,他們的忠心都不是對皇上,而是對各自的世家。這也是世家勢力盤踞多年後,對皇權的影響。


    「皇上還小,有些事不能辨別是非,隻要我們加以引導,肯定能往明君的方向走。」許侍郎道。


    聽到許侍郎說著場麵話,裴闕就懂了。這話的意思是,若是皇上能賢明是最好,但如果皇上以後要針對許家,那許家不介意支持其他人當皇帝。


    於裴闕而言,他對現在的皇上,也是這個態度。


    兩個老狐狸目光對上一會,很快又各自轉開。


    「這幾天辛苦許大人了。」裴闕起身道,「皇上那,咱們繼續勸勸,具體怎麽辦,還是等迴了京都,和成國公一塊商量著決定吧。」


    許侍郎也是這個意思,畢竟成國公才是他們的頭頭,讓成國公去出頭,也能轉移皇上的怒火。


    兩人一拍即合,各自散去,就等著迴京都了。


    另一邊,皇上的傷口剛結好痂,但還是疼,而且癢,他每次想抓抓,卻要忍住。


    「啊!」皇上難受得咬牙捶床,一天天得躺在床上,吃喝拉撒都要人伺候,對他來說,無異於是種折磨,「小德子,你去把裴闕他們喊來,朕要連夜趕路迴京都!」


    小德子是皇上跟前的一個小太監,十五六歲的模樣,模樣清秀,膚色也白淨,但眉心有道淺淺的痕跡,「陛下,今兒都停下紮營了,咱們再花一天功夫就能迴京都了。即使喊來了兩位大人,他們也不會同意呀。」


    皇上丟了手邊的玉枕,因為營帳隔音一般,他都不敢扯開嗓子罵人,「他們憑什麽不肯,朕是天子,什麽是天子你不懂嗎?」


    天子,是萬人之上,淩駕於晉朝舉國上下的人物。晉朝裏的一人一草,都是天子的。


    可眼下的天子,卻覺得他自個憋屈


    小德子已經跪在了地上,眉心之間的褶皺更深了,「陛下息怒,您心中煩悶,打奴才罵奴才都可以,等咱們到了京都,迴了宮裏,什麽都好說了。」


    「怎麽可能會好!」皇上不信這話,他心中實在是不願意當這個皇帝,當初哥哥還在的時候,父皇母後從不逼他讀書,母後常說,隻要他高興就好。


    可後來太子哥哥薨了,母後一夜之間蒼老了許多,對他的態度也不一樣了。隻要他讀書偷懶,一定會挨手板子,然後說些他不願意聽的話。


    什麽天子,什麽一國之君!


    他才不稀罕!


    皇上越想越委屈,眼淚從眼角流淌到枕頭上,無力地道,「若是外祖父沒中風該多好,他一定不會讓朕那麽難受,今兒朕說要滅了雲江,裴闕他們竟然不說話,這不就是敷衍朕麽。朕都知道的,他們眼中,就沒有朕這個天子!」


    小德子越聽越心慌,哪裏敢接話,隻能磕頭等皇上息怒。


    ~


    得知裴闕快到京都,安芷準備了許多裴闕喜歡的點心。


    等秋獵的隊伍迴京都的那日,安芷一早就起來梳妝了。


    若不是她懷著孩子不好出門,她一定要去城門口接人。


    等安芷梳妝好時,福生先迴來了。


    「夫人萬安。」福生行禮道,「姑爺怕您擔心,讓小的先迴來給您報聲平安,姑爺今兒沒那麽早迴來,他還要進宮一趟。」


    安芷沒有意外,但麵上的喜色還是淡了點,「皇上的傷,很嚴重嗎?」


    「其實還好。」福生道,「就是腿受了傷,但沒傷到筋骨,太醫說養半個月就差不多了。隻是不能下床後,皇上的脾氣比較暴躁,姑爺得親自送皇上進宮安頓。」


    福生跟在姑爺身邊伺候,雖然每次不能進皇上的營帳,但裏麵傳來的罵聲,他都能聽到,他挺為主子抱不平的。


    關於皇上脾性上的事,安芷也有所耳聞。早前雲盛興還在朝為官時,皇上格外信任雲盛興,對雲盛興說的深信不疑。這次皇上又出了意外,安芷不用想都知道皇上會對裴闕不滿。


    她有些發愁。


    福生看夫人皺眉,又道,「姑爺說,皇上的事,夫人不用太擔心,自古以來的世家和皇權都是互相掣肘。隻要姑爺還在,您就大可放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登雀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月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月春並收藏登雀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