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民不聊生,年僅10歲的小孩兒李剛因為戰亂成為了孤兒,村子裏的人也差不多都死光了,他跟隨逃荒者一路行乞來到了福壽村。
村子雖然很小,但是這裏的村民都十分淳樸,看著李剛身邊沒有任何親人,於是大家決定讓這個孩子居住在這裏,由村民們共同照顧,村子裏雖然不是特別富裕,但是也不愁吃穿,就這樣李剛在這裏居住了下來。
李剛算是吃百家飯長大的,雖然他年紀小,但是經常會幫助村民幹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村東頭有一個五十多歲的一個老太太叫張阿婆,年輕時丈夫就因病去世,沒有留下一兒半女,至今還是孤身一人,看見李剛也是沒有親人於是提出領養他的想法,“孩子,你願意做我的孫子嗎?你沒有親人,我也沒有,咱們兩個人一起做個伴兒吧。”
李剛自然是很願意的,雖然村民們都很好,但是一直在別人家裏吃飯也不好,這張奶奶成為一家人,他也終於有了自己的家了,不再是無家可歸的人了,“奶奶,從今天開始你就是我的親奶奶。”李剛立刻跪下來磕頭。
兩個人剛開始的生活特別融洽,奶奶在幹活時,李剛就會在旁邊打下手,生活的其樂融融,可是慢慢的就出現了問題,原本張阿婆一直一個人生活,所賺的錢養活自己是綽綽有餘的,但是現在多了一個正在成長的小孩兒,錢就顯得有點不夠了。
張阿婆在一點一點的變老,以後的年齡越來越大,不可能會一直照顧著李剛,於是想著讓他學一個能維持自己生活的技術,就想著讓村裏的獵戶教孩子一些打獵的本領。
想著就來到了獵戶的家,“田師傅在家嗎?”,聽到喊叫聲的田獵戶從屋裏走了出來,“張阿婆,你有什麽事嗎?”
阿婆笑臉盈盈的說道:“我不是有個10歲的孫子嘛,也越來越大了,想著讓他跟著你學習一些打獵的技巧,你放心給你交學費,肯定不會讓你吃虧的。”
“張阿婆,你說的這是什麽話,您既然要求了,我肯定照辦呀,怎麽可能還會收您的錢呢?再說了,你平常也沒少照顧我呀,我肯定把打獵的技能都教給他,你就放心吧。”
張阿婆聽到後連忙感謝,在張阿婆準備走時,獵戶說道:“那明天就讓李剛過來吧,正好我要上山一趟,讓他跟著我先去體驗一趟。”阿婆答應後就離開了。
阿婆迴到家後,就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孫子,李剛激動的說道:“耶,我終於能學本事了,等我學成之後,我就能養活奶奶了。”
從此之後,李剛每天的生活就是跟隨著田獵戶練習打獵的技能,碰上要上山的時候,他還能實物操練一下,很快,打獵的技術就有了很大的提升。
兩年後,李剛已經到了可以自己上山打獵的水平,幾乎每天都能上山打到獵物迴來,一般大的獵物會直接到市上賣錢,小的就會拿迴家中,給奶奶補身體。
李剛十分孝順勤勞,在自己能打獵賺錢之後,就不再讓阿婆出去幫人補衣服了,熬夜傷眼又傷身體,隻要天氣不是糟糕到寸步難行,他就會上山打獵,每次賺到的錢都會交給奶奶管理,自己沒錢了再問她要,看著孫子如此聽話,張阿婆很是欣慰。
每次李剛上交的錢,張阿婆都會一五一十的給他存起來,“這是我家小剛以後娶媳婦的錢,一定要好好存著”她笑嘻嘻的說道。
很快,李剛也長成了大小夥子,可是當張阿婆找媒人說親時,媒人勸說道:“先把你家房子蓋蓋吧,你看看你們家的房子都成什麽樣子了,哪有姑娘會願意住這間破房子呀。”
媒人不說還好,一說張阿婆卻是也覺得自己家的房子實在是太簡陋了,隻有兩間茅草屋,下暴雨時,雨水就從房頂漏了下來,已經不知道修繕了多少迴了,確實應該蓋一個新房子了。
張阿婆迴到家後就向孫子提起來這個問題,可李剛卻絲毫不著急的說道:“沒事奶奶,現在娶不了,那就再等幾年,我現在才18,等過幾年攢好錢再蓋房子也不遲,時間正合適。”阿婆隻能唉聲歎氣,卻又沒有什麽辦法。
幾年過去了,阿婆的身體狀況越來越不好,李剛把蓋房子的錢都用在給奶奶看病這件事上,房子一直都沒有幹起來,,這讓張阿婆的心裏十分的不好受,“孩子,你別管我這個老婆子了,抓緊時間蓋房子娶媳婦才是正經事。”
聽著奶奶的話,李剛連連搖頭:“沒有奶奶就沒有我的今天,即使我一輩子不娶妻生子,也不可能放棄您的,您要是一心想對我好,就好好養好自己的身體,才能看到我娶媳婦。”
一時之間,張阿婆的內心即是高興又是苦惱,高興的是不愧是自己養大的孩子,知道感恩孝順,但是又十分難過,因為自己的身體拖累了孩子。
在此之後,李剛除了在家照顧張阿婆,就是在山上打獵掙錢,不再想娶媳婦的事情,一天,李剛在下山的時候看見一個穿著道士服的人癱倒在地,原本想徑直走過,因為自己已經沒有多餘的錢財來幫助他人了。
可是看著一個人倒在路邊不知死活,見死不救又不是李剛的行事作風,他站在原地猶豫了好久,終於還是來到了道士的身邊,仔細觀察了一番,這個人還活著,於是就背上道士拿起自己的獵物就迴到家中。
張阿婆看見孫子背著一個人迴來還以為發生了什麽事情,連忙一起將道士平穩的放在了床上,詢問道:“這是誰啊,發生了什麽事情。”李剛把整個事情的經過給奶奶講述了一遍。
看著道士依然昏迷不醒,李剛害怕出現什麽問題,“奶奶,你幫我看著他,我去找大夫來看看”,說著就跑了出去。
大夫把脈過後,“這個人沒有什麽問題就是身體有些病弱,一會兒就醒了,這給你開點藥,補氣血的,等他醒來後服下身體就沒有什麽大礙了。”
果然沒有多長時間,道士就輾轉醒來,立刻詢問道:“這是什麽地方,我怎麽會在這裏?”李剛迴答道:“這裏是我家,我從山上下來的時候看見你昏倒在地,就把你背迴來了。”
這時道士才反應過來,因為他之前捉了一隻蛇妖,打算返迴道觀中進行除殺,但是令道士沒想到的是,這個蛇妖竟然還有同夥,稱趁自己在樹下休息是偷襲,在打鬥過程中重傷,昏迷倒地。
幸虧蛇妖道行並不深,隻是救了同伴逃命去了,沒有要了自己的性命。
道士看著年輕人在不知道自己好壞的情況下就 把自己背迴家,可見為人十分善良,於是說道:“你救我一名,你可以說一個要求就當迴報你的救命之恩。”
李剛急忙說道:“我救你可不是要圖你什麽東西,隻是恰巧,不用那麽客氣。”“隻要你說,我一定幫你實現”,道士真誠的說道。
李剛看著道士不像是在玩耍自己,“如果你實在要我說一個願望的話,我奶奶身體不好,我希望她能有個好身體,如果可以的話,能蓋新房,娶媳婦。”
“你這還一下子許了兩個願望,生老病死我無權幹涉,但是你娶妻我還是能幫上你的,指不定你一娶妻老人的病就好了”,道士笑道。
看著李剛的表情還在猶豫不決,道士什麽也沒說就向外走去,從那以後就沒再見道士迴來過, 李剛想著,“果然自己這種情況哪有那麽容易解決,把道士嚇得直接不告而別”,苦笑的搖了搖頭,就沒再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十幾天後,李剛像往常一樣在家裏照顧奶奶,突然就聽見敲門的聲音,跑出去查看,就看見道士帶了兩個人進來,他以為是道士又遇見了什麽麻煩,剛要詢問就聽見道士說:“這就是我給介紹的女子,他們父女二人沒有居住之所,暫住在你家,你們兩個人可以相處試試,再給我答複。”
李剛猶豫的說道:“可是我沒有多餘的錢去蓋新房,隻能勉強給個彩禮,這樣她會願意嗎?”“你就且放心吧,我這兒還有一部分錢,足以你再蓋一個新房,你們二人隻要好好相處就行。”
他激動的直點頭,女子和她的父親就這樣暫住在他的家裏,經過長時間的相處,兩個人相處十分融洽,在道士的撮合下,兩人終喜結連理。
妻子在家照顧奶奶和父親,而李剛就專心的去山上打獵,兩人相互扶持,把日子過的越來越好。
可能李剛沒有娶妻就是張阿婆的心病,在孫子娶妻後,這身子是一天比一天硬朗,仿佛就在為抱重孫子做準備一樣。
村子雖然很小,但是這裏的村民都十分淳樸,看著李剛身邊沒有任何親人,於是大家決定讓這個孩子居住在這裏,由村民們共同照顧,村子裏雖然不是特別富裕,但是也不愁吃穿,就這樣李剛在這裏居住了下來。
李剛算是吃百家飯長大的,雖然他年紀小,但是經常會幫助村民幹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村東頭有一個五十多歲的一個老太太叫張阿婆,年輕時丈夫就因病去世,沒有留下一兒半女,至今還是孤身一人,看見李剛也是沒有親人於是提出領養他的想法,“孩子,你願意做我的孫子嗎?你沒有親人,我也沒有,咱們兩個人一起做個伴兒吧。”
李剛自然是很願意的,雖然村民們都很好,但是一直在別人家裏吃飯也不好,這張奶奶成為一家人,他也終於有了自己的家了,不再是無家可歸的人了,“奶奶,從今天開始你就是我的親奶奶。”李剛立刻跪下來磕頭。
兩個人剛開始的生活特別融洽,奶奶在幹活時,李剛就會在旁邊打下手,生活的其樂融融,可是慢慢的就出現了問題,原本張阿婆一直一個人生活,所賺的錢養活自己是綽綽有餘的,但是現在多了一個正在成長的小孩兒,錢就顯得有點不夠了。
張阿婆在一點一點的變老,以後的年齡越來越大,不可能會一直照顧著李剛,於是想著讓他學一個能維持自己生活的技術,就想著讓村裏的獵戶教孩子一些打獵的本領。
想著就來到了獵戶的家,“田師傅在家嗎?”,聽到喊叫聲的田獵戶從屋裏走了出來,“張阿婆,你有什麽事嗎?”
阿婆笑臉盈盈的說道:“我不是有個10歲的孫子嘛,也越來越大了,想著讓他跟著你學習一些打獵的技巧,你放心給你交學費,肯定不會讓你吃虧的。”
“張阿婆,你說的這是什麽話,您既然要求了,我肯定照辦呀,怎麽可能還會收您的錢呢?再說了,你平常也沒少照顧我呀,我肯定把打獵的技能都教給他,你就放心吧。”
張阿婆聽到後連忙感謝,在張阿婆準備走時,獵戶說道:“那明天就讓李剛過來吧,正好我要上山一趟,讓他跟著我先去體驗一趟。”阿婆答應後就離開了。
阿婆迴到家後,就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孫子,李剛激動的說道:“耶,我終於能學本事了,等我學成之後,我就能養活奶奶了。”
從此之後,李剛每天的生活就是跟隨著田獵戶練習打獵的技能,碰上要上山的時候,他還能實物操練一下,很快,打獵的技術就有了很大的提升。
兩年後,李剛已經到了可以自己上山打獵的水平,幾乎每天都能上山打到獵物迴來,一般大的獵物會直接到市上賣錢,小的就會拿迴家中,給奶奶補身體。
李剛十分孝順勤勞,在自己能打獵賺錢之後,就不再讓阿婆出去幫人補衣服了,熬夜傷眼又傷身體,隻要天氣不是糟糕到寸步難行,他就會上山打獵,每次賺到的錢都會交給奶奶管理,自己沒錢了再問她要,看著孫子如此聽話,張阿婆很是欣慰。
每次李剛上交的錢,張阿婆都會一五一十的給他存起來,“這是我家小剛以後娶媳婦的錢,一定要好好存著”她笑嘻嘻的說道。
很快,李剛也長成了大小夥子,可是當張阿婆找媒人說親時,媒人勸說道:“先把你家房子蓋蓋吧,你看看你們家的房子都成什麽樣子了,哪有姑娘會願意住這間破房子呀。”
媒人不說還好,一說張阿婆卻是也覺得自己家的房子實在是太簡陋了,隻有兩間茅草屋,下暴雨時,雨水就從房頂漏了下來,已經不知道修繕了多少迴了,確實應該蓋一個新房子了。
張阿婆迴到家後就向孫子提起來這個問題,可李剛卻絲毫不著急的說道:“沒事奶奶,現在娶不了,那就再等幾年,我現在才18,等過幾年攢好錢再蓋房子也不遲,時間正合適。”阿婆隻能唉聲歎氣,卻又沒有什麽辦法。
幾年過去了,阿婆的身體狀況越來越不好,李剛把蓋房子的錢都用在給奶奶看病這件事上,房子一直都沒有幹起來,,這讓張阿婆的心裏十分的不好受,“孩子,你別管我這個老婆子了,抓緊時間蓋房子娶媳婦才是正經事。”
聽著奶奶的話,李剛連連搖頭:“沒有奶奶就沒有我的今天,即使我一輩子不娶妻生子,也不可能放棄您的,您要是一心想對我好,就好好養好自己的身體,才能看到我娶媳婦。”
一時之間,張阿婆的內心即是高興又是苦惱,高興的是不愧是自己養大的孩子,知道感恩孝順,但是又十分難過,因為自己的身體拖累了孩子。
在此之後,李剛除了在家照顧張阿婆,就是在山上打獵掙錢,不再想娶媳婦的事情,一天,李剛在下山的時候看見一個穿著道士服的人癱倒在地,原本想徑直走過,因為自己已經沒有多餘的錢財來幫助他人了。
可是看著一個人倒在路邊不知死活,見死不救又不是李剛的行事作風,他站在原地猶豫了好久,終於還是來到了道士的身邊,仔細觀察了一番,這個人還活著,於是就背上道士拿起自己的獵物就迴到家中。
張阿婆看見孫子背著一個人迴來還以為發生了什麽事情,連忙一起將道士平穩的放在了床上,詢問道:“這是誰啊,發生了什麽事情。”李剛把整個事情的經過給奶奶講述了一遍。
看著道士依然昏迷不醒,李剛害怕出現什麽問題,“奶奶,你幫我看著他,我去找大夫來看看”,說著就跑了出去。
大夫把脈過後,“這個人沒有什麽問題就是身體有些病弱,一會兒就醒了,這給你開點藥,補氣血的,等他醒來後服下身體就沒有什麽大礙了。”
果然沒有多長時間,道士就輾轉醒來,立刻詢問道:“這是什麽地方,我怎麽會在這裏?”李剛迴答道:“這裏是我家,我從山上下來的時候看見你昏倒在地,就把你背迴來了。”
這時道士才反應過來,因為他之前捉了一隻蛇妖,打算返迴道觀中進行除殺,但是令道士沒想到的是,這個蛇妖竟然還有同夥,稱趁自己在樹下休息是偷襲,在打鬥過程中重傷,昏迷倒地。
幸虧蛇妖道行並不深,隻是救了同伴逃命去了,沒有要了自己的性命。
道士看著年輕人在不知道自己好壞的情況下就 把自己背迴家,可見為人十分善良,於是說道:“你救我一名,你可以說一個要求就當迴報你的救命之恩。”
李剛急忙說道:“我救你可不是要圖你什麽東西,隻是恰巧,不用那麽客氣。”“隻要你說,我一定幫你實現”,道士真誠的說道。
李剛看著道士不像是在玩耍自己,“如果你實在要我說一個願望的話,我奶奶身體不好,我希望她能有個好身體,如果可以的話,能蓋新房,娶媳婦。”
“你這還一下子許了兩個願望,生老病死我無權幹涉,但是你娶妻我還是能幫上你的,指不定你一娶妻老人的病就好了”,道士笑道。
看著李剛的表情還在猶豫不決,道士什麽也沒說就向外走去,從那以後就沒再見道士迴來過, 李剛想著,“果然自己這種情況哪有那麽容易解決,把道士嚇得直接不告而別”,苦笑的搖了搖頭,就沒再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十幾天後,李剛像往常一樣在家裏照顧奶奶,突然就聽見敲門的聲音,跑出去查看,就看見道士帶了兩個人進來,他以為是道士又遇見了什麽麻煩,剛要詢問就聽見道士說:“這就是我給介紹的女子,他們父女二人沒有居住之所,暫住在你家,你們兩個人可以相處試試,再給我答複。”
李剛猶豫的說道:“可是我沒有多餘的錢去蓋新房,隻能勉強給個彩禮,這樣她會願意嗎?”“你就且放心吧,我這兒還有一部分錢,足以你再蓋一個新房,你們二人隻要好好相處就行。”
他激動的直點頭,女子和她的父親就這樣暫住在他的家裏,經過長時間的相處,兩個人相處十分融洽,在道士的撮合下,兩人終喜結連理。
妻子在家照顧奶奶和父親,而李剛就專心的去山上打獵,兩人相互扶持,把日子過的越來越好。
可能李剛沒有娶妻就是張阿婆的心病,在孫子娶妻後,這身子是一天比一天硬朗,仿佛就在為抱重孫子做準備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