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類進入到工業時代,社會的節奏要快上不少。


    農業時代由於工具和信息傳播速度等一係列問題,人最習慣的計時單位是天。


    古人日常講的時辰,還有用一炷香、一盞茶、一個唿吸這些模糊的時間該概念來定義時間。


    進入第一次工業革命後,很多問題的處理就必須以小時來計。


    而隨著航海和鐵路的發展,人處理問題的計時單位變成了分秒。


    有個說法是工業革命的助推器不是蒸汽機,而是鍾表。


    乍一看這個說法有些荒唐;但精確、廉價、輕巧的計時工具,確實是工業革命的助推器。


    先說航海。早期的航海家們可以在正午時測出太陽距地平線的高度,或在夜晚時測出北極星距地平線的高度,再對照之前計算出的天體表,就可以熟練準確測算出緯度。


    然而經度卻難以用同樣的方法來確定,就連伽利略、牛頓、哈雷這些最偉大的科學家們都未能利用天文學方法解決經度測量的方法。


    在1707年,四艘英國軍艦就因導航失誤迷失方向而觸礁沉沒,造成了1500多人喪生的悲劇。


    這一事件震動當時的英國,它促使英國國會成立“經度委員會”並設立了高額專項獎金,招募能夠解決這一難題的能工巧匠。


    而英國的傳奇鍾表匠哈裏森,最終解決了這一難題。


    哈裏森製作的航海鍾進行了一個顛覆性的創新,他拋棄了擺鍾長長的鍾擺,改用了一對鍾形的彈簧擺輪,迅速提高了鍾的精確度。


    經過7年的努力和無數次改進,42歲的哈裏森於1735年造出了第一台震驚科學界的航海鍾—經線儀,後人把它命名為h1。這是台1米見方、重達32公斤的大家夥。


    然而哈裏森沒有滿足於此,為了緩解熱脹冷縮帶來的偏差,哈裏森發明了“格架擺”。


    格架結構是由細銅條和細鐵條交錯排列而成的,因為兩種金屬的熱膨脹係數不同,熱膨脹的效果恰好可以相互抵銷,這就讓擺的長度保持了固定,大大提高了計時的精確度。


    製作h2時,哈裏森出現了一次重大失誤,但他果斷放棄了原有設計,重新計劃製作了h3,為此花費了他19年。


    雖然哈裏森成功製作出h3,但因其體積過大,他始終不滿意。


    1759年,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約30年不斷改進,與前三個航海鍾完全不同的h4驚誕於世:一台直徑為13厘米、重1.45千克的懷表式小鍾,此時的哈裏森已經66歲高齡了。


    1761年底,68歲的哈裏森讓他的兒子威廉載著自己精雕細琢的h4從英國航行到牙買加。經過81天的海上測試,h4隻慢了5秒,而經度委員會隻要求每天誤差小於3秒。


    在哈裏森製造出的導航鍾表幫助下,航海家最終破解了這個令人費解的經度定位難題。


    這種航海鍾能夠準確地計量時間,並且能夠在各種天氣、氣溫情況下穩定地運轉。


    航海家可以通過本地時間與本初子午線的時間之差來推算出他們所在的經度。


    有了這種精確的時間表,航海家就可以精確地決定他們的航線和目的地。


    也可以更好地避開海洋中的障礙,大大增加了航行的成功率和效率。這對海上貿易,海上探險,海上航行都有很大幫助。


    而在陸地上。1825年隨著全球第一條鐵路在英國啟用,歐美各地很快掀起了鐵路建設的高潮。


    然而當鐵路開始連接兩個城市時,人們突然發現每個城市的時鍾並不完全一致,以至於因為幾分鍾的時差而錯過火車。


    在美國一次鐵路事故,引起了巨大的社會輿論,因為兩輛火車相撞的原因是,兩個車站的調度時鍾相差了4分鍾。


    因此,英國從1840年開始統一國內的時間,並形成規範的列車時刻表。因為這它不僅關乎乘客的方便,還與生命安全緊密相扣。


    1884年,在華盛頓召開的國際經緯度會議決議,以經過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經線為本初子午線。這也就是世界計算時間和地理經度的起點。


    有句話說的很好:“時間才是存在的證明,它是唯一的測量單位。”


    “隻有時間證明了物質的存在,沒有時間我們就不存在,時間就是世界的本源……”


    實際上以滴漏、日晷、鍾表為代表的古代計時器,是古代妥妥的高科技。


    這些計時工具的上層就是曆法和天文了,而這裏麵不僅涉及到農耕的時節,還涉及到封建王朝特別重視的祭祀。


    我們常說的農曆或者叫陰曆其實並不是一個曆法。


    它是對曆史上各王朝製定和使用的一係列太陰曆的統稱。


    在秦王朝之前,中國的太陰曆不是太準確,日食、月食的時間經常預報錯,這樣的日曆經常耽誤農業生產。


    中國曆史上使用時間較長,比較有影響力的曆法成於漢武帝太初元年。


    當時漢武帝下令根據天文觀測的結果,對曆法進行調整,製定了《太初曆》。


    順便提一句,編製曆法本來就是漢代太史的職責之一。而《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就曾經參與《太初曆》的編訂工作。


    然而到了唐朝時,《太初曆》的累積誤差已經很大了,比如它預測的夏至會比真實的夏至晚幾天。


    於是,在唐玄宗開元年間,唐朝政府再度組織修訂曆法。


    而當時,印度的天文學隨著佛教和哲學一同傳入中國,多位印度天文家在朝廷的司天監供職。


    這其中,印度高僧善無畏來到長安後,將印度天文曆法帶到了中原。


    而善無畏的學生僧一行,主持製造了當時世界先進的“黃道遊儀”,又監製了一架天文鍾——“水運渾天儀”,測量出比較準確的時間,最終編訂了《大衍曆》


    《大衍曆》糾正了過去曆法的誤差,也確定了後來中國曆法的格式。


    到了元代,唐代製定的曆法累積誤差又很大了。


    於是元世祖忽必烈設立“西域星曆司”,特地邀請阿拉伯天文學家幫助改進曆法,編製了新的《萬年曆》。


    而在此基礎上,中國古代著名科學家郭守敬修訂了新的曆法——《授時曆》。它所依據的太陽年周期是365.2425日,和地球公轉的時間誤差已經非常小了。


    不過,上述這些太陰曆的曆法都迴避了一個問題,就是每一年的各節氣出現的時間是有差異的。


    在明朝末年,湯若望等人來到中國,試圖幫助明政府改進曆法。


    在明朝滅亡後,湯若望又到清王朝任職,並且幫助康熙皇帝製定了新的曆法,這才是我們俗稱的“農曆”。


    上述這些資料都有史可考,近幾年西方偽史論流行。


    不過冷靜下來,我們應該看到,也許西方人在學術上確實不像我們過往想象中的那麽嚴謹,然而說西方曆史大都是偽史卻也是以偏概全了。


    既然西方古代曆史都是偽造的,那麽文藝複興、啟蒙運動又是從何而來?


    如果這兩件事也是偽造的,那麽近代工業革命又是如何發生的?


    總不能咱老祖宗領先了幾千年,結果被一群隻知道膜拜上帝的野蠻人,通過接連兩次工業革命就給遠遠甩在身後了吧。


    這樣誇維度的提升就好像猿猴一夜之間進化成人類,除非有外星人相助,否則是不可能的。


    從計時和曆法這個在古代關係到上至天文、數學,下至材料、工藝技術的領域來看,至少在15-16世紀西方就領先於華夏。


    或許西方的希臘文明和羅馬文明相關的描述,確實有很多類似青島下水道的油紙包之類的杜撰,但說西方曆史全部是“偽史”就有點過分了。


    在中世紀的後期,以意大利城邦為典型的西歐文明,吸取了很多來自阿拉伯世界的智慧,再結合自身的宗教改革和文藝複興,真正把人類文明帶入到了工業時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舅舅去造反,我科技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芝士意麵的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芝士意麵的楓並收藏舅舅去造反,我科技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