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壯士斷腕
重生朱祁鎮,開啟盛世大明 作者:守拙而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迴到後宮,朱祁鎮按禮製先去了一趟慈寧宮,給太後請安。
慈寧殿內太後皺著眉頭,前些日子剛聽聞朱祁鎮召集藩王的事情,總覺得有些怪異。
藩王為帝國藩籬屏障,怎可輕離封地?
直到剛剛前殿傳來消息,太後才知道朱祁鎮居然要削藩!
這件事要是傳揚出去勢必引起軒然大波!
看到朱祁鎮到來,二話沒說就開口問詢。
“祁兒,你要廢藩?”
太後開門見山讓朱祁鎮一驚,他前腳才出乾清宮,後腳太後就知道了?
轉念一想,隨即釋懷,太後乃是後宮之主,家宴這種事情肯定會關注。
“不錯,朕意已決,廢藩。”
朱祁鎮沒有絲毫猶豫,斬釘截鐵的說道。
太後見狀眼中微微驚詫,隨後一揮衣袖。
“散了。”
待宮女侍從全部離開後,太後招了招手,示意朱祁鎮坐下。
“祁兒,能告訴為娘緣由嗎?”
“吸血於國,國家大害!”
一年七百萬兩啊!簡直吸血蟲,而且年年增加,大明再富足也養不起這麽多吸血蟲!
太後看著朱祁鎮堅定的目光,微微一歎。
“祁兒,此事須謹慎!”
她好歹監國十幾年,宗室之患她豈會不知?
削藩之策從朱棣的靖難之役開始就變得政治不正確。
何為政治不正確?朱棣靖難之役就是因為削藩引起的,皇帝削藩,就意味著國朝傾覆。
朱棣上台後采用的手段都是明升暗降的手法。
削兵權,給財權。最多再限製一下藩王自由,讓藩王隻能蝸居王府。
但是絕口不提削藩的事情,另外,藩王的存在也能一定程度拱衛皇權。
不管真有動亂藩王有沒有用,但是名義上藩王宗室是和皇帝站一起的,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幾十萬宗親數目在這放著,也能一定程度震懾心懷不軌的人,拱衛皇權。
而且沒有完全準備就削藩,勢必會引起國家動亂,心懷鬼胎者勢必會攛掇藩王做第二個朱棣!
朱祁鎮聽完太後的分析,反而更堅定了削藩的決心。
“母後不必再說,廢藩之事,兒臣已有決斷。”
朱祁鎮斬釘截鐵道。
現在才立國百年,宗室就已經尾大不掉,怪不得後世哪怕如名臣張居正之流亦絕口不提削藩。
到那時候,國家已經毒入骨髓,削藩就等於立刻毒發,不削還能讓國朝多延續一些時日。
趁如今中毒未深,還有得救!
朱祁鎮看著太後,站起身負手而立:
“母後,這天下,終究是天下人的天下。”
“如果讓朱家人吸骨敲髓,國朝必不久矣。”
太後聞言震驚的看著這個兒子,她從沒覺得眼前這個男子讓自己覺得如此陌生。
“母後萬福,兒臣告退!”
言罷,朱祁鎮沒有理會震驚的太後,大步走出宮門。
怕是廢藩之事,年後就會掀起軒然大波。
大明還沒有廢藩前例,因為都是親族,就算有過,皇上最多削俸訓誡,哪怕罪大惡極也隻賜死一人,兒子繼續可以承襲王位。
他要做的是前所未有之事,就必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
況且今時不同往日,藩王榮光早已不在。
朱棣起兵,靠的是手裏兩萬親兵,靠的是過人的軍事才能,靠的是帳下無雙的謀士姚廣孝,就這都勝的艱難。
現在的藩王一個個隻顧享樂,手裏要兵沒兵,要能力沒能力,拿什麽贏?
況且朱祁鎮也不是打算完全拋棄宗室,畢竟在這個家天下的時代不現實。
但前提要自立更生才行,想等著喂飯吃絕對不可能了。
……
正統十五年,正月初一。
京郊南,固安縣。
今年春節怕是王旭過的最不舒心的了。
他是固安縣縣令,固安縣離京城不過百裏,天子腳下容易升遷,本是一個好差事。
但今年這年他過的格外糟心,雖然漲工資了,但也有麻煩隨之而來。
錦衣衛就像幽靈一樣神出鬼沒的,禮是一點不敢收啊!
看著白花花的銀子就在眼前,自己還要假模假樣的裝清高,真累!
這也就罷了,好歹漲了點工資,可朱祁鎮前段時間發了聖旨,逢年過節,官員必須去烈士家裏探望慰問。
朱祁鎮自己也身體力行,京城的烈士遺孀都是親自前去。
剛開始王旭覺得不算什麽,結果走到傍晚才探望完三分之一時他才明白了問題的嚴重性。
想著渾水摸魚,又擔心他那好同僚把他給捅上去,畢竟寫個密折把他拉下水不要太簡單。
再想想那神出鬼沒的錦衣衛,得,還是看看下一家在哪來的實在。
就這樣大過年的街道上出現一幅奇特景象。
王旭帶著一群縣衙衙役,拎著大包小包的,走街串巷上門探望。
路過的百姓都不由驚奇,細細看來,探望的都是掛有烈士牌匾的民房。
眾人這才想起前段時間朱祁鎮頒布的聖旨,那會全城都貼了告示,但他們隻當玩笑。
自古當兵都是窮苦人家為求活路的生計,但凡有三畝薄田也不至於把腦袋別到褲腰帶上去玩命。
不克扣餉銀都燒高香了,還讓縣老爺上門探望?
就是做夢也不敢這麽夢啊!
但是今天他們發現,好像真的夢想成真了,縣老爺確實在挨家挨戶的探望。
這一勁爆消息立馬在全縣傳揚開來,人們爭先恐後的來觀瞧這一奇景。
看著平日高高在上的官老爺親手提著禮品,笑嗬嗬的噓寒問暖,眾人才確定自己不是在做夢!
“我的天,縣老爺真的來了?”
“縣老爺那可是天上的文曲星,居然去了老李家?老李家真是祖墳冒青煙了。”
“可不是怎麽,我知道老李家,整個一破落戶,老李都八十多了,老來得子,兒子戰死老李承受不住,沒多久也去了,家裏田都沒人耕了。”
“是啊,留下這孤兒寡母,他那幾個兄弟也不是東西,合著把老李的田都占了去,這是吃絕戶啊!”
街坊看著王旭帶著官員進了一件茅屋,議論起來。
老李一家短短數日連辦兩場喪事,街坊印象很深。
平日也時常聊起這苦命的一家。
慈寧殿內太後皺著眉頭,前些日子剛聽聞朱祁鎮召集藩王的事情,總覺得有些怪異。
藩王為帝國藩籬屏障,怎可輕離封地?
直到剛剛前殿傳來消息,太後才知道朱祁鎮居然要削藩!
這件事要是傳揚出去勢必引起軒然大波!
看到朱祁鎮到來,二話沒說就開口問詢。
“祁兒,你要廢藩?”
太後開門見山讓朱祁鎮一驚,他前腳才出乾清宮,後腳太後就知道了?
轉念一想,隨即釋懷,太後乃是後宮之主,家宴這種事情肯定會關注。
“不錯,朕意已決,廢藩。”
朱祁鎮沒有絲毫猶豫,斬釘截鐵的說道。
太後見狀眼中微微驚詫,隨後一揮衣袖。
“散了。”
待宮女侍從全部離開後,太後招了招手,示意朱祁鎮坐下。
“祁兒,能告訴為娘緣由嗎?”
“吸血於國,國家大害!”
一年七百萬兩啊!簡直吸血蟲,而且年年增加,大明再富足也養不起這麽多吸血蟲!
太後看著朱祁鎮堅定的目光,微微一歎。
“祁兒,此事須謹慎!”
她好歹監國十幾年,宗室之患她豈會不知?
削藩之策從朱棣的靖難之役開始就變得政治不正確。
何為政治不正確?朱棣靖難之役就是因為削藩引起的,皇帝削藩,就意味著國朝傾覆。
朱棣上台後采用的手段都是明升暗降的手法。
削兵權,給財權。最多再限製一下藩王自由,讓藩王隻能蝸居王府。
但是絕口不提削藩的事情,另外,藩王的存在也能一定程度拱衛皇權。
不管真有動亂藩王有沒有用,但是名義上藩王宗室是和皇帝站一起的,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幾十萬宗親數目在這放著,也能一定程度震懾心懷不軌的人,拱衛皇權。
而且沒有完全準備就削藩,勢必會引起國家動亂,心懷鬼胎者勢必會攛掇藩王做第二個朱棣!
朱祁鎮聽完太後的分析,反而更堅定了削藩的決心。
“母後不必再說,廢藩之事,兒臣已有決斷。”
朱祁鎮斬釘截鐵道。
現在才立國百年,宗室就已經尾大不掉,怪不得後世哪怕如名臣張居正之流亦絕口不提削藩。
到那時候,國家已經毒入骨髓,削藩就等於立刻毒發,不削還能讓國朝多延續一些時日。
趁如今中毒未深,還有得救!
朱祁鎮看著太後,站起身負手而立:
“母後,這天下,終究是天下人的天下。”
“如果讓朱家人吸骨敲髓,國朝必不久矣。”
太後聞言震驚的看著這個兒子,她從沒覺得眼前這個男子讓自己覺得如此陌生。
“母後萬福,兒臣告退!”
言罷,朱祁鎮沒有理會震驚的太後,大步走出宮門。
怕是廢藩之事,年後就會掀起軒然大波。
大明還沒有廢藩前例,因為都是親族,就算有過,皇上最多削俸訓誡,哪怕罪大惡極也隻賜死一人,兒子繼續可以承襲王位。
他要做的是前所未有之事,就必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
況且今時不同往日,藩王榮光早已不在。
朱棣起兵,靠的是手裏兩萬親兵,靠的是過人的軍事才能,靠的是帳下無雙的謀士姚廣孝,就這都勝的艱難。
現在的藩王一個個隻顧享樂,手裏要兵沒兵,要能力沒能力,拿什麽贏?
況且朱祁鎮也不是打算完全拋棄宗室,畢竟在這個家天下的時代不現實。
但前提要自立更生才行,想等著喂飯吃絕對不可能了。
……
正統十五年,正月初一。
京郊南,固安縣。
今年春節怕是王旭過的最不舒心的了。
他是固安縣縣令,固安縣離京城不過百裏,天子腳下容易升遷,本是一個好差事。
但今年這年他過的格外糟心,雖然漲工資了,但也有麻煩隨之而來。
錦衣衛就像幽靈一樣神出鬼沒的,禮是一點不敢收啊!
看著白花花的銀子就在眼前,自己還要假模假樣的裝清高,真累!
這也就罷了,好歹漲了點工資,可朱祁鎮前段時間發了聖旨,逢年過節,官員必須去烈士家裏探望慰問。
朱祁鎮自己也身體力行,京城的烈士遺孀都是親自前去。
剛開始王旭覺得不算什麽,結果走到傍晚才探望完三分之一時他才明白了問題的嚴重性。
想著渾水摸魚,又擔心他那好同僚把他給捅上去,畢竟寫個密折把他拉下水不要太簡單。
再想想那神出鬼沒的錦衣衛,得,還是看看下一家在哪來的實在。
就這樣大過年的街道上出現一幅奇特景象。
王旭帶著一群縣衙衙役,拎著大包小包的,走街串巷上門探望。
路過的百姓都不由驚奇,細細看來,探望的都是掛有烈士牌匾的民房。
眾人這才想起前段時間朱祁鎮頒布的聖旨,那會全城都貼了告示,但他們隻當玩笑。
自古當兵都是窮苦人家為求活路的生計,但凡有三畝薄田也不至於把腦袋別到褲腰帶上去玩命。
不克扣餉銀都燒高香了,還讓縣老爺上門探望?
就是做夢也不敢這麽夢啊!
但是今天他們發現,好像真的夢想成真了,縣老爺確實在挨家挨戶的探望。
這一勁爆消息立馬在全縣傳揚開來,人們爭先恐後的來觀瞧這一奇景。
看著平日高高在上的官老爺親手提著禮品,笑嗬嗬的噓寒問暖,眾人才確定自己不是在做夢!
“我的天,縣老爺真的來了?”
“縣老爺那可是天上的文曲星,居然去了老李家?老李家真是祖墳冒青煙了。”
“可不是怎麽,我知道老李家,整個一破落戶,老李都八十多了,老來得子,兒子戰死老李承受不住,沒多久也去了,家裏田都沒人耕了。”
“是啊,留下這孤兒寡母,他那幾個兄弟也不是東西,合著把老李的田都占了去,這是吃絕戶啊!”
街坊看著王旭帶著官員進了一件茅屋,議論起來。
老李一家短短數日連辦兩場喪事,街坊印象很深。
平日也時常聊起這苦命的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