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人一旦進來,他們一定不會僅僅滿足於江州江寧府那一小塊地方,在他們擴張之前,我們要想方設法拉近和他們的距離,這次迴京之後……」
他緩了一口氣,將這些天考慮的一件事鄭重其事說了出來。
「這次迴去我打算向太子殿下請求把農事處搬到江州來,我會第一個跟過來,我知道很多同僚花了十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就為了從地方調任京城當京官,我這次從京城出來不會強求大夥,要是不願過來的,我會奏請殿下讓諸位官復原職,不會讓諸位為難,畢竟到了江州之後,一著不慎,西海人和廟堂兩邊都會得罪,這是吃力不討好的差事。」
底下眾人再次陷入無言,就是嚴素光都沒料到文靖安會忽然講這個話題,半晌後,還是盧玉鄰和楊玄素等一批學生率先表示支持,其他鮮有人表態,因為這裏邊很多人都是從六部或者其他中央官署抽調過來的,特別是戶部、市舶司這種衙門的稅官,他們擔任的都是肥差,從京城到劍州談判可以,從京城調任江州不行,利益權衡,確實沒有必要到江州以身犯險。
文靖安也不強求,就連盧玉鄰他也是這麽說的:「你好不容易進了詹事府,你家人把你送到國子監就是為了這一天,如果你再迴江州,我這個做老師的就是毀你前程了。」
盧玉玲當即說道:「老師!如果是以前我會這麽想,可拜在你門下幫你做事這一年多,特別是這一趟和你去了劍州,我是再也不肯掛個官職潦草一生,與其渾渾噩噩混日子,不如跟著你為大盛做些事。」
楊玄素等人一批年輕的學生紛紛附和,文靖安抬手打住了他們:「我知道你們的心意,不過你們再想想吧,和家裏人說一聲,不要那麽衝動。」
說罷他率先離開,留下眾人麵麵相覷,嚴素光悄然跟了出去,文靖安在第三層的甲板上看海,嚴素光走近,問他:「為什麽忽然說這個?怎麽也不跟我和周洵商量一下?」
文靖安:「因為我把你們算在裏邊了。」
嚴素光:「……」
文靖安:「你和周洵也留在京城吧。」
第195章 爭執 人各有誌不做強求
嚴素光聽後隻留了一句話「我的事不用你操心」,說完直接就走了。
文靖安既不去勸也不去解釋,這件事後麵一定要麵對的,壓力不隻來自西海人和廟堂,還有他們自己內部,就拿周洵來說,他之前外放劍州多年,去年好不容易被召迴京城進入詹事府,妻兒也都接迴了京城,他是典型的「熬到頭了」,現在要他離京調任江州,是不是太強人所難了?
文靖安總不能用「為大盛奮不顧身」要求所有人不顧一切做出犧牲吧?這是無異於道德綁架了,而且這一次去江州和西海人打交道,做得好,不知猴年馬月是個頭;做得不好,就像文靖安之前說的,廟堂和西海兩邊都得罪,吃力不討好。最嚴重的,處理不慎將大盛和西海的關係鬧僵,到時候他們就是罪魁禍首。
這就是文靖安沒跟周洵和嚴素光商量直接和下麵的人說這件事的原因,站在他的角度,他得為周洵和嚴素光著想,人家捨身陪他到這一步已經付出很多了,周洵在西海大盛來迴奔波,嚴素光盡全力幫他協調舊黨官員,現在沒必要繼續跟他到江州以身犯險了。
就算是林寧宴和陳崇章,迴京之後他也會先說清楚這裏邊的利弊,無論做出什麽選擇,他都尊重,他甚至更希望他們留在京城,然而總有人需要付出,所以他選擇第一個到江州去。
他把這件事說出來之後,船上的氣氛顯然一下子就變了,這是他預料之內的結果,早說早好,到真正要做出選擇的時候,大家心裏都有份預備。
途中周洵和嚴素光也沒有找他說過這件事,見麵時話都少了很多,看來他們兩人達成了某種默契,倒是文妙安經常過來跟他匯報各種消息,小丫頭就是一句話:「小哥哥你放心,反正你去哪兒我就去哪兒!最後隻剩咱倆個,也要把這件事幹下去!」
文靖安笑而不語,很快,船入江州出海口。
為了節約時間,路過江寧府時他們不再停留,直接從江水溯流而上,走江州、淮州再到中州這段水路,四天之後,輪船駛入淮河河道,再半日路過新工業區鳴笛示意,但不在這裏的港口停靠,而是繼續往上走三十裏到京城南邊的淮河渡口。
林寧宴和陳崇章早就帶人在等他們了,迴來之前文靖安已經通過驛馬給林寧宴傳迴談判的結果,並大概說了在劍州發生的事,林寧宴接到他們,也不多問談判過程,而是直接問道:「明天去找殿下還是現在就去?」
文靖安:「宜早不宜遲,直接去吧。」
林寧宴瞭然,親自過去跟周洵說了,周洵便將簽好的公約、條約帶上,他們要把這些東西交給蕭慈祐,然後由蕭慈祐轉呈中書省,等待中書省審核,當然過程中元景帝也會派官員介入以確認這些公約、條約與大盛的利益無害。
這個審核的過程要花不少時間,西海人那邊也是一樣,他們也要等各自的國主做最後確認,故此雙方會有一段「空窗期」,文靖安等人這邊上交了談判文件之後,第二天到詹事府向蕭慈祐和三谘詢述職,主要是詳細說明這次談判的整個過程以及最後如何促成雙方合作,這些都是論功行賞的依據,到這裏他們這個談判團基本算是圓滿完成了談判任務。
他緩了一口氣,將這些天考慮的一件事鄭重其事說了出來。
「這次迴去我打算向太子殿下請求把農事處搬到江州來,我會第一個跟過來,我知道很多同僚花了十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就為了從地方調任京城當京官,我這次從京城出來不會強求大夥,要是不願過來的,我會奏請殿下讓諸位官復原職,不會讓諸位為難,畢竟到了江州之後,一著不慎,西海人和廟堂兩邊都會得罪,這是吃力不討好的差事。」
底下眾人再次陷入無言,就是嚴素光都沒料到文靖安會忽然講這個話題,半晌後,還是盧玉鄰和楊玄素等一批學生率先表示支持,其他鮮有人表態,因為這裏邊很多人都是從六部或者其他中央官署抽調過來的,特別是戶部、市舶司這種衙門的稅官,他們擔任的都是肥差,從京城到劍州談判可以,從京城調任江州不行,利益權衡,確實沒有必要到江州以身犯險。
文靖安也不強求,就連盧玉鄰他也是這麽說的:「你好不容易進了詹事府,你家人把你送到國子監就是為了這一天,如果你再迴江州,我這個做老師的就是毀你前程了。」
盧玉玲當即說道:「老師!如果是以前我會這麽想,可拜在你門下幫你做事這一年多,特別是這一趟和你去了劍州,我是再也不肯掛個官職潦草一生,與其渾渾噩噩混日子,不如跟著你為大盛做些事。」
楊玄素等人一批年輕的學生紛紛附和,文靖安抬手打住了他們:「我知道你們的心意,不過你們再想想吧,和家裏人說一聲,不要那麽衝動。」
說罷他率先離開,留下眾人麵麵相覷,嚴素光悄然跟了出去,文靖安在第三層的甲板上看海,嚴素光走近,問他:「為什麽忽然說這個?怎麽也不跟我和周洵商量一下?」
文靖安:「因為我把你們算在裏邊了。」
嚴素光:「……」
文靖安:「你和周洵也留在京城吧。」
第195章 爭執 人各有誌不做強求
嚴素光聽後隻留了一句話「我的事不用你操心」,說完直接就走了。
文靖安既不去勸也不去解釋,這件事後麵一定要麵對的,壓力不隻來自西海人和廟堂,還有他們自己內部,就拿周洵來說,他之前外放劍州多年,去年好不容易被召迴京城進入詹事府,妻兒也都接迴了京城,他是典型的「熬到頭了」,現在要他離京調任江州,是不是太強人所難了?
文靖安總不能用「為大盛奮不顧身」要求所有人不顧一切做出犧牲吧?這是無異於道德綁架了,而且這一次去江州和西海人打交道,做得好,不知猴年馬月是個頭;做得不好,就像文靖安之前說的,廟堂和西海兩邊都得罪,吃力不討好。最嚴重的,處理不慎將大盛和西海的關係鬧僵,到時候他們就是罪魁禍首。
這就是文靖安沒跟周洵和嚴素光商量直接和下麵的人說這件事的原因,站在他的角度,他得為周洵和嚴素光著想,人家捨身陪他到這一步已經付出很多了,周洵在西海大盛來迴奔波,嚴素光盡全力幫他協調舊黨官員,現在沒必要繼續跟他到江州以身犯險了。
就算是林寧宴和陳崇章,迴京之後他也會先說清楚這裏邊的利弊,無論做出什麽選擇,他都尊重,他甚至更希望他們留在京城,然而總有人需要付出,所以他選擇第一個到江州去。
他把這件事說出來之後,船上的氣氛顯然一下子就變了,這是他預料之內的結果,早說早好,到真正要做出選擇的時候,大家心裏都有份預備。
途中周洵和嚴素光也沒有找他說過這件事,見麵時話都少了很多,看來他們兩人達成了某種默契,倒是文妙安經常過來跟他匯報各種消息,小丫頭就是一句話:「小哥哥你放心,反正你去哪兒我就去哪兒!最後隻剩咱倆個,也要把這件事幹下去!」
文靖安笑而不語,很快,船入江州出海口。
為了節約時間,路過江寧府時他們不再停留,直接從江水溯流而上,走江州、淮州再到中州這段水路,四天之後,輪船駛入淮河河道,再半日路過新工業區鳴笛示意,但不在這裏的港口停靠,而是繼續往上走三十裏到京城南邊的淮河渡口。
林寧宴和陳崇章早就帶人在等他們了,迴來之前文靖安已經通過驛馬給林寧宴傳迴談判的結果,並大概說了在劍州發生的事,林寧宴接到他們,也不多問談判過程,而是直接問道:「明天去找殿下還是現在就去?」
文靖安:「宜早不宜遲,直接去吧。」
林寧宴瞭然,親自過去跟周洵說了,周洵便將簽好的公約、條約帶上,他們要把這些東西交給蕭慈祐,然後由蕭慈祐轉呈中書省,等待中書省審核,當然過程中元景帝也會派官員介入以確認這些公約、條約與大盛的利益無害。
這個審核的過程要花不少時間,西海人那邊也是一樣,他們也要等各自的國主做最後確認,故此雙方會有一段「空窗期」,文靖安等人這邊上交了談判文件之後,第二天到詹事府向蕭慈祐和三谘詢述職,主要是詳細說明這次談判的整個過程以及最後如何促成雙方合作,這些都是論功行賞的依據,到這裏他們這個談判團基本算是圓滿完成了談判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