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人饒有深意看向他二人,問道:「寧宴、靖安,你二人一動不動可是胸有成竹了?」
林寧宴答道:「確實有了些辭句,不過我自知並無詩才,寫出來的也是可有可無的拙作。」
王大人:「你的水平我還是知道的,不必過謙。」
林寧宴:「縣尊大人過獎。」
王大人又看了看文靖安,問道:「靖安如何?」
文靖安苦笑:「學生思來想去,心中還是沒有半點文墨。」
王大人說:「自古以來詩壇大家的名作多半是妙手偶得,指物作詩者往往牽強,不急不急,你且放寬心慢慢想,一壺酒的時間還是比七步成詩寬裕的。」
文靖安應了一聲,林寧宴看那邊的學子搶得差不多了,便跟文靖安對了一個眼神,隨後跟王大人和李碧存等人行了禮,起身寫詩去了。
看到文靖安還留在座上,陳守嚴有些繃不住了,但王大人和李碧存在場他又不好當麵區別對待文靖安,所以隻能幹著急。
文靖安同樣急!
雖然關於七夕的詩詞在他腦海裏不算少,但什麽「飛星傳恨銀漢迢迢啦」、「七月七日長生殿啦」都已經被他過濾掉了,因為這個世界的歷史是可以追溯到他原世界的宋朝的,宋之後是大寧朝,寧朝之後才到大盛,這意味著他不能抄襲唐宋詩詞,隻能從元明清到公元2021年這段時間找。
唐宋詩詞不能用,文靖安的詩詞世界瞬間失去了九分之一的色彩,剩下九分之八的黯淡無光。
所以想要直接找現成的關於七夕的詩詞是沒有的,至少他搜腸刮肚也找不出來,其實也不能怪他,元朝的文學高峰是戲曲,明清是小說,詩詞相對唐宋來說不是一個量級,能讓人記住且隨口背誦出來的便更加少之又少。
所以說他這個文抄公不好做,還是得自己動腦筋。
這種情況下他能怎麽辦?
既然直接拿來的用不了,那就隻能魔改了,反正上次那首「若為家國故」也正是魔改的結果。
順著這個思路,他可以選擇的範圍就多了一些。
眼看著李碧存溫的那壺酒開始冒出裊裊白氣,寫詩的時間便進入了倒計時。
這時林寧宴和陳崇章等不少學子都已經交出了詩作,按照詩會的規矩,紙張正麵寫詩背麵寫名,依次交到王大人和李碧存麵前,在桌麵上整齊疊好。
這時文靖安終於離開了自己的座位,到後麵去提筆寫下自己的二次創作。
當他交完卷之後,王大人便不再等,李碧存代為宣布:「諸位諸位,酒已溫好,請停筆,本桌再不收詩。」
那些直到現在還沒有眉目,或者差不多寫完的學子隻得停筆飲恨,直接失去了評選資格。
於是眾人都聚攏了過來,濟濟一堂,少說也有兩三百人。
李碧存清點了紙張的數量,共計得到詩作六十九首。
他和三位教習以及其他私塾的先生交叉審閱,最後挑出其中最為優秀的七首拱王大人親自定奪名次高低。
李碧存先給王大人倒了一杯溫好的酒,然後由他來讀第一首詩。
眾人屏息靜氣,王大人端坐聆聽。
李碧存讀完第一首,王大人搖頭不語,酒杯都沒有端。
顯然這首詩不足以讓他下酒。
李碧存讀完第二首,王大人微微頷首,撚起酒杯喝了一小口。
這首詩勉強能讓他入喉。
接著是第三首、第四首、第五首……王大人各自都給予了相應的表態。
由於文靖安是最後一個交卷的,因此他那首詩放到了最後。
這時那壺酒王大人才喝了一半。
前麵六首詩,雖然有林寧宴的佳作在,讓他一連喝了好幾杯,但整體上還是不能夠完全提起他的酒興,眼看著隻剩最後一首詩了,王大人和觀眾們即有些失落又有些期待,這最後的壓軸如果還不能博得眾口一詞的稱讚和認可,那麽這個詩會便算失敗了,沒能學子寫出膾炙人口的詩詞。
現在終於輪到最後一首詩了,李碧存攤開紙張,一字一句念了出來。
「蓮花鎮七夕詩會憶牛郎織女有感」
這題目王大人和眾人聽罷隻覺有些耳熟,但一般般,隻能算是切題了。
李碧存先念道:
「鵲橋語罷清宵半,」
王大人和眾人瞬間無語,仔細聆聽。
李碧存又念道:
「淚雨銀漢終不怨。」
王大人和眾人舒展眉目,想要急切知道後兩聯。
李碧存接著念道:
「人生若隻如初見,」
王大人和眾人不自覺的地「噝」地吸了一口氣。
李碧存最後念道:
「何事秋風悲畫扇?」
王大人:「???」
眾人:「!!!」
不知不覺間,王大人情不自禁站了起來,也不管什麽官老爺的身份風度了,伸手一把將李碧存手中的紙張抄了過去,他瞪著紙麵上工整卻稍顯稚嫩的館閣體,一字一句又讀了一遍。
「鵲橋語罷清宵半,」
「淚雨銀漢終不怨。」
「人生若隻如初見,」
「何事秋風悲畫扇?」
什麽意思呢?
牛郎織女鵲橋相會,訴說完相思之苦已經是大半夜了,但即便是又要分離淚灑銀河他們也始終是心甘情願。可是啊,如果(牛郎織女)能像初相識時那樣快樂無憂,那又何必相離相棄呢?
林寧宴答道:「確實有了些辭句,不過我自知並無詩才,寫出來的也是可有可無的拙作。」
王大人:「你的水平我還是知道的,不必過謙。」
林寧宴:「縣尊大人過獎。」
王大人又看了看文靖安,問道:「靖安如何?」
文靖安苦笑:「學生思來想去,心中還是沒有半點文墨。」
王大人說:「自古以來詩壇大家的名作多半是妙手偶得,指物作詩者往往牽強,不急不急,你且放寬心慢慢想,一壺酒的時間還是比七步成詩寬裕的。」
文靖安應了一聲,林寧宴看那邊的學子搶得差不多了,便跟文靖安對了一個眼神,隨後跟王大人和李碧存等人行了禮,起身寫詩去了。
看到文靖安還留在座上,陳守嚴有些繃不住了,但王大人和李碧存在場他又不好當麵區別對待文靖安,所以隻能幹著急。
文靖安同樣急!
雖然關於七夕的詩詞在他腦海裏不算少,但什麽「飛星傳恨銀漢迢迢啦」、「七月七日長生殿啦」都已經被他過濾掉了,因為這個世界的歷史是可以追溯到他原世界的宋朝的,宋之後是大寧朝,寧朝之後才到大盛,這意味著他不能抄襲唐宋詩詞,隻能從元明清到公元2021年這段時間找。
唐宋詩詞不能用,文靖安的詩詞世界瞬間失去了九分之一的色彩,剩下九分之八的黯淡無光。
所以想要直接找現成的關於七夕的詩詞是沒有的,至少他搜腸刮肚也找不出來,其實也不能怪他,元朝的文學高峰是戲曲,明清是小說,詩詞相對唐宋來說不是一個量級,能讓人記住且隨口背誦出來的便更加少之又少。
所以說他這個文抄公不好做,還是得自己動腦筋。
這種情況下他能怎麽辦?
既然直接拿來的用不了,那就隻能魔改了,反正上次那首「若為家國故」也正是魔改的結果。
順著這個思路,他可以選擇的範圍就多了一些。
眼看著李碧存溫的那壺酒開始冒出裊裊白氣,寫詩的時間便進入了倒計時。
這時林寧宴和陳崇章等不少學子都已經交出了詩作,按照詩會的規矩,紙張正麵寫詩背麵寫名,依次交到王大人和李碧存麵前,在桌麵上整齊疊好。
這時文靖安終於離開了自己的座位,到後麵去提筆寫下自己的二次創作。
當他交完卷之後,王大人便不再等,李碧存代為宣布:「諸位諸位,酒已溫好,請停筆,本桌再不收詩。」
那些直到現在還沒有眉目,或者差不多寫完的學子隻得停筆飲恨,直接失去了評選資格。
於是眾人都聚攏了過來,濟濟一堂,少說也有兩三百人。
李碧存清點了紙張的數量,共計得到詩作六十九首。
他和三位教習以及其他私塾的先生交叉審閱,最後挑出其中最為優秀的七首拱王大人親自定奪名次高低。
李碧存先給王大人倒了一杯溫好的酒,然後由他來讀第一首詩。
眾人屏息靜氣,王大人端坐聆聽。
李碧存讀完第一首,王大人搖頭不語,酒杯都沒有端。
顯然這首詩不足以讓他下酒。
李碧存讀完第二首,王大人微微頷首,撚起酒杯喝了一小口。
這首詩勉強能讓他入喉。
接著是第三首、第四首、第五首……王大人各自都給予了相應的表態。
由於文靖安是最後一個交卷的,因此他那首詩放到了最後。
這時那壺酒王大人才喝了一半。
前麵六首詩,雖然有林寧宴的佳作在,讓他一連喝了好幾杯,但整體上還是不能夠完全提起他的酒興,眼看著隻剩最後一首詩了,王大人和觀眾們即有些失落又有些期待,這最後的壓軸如果還不能博得眾口一詞的稱讚和認可,那麽這個詩會便算失敗了,沒能學子寫出膾炙人口的詩詞。
現在終於輪到最後一首詩了,李碧存攤開紙張,一字一句念了出來。
「蓮花鎮七夕詩會憶牛郎織女有感」
這題目王大人和眾人聽罷隻覺有些耳熟,但一般般,隻能算是切題了。
李碧存先念道:
「鵲橋語罷清宵半,」
王大人和眾人瞬間無語,仔細聆聽。
李碧存又念道:
「淚雨銀漢終不怨。」
王大人和眾人舒展眉目,想要急切知道後兩聯。
李碧存接著念道:
「人生若隻如初見,」
王大人和眾人不自覺的地「噝」地吸了一口氣。
李碧存最後念道:
「何事秋風悲畫扇?」
王大人:「???」
眾人:「!!!」
不知不覺間,王大人情不自禁站了起來,也不管什麽官老爺的身份風度了,伸手一把將李碧存手中的紙張抄了過去,他瞪著紙麵上工整卻稍顯稚嫩的館閣體,一字一句又讀了一遍。
「鵲橋語罷清宵半,」
「淚雨銀漢終不怨。」
「人生若隻如初見,」
「何事秋風悲畫扇?」
什麽意思呢?
牛郎織女鵲橋相會,訴說完相思之苦已經是大半夜了,但即便是又要分離淚灑銀河他們也始終是心甘情願。可是啊,如果(牛郎織女)能像初相識時那樣快樂無憂,那又何必相離相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