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靖安心裏自然又是感動,有處處為自己著想的父母,這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幸福。
所以他也不好拒絕,便跟著文三貴去了杏陌村。
杏陌村的私塾由本村一位姓李的老童生開辦,這位李童生年輕時考過了縣試和府試,可成了童生之後屢次參加院試都是無功而返,久而久之他自己沒了信心,便幹脆迴村辦了私塾,專門為杏陌村和隔壁幾個村子的進學兒童開蒙。
文靖安和文三貴到了杏陌村時,私塾裏邊已經傳出朗朗讀書聲了。
看來即便這些鄉下村子的莊稼人以務農為主,可還是有人選擇讓自家孩子往讀書路上走的,畢竟古代士農工商,讀書人才是「人上人」。
文三貴讓文靖安先在門口等著,他自己進去找人。
不多時,一位頭戴方巾,身穿長衫的老先生和文三貴一道走了出來。
這就是私塾的李童生了。
李童生麵相清瘦,留了一撮鬍鬚,一眼看去便知是那種典型的老學究。
他瞧了文靖安一眼,隨即問文三貴道:「稚子今歲幾何?」
文靖安:「……」
文三貴想了好一會才明白這句文縐縐的話是什麽意思,迴道:「八歲了。」
李童生點了點頭,說道:「年紀是大了些,不過……子曰有教無類,任何人來求學老夫都是一視同仁的。」
文三貴:「謝李夫子,靖安,快謝過李夫子。」
文靖安向他拜了一拜,恭敬道:「謝過李夫子。」
表麵寒暄完就要到說到實際問題了,李童生也不拐彎抹角,直言道:「我這一年的束脩收五錢銀子,筆墨紙書爾等自備,今日交了束脩,今日便可入學。」
文靖安聽罷心裏一下就泄了氣,5錢銀子相當於半兩,也就是500文錢,文三貴和陳三娘哪裏出得起?
要知道分家的時候,大嫂可是一分錢沒給他們帶走的,文三娘所剩的隻有陳何氏給的那點私錢,那些錢給文靖安買了書,又買了二兩鹽之後已經所剩無幾了。
豈料文三貴和陳三娘早就給文靖安做好了打算,此時文三貴直接從懷裏拿出一張契書,正是昨日分家時村長給他們家寫的田契,文三貴道:「李夫子,我家靖安的束脩先用田契頂著,最遲明年這個日子我會把五錢銀子交給夫子,如果做不到,我家的田畝就是夫子的了。」
文靖安聽罷心裏一驚,他當然不肯,田地可是古代農民活命的根本,要是因為他而導致文三貴和陳三娘連田地都丟了,他心裏無論如何過不去。
「爹,這絕對不行!我們先迴家,等湊足了束脩再來找夫子。」
豈料向來聽溫順老實的文三貴這迴異常堅決,說道:「你娘說鎮上的孩子五六歲就開始上私塾,你現在八歲已經晚了好幾年,等湊夠束脩不知道又得等多久,這件事我和你娘決定了,不用你多心。」
文靖安:「……」
李童生倒是見過寒門父母再困難也送孩子來進學的,但沒見過像文三貴這種用田契來頂束脩的,不過對他來說束脩可以是銀子、酒肉、蔬果等等物品,當然也可以是田契,而且他注意到文三貴那紙契書上寫的是整整兩畝田,那可比五錢銀子值錢多了,萬一明年這個時候文三貴交不起,他可就賺大發了,反正橫豎他不會吃虧。
李童生抱著這份小心思,和文三貴道:「看在你為人父母的難處上,老夫且答應你。」
文三貴趕緊緻謝,李童生領著他和文靖安進了私塾大門,找了筆墨紙張寫了一式兩份的契約,上麵大致的內容就是田契頂束脩之事,李童生和文三貴都摁了手印,一人一份。
文三貴小心翼翼將契書收好,叮囑文靖安道:「好好跟夫子念書,不用多心,晚上放學早點迴家。」
文靖安在目睹整個過程的時候心裏已經不是滋味,此時文三貴這麽說了,他還能說些什麽呢?
唯有不辜負他和陳三娘的良苦用心罷了。
文三貴走後,李童生直接把文靖安從大堂領到了教房裏。
李童生這家私塾一共就分兩個班,像文靖安這種新進的學童統一歸在一個班,而另一個班的學子則是已經讀完三百千等啟蒙課本,自己會寫字,開始學四書了。
文靖安數了下,這個小班的「同學」並不多,連他在內一共也才9個人。
大班那邊人數更少,隻有5個人。
這些學童都瞪大眼睛看文靖安,無論古代現代,同學們對插班生都充滿好奇。
不過有李童生在,他們都不敢太出格。
本來兒童蒙學第一天要夫子舉行所謂的「開蒙禮」,但李童生這種鄉下私塾沒那麽多講究,他隻是按照慣例介紹了下文靖安,然後指著班裏靠後的一張小木桌,說道:「以後你就坐那。」
文靖安過去乖乖坐好,把從家裏帶來的三百千擺在桌角。
李童生讓其他學童繼續念書,他過來翻了翻文靖安桌麵上的幾本書,對文靖安道:「你父母很捨得為你花錢,你更應發奮勤學才是。」
文靖安道:「學生一定盡力,還請先生教誨。」
李童生雖然愛錢,可對於天資出眾的學童他還是盡心教導而且另眼相看的,畢竟如果從他手裏教出另一位童生或者是秀才,那他臉上也會增光,剛才在門外他就發現文靖安有些與眾不同,那副柔弱的身子骨和偏白皙的麵相跟一般莊稼人的糙孩子儼然不同,一看便知是讀書的好種子,此時聽文靖安對答如流,心裏更多了幾分好感。
所以他也不好拒絕,便跟著文三貴去了杏陌村。
杏陌村的私塾由本村一位姓李的老童生開辦,這位李童生年輕時考過了縣試和府試,可成了童生之後屢次參加院試都是無功而返,久而久之他自己沒了信心,便幹脆迴村辦了私塾,專門為杏陌村和隔壁幾個村子的進學兒童開蒙。
文靖安和文三貴到了杏陌村時,私塾裏邊已經傳出朗朗讀書聲了。
看來即便這些鄉下村子的莊稼人以務農為主,可還是有人選擇讓自家孩子往讀書路上走的,畢竟古代士農工商,讀書人才是「人上人」。
文三貴讓文靖安先在門口等著,他自己進去找人。
不多時,一位頭戴方巾,身穿長衫的老先生和文三貴一道走了出來。
這就是私塾的李童生了。
李童生麵相清瘦,留了一撮鬍鬚,一眼看去便知是那種典型的老學究。
他瞧了文靖安一眼,隨即問文三貴道:「稚子今歲幾何?」
文靖安:「……」
文三貴想了好一會才明白這句文縐縐的話是什麽意思,迴道:「八歲了。」
李童生點了點頭,說道:「年紀是大了些,不過……子曰有教無類,任何人來求學老夫都是一視同仁的。」
文三貴:「謝李夫子,靖安,快謝過李夫子。」
文靖安向他拜了一拜,恭敬道:「謝過李夫子。」
表麵寒暄完就要到說到實際問題了,李童生也不拐彎抹角,直言道:「我這一年的束脩收五錢銀子,筆墨紙書爾等自備,今日交了束脩,今日便可入學。」
文靖安聽罷心裏一下就泄了氣,5錢銀子相當於半兩,也就是500文錢,文三貴和陳三娘哪裏出得起?
要知道分家的時候,大嫂可是一分錢沒給他們帶走的,文三娘所剩的隻有陳何氏給的那點私錢,那些錢給文靖安買了書,又買了二兩鹽之後已經所剩無幾了。
豈料文三貴和陳三娘早就給文靖安做好了打算,此時文三貴直接從懷裏拿出一張契書,正是昨日分家時村長給他們家寫的田契,文三貴道:「李夫子,我家靖安的束脩先用田契頂著,最遲明年這個日子我會把五錢銀子交給夫子,如果做不到,我家的田畝就是夫子的了。」
文靖安聽罷心裏一驚,他當然不肯,田地可是古代農民活命的根本,要是因為他而導致文三貴和陳三娘連田地都丟了,他心裏無論如何過不去。
「爹,這絕對不行!我們先迴家,等湊足了束脩再來找夫子。」
豈料向來聽溫順老實的文三貴這迴異常堅決,說道:「你娘說鎮上的孩子五六歲就開始上私塾,你現在八歲已經晚了好幾年,等湊夠束脩不知道又得等多久,這件事我和你娘決定了,不用你多心。」
文靖安:「……」
李童生倒是見過寒門父母再困難也送孩子來進學的,但沒見過像文三貴這種用田契來頂束脩的,不過對他來說束脩可以是銀子、酒肉、蔬果等等物品,當然也可以是田契,而且他注意到文三貴那紙契書上寫的是整整兩畝田,那可比五錢銀子值錢多了,萬一明年這個時候文三貴交不起,他可就賺大發了,反正橫豎他不會吃虧。
李童生抱著這份小心思,和文三貴道:「看在你為人父母的難處上,老夫且答應你。」
文三貴趕緊緻謝,李童生領著他和文靖安進了私塾大門,找了筆墨紙張寫了一式兩份的契約,上麵大致的內容就是田契頂束脩之事,李童生和文三貴都摁了手印,一人一份。
文三貴小心翼翼將契書收好,叮囑文靖安道:「好好跟夫子念書,不用多心,晚上放學早點迴家。」
文靖安在目睹整個過程的時候心裏已經不是滋味,此時文三貴這麽說了,他還能說些什麽呢?
唯有不辜負他和陳三娘的良苦用心罷了。
文三貴走後,李童生直接把文靖安從大堂領到了教房裏。
李童生這家私塾一共就分兩個班,像文靖安這種新進的學童統一歸在一個班,而另一個班的學子則是已經讀完三百千等啟蒙課本,自己會寫字,開始學四書了。
文靖安數了下,這個小班的「同學」並不多,連他在內一共也才9個人。
大班那邊人數更少,隻有5個人。
這些學童都瞪大眼睛看文靖安,無論古代現代,同學們對插班生都充滿好奇。
不過有李童生在,他們都不敢太出格。
本來兒童蒙學第一天要夫子舉行所謂的「開蒙禮」,但李童生這種鄉下私塾沒那麽多講究,他隻是按照慣例介紹了下文靖安,然後指著班裏靠後的一張小木桌,說道:「以後你就坐那。」
文靖安過去乖乖坐好,把從家裏帶來的三百千擺在桌角。
李童生讓其他學童繼續念書,他過來翻了翻文靖安桌麵上的幾本書,對文靖安道:「你父母很捨得為你花錢,你更應發奮勤學才是。」
文靖安道:「學生一定盡力,還請先生教誨。」
李童生雖然愛錢,可對於天資出眾的學童他還是盡心教導而且另眼相看的,畢竟如果從他手裏教出另一位童生或者是秀才,那他臉上也會增光,剛才在門外他就發現文靖安有些與眾不同,那副柔弱的身子骨和偏白皙的麵相跟一般莊稼人的糙孩子儼然不同,一看便知是讀書的好種子,此時聽文靖安對答如流,心裏更多了幾分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