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屋子裏窩了不少時日,明容覺得自己還是該出去走走,畢竟還沒收到奧古孜的死訊,自己沒的這般晦氣。
雖知道懷玉必然擔心自己,但明容此時懶怠進宮,也不想出侯府,隻在院子裏走動,光舟一早和徐照樸出去了,光艫自然在程宅,家裏又隻留了明容和程夫人兩個女子。
“外頭冷,姑娘走一會兒就迴去吧,這病才剛好,別吹了風又發了。”吳山給她攏了攏披風。
“迴去能做什麽呢?無非坐那兒發呆打發時間罷了。若是讀書作畫,免不得又生發遐想,惹得傷心。吹會兒風,反而還舒服些。”
吳山便不說話了,思索片刻,又道:“或者,去找夫人一起繡繡花,也是好的。”
明容停駐,半晌,長長的歎了口氣。
“我經營多年,便是不想像大多數女子一樣,男人們在外麵拋頭顱灑熱血,女人在後院裏繡花打球,那還有什麽意思。奧古孜生死未卜,繡花……我怎麽繡得出來。”
甚至騎馬、打球……什麽都好,她就是覺得不能夠是繡花。
一個安靜的,適合卷下珠簾,讓一個閨閣中的女子一個人靜悄悄完成的,或許還要有紅淚落在絹帛上,或許還要像大梁大多數學繡工的女子們一樣,畢生都是為了繡好兩隻鴛鴦一朵牡丹。
她現在不想做。
“我沒有責怪你。”
見吳山低頭不語,明容輕拍她的肩膀,抬頭見江潮從前院那頭過來。
她本想問江潮怎麽又老往前麵跑,被程夫人捉到了不好,江潮卻先開口道:“姑娘,靖王來了。”
“靖王?”
明容未曾去趙叔元開府的宴席,因此還得反應片刻,才明白這個“靖王”說的是趙叔元。
“聖人竟是給他‘靖’這個封號麽?”
她忍不住感歎,靖,安也,趙叔元也算有救駕之功,靖字如今封給他,聖人是想讓他在家國上也有更大的功勞。
畢竟叔文之前中毒,加上本來冬日裏腿腳就不太好,叔慈是個沒什麽進取心的,要有皇子建功立業,皇帝隻能把希望寄托在趙叔元身上了。
“他來做什麽?”
“王爺是來見姑娘的。”
“這個時候來見我?”明容不禁苦笑,“他別是來笑話我的就好。”
“王爺如何是那樣的人呢?姑娘還是見一見吧。”吳山勸道。
越山站在一旁瞥了一眼吳山,吳山與她們不同,她們隻聽明容的吩咐辦事,但吳山是她們當中最年長的,有時候愛為明容打算,還為此惹明容生氣過幾迴。
明容搖搖頭:“我知曉他不是這樣的人,隻是我心裏不痛快罷了 ”
明容讓江潮去傳話,叫趙叔元在外麵花廳稍等片刻,江潮小跑離開,明容則自己帶著人往前麵走。
到那兒已架起了屏風,四圍的簾子都被壓住,免得外麵的冷風灌進來,隔著屏風,看到一個模糊的人影盤腿坐著。
“臣女見過王爺。”
趙叔元連忙換了個姿勢,跪坐在墊子上拱手道:“你我何必如此生分。”
見明容不為所動,趙叔元張了張嘴,終於開口道:“……前些日子聽聞你病了,如今可大好了?”
明容微微勾唇:“勞煩王爺掛心了,如今已無礙了。”
“阿史那王子他……”趙叔元抬頭看了一眼明容的反應,看沒什麽異樣,才繼續道,“我有留心盯著,並沒有他的消息從北方過來,沒有消息,便是如今最好的了。”
“我知道的。”明容淡淡道。
說來也怪,峪倫部出事至今,她竟覺得麵對趙叔元時自己會更自然。
跟家裏人在一起時,總怕他們擔心自己,麵對別人,這些私底下的情緒又不能開口,懷玉的背後有皇帝,她在此時也不敢妄言。所以……到頭來竟然是這個蟄伏多年對她甚是了解,又被自己“甩了”的趙叔元更合適。
不用在乎他怎麽想,也不用擔心他會怎麽做。
明容很喜歡鄭皇後,她的公正磊落也傳給了自己的所有孩子,趙叔元比起兩位兄長,雖然更內斂沉鬱,卻不會做陰私害人的事情。
“懷玉在宮裏怎麽樣?”明容問道。
“她很擔心你,隻是快到年關了,現在很多事情母親都交給她做,一時半刻的也出不來,不然她早就出宮尋你了。”
“明年懷鐺姐姐出嫁,怕是有的忙了。晉王……應當快要到長安了。”
趙叔元點了點頭:“算日子應該就在年前了,再不濟過年那幾天也能到,不過哪有大過年的還在路上是,怕是趕也要趕到。”
“過些時日母親宮裏過小年,你可要進宮來看看?”
“鄭娘子的宴席,我原是不該拒絕,隻是我現在實在沒什麽聚散的心情,王爺恐怕要失望了,還請轉告鄭娘子,想必她……也能明白我。”
“如果知道奧古孜活著的消息,你是不是能好些?”趙叔元忍不住道。
明容一愣,輕聲道:“你這是何意?”
“我會讓人努力去找的,所以你也……照顧好自己。”趙叔元低著頭,兩手攥著袖口,驀地鬆開,袖口皺了一片。
“趙叔元。”
忽然聽見明容叫他名字,趙叔元一下沒反應過來,有些木訥地抬起眼皮,然後才如夢初醒般坐得更直了些。
“什麽事?”
“多謝你了,是我私心選擇了奧古孜,你卻還對我這樣好。”
她知道趙叔元一定清楚,將她指婚於奧古孜,並不僅僅是為了穩定西北的局勢,如果她不願意,沒有人會強迫她,尤其是明容的父母。
她也以為趙叔元從前對自己的好隻是一同長大的兩小無猜,亦或是出於禮教的責任,但如今看來,或許自己差點就失去一個很真摯的朋友。
“……阿史那王子驍勇善戰,青年中無人能出其右,莫說是你,我同為男子也欣賞有加,我又為何因此而冷落你。你我從小也一道進學,也是多年的情誼。況且……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你也有為自己選擇良人的權利。”
趙叔元輕輕歎了一聲,作為家裏的老三,他已經習慣於承認自己並不是最好的那一個。
“趙叔元,別這樣說話,你也很好,隻是一定有更好的人在未來等你。”
明容擰著手裏的絹帕,上麵繡著的木蘭花被扭成了一團。
“但願我能像你一樣,遇到這般幸事。”趙叔元輕笑一聲,一襲白衣勝雪,明容隔著屏風瞧著,淡淡一笑。
臨別時,趙叔元讓吳山塞給她一個荷包,隻說迴了自己院子再看,明容沒有多問,默默收在袖子裏。
合上門,把北風都關在外麵,明容讓丫鬟們都退出去,自己坐在書桌前,拿出趙叔元的荷包。
她深吸了一口氣,近日總覺得疲乏,不知還有沒有力氣拆一個秘密。
抽開線,撚出裏麵一張字條。
“西北有疑,事出大梁。”
明容將字條放在蠟燭的火焰尖上,慢慢點燃了丟進火盆裏,轉身把荷包收在匣子裏鎖好。
她並不意外這樣的結果,思前想後,還是想去諸言居一趟。
“哎喲,這麽大的風,姑娘怎麽來了。”
鍾媽媽遠遠瞧見明容踏進院子,迎上前,撐傘擋住風,到屋簷下將傘交給小丫鬟,伸手替明容把鬥篷取下來。
“身邊也不帶個人,半路上又吹得頭疼腦熱的可怎麽辦?”見丫鬟們都不在,鍾媽媽忍不住數落道。
明容無奈地笑著擺了擺手:“我哪裏就這麽嬌弱,是我叫她們不要跟著的,就這麽點距離,我過來看看母親罷了。”
鍾媽媽還欲說什麽,聞言會意,給周圍人使了個眼色,推開門進去報知程夫人,便帶著人都走了。
程夫人坐在裏麵看書,抬頭望著明容走進來,微微行禮,在她身旁坐下。
“聽聞靖王剛來過,可是有什麽事要告訴我的?”
明容搖了搖頭:“也沒什麽要緊事,王爺叫我保重身體罷了。”
程夫人失笑:“瞧他封了王,真是你我稱唿都顯得生分了,不是王爺就是靖王的。”
“他既封王,倒也合該如此。”
程夫人又自己接上話,盯著窗棱,若有所思。
“阿爺和大哥,這幾日都在忙些什麽?”
“你病的這些日子,除了準備晉王和閩王上京,最要緊的自然是西北的事情,鐵騎兵在你阿爺麾下,自要加急尋找阿史那王子和公主的下落。”
程夫人說得委婉,也不敢露出絲毫會讓明容誤會奧古孜身死的字眼。
“峪倫部當真救不迴來了麽?契赫勒竟如此厲害。”明容問道。
程夫人搖頭道:“草原上的事情,我又如何知曉,待你阿爺迴來了,再問他也不遲。”
“阿娘。”
程夫人仰起臉,看著明容。
“之前你與阿爺同我說,等奧古孜迴來了,聖人還是會讓我嫁與他。”
程夫人愣神片刻,訥訥地點了點頭:“應當是如此的。”
明容忽的一笑,緩緩擺頭:“我當時想著,心裏倒也好受些,隻要還能同他在一塊兒,日子就還有盼頭,我會想辦法讓他快樂,慢慢走出來。”
“可是……若是他死了呢?若是他即使活著迴來,也同平民無二,我又該怎麽辦呢?”
“你不會嫌棄他無權無勢。”程夫人了解她。
明容沒有否認:“咱們家並不缺權勢,反倒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
“聖人是再不會忌憚猜忌奧古孜了,可這樣的他,將我嫁過去又有何用處呢?豈不是白白浪費了我這個昭陽縣主。”
“聖人愛護你,不會如此的。”程夫人皺眉道。
“阿娘可還記得當年的德妃,還有四皇子叔衡?”
當年京城兵變一事,正是由宮中禍事而起,還帶走了程皓,程夫人怎麽可能忘記。
“記得,怎麽提起這個?”
“當年德妃不顧四皇子安危,一心算計,生生熬死了四皇子,聖人因此大怒,最後賜德妃一死……可是阿娘,許多年過去了,聖人變了,他還是護我,縱我,可惜他沒那麽愛我了。”
明容垂著頭,等待程夫人驚慌地責備她,卻沒有等到,她有些茫然地抬起頭,看著程夫人。
程夫人麵上沒有什麽表情,看不出是憤怒驚訝亦或是難過,隻是淡淡地望著明容,半晌,垂眼將書合上,放到一邊。
“聖人是一個好皇帝。”
“我小的時候,阿娘就告訴過我,聖人是個好皇帝,但首先是個好人。阿爺與聖人是表親,從小兒與聖人一塊兒長大,看護聖人,我年幼的時候,聖人也當我和懷玉一般,從不偏袒誰,可是阿娘,阿爺,哥哥,還有我,我們在聖人眼裏越來越隻像臣子了,阿爺會因為我的婚事擔心聖人的猜忌,我也要時刻小心,如履薄冰,才能盡量不在聖人麵前說錯話、做錯事。”
“聖人本就是帝王,你我本就是為人臣子,怎可再奢求許多?”程夫人道。
明容鼻子有些發酸,連著麵頰都有些酸澀。
“我知道,可我隻是心裏難受。明明我們別無二心,阿爺多少次出生入死,為什麽到頭來還是這樣的結果。甚至之前叔文殿下中毒一事,他是儲君,更是聖人的親生兒子,可聖人最後連康彤兒都未處置,隻是給出了……最好的辦法。”
“阿娘,關心則亂,但是聖人好像不關心了。他沒有對不起大梁,隻是……”
明容不知道該如何開口,皇帝做到了他職責所係,她不該有任何指責,隻是心裏空落落的,也為著奧古孜的事情,她怕皇帝最後還是給出了最正式最屬於皇帝的解決辦法。
“你這些天累了。”
程夫人輕歎,抬手拍了拍明容的肩膀。
“別胡思亂想這許多,神思恍惚,反而傷身體,快過年了,不如與你閨中的朋友多走動走動,倒還好些。”
程夫人拉起女兒的手,許是剛才來的路上凍著了,現在摸著還有些冰涼,她握在手裏,嗬了幾口氣,輕輕揉了揉。
“我們隻是都做了自己分內的事情,你到了阿娘這個年紀,就會明白的,沒有那麽多值得難過不難過的事情,自己舒坦了,才最要緊。”
雖知道懷玉必然擔心自己,但明容此時懶怠進宮,也不想出侯府,隻在院子裏走動,光舟一早和徐照樸出去了,光艫自然在程宅,家裏又隻留了明容和程夫人兩個女子。
“外頭冷,姑娘走一會兒就迴去吧,這病才剛好,別吹了風又發了。”吳山給她攏了攏披風。
“迴去能做什麽呢?無非坐那兒發呆打發時間罷了。若是讀書作畫,免不得又生發遐想,惹得傷心。吹會兒風,反而還舒服些。”
吳山便不說話了,思索片刻,又道:“或者,去找夫人一起繡繡花,也是好的。”
明容停駐,半晌,長長的歎了口氣。
“我經營多年,便是不想像大多數女子一樣,男人們在外麵拋頭顱灑熱血,女人在後院裏繡花打球,那還有什麽意思。奧古孜生死未卜,繡花……我怎麽繡得出來。”
甚至騎馬、打球……什麽都好,她就是覺得不能夠是繡花。
一個安靜的,適合卷下珠簾,讓一個閨閣中的女子一個人靜悄悄完成的,或許還要有紅淚落在絹帛上,或許還要像大梁大多數學繡工的女子們一樣,畢生都是為了繡好兩隻鴛鴦一朵牡丹。
她現在不想做。
“我沒有責怪你。”
見吳山低頭不語,明容輕拍她的肩膀,抬頭見江潮從前院那頭過來。
她本想問江潮怎麽又老往前麵跑,被程夫人捉到了不好,江潮卻先開口道:“姑娘,靖王來了。”
“靖王?”
明容未曾去趙叔元開府的宴席,因此還得反應片刻,才明白這個“靖王”說的是趙叔元。
“聖人竟是給他‘靖’這個封號麽?”
她忍不住感歎,靖,安也,趙叔元也算有救駕之功,靖字如今封給他,聖人是想讓他在家國上也有更大的功勞。
畢竟叔文之前中毒,加上本來冬日裏腿腳就不太好,叔慈是個沒什麽進取心的,要有皇子建功立業,皇帝隻能把希望寄托在趙叔元身上了。
“他來做什麽?”
“王爺是來見姑娘的。”
“這個時候來見我?”明容不禁苦笑,“他別是來笑話我的就好。”
“王爺如何是那樣的人呢?姑娘還是見一見吧。”吳山勸道。
越山站在一旁瞥了一眼吳山,吳山與她們不同,她們隻聽明容的吩咐辦事,但吳山是她們當中最年長的,有時候愛為明容打算,還為此惹明容生氣過幾迴。
明容搖搖頭:“我知曉他不是這樣的人,隻是我心裏不痛快罷了 ”
明容讓江潮去傳話,叫趙叔元在外麵花廳稍等片刻,江潮小跑離開,明容則自己帶著人往前麵走。
到那兒已架起了屏風,四圍的簾子都被壓住,免得外麵的冷風灌進來,隔著屏風,看到一個模糊的人影盤腿坐著。
“臣女見過王爺。”
趙叔元連忙換了個姿勢,跪坐在墊子上拱手道:“你我何必如此生分。”
見明容不為所動,趙叔元張了張嘴,終於開口道:“……前些日子聽聞你病了,如今可大好了?”
明容微微勾唇:“勞煩王爺掛心了,如今已無礙了。”
“阿史那王子他……”趙叔元抬頭看了一眼明容的反應,看沒什麽異樣,才繼續道,“我有留心盯著,並沒有他的消息從北方過來,沒有消息,便是如今最好的了。”
“我知道的。”明容淡淡道。
說來也怪,峪倫部出事至今,她竟覺得麵對趙叔元時自己會更自然。
跟家裏人在一起時,總怕他們擔心自己,麵對別人,這些私底下的情緒又不能開口,懷玉的背後有皇帝,她在此時也不敢妄言。所以……到頭來竟然是這個蟄伏多年對她甚是了解,又被自己“甩了”的趙叔元更合適。
不用在乎他怎麽想,也不用擔心他會怎麽做。
明容很喜歡鄭皇後,她的公正磊落也傳給了自己的所有孩子,趙叔元比起兩位兄長,雖然更內斂沉鬱,卻不會做陰私害人的事情。
“懷玉在宮裏怎麽樣?”明容問道。
“她很擔心你,隻是快到年關了,現在很多事情母親都交給她做,一時半刻的也出不來,不然她早就出宮尋你了。”
“明年懷鐺姐姐出嫁,怕是有的忙了。晉王……應當快要到長安了。”
趙叔元點了點頭:“算日子應該就在年前了,再不濟過年那幾天也能到,不過哪有大過年的還在路上是,怕是趕也要趕到。”
“過些時日母親宮裏過小年,你可要進宮來看看?”
“鄭娘子的宴席,我原是不該拒絕,隻是我現在實在沒什麽聚散的心情,王爺恐怕要失望了,還請轉告鄭娘子,想必她……也能明白我。”
“如果知道奧古孜活著的消息,你是不是能好些?”趙叔元忍不住道。
明容一愣,輕聲道:“你這是何意?”
“我會讓人努力去找的,所以你也……照顧好自己。”趙叔元低著頭,兩手攥著袖口,驀地鬆開,袖口皺了一片。
“趙叔元。”
忽然聽見明容叫他名字,趙叔元一下沒反應過來,有些木訥地抬起眼皮,然後才如夢初醒般坐得更直了些。
“什麽事?”
“多謝你了,是我私心選擇了奧古孜,你卻還對我這樣好。”
她知道趙叔元一定清楚,將她指婚於奧古孜,並不僅僅是為了穩定西北的局勢,如果她不願意,沒有人會強迫她,尤其是明容的父母。
她也以為趙叔元從前對自己的好隻是一同長大的兩小無猜,亦或是出於禮教的責任,但如今看來,或許自己差點就失去一個很真摯的朋友。
“……阿史那王子驍勇善戰,青年中無人能出其右,莫說是你,我同為男子也欣賞有加,我又為何因此而冷落你。你我從小也一道進學,也是多年的情誼。況且……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你也有為自己選擇良人的權利。”
趙叔元輕輕歎了一聲,作為家裏的老三,他已經習慣於承認自己並不是最好的那一個。
“趙叔元,別這樣說話,你也很好,隻是一定有更好的人在未來等你。”
明容擰著手裏的絹帕,上麵繡著的木蘭花被扭成了一團。
“但願我能像你一樣,遇到這般幸事。”趙叔元輕笑一聲,一襲白衣勝雪,明容隔著屏風瞧著,淡淡一笑。
臨別時,趙叔元讓吳山塞給她一個荷包,隻說迴了自己院子再看,明容沒有多問,默默收在袖子裏。
合上門,把北風都關在外麵,明容讓丫鬟們都退出去,自己坐在書桌前,拿出趙叔元的荷包。
她深吸了一口氣,近日總覺得疲乏,不知還有沒有力氣拆一個秘密。
抽開線,撚出裏麵一張字條。
“西北有疑,事出大梁。”
明容將字條放在蠟燭的火焰尖上,慢慢點燃了丟進火盆裏,轉身把荷包收在匣子裏鎖好。
她並不意外這樣的結果,思前想後,還是想去諸言居一趟。
“哎喲,這麽大的風,姑娘怎麽來了。”
鍾媽媽遠遠瞧見明容踏進院子,迎上前,撐傘擋住風,到屋簷下將傘交給小丫鬟,伸手替明容把鬥篷取下來。
“身邊也不帶個人,半路上又吹得頭疼腦熱的可怎麽辦?”見丫鬟們都不在,鍾媽媽忍不住數落道。
明容無奈地笑著擺了擺手:“我哪裏就這麽嬌弱,是我叫她們不要跟著的,就這麽點距離,我過來看看母親罷了。”
鍾媽媽還欲說什麽,聞言會意,給周圍人使了個眼色,推開門進去報知程夫人,便帶著人都走了。
程夫人坐在裏麵看書,抬頭望著明容走進來,微微行禮,在她身旁坐下。
“聽聞靖王剛來過,可是有什麽事要告訴我的?”
明容搖了搖頭:“也沒什麽要緊事,王爺叫我保重身體罷了。”
程夫人失笑:“瞧他封了王,真是你我稱唿都顯得生分了,不是王爺就是靖王的。”
“他既封王,倒也合該如此。”
程夫人又自己接上話,盯著窗棱,若有所思。
“阿爺和大哥,這幾日都在忙些什麽?”
“你病的這些日子,除了準備晉王和閩王上京,最要緊的自然是西北的事情,鐵騎兵在你阿爺麾下,自要加急尋找阿史那王子和公主的下落。”
程夫人說得委婉,也不敢露出絲毫會讓明容誤會奧古孜身死的字眼。
“峪倫部當真救不迴來了麽?契赫勒竟如此厲害。”明容問道。
程夫人搖頭道:“草原上的事情,我又如何知曉,待你阿爺迴來了,再問他也不遲。”
“阿娘。”
程夫人仰起臉,看著明容。
“之前你與阿爺同我說,等奧古孜迴來了,聖人還是會讓我嫁與他。”
程夫人愣神片刻,訥訥地點了點頭:“應當是如此的。”
明容忽的一笑,緩緩擺頭:“我當時想著,心裏倒也好受些,隻要還能同他在一塊兒,日子就還有盼頭,我會想辦法讓他快樂,慢慢走出來。”
“可是……若是他死了呢?若是他即使活著迴來,也同平民無二,我又該怎麽辦呢?”
“你不會嫌棄他無權無勢。”程夫人了解她。
明容沒有否認:“咱們家並不缺權勢,反倒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
“聖人是再不會忌憚猜忌奧古孜了,可這樣的他,將我嫁過去又有何用處呢?豈不是白白浪費了我這個昭陽縣主。”
“聖人愛護你,不會如此的。”程夫人皺眉道。
“阿娘可還記得當年的德妃,還有四皇子叔衡?”
當年京城兵變一事,正是由宮中禍事而起,還帶走了程皓,程夫人怎麽可能忘記。
“記得,怎麽提起這個?”
“當年德妃不顧四皇子安危,一心算計,生生熬死了四皇子,聖人因此大怒,最後賜德妃一死……可是阿娘,許多年過去了,聖人變了,他還是護我,縱我,可惜他沒那麽愛我了。”
明容垂著頭,等待程夫人驚慌地責備她,卻沒有等到,她有些茫然地抬起頭,看著程夫人。
程夫人麵上沒有什麽表情,看不出是憤怒驚訝亦或是難過,隻是淡淡地望著明容,半晌,垂眼將書合上,放到一邊。
“聖人是一個好皇帝。”
“我小的時候,阿娘就告訴過我,聖人是個好皇帝,但首先是個好人。阿爺與聖人是表親,從小兒與聖人一塊兒長大,看護聖人,我年幼的時候,聖人也當我和懷玉一般,從不偏袒誰,可是阿娘,阿爺,哥哥,還有我,我們在聖人眼裏越來越隻像臣子了,阿爺會因為我的婚事擔心聖人的猜忌,我也要時刻小心,如履薄冰,才能盡量不在聖人麵前說錯話、做錯事。”
“聖人本就是帝王,你我本就是為人臣子,怎可再奢求許多?”程夫人道。
明容鼻子有些發酸,連著麵頰都有些酸澀。
“我知道,可我隻是心裏難受。明明我們別無二心,阿爺多少次出生入死,為什麽到頭來還是這樣的結果。甚至之前叔文殿下中毒一事,他是儲君,更是聖人的親生兒子,可聖人最後連康彤兒都未處置,隻是給出了……最好的辦法。”
“阿娘,關心則亂,但是聖人好像不關心了。他沒有對不起大梁,隻是……”
明容不知道該如何開口,皇帝做到了他職責所係,她不該有任何指責,隻是心裏空落落的,也為著奧古孜的事情,她怕皇帝最後還是給出了最正式最屬於皇帝的解決辦法。
“你這些天累了。”
程夫人輕歎,抬手拍了拍明容的肩膀。
“別胡思亂想這許多,神思恍惚,反而傷身體,快過年了,不如與你閨中的朋友多走動走動,倒還好些。”
程夫人拉起女兒的手,許是剛才來的路上凍著了,現在摸著還有些冰涼,她握在手裏,嗬了幾口氣,輕輕揉了揉。
“我們隻是都做了自己分內的事情,你到了阿娘這個年紀,就會明白的,沒有那麽多值得難過不難過的事情,自己舒坦了,才最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