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山扶著明容跨過門檻,丫鬟撩起珠簾,見張朓麵色蒼白地歪在美人榻上。
“張朓姐姐。”
明容微微屈膝行禮,張朓直起身來,朝她點了點頭。
“我近日實在身子不爽利,還請縣主見諒。”
明容三步並作兩步上前,扶住張朓,讓她靠著軟墊。
“你的苦處,我都省得的,哪裏會怪姐姐。”
張朓無力地笑了笑:“難為你這麽小的人兒,我這姐姐要來拜托你。”
她看著麵前站起來時,身高不到自己胸口的小姑娘,心裏沒來由得冒出幾分火氣和憤憤來。
徐明容不過丁點兒大的人,卻是出生起就眾星捧月般,人又聰慧伶俐,麵若芙蓉,甚至聖上皇後都青睞於她。若自己也有明容一半的好處來,何至於被指婚於突厥人!
明容見她麵色陰晴不定,自己先冷下來,細細盤算,一會兒該如何開口,說些什麽話。
“你說吧,要如何幫我?”
張朓吊著上眼皮,就這麽盯著明容。
她原本就是一張瓜子臉,現在這麽從下往上看,越發顯得有些淩厲。
明容看了一眼張朓的丫鬟,又看向張朓,勾了勾嘴角,表示自己需要一張凳子。
張朓抿著嘴唇,瞪了一眼丫鬟,丫鬟立刻端來一張紅木圓凳,吳山扶著明容坐下。
明容坐定後,方才抬頭對張朓說話。
“我前幾日進宮,問過阿史那王子了。”
“他如何說?”張朓有些緊張。
“他說,他也不願意。”明容輕輕聳了一下肩膀。
張朓鬆了口氣,又莫名有些窩火:“哼,他自是該知難而退,我好歹是國公府的小姐,哪裏能嫁去那等地方。”
明容看她神色,覺得好笑,忍不住道:“倒不是因為知難而退,峪倫部歸順大梁多年,其忠心天地可鑒,若以兒女婚事再求兩家親厚,反倒是不甚光彩……況且趙國公府不也不願意麽。”她終於還是添了一句。
想起自己祖母那日壽宴所為,張朓整個人又頹唐下去,深深的憂愁又爬進了眼眶。
“我也知我祖母那日太出格了,可……可那是我祖母,她也是為了我,我如何能去說她的不好來!”
張朓的眼眶微微有些泛紅,明容沒有去理會。
“張老太太一輩子行事光明磊落,最是不怕事的。但是姐姐,你有沒有想過,她縱然可以麵刺聖人,可你阿爺呢?你兄長呢?他們可沒有這個本事呀!你去求到張老太太那裏,可想過你兄長明年還要應考?”
“我……”張朓麵色慘白,她確也想過,可實在是走投無路了,滿府裏,或許也隻有祖母願意為她說話了。
這麽一想,一滴清淚終於滴了下來,在錦緞上暈開。
明容到底是沒狠下心,從袖子裏摸出帕子來,在張朓的眼角輕輕摁了摁。
“我說這話,你也別笑話我,你別看我小,我知道你們將要出閣的女孩子,心裏有些什麽苦……”
雖說她上輩子也沒嫁過人,可好歹死的時候是比張朓大些了,這麽說好像也沒什麽問題。
“你可是有心儀的少年郎?”
“你別怕,你不說是誰也沒事。”
張朓愣怔,然後緩緩地點了一下頭,又點了一下。
“好,我知道了。”
明容綻出笑容,像個小太陽一樣,張朓忽然有些安心了。
“你別傷心了,免得壞了身子,我幫你去找聖上求情,至於成不成,還未可知,但我會盡力的。”
“聖上……會聽你的麽?”張朓猶豫地看著她,“你固然算是聖上跟前的紅人,可這……你一個小孩兒。”
明容歪著頭,勾了一下嘴角,一邊臉頰鼓鼓的:“聖上是帝王,也是凡人,人說話,就能被聽見。”
明容和爹娘離了趙國公府,看起來他們大人那裏也談得不錯。
“阿爺,你們怎麽說?”
徐照樸看了一眼程夫人,斟酌道:“聖上垂憐,不降罪於張老太太,隻叫趙國公府闔府反思,勸一勸張小姐和老太太。”
明容低頭絞著手帕,咬著嘴唇,半晌抬頭道:“阿爺,可否讓我進宮見聖上?”
程夫人眉頭一皺:“你又要做何事?”
“阿娘……”明容心裏有些不舒服,撅起嘴,“圓圓又不做壞事。”
徐照樸輕輕拍了拍妻子的後背,看向女兒道:“你先說。”
明容感激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程夫人:“強扭的瓜不甜,我之前進宮時碰巧遇見了阿史那王子,他也不甚願意,既然兩廂不情願,別好好的一樁婚事,反倒鬧得兩邊不安寧,那不是好心辦壞事嗎?我進宮見聖上,聖上不是會因為一時在氣頭上,就拿這些事情當兒戲的人。我是小孩兒,有的話阿爺你們不方便說,我可以說。”
“……這倒也有幾分道理。”程夫人歎了口氣。
“自古賢君不懼諫言,遑論張老太太……一個內宅老太太的胡言亂語呢?”明容擠出一個笑來。
徐照樸捋著下巴上新長出來的胡須,一直不說話,明容知道他得想一想,也不催促,坐到一邊去。
等到了侯府門口,徐照樸終於點頭:“既如此,我明日一早替你遞帖子上去。你大哥跟著大皇子,素來出入聖上跟前,你迴去可要找他?”
明容搖搖頭:“不必了,明容說的話,自然要有明容的樣子。”
徐照樸笑出來,摸了摸她的頭。
待光舟和光艫迴來,一家人用了晚膳,明容就迴別寒居,關上門自己琢磨,也不叫丫鬟們進來打擾,到點了才讓人進來服侍就寢。
次日,待早朝時間結束後,宮裏來了車駕接明容,明容一襲淡黃大袖衫,告別程夫人上了馬車,搖搖晃晃進了宮城。
這次不是去後宮的路,而是內朝延英殿,明容還是第一次見前朝的模樣,中正、莊嚴、瓊樓拱峙,一切都默默訴說至上的皇權,她心裏有些無端緊張。
跟在領路的內侍身後到了延英殿,門口的人進去通傳,沒一會兒出來了,讓她進去。
明容無聲地跨過門檻,走近大殿內,皇帝正坐在桌案後,一手撐在圈椅扶手上,扶著頭看奏折。
明容離了一段距離停下,慢慢跪下,行兩遍稽首禮,起身而舞片刻,再拜,已成見天子之禮。
這一瞬間,她想起前世看過一則故事,一個學者第一次踏進紫禁城時,跪在了巍峨宮殿下,被人笑話沒有骨氣。而大梁的文武百官,公卿庶民,在這宮牆下跪了一遍又一遍。
“臣女昭陽,叩見聖人。”
皇帝抬眼,越過奏折看過去,地上跪了一團淡黃色的小女孩,像個小鴨子。
“起來吧,平日怎麽沒見你這麽多禮數。”
明容斂裙起身,叉手站在原地,微微笑道:“從前見聖上時,明容還不是昭陽縣主呢。明容惶恐,受封後都不曾當麵拜謝過聖上。”
“不是不登三寶殿,你今日這煞有介事的樣子,可是來做誰的說客?”皇帝一語道破。
明容也不驚訝,笑了笑,行了個禮。
“聖上火眼金睛,什麽都瞞不過您。”
皇帝“哼”了一聲,笑笑不去看她,低頭繼續批閱奏折。
“明容今日來,是為了阿史那王子和趙國公府小姐的婚事來,請聖上收迴。”
明容說完,跪地行禮。
“朕可沒下旨,明容不要胡說。”皇帝聽起來有些脾氣。
“皇表叔,您大人不記小人過,別和張家老太太一般見識,橫豎,這京裏的百姓還不曾知道,還有餘地的。”明容立起上半身,賠笑道。
皇帝把奏折往桌上一扔,兩眼一瞪,對著明容重重拍了兩下自己的臉頰:“餘地?那老婦如此目無天子,朕的臉麵都快在文武百官麵前丟盡了!何來的餘地!”
明容依舊笑眯眯的,雖被嚇了一跳,卻忍住沒表現出來,緩緩道:“皇表叔的臉麵重要,子民麵前,天子的臉麵不重要。”
皇帝被她一語噎住,倒吸一口氣,眼睛還瞪著,過了會兒覺得有些酸,放鬆下來,人靠向椅背。
“明容有何高見?”
皇帝還是有些沒好氣。
“皇表叔與皇嬸嬸伉儷情深,日月可鑒,明容的阿爺和阿娘,當年也成了一段京中佳話,明容看在眼裏,自小就知道,何為有情人成眷屬,何為隻羨鴛鴦不羨仙。”
“你真知道?”皇帝眉毛一挑,滿眼揶揄。
明容不去管他,自顧自繼續道。
“姻緣二字,原為上承天意,下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最要緊的還是兩情相悅。如今張家姐姐不願意……皇表叔莫怪罪,阿史那王子聽聞後,自也不願強求。後世人從來歌頌和親女子的大義,可翻開史書,這春秋之下,也是鮮活的女兒,有爺娘生養,有喜怒哀樂。如今大梁強盛,與峪倫部又為君臣父子多年,哪裏就非要結個兩姓之好不可呢?若是懷玉姐姐適齡,又有了自己心悅的男子,皇表叔可會選懷玉姐姐?”
皇帝沉默許久,歎道:“聖人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是以,”明容笑道,“皇表叔為君為父,何必與咱們為臣為兒女的計較呢!您收迴成命,趙國公府和峪倫部自都沐浴天恩,感恩戴德,何樂而不為呢?百官也都知道,您是個沒有私心,一心為百姓的明君。”
“你這丫頭!倒是給朕戴了一堆高帽子!”皇帝指著她笑罵道,“這話可是你阿爺兄長教的?”
明容把頭搖得像撥浪鼓:“非也非也!承蒙皇表叔青眼,明容在崇文殿有好好讀書。”
皇帝看著她,時而精明,時而裝傻充愣,人雖小,講起道理來卻條理清晰頭頭是道,勝過不少小官小吏,偏又是個女兒,偏又還小,他看不透她以後的樣子,偏又是叔元未來的皇妃。
他心裏發出一聲長長的感歎。
叔文博識穩重,與光舟相像,可他是皇子,總要有野心,總不同於尋常人,他們也非尋常父子。
他已發現入秋後,叔文話少了許多,常常把自己一個人關在屋裏,有時甚至把光舟也關在外麵,他的臉上開始有意無意地不再表露情緒。
哪怕自己已明確地屬意於叔文,希望他們能像尋常百姓家的父子母女一樣,他的兒子還是逃不過身為皇子猜忌的宿命。
明容的眼睛裏像裝了一潭星星,皇帝不曾見過她憤怒的樣子,想來,也應如草原上的野火一般熾熱明亮,燒而不盡。而叔元靦腆寡言,他的眼睛永遠溫和平靜,又充滿生機。
莫非一切都有天意?
待徐明容走後,皇帝屏退眾人,一個人坐在空曠的延英殿地上,抬頭看著頭頂繪畫著古代帝王的屋梁天頂。
“張朓姐姐。”
明容微微屈膝行禮,張朓直起身來,朝她點了點頭。
“我近日實在身子不爽利,還請縣主見諒。”
明容三步並作兩步上前,扶住張朓,讓她靠著軟墊。
“你的苦處,我都省得的,哪裏會怪姐姐。”
張朓無力地笑了笑:“難為你這麽小的人兒,我這姐姐要來拜托你。”
她看著麵前站起來時,身高不到自己胸口的小姑娘,心裏沒來由得冒出幾分火氣和憤憤來。
徐明容不過丁點兒大的人,卻是出生起就眾星捧月般,人又聰慧伶俐,麵若芙蓉,甚至聖上皇後都青睞於她。若自己也有明容一半的好處來,何至於被指婚於突厥人!
明容見她麵色陰晴不定,自己先冷下來,細細盤算,一會兒該如何開口,說些什麽話。
“你說吧,要如何幫我?”
張朓吊著上眼皮,就這麽盯著明容。
她原本就是一張瓜子臉,現在這麽從下往上看,越發顯得有些淩厲。
明容看了一眼張朓的丫鬟,又看向張朓,勾了勾嘴角,表示自己需要一張凳子。
張朓抿著嘴唇,瞪了一眼丫鬟,丫鬟立刻端來一張紅木圓凳,吳山扶著明容坐下。
明容坐定後,方才抬頭對張朓說話。
“我前幾日進宮,問過阿史那王子了。”
“他如何說?”張朓有些緊張。
“他說,他也不願意。”明容輕輕聳了一下肩膀。
張朓鬆了口氣,又莫名有些窩火:“哼,他自是該知難而退,我好歹是國公府的小姐,哪裏能嫁去那等地方。”
明容看她神色,覺得好笑,忍不住道:“倒不是因為知難而退,峪倫部歸順大梁多年,其忠心天地可鑒,若以兒女婚事再求兩家親厚,反倒是不甚光彩……況且趙國公府不也不願意麽。”她終於還是添了一句。
想起自己祖母那日壽宴所為,張朓整個人又頹唐下去,深深的憂愁又爬進了眼眶。
“我也知我祖母那日太出格了,可……可那是我祖母,她也是為了我,我如何能去說她的不好來!”
張朓的眼眶微微有些泛紅,明容沒有去理會。
“張老太太一輩子行事光明磊落,最是不怕事的。但是姐姐,你有沒有想過,她縱然可以麵刺聖人,可你阿爺呢?你兄長呢?他們可沒有這個本事呀!你去求到張老太太那裏,可想過你兄長明年還要應考?”
“我……”張朓麵色慘白,她確也想過,可實在是走投無路了,滿府裏,或許也隻有祖母願意為她說話了。
這麽一想,一滴清淚終於滴了下來,在錦緞上暈開。
明容到底是沒狠下心,從袖子裏摸出帕子來,在張朓的眼角輕輕摁了摁。
“我說這話,你也別笑話我,你別看我小,我知道你們將要出閣的女孩子,心裏有些什麽苦……”
雖說她上輩子也沒嫁過人,可好歹死的時候是比張朓大些了,這麽說好像也沒什麽問題。
“你可是有心儀的少年郎?”
“你別怕,你不說是誰也沒事。”
張朓愣怔,然後緩緩地點了一下頭,又點了一下。
“好,我知道了。”
明容綻出笑容,像個小太陽一樣,張朓忽然有些安心了。
“你別傷心了,免得壞了身子,我幫你去找聖上求情,至於成不成,還未可知,但我會盡力的。”
“聖上……會聽你的麽?”張朓猶豫地看著她,“你固然算是聖上跟前的紅人,可這……你一個小孩兒。”
明容歪著頭,勾了一下嘴角,一邊臉頰鼓鼓的:“聖上是帝王,也是凡人,人說話,就能被聽見。”
明容和爹娘離了趙國公府,看起來他們大人那裏也談得不錯。
“阿爺,你們怎麽說?”
徐照樸看了一眼程夫人,斟酌道:“聖上垂憐,不降罪於張老太太,隻叫趙國公府闔府反思,勸一勸張小姐和老太太。”
明容低頭絞著手帕,咬著嘴唇,半晌抬頭道:“阿爺,可否讓我進宮見聖上?”
程夫人眉頭一皺:“你又要做何事?”
“阿娘……”明容心裏有些不舒服,撅起嘴,“圓圓又不做壞事。”
徐照樸輕輕拍了拍妻子的後背,看向女兒道:“你先說。”
明容感激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程夫人:“強扭的瓜不甜,我之前進宮時碰巧遇見了阿史那王子,他也不甚願意,既然兩廂不情願,別好好的一樁婚事,反倒鬧得兩邊不安寧,那不是好心辦壞事嗎?我進宮見聖上,聖上不是會因為一時在氣頭上,就拿這些事情當兒戲的人。我是小孩兒,有的話阿爺你們不方便說,我可以說。”
“……這倒也有幾分道理。”程夫人歎了口氣。
“自古賢君不懼諫言,遑論張老太太……一個內宅老太太的胡言亂語呢?”明容擠出一個笑來。
徐照樸捋著下巴上新長出來的胡須,一直不說話,明容知道他得想一想,也不催促,坐到一邊去。
等到了侯府門口,徐照樸終於點頭:“既如此,我明日一早替你遞帖子上去。你大哥跟著大皇子,素來出入聖上跟前,你迴去可要找他?”
明容搖搖頭:“不必了,明容說的話,自然要有明容的樣子。”
徐照樸笑出來,摸了摸她的頭。
待光舟和光艫迴來,一家人用了晚膳,明容就迴別寒居,關上門自己琢磨,也不叫丫鬟們進來打擾,到點了才讓人進來服侍就寢。
次日,待早朝時間結束後,宮裏來了車駕接明容,明容一襲淡黃大袖衫,告別程夫人上了馬車,搖搖晃晃進了宮城。
這次不是去後宮的路,而是內朝延英殿,明容還是第一次見前朝的模樣,中正、莊嚴、瓊樓拱峙,一切都默默訴說至上的皇權,她心裏有些無端緊張。
跟在領路的內侍身後到了延英殿,門口的人進去通傳,沒一會兒出來了,讓她進去。
明容無聲地跨過門檻,走近大殿內,皇帝正坐在桌案後,一手撐在圈椅扶手上,扶著頭看奏折。
明容離了一段距離停下,慢慢跪下,行兩遍稽首禮,起身而舞片刻,再拜,已成見天子之禮。
這一瞬間,她想起前世看過一則故事,一個學者第一次踏進紫禁城時,跪在了巍峨宮殿下,被人笑話沒有骨氣。而大梁的文武百官,公卿庶民,在這宮牆下跪了一遍又一遍。
“臣女昭陽,叩見聖人。”
皇帝抬眼,越過奏折看過去,地上跪了一團淡黃色的小女孩,像個小鴨子。
“起來吧,平日怎麽沒見你這麽多禮數。”
明容斂裙起身,叉手站在原地,微微笑道:“從前見聖上時,明容還不是昭陽縣主呢。明容惶恐,受封後都不曾當麵拜謝過聖上。”
“不是不登三寶殿,你今日這煞有介事的樣子,可是來做誰的說客?”皇帝一語道破。
明容也不驚訝,笑了笑,行了個禮。
“聖上火眼金睛,什麽都瞞不過您。”
皇帝“哼”了一聲,笑笑不去看她,低頭繼續批閱奏折。
“明容今日來,是為了阿史那王子和趙國公府小姐的婚事來,請聖上收迴。”
明容說完,跪地行禮。
“朕可沒下旨,明容不要胡說。”皇帝聽起來有些脾氣。
“皇表叔,您大人不記小人過,別和張家老太太一般見識,橫豎,這京裏的百姓還不曾知道,還有餘地的。”明容立起上半身,賠笑道。
皇帝把奏折往桌上一扔,兩眼一瞪,對著明容重重拍了兩下自己的臉頰:“餘地?那老婦如此目無天子,朕的臉麵都快在文武百官麵前丟盡了!何來的餘地!”
明容依舊笑眯眯的,雖被嚇了一跳,卻忍住沒表現出來,緩緩道:“皇表叔的臉麵重要,子民麵前,天子的臉麵不重要。”
皇帝被她一語噎住,倒吸一口氣,眼睛還瞪著,過了會兒覺得有些酸,放鬆下來,人靠向椅背。
“明容有何高見?”
皇帝還是有些沒好氣。
“皇表叔與皇嬸嬸伉儷情深,日月可鑒,明容的阿爺和阿娘,當年也成了一段京中佳話,明容看在眼裏,自小就知道,何為有情人成眷屬,何為隻羨鴛鴦不羨仙。”
“你真知道?”皇帝眉毛一挑,滿眼揶揄。
明容不去管他,自顧自繼續道。
“姻緣二字,原為上承天意,下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最要緊的還是兩情相悅。如今張家姐姐不願意……皇表叔莫怪罪,阿史那王子聽聞後,自也不願強求。後世人從來歌頌和親女子的大義,可翻開史書,這春秋之下,也是鮮活的女兒,有爺娘生養,有喜怒哀樂。如今大梁強盛,與峪倫部又為君臣父子多年,哪裏就非要結個兩姓之好不可呢?若是懷玉姐姐適齡,又有了自己心悅的男子,皇表叔可會選懷玉姐姐?”
皇帝沉默許久,歎道:“聖人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是以,”明容笑道,“皇表叔為君為父,何必與咱們為臣為兒女的計較呢!您收迴成命,趙國公府和峪倫部自都沐浴天恩,感恩戴德,何樂而不為呢?百官也都知道,您是個沒有私心,一心為百姓的明君。”
“你這丫頭!倒是給朕戴了一堆高帽子!”皇帝指著她笑罵道,“這話可是你阿爺兄長教的?”
明容把頭搖得像撥浪鼓:“非也非也!承蒙皇表叔青眼,明容在崇文殿有好好讀書。”
皇帝看著她,時而精明,時而裝傻充愣,人雖小,講起道理來卻條理清晰頭頭是道,勝過不少小官小吏,偏又是個女兒,偏又還小,他看不透她以後的樣子,偏又是叔元未來的皇妃。
他心裏發出一聲長長的感歎。
叔文博識穩重,與光舟相像,可他是皇子,總要有野心,總不同於尋常人,他們也非尋常父子。
他已發現入秋後,叔文話少了許多,常常把自己一個人關在屋裏,有時甚至把光舟也關在外麵,他的臉上開始有意無意地不再表露情緒。
哪怕自己已明確地屬意於叔文,希望他們能像尋常百姓家的父子母女一樣,他的兒子還是逃不過身為皇子猜忌的宿命。
明容的眼睛裏像裝了一潭星星,皇帝不曾見過她憤怒的樣子,想來,也應如草原上的野火一般熾熱明亮,燒而不盡。而叔元靦腆寡言,他的眼睛永遠溫和平靜,又充滿生機。
莫非一切都有天意?
待徐明容走後,皇帝屏退眾人,一個人坐在空曠的延英殿地上,抬頭看著頭頂繪畫著古代帝王的屋梁天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