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容並非第一次見大軍開拔之景,隻是第一次身處其中。
按理說,並非是征戰用兵之時,原用不上徐照樸的鐵騎兵,但此次受災州府甚多,流民千千萬萬,又臨近邊疆,皇帝恐生變數,讓徐照樸撥了一部分鐵騎兵同去。
軍中置了馬車,徐明容穿戴整齊端坐其中,她今日自然沒戴什麽珠釵,不過頭發簡單挽個髻兒便罷了,四個丫頭分別立在馬車四角,前頭有一個車夫,兩匹烏黑駿馬。踢雲也在軍中,隻是由專門的人伺候著。
因為不是正經出兵,不值得皇帝多少檢閱,隻是等各位欽差老爺都進了宮,皇帝叮囑幾句,便準備出發了。雖不少隨行官吏對徐明容也在此行頗有微詞,不過是皇帝的命令,他們就不好多說,隻能自己找些理由糊弄過去。
鐵騎兵的人,以及一些兵丁,大都是平頭老百姓,聽說忠勇侯爺的千金也在軍中,欣喜之外也覺得心裏安定了不少,自家女兒也在,不愁侯爺不上心了。
徐照樸高坐馬上,一身虎頭玄甲,扛著他的獸紋金槍,頭上紅纓飛揚,雖然他沒刮胡子,卻也很有英武大將的氣概了。
軍號轟鳴,明容想起來以前看的老電影裏麵,那種火車汽笛的聲音,不過這個更洪亮、幹淨,沒有雜質,直撞進她心裏,連心尖都跟著顫動,她突然覺得心裏又滿,又空。
她沒什麽離愁別緒,以前也常常離家遠遊,隻是當隊伍離開都城時,馬蹄踏得大地震動,離開的感覺,好像就具象化在這馬蹄聲中了,把侯府的紅花綠柳都踏在後頭。
等到了京郊驛館,稍事休整後,明容就讓四個丫頭也上馬車,都是跟她差不多大的小姑娘,再者外麵也都是些軍戶漢子,哪裏好讓她們也跟著一路走的。
五個女孩子一路上有說有聊,倒也能打發不少時間,不至於在半途上多麽無聊,日子也就能熬了。
隊伍行進的不算快,約有大半個月,路過原州時聽說有些許流民,但並不嚴重,原州總體治安良好,百姓日子過得也不錯,就沒有在此停留,直奔靈州。
靈州災情最為嚴重,流民也大多從靈州出發四處奔逃,離靈州還有一天路程時,明容就已聽見簾子外麵吵吵嚷嚷的聲音,似是有許多人。
“吳山,你看看怎麽迴事。”明容說。
吳山坐在一側窗子旁邊,聞言側過身,略掀起簾子一角往外看了看,放下後,搖了搖頭:“大概是些災民,拖兒帶女的,也怪可憐的。”
明容站起來,馬車極大,她能在裏麵站直了身子,過去彎下腰,把簾子掀開一點,隔著幾個鐵騎兵看過去,雖然看不大正切,卻能認得是一些衣衫襤褸的苦命人,帶著包裹行囊沿著路邊走,最前麵似乎有一些人攔住了路,想求一些施舍。
不過鐵騎兵肅穆威嚴,並沒有多少人敢攔,徐照樸也心知,不患寡而患不均,這些人得了金銀反倒不是好事,就隻讓人勸走了,說此次有三個欽差大臣還有軍隊,進城安置流民的,讓大家放心好了,相信聖人和朝廷。
忠勇侯在黃河中遊和西北地區向來是有些威名,於是就有不少人折返跟著進城了,也有人繼續走。
明容坐迴去,不再看了,她知道更重要的,是在進城之後。
進了靈州境內,徐照樸和薛大人、朱大人一商議,便決定先留在邊境小縣城裏,派一部分人馬先去往靈州首府靈武,一方麵探聽情況,一方麵也能給靈武搭把手。
縣令第一次接這種大駕,忙不迭在縣衙旁邊收拾了幾處院落給三位欽差和家眷住,又幫著安排兵丁雜役。院落不算大,卻也還幹淨,除了院子裏塵土有些重之外,屋裏麵倒還好。
縣令長得和明容傳統印象裏的很像,那種有些幹巴的小老頭,不過精神還算不錯,就是眼底一片青黑,顯得很是疲憊。
現下已是五月,白天不僅不冷,甚至已有些熱了,可到了晚上還是涼,越山燒了一個手爐給明容,讓她揣在懷裏。吳山是最穩重心細的,越山雖不及她麵麵俱到,卻是個對明容的冷暖最上心的。
“多謝你了,這裏吃食不比在京中,老百姓日子難過,我們也不可吃的太大魚大肉,你們也跟著我受苦了。”明容坐在炕床上,抱著手爐對越山說道。
越山忙要跪下,明容趕緊把手爐放到一邊,把她扶住,讓她站著說,越山低頭道:“小姐這是做什麽!我們進侯府前,原也就是窮苦人家賣出來做活的女兒,也是程老太太肯收留我們,夫人又挑了來伺候小姐,要說那以前的日子,並不比流民好上多少,又談何受苦呢?”
“你別急,我知道你的意思,隻是我這趟來的突然,實在有些不放心你們,隨行的雖也有些漿洗做飯的婆子,到底還是男人多,委屈你們為我到處跑動了。”明容拉著她的手,聲音裏透露出深深的歉疚來。
明容是侯府千金,眾人都顧慮她的安危,不讓她多走動,就勞煩了她這四個丫頭,雖然也有些臉麵在,有時候指不定也受些苦。
越山本就身板兒小,渾身沒幾兩肉的,偏她又容易曬黑,這一個多月下來顯得更像個小瘦猴子了。
明容忍不住打趣她:“迴去我可得多給你尋些好的香膏來,你看你,別人要以為咱侯府進了猴子呢!”
越山被她說的臉紅,幫她收拾好東西就擰著脖子走了。
因為沒有什麽事情做,明容就早早就寢了,睡得早,第二天自然也起了個大早,天剛蒙蒙亮,她就醒了,聽見外麵院子裏丫頭們已經開始忙活,就喊了一聲,吳越二人趕緊進來服侍她梳洗。
剛準備去找徐照樸一起用早飯,就聽說他已經去找其他二位大人了,讓明容自己吃,於是明容就安排人,抬了張小桌子到屋裏,幹脆在自己房裏吃。
沒吃一會兒,外麵有人通傳,說是縣令的孫女來了,明容便讓人把她請進來。
來的是個皮膚微黑的小姑娘,年紀和明容差不多大,衣著樸素,一身淡色的褂子長裙,長得倒是幹淨英氣,胳膊上挎著一個食盒。
“見過昭陽縣主。”小姑娘恭恭敬敬行了個萬福,她看了一眼明容的兩個丫頭,吳山過去從她手上把食盒接過來。
她笑盈盈道:“靈州物產貧瘠,不比京城裏,難為縣主心懷百姓,肯來這種地方,民女奉祖父的囑咐,帶了些瓜果來,還請縣主別嫌棄。”
“姐姐這是說的哪裏話,你也是縣令的孫女,不也跟著在這裏。”明容讓吳山再拿了把凳子來,拉著她在一旁坐下。
小姑娘笑道:“民女不比縣主,家父在縣裏書塾教書,咱們一家子都在這裏呢。”
兩人互道齒序姓名,小姑娘叫許春華,年紀竟還比明容小半年,但個子卻是一般高。
除了趙懷玨之外,明容還沒怎麽見過比她小的女孩子,一想到自己剛才叫人家“姐姐”,不由得暗自發笑。
許春華也沒吃飯,兩人便一起吃了,許春華見了她這樣的高門貴女,言行舉止倒幹脆爽利,不卑不亢,明容暗暗稱奇。
用完飯後,兩人到院子裏,明容提出來讓許春華帶她在縣裏麵四處走動,許春華左右看了看,有些為難。
明容微笑道:“春華妹妹都還好好的呢,你帶著我走,肯定沒事的。”
許春華搖搖頭:“這外麵到底不算太平,現下誰不知侯爺與縣主來了,我怕……”
“大家都知道我阿爺的名聲,再不濟,我帶些護衛,怎麽樣?”明容說道。她身邊有一小隊徐照樸撥過來的鐵騎兵,一共十來個人,保護她們幾個小姑娘,怎麽樣也夠了。
知道鐵騎兵的厲害,許春華當下也就同意了,等人都齊了,明容與許春華走在前頭,兩個鐵騎兵在前麵兩側開路,後麵跟著剩下的人。
因為昨日朝廷欽差到了,又有徐照樸的幫助,縣裏麵治安好了不少,偶爾能看見兩人一隊幫忙巡邏的鐵騎兵,見到徐明容都點頭行禮,不過他們的頭盔都罩住了麵頰,看不見神情。
許春華小心地瞟了幾眼鐵騎兵,輕輕說道:“我聽說,鐵騎兵一個能打五十個突厥人呢!”
明容笑出來:“那是誇張了,雖然有時候配備火器,可五十個就太多了。”
真不知道這些地方怎麽傳徐老爹和他的鐵騎兵了,明容笑著搖了搖頭。
因為在靈州和原州交界處,離黃河還遠,因此縣裏沒有受到洪災影響,隻是流民甚多,況且之前也遭了春旱。二人走了幾段路,明容說想去安置流民的地方看看。
許春華愣了一下,歎了口氣,帶她往那裏走:“多虧了大人們昨日遣人多造了些屋棚,否則真不知該怎麽辦。我隻知道個地方……也沒有真去過。”
明容見她神色淒然,知道那裏大概沒有什麽好景象,就先做了個心理準備。
她也不是不知民間疾苦,原先聽人說過不少戰亂饑荒時流民的慘狀,可明容在京城錦衣玉食,實在不曾知道這是怎樣一幅光景。
等到了茅棚草舍,明容真真是嚇了一跳,覺得胸口揪心的疼。
這些人大多是黃河沿岸的居民。要說京城富貴人家,每個人一年到頭的衣服,不說百件,幾十件也是有的了,可一般老百姓,一整年也就那麽幾件粗棉麻衣服,逢年過節才想到做件新衣穿穿,遑論這些流民了,有整件兒衣服穿的已是少數,大多數都是剮蹭磨損了不知道多少洞,有的小一點的孩子甚至衣不蔽體,就拿破布那麽一裹。
人人都餓得麵黃肌瘦,灰頭土臉,有的人嘴唇上起了一層皮,看不出血色來。
西北風沙大,日子難,老人本就大多幹瘦,此時更是麵頰深陷,顴骨突出,幾乎不成個人樣。衣料這樣吃緊的衣服,竟也都看著鬆鬆垮垮的。胳膊腿那樣細,都能與明容這樣的小丫頭比。
屋棚裏已有不少餓的病的以至於倒下了的,隻有三兩個郎中,穿梭其中看診。
空氣中彌漫著酸苦的藥味和燒火味,還有煙塵的氣息。時不時有撐不住的,草席一裹便裝在板車上運走,防止腐爛生瘟疫。
“這……幸好這些天熱了,不然日子要怎麽過。那麽多東西……都要人命的。”明容在路中間慢慢地走,流民們知道是貴人來,有力氣的紛紛夾道行禮。吳山原先覺得非禮勿視,可也覺得這些人實在可憐,衣衫襤褸不是他們的錯處,何必那麽不能看,便也不攔著明容了。
明容的雙手在袖子裏交握得死死的,嘴唇咬得發白。
她忽然看見路旁一個四五歲的孩子,被他母親按著懵懵懂懂的行禮,明容走過去,在他身旁蹲下,把孩子扶起來,給他拍了拍手上身上的灰。
她看向瘦弱的母親,溫言道:“水和吃的,如今可夠了?”
那母親有些激動,忙道:“多謝各位大人和小姐,現下盡夠了。”她為了讓明容相信,從包裹裏拿出一個饢餅,指節大一小塊,起身拿起桌上的碗泡了泡水,塞到孩子嘴裏。
明容趕緊看著那孩子,讓他慢慢吞,她知道餓久了的人,反而不能吃太急、吃太多。
看完這個,她又去幾個老人那裏,問了些溫飽藥石的,都說有了,但她還不怎麽放心,喚郎中過來,讓看過了病人,就抓緊了瞧瞧老人們的身體,郎中們都應下了。
明容站起身,覺得背後起了一層冷汗,她環顧四周,以掌示意許春華,高聲道:“此乃縣令孫女,吾乃忠勇侯之女,聖人親封的昭陽縣主徐明容,吾向諸位保證,隻要吾在縣裏一日,就會盡吾所能保障諸位父老鄉親的溫飽,關照病痛,若有需要的,盡管提,吾一定傾力而為。”
明容的聲音哽咽,許春華心下感動,鼻子有些酸,也應聲附和。災民們紛紛拜謝,眼裏更多了幾分希望。
明容立在原地,淚眼朦朧地望著遠處一板車的屍體,拉車的人遠遠地向此處行禮。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這句話在明容小時候,常常被當做教師節的用語寫在賀卡上。
但她現在,有那麽一瞬間覺得,這些平頭老百姓,也是大梁的春蠶,在田賦稅銀裏,在徭役勞作裏,在智慧堅毅勇氣裏,把這個朝代托舉得蒸蒸日上。
可為何人命如此賤呢,賤得隕如草芥。
按理說,並非是征戰用兵之時,原用不上徐照樸的鐵騎兵,但此次受災州府甚多,流民千千萬萬,又臨近邊疆,皇帝恐生變數,讓徐照樸撥了一部分鐵騎兵同去。
軍中置了馬車,徐明容穿戴整齊端坐其中,她今日自然沒戴什麽珠釵,不過頭發簡單挽個髻兒便罷了,四個丫頭分別立在馬車四角,前頭有一個車夫,兩匹烏黑駿馬。踢雲也在軍中,隻是由專門的人伺候著。
因為不是正經出兵,不值得皇帝多少檢閱,隻是等各位欽差老爺都進了宮,皇帝叮囑幾句,便準備出發了。雖不少隨行官吏對徐明容也在此行頗有微詞,不過是皇帝的命令,他們就不好多說,隻能自己找些理由糊弄過去。
鐵騎兵的人,以及一些兵丁,大都是平頭老百姓,聽說忠勇侯爺的千金也在軍中,欣喜之外也覺得心裏安定了不少,自家女兒也在,不愁侯爺不上心了。
徐照樸高坐馬上,一身虎頭玄甲,扛著他的獸紋金槍,頭上紅纓飛揚,雖然他沒刮胡子,卻也很有英武大將的氣概了。
軍號轟鳴,明容想起來以前看的老電影裏麵,那種火車汽笛的聲音,不過這個更洪亮、幹淨,沒有雜質,直撞進她心裏,連心尖都跟著顫動,她突然覺得心裏又滿,又空。
她沒什麽離愁別緒,以前也常常離家遠遊,隻是當隊伍離開都城時,馬蹄踏得大地震動,離開的感覺,好像就具象化在這馬蹄聲中了,把侯府的紅花綠柳都踏在後頭。
等到了京郊驛館,稍事休整後,明容就讓四個丫頭也上馬車,都是跟她差不多大的小姑娘,再者外麵也都是些軍戶漢子,哪裏好讓她們也跟著一路走的。
五個女孩子一路上有說有聊,倒也能打發不少時間,不至於在半途上多麽無聊,日子也就能熬了。
隊伍行進的不算快,約有大半個月,路過原州時聽說有些許流民,但並不嚴重,原州總體治安良好,百姓日子過得也不錯,就沒有在此停留,直奔靈州。
靈州災情最為嚴重,流民也大多從靈州出發四處奔逃,離靈州還有一天路程時,明容就已聽見簾子外麵吵吵嚷嚷的聲音,似是有許多人。
“吳山,你看看怎麽迴事。”明容說。
吳山坐在一側窗子旁邊,聞言側過身,略掀起簾子一角往外看了看,放下後,搖了搖頭:“大概是些災民,拖兒帶女的,也怪可憐的。”
明容站起來,馬車極大,她能在裏麵站直了身子,過去彎下腰,把簾子掀開一點,隔著幾個鐵騎兵看過去,雖然看不大正切,卻能認得是一些衣衫襤褸的苦命人,帶著包裹行囊沿著路邊走,最前麵似乎有一些人攔住了路,想求一些施舍。
不過鐵騎兵肅穆威嚴,並沒有多少人敢攔,徐照樸也心知,不患寡而患不均,這些人得了金銀反倒不是好事,就隻讓人勸走了,說此次有三個欽差大臣還有軍隊,進城安置流民的,讓大家放心好了,相信聖人和朝廷。
忠勇侯在黃河中遊和西北地區向來是有些威名,於是就有不少人折返跟著進城了,也有人繼續走。
明容坐迴去,不再看了,她知道更重要的,是在進城之後。
進了靈州境內,徐照樸和薛大人、朱大人一商議,便決定先留在邊境小縣城裏,派一部分人馬先去往靈州首府靈武,一方麵探聽情況,一方麵也能給靈武搭把手。
縣令第一次接這種大駕,忙不迭在縣衙旁邊收拾了幾處院落給三位欽差和家眷住,又幫著安排兵丁雜役。院落不算大,卻也還幹淨,除了院子裏塵土有些重之外,屋裏麵倒還好。
縣令長得和明容傳統印象裏的很像,那種有些幹巴的小老頭,不過精神還算不錯,就是眼底一片青黑,顯得很是疲憊。
現下已是五月,白天不僅不冷,甚至已有些熱了,可到了晚上還是涼,越山燒了一個手爐給明容,讓她揣在懷裏。吳山是最穩重心細的,越山雖不及她麵麵俱到,卻是個對明容的冷暖最上心的。
“多謝你了,這裏吃食不比在京中,老百姓日子難過,我們也不可吃的太大魚大肉,你們也跟著我受苦了。”明容坐在炕床上,抱著手爐對越山說道。
越山忙要跪下,明容趕緊把手爐放到一邊,把她扶住,讓她站著說,越山低頭道:“小姐這是做什麽!我們進侯府前,原也就是窮苦人家賣出來做活的女兒,也是程老太太肯收留我們,夫人又挑了來伺候小姐,要說那以前的日子,並不比流民好上多少,又談何受苦呢?”
“你別急,我知道你的意思,隻是我這趟來的突然,實在有些不放心你們,隨行的雖也有些漿洗做飯的婆子,到底還是男人多,委屈你們為我到處跑動了。”明容拉著她的手,聲音裏透露出深深的歉疚來。
明容是侯府千金,眾人都顧慮她的安危,不讓她多走動,就勞煩了她這四個丫頭,雖然也有些臉麵在,有時候指不定也受些苦。
越山本就身板兒小,渾身沒幾兩肉的,偏她又容易曬黑,這一個多月下來顯得更像個小瘦猴子了。
明容忍不住打趣她:“迴去我可得多給你尋些好的香膏來,你看你,別人要以為咱侯府進了猴子呢!”
越山被她說的臉紅,幫她收拾好東西就擰著脖子走了。
因為沒有什麽事情做,明容就早早就寢了,睡得早,第二天自然也起了個大早,天剛蒙蒙亮,她就醒了,聽見外麵院子裏丫頭們已經開始忙活,就喊了一聲,吳越二人趕緊進來服侍她梳洗。
剛準備去找徐照樸一起用早飯,就聽說他已經去找其他二位大人了,讓明容自己吃,於是明容就安排人,抬了張小桌子到屋裏,幹脆在自己房裏吃。
沒吃一會兒,外麵有人通傳,說是縣令的孫女來了,明容便讓人把她請進來。
來的是個皮膚微黑的小姑娘,年紀和明容差不多大,衣著樸素,一身淡色的褂子長裙,長得倒是幹淨英氣,胳膊上挎著一個食盒。
“見過昭陽縣主。”小姑娘恭恭敬敬行了個萬福,她看了一眼明容的兩個丫頭,吳山過去從她手上把食盒接過來。
她笑盈盈道:“靈州物產貧瘠,不比京城裏,難為縣主心懷百姓,肯來這種地方,民女奉祖父的囑咐,帶了些瓜果來,還請縣主別嫌棄。”
“姐姐這是說的哪裏話,你也是縣令的孫女,不也跟著在這裏。”明容讓吳山再拿了把凳子來,拉著她在一旁坐下。
小姑娘笑道:“民女不比縣主,家父在縣裏書塾教書,咱們一家子都在這裏呢。”
兩人互道齒序姓名,小姑娘叫許春華,年紀竟還比明容小半年,但個子卻是一般高。
除了趙懷玨之外,明容還沒怎麽見過比她小的女孩子,一想到自己剛才叫人家“姐姐”,不由得暗自發笑。
許春華也沒吃飯,兩人便一起吃了,許春華見了她這樣的高門貴女,言行舉止倒幹脆爽利,不卑不亢,明容暗暗稱奇。
用完飯後,兩人到院子裏,明容提出來讓許春華帶她在縣裏麵四處走動,許春華左右看了看,有些為難。
明容微笑道:“春華妹妹都還好好的呢,你帶著我走,肯定沒事的。”
許春華搖搖頭:“這外麵到底不算太平,現下誰不知侯爺與縣主來了,我怕……”
“大家都知道我阿爺的名聲,再不濟,我帶些護衛,怎麽樣?”明容說道。她身邊有一小隊徐照樸撥過來的鐵騎兵,一共十來個人,保護她們幾個小姑娘,怎麽樣也夠了。
知道鐵騎兵的厲害,許春華當下也就同意了,等人都齊了,明容與許春華走在前頭,兩個鐵騎兵在前麵兩側開路,後麵跟著剩下的人。
因為昨日朝廷欽差到了,又有徐照樸的幫助,縣裏麵治安好了不少,偶爾能看見兩人一隊幫忙巡邏的鐵騎兵,見到徐明容都點頭行禮,不過他們的頭盔都罩住了麵頰,看不見神情。
許春華小心地瞟了幾眼鐵騎兵,輕輕說道:“我聽說,鐵騎兵一個能打五十個突厥人呢!”
明容笑出來:“那是誇張了,雖然有時候配備火器,可五十個就太多了。”
真不知道這些地方怎麽傳徐老爹和他的鐵騎兵了,明容笑著搖了搖頭。
因為在靈州和原州交界處,離黃河還遠,因此縣裏沒有受到洪災影響,隻是流民甚多,況且之前也遭了春旱。二人走了幾段路,明容說想去安置流民的地方看看。
許春華愣了一下,歎了口氣,帶她往那裏走:“多虧了大人們昨日遣人多造了些屋棚,否則真不知該怎麽辦。我隻知道個地方……也沒有真去過。”
明容見她神色淒然,知道那裏大概沒有什麽好景象,就先做了個心理準備。
她也不是不知民間疾苦,原先聽人說過不少戰亂饑荒時流民的慘狀,可明容在京城錦衣玉食,實在不曾知道這是怎樣一幅光景。
等到了茅棚草舍,明容真真是嚇了一跳,覺得胸口揪心的疼。
這些人大多是黃河沿岸的居民。要說京城富貴人家,每個人一年到頭的衣服,不說百件,幾十件也是有的了,可一般老百姓,一整年也就那麽幾件粗棉麻衣服,逢年過節才想到做件新衣穿穿,遑論這些流民了,有整件兒衣服穿的已是少數,大多數都是剮蹭磨損了不知道多少洞,有的小一點的孩子甚至衣不蔽體,就拿破布那麽一裹。
人人都餓得麵黃肌瘦,灰頭土臉,有的人嘴唇上起了一層皮,看不出血色來。
西北風沙大,日子難,老人本就大多幹瘦,此時更是麵頰深陷,顴骨突出,幾乎不成個人樣。衣料這樣吃緊的衣服,竟也都看著鬆鬆垮垮的。胳膊腿那樣細,都能與明容這樣的小丫頭比。
屋棚裏已有不少餓的病的以至於倒下了的,隻有三兩個郎中,穿梭其中看診。
空氣中彌漫著酸苦的藥味和燒火味,還有煙塵的氣息。時不時有撐不住的,草席一裹便裝在板車上運走,防止腐爛生瘟疫。
“這……幸好這些天熱了,不然日子要怎麽過。那麽多東西……都要人命的。”明容在路中間慢慢地走,流民們知道是貴人來,有力氣的紛紛夾道行禮。吳山原先覺得非禮勿視,可也覺得這些人實在可憐,衣衫襤褸不是他們的錯處,何必那麽不能看,便也不攔著明容了。
明容的雙手在袖子裏交握得死死的,嘴唇咬得發白。
她忽然看見路旁一個四五歲的孩子,被他母親按著懵懵懂懂的行禮,明容走過去,在他身旁蹲下,把孩子扶起來,給他拍了拍手上身上的灰。
她看向瘦弱的母親,溫言道:“水和吃的,如今可夠了?”
那母親有些激動,忙道:“多謝各位大人和小姐,現下盡夠了。”她為了讓明容相信,從包裹裏拿出一個饢餅,指節大一小塊,起身拿起桌上的碗泡了泡水,塞到孩子嘴裏。
明容趕緊看著那孩子,讓他慢慢吞,她知道餓久了的人,反而不能吃太急、吃太多。
看完這個,她又去幾個老人那裏,問了些溫飽藥石的,都說有了,但她還不怎麽放心,喚郎中過來,讓看過了病人,就抓緊了瞧瞧老人們的身體,郎中們都應下了。
明容站起身,覺得背後起了一層冷汗,她環顧四周,以掌示意許春華,高聲道:“此乃縣令孫女,吾乃忠勇侯之女,聖人親封的昭陽縣主徐明容,吾向諸位保證,隻要吾在縣裏一日,就會盡吾所能保障諸位父老鄉親的溫飽,關照病痛,若有需要的,盡管提,吾一定傾力而為。”
明容的聲音哽咽,許春華心下感動,鼻子有些酸,也應聲附和。災民們紛紛拜謝,眼裏更多了幾分希望。
明容立在原地,淚眼朦朧地望著遠處一板車的屍體,拉車的人遠遠地向此處行禮。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這句話在明容小時候,常常被當做教師節的用語寫在賀卡上。
但她現在,有那麽一瞬間覺得,這些平頭老百姓,也是大梁的春蠶,在田賦稅銀裏,在徭役勞作裏,在智慧堅毅勇氣裏,把這個朝代托舉得蒸蒸日上。
可為何人命如此賤呢,賤得隕如草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