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她用自己的死!來成全他
郡主搶我夫!轉身嫁她爹做她嫡母 作者:南瓊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望著窗欞。
原來,國師離墨竟然是個被母後救了性命的小可憐。
原來,離墨能一步步成長為人人敬仰的國師,是有母後在他身後教導。
原來,母後是離墨心裏那道照亮了他人生的光……
了解了國師離墨與母後的過往,姬無傷忽然就有些理解當年的複雜情形了。
母後撿到五歲離墨的時候,已經二十一了,她已經是皇後,她的大皇子都已經四歲了。
因此,即便離墨後來再出色,再英俊,母後也不可能喜歡離墨。
在她眼裏,離墨就是跟她兒子一樣的晚輩,隻是個長不大的孩子。
她對離墨或許有母子之情,但絕對不會有男女之情。
而國師離墨對母後的情感……
大概是一種想去愛慕卻又根本不敢想的隱秘情感吧。
身處絕境的離墨是被母後牽著手離開那陰暗的山洞的,他被母後牽引著一步步走到了陽光下,他拿母後當恩人,當長輩,當母親,小時候他一直以晚輩的角度仰望著母後。
可是後來他長大了。
他少男懷春了。
剛好他又跟母後沒有血緣關係。
他若喜歡母後,不存在任何倫理不容的關係。
於是,他第一次意識到自己要娶個妻子的時候,內心深處最想要的妻子,就是那個救他出苦海又溫柔善待他的人。
可偏偏那人,比他大了十六歲,又已經是別人的妻子,是一個孩子的母親,盡管與他沒有血緣關係,可那人始終將他當成晚輩,容不得他覬覦——
他根本不敢將心底的隱秘念頭說出來,他怕說出來以後會徹底失去照亮他的那道光。
所以,他以晚輩自居,他成親生子,他自始至終都沒有說過一個“愛”字。
可他心裏到底愛不愛呢?
旁人已經替他給出了這個答案。
國師夫人認為他愛。
父皇認為他愛。
狗皇兄姬靖堯也認為他愛。
或許就連母後也能看出來他是愛著自己的,所以當她被父皇毒殺,纏綿病榻時,她寧靜得仿佛認了命……
瞧,既然這麽多人都看出來了,那麽,離墨他就是愛著的。
他能蒙蔽自己的心,可他的眼睛不會說謊,他那麽壓抑地愛著一個不可以愛的人,別人全都看出來了,隻有他自己始終不肯承認,不肯麵對。
姬無傷長長地歎了一口氣。
見不得光的暗戀,的確是苦極了。
姬無傷低頭對景飛鳶說,“我承認離墨很苦,他小時候被他師父害得很苦,他長大後愛而不得很苦,他眼睜睜看著自己害死了自己最愛的長輩,看著自己被抄家滅門,看著年幼的兒子慘死,他還是很苦……我承認他曆經了世上所有的苦,可是,他再苦我也無法原諒他。”
姬無傷眼神冰冷,“他的苦,不是我母後造成的,大多都是他自己造成的。他控製不住自己的情感,他不光害了他自己,還害死了我的母後,害得我被父皇和皇兄誤解害得我小小年紀喪母又被拋棄到狼窩——我和母後所曆經的苦,全都是他造成的!”
景飛鳶認可姬無傷的說法。
離墨後來的苦都是他自己造成的。
他可以愛上救贖他的那道光,可是他作為成年人能不能稍稍克製一下自己的情感呢,既然明知道自己愛上了不該愛的人,那麽他的眼神能不能不要那麽深情那麽曖昧,他的舉止能不能稍微克製些?
明知道周皇後是皇帝的女人,他還要讓人看出來他對周皇後的愛,那就是他的過錯。
至於國師夫人的苦,也是他一手造成的。
他心裏裝著個求而不得的人,他既然放不下心裏的感情,那麽,能不能不要再去禍害別人?
他就做個孤家寡人自己默默守著心裏那個人就好了,為什麽又要娶妻生子,最後因為自己那控製不住的情感,害得那麽多人跟他一起死?
他若是明智且負責任,要麽徹底放下周皇後,放不下就不要去禍害國師夫人,他兩樣都做不到,他什麽都想要,於是他害了一個又一個。
景飛鳶靠在姬無傷懷裏,呢喃。
“若是母後當年沒有留他一條生路,就不會有後麵這一切麻煩了。或許父皇仍舊會移情別戀,可他至少不會以為母後背叛了他,不會毒殺母後,不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你被害……”
停頓了一下,景飛鳶又說,“隻是,若母後當年殺了他,十幾年前就不會有那個驚才絕豔的國師大人橫空出世了。沒人能推算出十多年前那次地龍翻身的時日,沒人能推算出那幾次洪水肆虐的節點,那幾次天災會有千千萬萬百姓受傷,橫死……”
景飛鳶抬頭看著姬無傷,“你瞧今年城外的災民,處處都是,上半年北方幹旱,南方小城洪水肆虐,不提幹旱帶來的損傷,就隻說南方的洪水,便造成了三萬人之死。若是國師還在,若他還能提前推測出洪水爆發的時日,讓百姓提前搬離,這三萬人不會死。”
說完,她握緊姬無傷的手,輕聲說,“姬無傷,你說,母後是不是因為知道國師活著會挽救多少人的性命,所以她當年才選擇了自己一個人默默去死,不牽連到國師身上?她是那樣善良,慈悲,她知道這天下常常有天災,她知道百姓多需要國師根據天文術算提前測算出災難來活命,所以,她覺得她可以死,但是國師得活著……”
姬無傷突然沉默。
他摩挲著景飛鳶的手指,望著陽光裏浮沉的微塵。
或許……
鳶兒說的是對的。
母後能隨父皇征戰天下,她是有謀略智慧的,父皇要毒殺她,她一開始或許不知情,後來纏綿病榻的時候她總該猜到了吧?
可是,她選擇了自己一個人默默去死,她不肯將往事告訴兩個兒子,她不想讓兒子為她複仇。
因為複仇會將國師牽扯進去。
而她,希望國師離墨一直活下去,一直為黎民百姓活下去。
若母後當年真是這麽想的,那麽,離墨就太該死了。
母後將黎民百姓托付給了他,他卻丟下了萬民,跑去抓了數百個小孩子來試藥,研究什麽長生不老藥!
他看似愛母後,可是,他辜負了母後臨終前最大的心願。
他愛母後身上的聖光,可是他卻做不到像母後那樣,將世人普照。
原來,國師離墨竟然是個被母後救了性命的小可憐。
原來,離墨能一步步成長為人人敬仰的國師,是有母後在他身後教導。
原來,母後是離墨心裏那道照亮了他人生的光……
了解了國師離墨與母後的過往,姬無傷忽然就有些理解當年的複雜情形了。
母後撿到五歲離墨的時候,已經二十一了,她已經是皇後,她的大皇子都已經四歲了。
因此,即便離墨後來再出色,再英俊,母後也不可能喜歡離墨。
在她眼裏,離墨就是跟她兒子一樣的晚輩,隻是個長不大的孩子。
她對離墨或許有母子之情,但絕對不會有男女之情。
而國師離墨對母後的情感……
大概是一種想去愛慕卻又根本不敢想的隱秘情感吧。
身處絕境的離墨是被母後牽著手離開那陰暗的山洞的,他被母後牽引著一步步走到了陽光下,他拿母後當恩人,當長輩,當母親,小時候他一直以晚輩的角度仰望著母後。
可是後來他長大了。
他少男懷春了。
剛好他又跟母後沒有血緣關係。
他若喜歡母後,不存在任何倫理不容的關係。
於是,他第一次意識到自己要娶個妻子的時候,內心深處最想要的妻子,就是那個救他出苦海又溫柔善待他的人。
可偏偏那人,比他大了十六歲,又已經是別人的妻子,是一個孩子的母親,盡管與他沒有血緣關係,可那人始終將他當成晚輩,容不得他覬覦——
他根本不敢將心底的隱秘念頭說出來,他怕說出來以後會徹底失去照亮他的那道光。
所以,他以晚輩自居,他成親生子,他自始至終都沒有說過一個“愛”字。
可他心裏到底愛不愛呢?
旁人已經替他給出了這個答案。
國師夫人認為他愛。
父皇認為他愛。
狗皇兄姬靖堯也認為他愛。
或許就連母後也能看出來他是愛著自己的,所以當她被父皇毒殺,纏綿病榻時,她寧靜得仿佛認了命……
瞧,既然這麽多人都看出來了,那麽,離墨他就是愛著的。
他能蒙蔽自己的心,可他的眼睛不會說謊,他那麽壓抑地愛著一個不可以愛的人,別人全都看出來了,隻有他自己始終不肯承認,不肯麵對。
姬無傷長長地歎了一口氣。
見不得光的暗戀,的確是苦極了。
姬無傷低頭對景飛鳶說,“我承認離墨很苦,他小時候被他師父害得很苦,他長大後愛而不得很苦,他眼睜睜看著自己害死了自己最愛的長輩,看著自己被抄家滅門,看著年幼的兒子慘死,他還是很苦……我承認他曆經了世上所有的苦,可是,他再苦我也無法原諒他。”
姬無傷眼神冰冷,“他的苦,不是我母後造成的,大多都是他自己造成的。他控製不住自己的情感,他不光害了他自己,還害死了我的母後,害得我被父皇和皇兄誤解害得我小小年紀喪母又被拋棄到狼窩——我和母後所曆經的苦,全都是他造成的!”
景飛鳶認可姬無傷的說法。
離墨後來的苦都是他自己造成的。
他可以愛上救贖他的那道光,可是他作為成年人能不能稍稍克製一下自己的情感呢,既然明知道自己愛上了不該愛的人,那麽他的眼神能不能不要那麽深情那麽曖昧,他的舉止能不能稍微克製些?
明知道周皇後是皇帝的女人,他還要讓人看出來他對周皇後的愛,那就是他的過錯。
至於國師夫人的苦,也是他一手造成的。
他心裏裝著個求而不得的人,他既然放不下心裏的感情,那麽,能不能不要再去禍害別人?
他就做個孤家寡人自己默默守著心裏那個人就好了,為什麽又要娶妻生子,最後因為自己那控製不住的情感,害得那麽多人跟他一起死?
他若是明智且負責任,要麽徹底放下周皇後,放不下就不要去禍害國師夫人,他兩樣都做不到,他什麽都想要,於是他害了一個又一個。
景飛鳶靠在姬無傷懷裏,呢喃。
“若是母後當年沒有留他一條生路,就不會有後麵這一切麻煩了。或許父皇仍舊會移情別戀,可他至少不會以為母後背叛了他,不會毒殺母後,不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你被害……”
停頓了一下,景飛鳶又說,“隻是,若母後當年殺了他,十幾年前就不會有那個驚才絕豔的國師大人橫空出世了。沒人能推算出十多年前那次地龍翻身的時日,沒人能推算出那幾次洪水肆虐的節點,那幾次天災會有千千萬萬百姓受傷,橫死……”
景飛鳶抬頭看著姬無傷,“你瞧今年城外的災民,處處都是,上半年北方幹旱,南方小城洪水肆虐,不提幹旱帶來的損傷,就隻說南方的洪水,便造成了三萬人之死。若是國師還在,若他還能提前推測出洪水爆發的時日,讓百姓提前搬離,這三萬人不會死。”
說完,她握緊姬無傷的手,輕聲說,“姬無傷,你說,母後是不是因為知道國師活著會挽救多少人的性命,所以她當年才選擇了自己一個人默默去死,不牽連到國師身上?她是那樣善良,慈悲,她知道這天下常常有天災,她知道百姓多需要國師根據天文術算提前測算出災難來活命,所以,她覺得她可以死,但是國師得活著……”
姬無傷突然沉默。
他摩挲著景飛鳶的手指,望著陽光裏浮沉的微塵。
或許……
鳶兒說的是對的。
母後能隨父皇征戰天下,她是有謀略智慧的,父皇要毒殺她,她一開始或許不知情,後來纏綿病榻的時候她總該猜到了吧?
可是,她選擇了自己一個人默默去死,她不肯將往事告訴兩個兒子,她不想讓兒子為她複仇。
因為複仇會將國師牽扯進去。
而她,希望國師離墨一直活下去,一直為黎民百姓活下去。
若母後當年真是這麽想的,那麽,離墨就太該死了。
母後將黎民百姓托付給了他,他卻丟下了萬民,跑去抓了數百個小孩子來試藥,研究什麽長生不老藥!
他看似愛母後,可是,他辜負了母後臨終前最大的心願。
他愛母後身上的聖光,可是他卻做不到像母後那樣,將世人普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