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峰飛瀑
薄竹山,位於雲南省文山州境內,海拔近3,000米,為滇東南第一高峰。
蔣健一行同學六人先是搭乘中巴車,到達山下村莊。稍作休整之後,開始步行向大山進發。
山下衝積平原地帶,臨近村莊的地方,全部被開墾為農田,種植水稻和各種瓜果蔬菜。山腳緩坡地帶,則種植苞穀、番薯等作物。
再往高處,就是渺無人跡的茂密森林。更高處,隻見雲霧繚繞,看不到山頂。
大家正在發愁從哪裏可以登山時,眼尖的黃舒凱歡唿一聲,手指往山腳某次一指。原來在密林的邊緣,有一條小路,從苞穀地的田埂處,隱隱約約蜿蜒進了山上。這可能是護林人平時踩踏出來的小路。
大家興高采烈的快步走向小徑,進入了大山中的密林。
蜿蜒的羊腸小徑是密林中唯一可以辨識的標記,七歪八扭走不多久,就再看不到出發時的村莊和田地了。
四周參天大樹遮天蔽日,炙熱的陽光根本無法穿透。蔣健的眼睛過了一會才適應了這陽光下的陰暗。
“不會碰到毒蛇吧?”何麗麗有點害怕的說道。
蔣健聞言,不由得打了個激靈。不過男孩子在女孩子麵前,可千萬不能露怯。
領頭的班長何森遲疑了一下,從旁邊撿起一根長長的樹枝,一邊走,一邊用樹枝掃打前方和兩邊的植物叢。
餘下五人恍然大悟,好一招打草驚蛇。如果有蛇類潛藏周圍,被樹枝這麽掃打一番,想必已然驚走。蔣健、張帝和黃舒凱依樣撿起樹枝木棍,護著三個女生,繼續前行。
其實中學生們想得天真了,雖然大部分蛇類的確膽小怕人,會被打草驚蛇。可是有一些蛇類,比如五步蛇,受到驚嚇之時,並不會逃走,反而會蛇盤立起,如果行人沒有發現,繼續靠近,它就會猛然撲出,在人身上留下兩個深深的牙印,並把毒囊中的肌肉溶解毒酶注射進去。這種肌肉溶解毒酶一旦進入人體,就會分解人體細胞膜中的各種磷脂,損傷細胞膜引起溶血、組織壞死、血管內皮損傷。被咬到人會出現傷口疼痛及出血的即時現象,繼而會腫大、起泡、組織壞疽以及潰瘍,隨後更會感到暈眩及心跳加速。傷口即使按壓也不能止血。雖然遠不至於五步之內就能致命,但是的確是死亡率極高。還有竹葉青之類的蛇,並不會棲身地麵,而是盤踞在樹枝之上,行人一旦靠近,它就會彈射飛出齧咬,速度如同箭矢一樣,避無可避。
樹下千年落葉堆積成厚厚的黑色腐殖土,土上長著厚厚的碧綠青苔。蔣健用手裏的樹枝戳了一下,青苔足有一尺多厚。空氣悶熱潮濕。
一行人還是運氣好,一路雖然驚跑了很多五彩斑斕的大蜈蚣,還有指節般大小的黑螞蟻,竟然沒有碰到一條蛇。
一路打掉了很多奇花異草,要是植物學家看到,恐怕要心疼得吐血三升。當時山區農民采到一株品相絕佳的君子蘭,拿到省城昆明,賣價就值大院幹部一年的工資。轉賣到東南沿海大都市,價格又翻了10倍。最後被日本客商買走,再漲了100倍不止。
沒有碰到毒蛇,卻碰到了三岔路口。
大家一致決定走中間一條。
這時幾人均沒有剛入山時那麽謹小慎微惴惴不安了,上山速度不由加快了幾分。本來用來打草驚蛇的樹枝,現在成了輔助登山的拐杖。空氣也不像剛入山時那麽悶熱,變得清新涼爽。
張帝心中暢快,忍不住高聲唱起了歌,引得何麗麗掩口輕笑。
蔣健心裏卻覺得有點不對勁。
隨著山勢漸高,四周樹木已經不如剛開始時那麽高大茂密了,可是,林中光線不但沒有明亮起來,反而越發昏暗了。
忽然,天色猛然變暗,空中響起一聲驚雷,豆大的雨點砸落大地。
蔣健趕忙從書包中取出雨具,有兩把雨傘,一身雨披。班長何森、黃舒凱和程曉燕共用一把,張帝和何麗麗共用一把,蔣健則穿上雨披。
這多虧了蔣健父親的先見之明。
1978年,中國和越南之間的關係日趨緊張。為預防不測,國家召集各色專家組成調查團,對邊境地區進行了全麵考察。蔣健父親就是成員之一,負責流行病學調查。據說當時前腳剛考察完畢離開,後腳戰爭就爆發了。有常年山林考察經驗的蔣健父親,深知山區天氣多變,所以囑咐蔣健準備好雨具。
正在幾人困頓雨中之時,眼尖的黃舒凱忽然指著遠處興奮的喊道:“看那邊,不會是山頂了吧?!”
大家精神一振,挨挨擠擠的又向前跋涉了幾十米。
眼前豁然開朗,果然是到了山頂。一行人頓時被眼前壯麗的美景驚呆了。
尤其是一側山體,竟然是一片光滑如石板的傾斜山體,足有兩、三百米之長。四麵大雨滂沱,林泉雨水從山壁飛流而下,響聲震耳,一副滂沱之勢。
“啊。。。”
“啊啊。。。”大家都忍不住大聲喊叫起來。
登頂之後就會有引亢大嘯的衝動,這好像是大多數人的共同行為模式。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何班長大聲喊道。果然是個悶騷。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蔣健也扯著嗓子大喊。
“什麽絕頂,那邊還有更高的。”眼尖的黃舒凱指著雲霧深處說道。
大家一起轉頭望去。果然,遠處雲霧繚繞,有一山峰隱隱約約,看起來比這裏山頂要高很多。
“會不會是這山看著那山高?視覺誤差導致的?”蔣健嘀咕道。
“不可能,明顯高那麽多。”黃舒凱堅持道。
“難道是海市蜃樓?”張帝又腦洞大開了。
“怎麽可能,你什麽時候聽說文山有人見過海市蜃樓了?”黃舒凱繼續堅持。
“我們可能走錯了路了。”班長何森低下了頭。作為組織者,何森畢竟打聽過薄竹山的情況,“這裏恐怕是化乙峰,化乙峰才有這絕壁飛瀑的景色。而那邊,才是薄竹山的主峰,飛雲峰...之前的三岔路,我們應該走右邊那條...”
薄竹山,位於雲南省文山州境內,海拔近3,000米,為滇東南第一高峰。
蔣健一行同學六人先是搭乘中巴車,到達山下村莊。稍作休整之後,開始步行向大山進發。
山下衝積平原地帶,臨近村莊的地方,全部被開墾為農田,種植水稻和各種瓜果蔬菜。山腳緩坡地帶,則種植苞穀、番薯等作物。
再往高處,就是渺無人跡的茂密森林。更高處,隻見雲霧繚繞,看不到山頂。
大家正在發愁從哪裏可以登山時,眼尖的黃舒凱歡唿一聲,手指往山腳某次一指。原來在密林的邊緣,有一條小路,從苞穀地的田埂處,隱隱約約蜿蜒進了山上。這可能是護林人平時踩踏出來的小路。
大家興高采烈的快步走向小徑,進入了大山中的密林。
蜿蜒的羊腸小徑是密林中唯一可以辨識的標記,七歪八扭走不多久,就再看不到出發時的村莊和田地了。
四周參天大樹遮天蔽日,炙熱的陽光根本無法穿透。蔣健的眼睛過了一會才適應了這陽光下的陰暗。
“不會碰到毒蛇吧?”何麗麗有點害怕的說道。
蔣健聞言,不由得打了個激靈。不過男孩子在女孩子麵前,可千萬不能露怯。
領頭的班長何森遲疑了一下,從旁邊撿起一根長長的樹枝,一邊走,一邊用樹枝掃打前方和兩邊的植物叢。
餘下五人恍然大悟,好一招打草驚蛇。如果有蛇類潛藏周圍,被樹枝這麽掃打一番,想必已然驚走。蔣健、張帝和黃舒凱依樣撿起樹枝木棍,護著三個女生,繼續前行。
其實中學生們想得天真了,雖然大部分蛇類的確膽小怕人,會被打草驚蛇。可是有一些蛇類,比如五步蛇,受到驚嚇之時,並不會逃走,反而會蛇盤立起,如果行人沒有發現,繼續靠近,它就會猛然撲出,在人身上留下兩個深深的牙印,並把毒囊中的肌肉溶解毒酶注射進去。這種肌肉溶解毒酶一旦進入人體,就會分解人體細胞膜中的各種磷脂,損傷細胞膜引起溶血、組織壞死、血管內皮損傷。被咬到人會出現傷口疼痛及出血的即時現象,繼而會腫大、起泡、組織壞疽以及潰瘍,隨後更會感到暈眩及心跳加速。傷口即使按壓也不能止血。雖然遠不至於五步之內就能致命,但是的確是死亡率極高。還有竹葉青之類的蛇,並不會棲身地麵,而是盤踞在樹枝之上,行人一旦靠近,它就會彈射飛出齧咬,速度如同箭矢一樣,避無可避。
樹下千年落葉堆積成厚厚的黑色腐殖土,土上長著厚厚的碧綠青苔。蔣健用手裏的樹枝戳了一下,青苔足有一尺多厚。空氣悶熱潮濕。
一行人還是運氣好,一路雖然驚跑了很多五彩斑斕的大蜈蚣,還有指節般大小的黑螞蟻,竟然沒有碰到一條蛇。
一路打掉了很多奇花異草,要是植物學家看到,恐怕要心疼得吐血三升。當時山區農民采到一株品相絕佳的君子蘭,拿到省城昆明,賣價就值大院幹部一年的工資。轉賣到東南沿海大都市,價格又翻了10倍。最後被日本客商買走,再漲了100倍不止。
沒有碰到毒蛇,卻碰到了三岔路口。
大家一致決定走中間一條。
這時幾人均沒有剛入山時那麽謹小慎微惴惴不安了,上山速度不由加快了幾分。本來用來打草驚蛇的樹枝,現在成了輔助登山的拐杖。空氣也不像剛入山時那麽悶熱,變得清新涼爽。
張帝心中暢快,忍不住高聲唱起了歌,引得何麗麗掩口輕笑。
蔣健心裏卻覺得有點不對勁。
隨著山勢漸高,四周樹木已經不如剛開始時那麽高大茂密了,可是,林中光線不但沒有明亮起來,反而越發昏暗了。
忽然,天色猛然變暗,空中響起一聲驚雷,豆大的雨點砸落大地。
蔣健趕忙從書包中取出雨具,有兩把雨傘,一身雨披。班長何森、黃舒凱和程曉燕共用一把,張帝和何麗麗共用一把,蔣健則穿上雨披。
這多虧了蔣健父親的先見之明。
1978年,中國和越南之間的關係日趨緊張。為預防不測,國家召集各色專家組成調查團,對邊境地區進行了全麵考察。蔣健父親就是成員之一,負責流行病學調查。據說當時前腳剛考察完畢離開,後腳戰爭就爆發了。有常年山林考察經驗的蔣健父親,深知山區天氣多變,所以囑咐蔣健準備好雨具。
正在幾人困頓雨中之時,眼尖的黃舒凱忽然指著遠處興奮的喊道:“看那邊,不會是山頂了吧?!”
大家精神一振,挨挨擠擠的又向前跋涉了幾十米。
眼前豁然開朗,果然是到了山頂。一行人頓時被眼前壯麗的美景驚呆了。
尤其是一側山體,竟然是一片光滑如石板的傾斜山體,足有兩、三百米之長。四麵大雨滂沱,林泉雨水從山壁飛流而下,響聲震耳,一副滂沱之勢。
“啊。。。”
“啊啊。。。”大家都忍不住大聲喊叫起來。
登頂之後就會有引亢大嘯的衝動,這好像是大多數人的共同行為模式。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何班長大聲喊道。果然是個悶騷。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蔣健也扯著嗓子大喊。
“什麽絕頂,那邊還有更高的。”眼尖的黃舒凱指著雲霧深處說道。
大家一起轉頭望去。果然,遠處雲霧繚繞,有一山峰隱隱約約,看起來比這裏山頂要高很多。
“會不會是這山看著那山高?視覺誤差導致的?”蔣健嘀咕道。
“不可能,明顯高那麽多。”黃舒凱堅持道。
“難道是海市蜃樓?”張帝又腦洞大開了。
“怎麽可能,你什麽時候聽說文山有人見過海市蜃樓了?”黃舒凱繼續堅持。
“我們可能走錯了路了。”班長何森低下了頭。作為組織者,何森畢竟打聽過薄竹山的情況,“這裏恐怕是化乙峰,化乙峰才有這絕壁飛瀑的景色。而那邊,才是薄竹山的主峰,飛雲峰...之前的三岔路,我們應該走右邊那條...”